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吕大忠

吕大忠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267 更新时间:2023/12/13 21:16:26

吕大忠,字进伯。京兆蓝田人。北宋年间关学著名人物。祖吕通,太常博士。父吕贲,兵部郎中。与弟吕大防、吕大钧、吕大临,称蓝田吕氏四贤。举进士第,初为华阴尉,后历任晋城县令、秘书丞、河北转运判官、工部郎中、陕西路转运副使、宝文阁直学士等。任陕西路转运副使期间,创建西安碑林。

基本资料

中文名:吕大忠

别名:进伯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陕西路蓝田县

出生日期:1020年

逝世日期:1096年左右

职业:工部郎中,陕西路转运副使......

毕业院校:横渠书院

主要成就:创建西安碑林

代表作品:《辋川集五卷》,《奏议十卷》《文献通考》

家族介绍

吕大忠,字进伯,(约1020—1096左右),京兆蓝田人(今西安市蓝田县)。北宋年间关学著名人物。祖吕通,太常博士。父吕赍,兵部郎中。

其先祖为汲郡人(现河南卫辉市),因祖父吕通葬于京兆蓝田(今西安市蓝田县),遂家定居蓝田。吕大忠共兄弟六人,四人登科及第,其中吕大忠、吕大防、吕大钧和吕大临都被《宋史》立有传记,称蓝田吕氏四贤。

大事年表

天禧四年(1020年)出生

皇佑中,(1051年左右)举进士第,为华阴尉。后任山西晋城县令。升秘书丞,兼任定国军的军事判官。

熙宁中,(1072年左右)王安石议遣使诸道,立缘边封沟;大忠陈五不可,遂罢不遣。

元丰中,(1081年左右)为河北转运判官,上生财养民十二事。

元祐初,(1091年左右),历任工部郎中,陕西路转运副使,知陕州(今甘肃省陕县)。以直龙图学士身份知秦州(今甘肃天水),后进宝文阁待致。

绍圣中,(1096年左右)被升为宝文阁直学士,知渭州(今甘肃省平凉)等职。晚年,由于其弟吕大防被新党排挤,吕大忠也遭到牵连,且与章惇等议不合,徙知同州(今陕西大荔县),旋降为待制,后致仕,不久卒。死后以学士官职将其葬于蓝田。

史书记载

1.“吕大忠,字进(或作晋)伯,京兆蓝田(今西安市蓝田县)人。仁宗皇佑五年(一○五三)进士”(清嘉庆《蓝田县志》卷六)。

2.“为华阴尉、晋城令,签书定国军判官。神宗熙宁七年(一○七四),知代州,移知石州”(《东都事略》卷九一本传)。3.“元丰中,为河北转运判官,徙提点淮西刑狱。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为陕西转运副使”(《宋会要辑稿》食货二四之二六),

4.“历知陕州、秦州、渭州、同州。绍圣四年(一○九七)致仕”(《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九二)。

5.“有《辋川集》五卷、奏议十卷”(《郡斋读书志》卷一九),已佚。

6.《宋史》卷三四O有传。

个人事迹

熙宁元年(1068年),宋神宗即位,为了富国强兵,召王安石进京,委以宰相重任,让其主持变法。王安石为了变法顺利,便派出多人出使邻国议和。吕大忠和范育接到使命,权衡再三,认为不妥,吕大忠便写了奏章,着重指出此时和邻国议和,的确不好把握,处理不当反会损坏国家利益。因此他认为,此时不可主动前去议和。后来和刘忱一起派住辽国商议代州(今山西代县)以北的领土划分之事。这时吕大忠之父吕赍病逝,吕大忠随即赶回蓝田奔丧。丧期未满即被召任知代州。辽使来到代州不坐为他们安排的次席却占主席位置,吕大忠见此情景愤然大怒,将次席搬移到长城以北。辽使无奈,只得听从吕大忠的安排。在领土划分问题上,辽使提出,只要把代州割让给辽国,辽国就不在侵犯宋朝,从此两国和平共处。神宗准备同意此条件,吕大忠站出来说:“彼谴一使来,即与地五百里,若使魏王英弼来求关南,则何如?”宋神宗不大高兴,问道:“卿是何言也?”刘忱说:“吕大忠的意见关乎国家大事,此事陛下一定要三思而行。”当时的文武大臣一时也都拿不出好方案,就将此事暂搁下来,随即把刘忱召回三司,吕大忠也赶回故乡为父守孝。最后宋辽两国以分水岭为界。

在他知秦州时,州判是科举状元马涓。一开始马涓常以“状元”自称,吕大忠见状后对马涓说:“状元之者,及第未除官之称也,既为判官则不可,今科举之学既无用,修身为自己之学,不可不勉。”劝解马涓不要留恋于科举牌子,应从实际出发,采用经世致用的办法修身养性,不断提高治国之道。他常常教导马涓勤政滞民的方法和道理。马涓十分感激,虚心拜吕大忠为师。吕大忠还带马涓去拜会当时在秦州任学官的著名学者谢上蔡,每次听谢上蔡,讲述《论语》这些著作时,吕大忠都要正襟敛容,马涓开始不解,吕大忠对他说:“圣人之言在焉,吾不敢不肃。”后来马涓被朝廷重用,他很感激地说:“吕公教我之恩也。

吕大忠受其弟的影响,投在张载门下求学,弘杨张载的“经世致用”、“躬行礼教为本”等宗旨。张载殁后,吕大忠仍不满自己的学问,遂又东投洛阳二程门下完成学业。

元佑二年(1087年),任陕西运转副使期间,将《石台孝经》、《开成石经》《十三经》等碑石移至城墙内南侧,统一保管,形成了西安碑林的最早雏形。西安碑林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文化艺术宝库。其创始者吕大忠居功之伟!

个人著作

著有《前汉论》三十卷、《辋川集》五卷、《奏议》十卷,还和其弟一起合撰《吕氏相约》、《乡议》等。

名人简评

程颐:“吕进伯可爱,老而好学,理会直是到底”。

苏轼:吕大忠可发运副使

“敕具官吕大忠。发运使按治六路,所部几万里,持节出使,未有若此其重者也。以尔更练世故,果于从政。屡试剧部,厥声蔼然。是以命尔均南北之有无,权货币之轻重。使农末俱利,公私宜之,以称朕意。可。”本作品收录于:《东坡全集‎》。

标签: 吕大忠

更多文章

  • 周炯磐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周炯磐

    周炯磐(1921年-2011年12月6日),男,浙江上虞县崧厦镇人,中国信息与通信理论专家,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原北京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信息与通信理论、通信网、移动通信,是中国首批将信息论传播到中国的主要学者。2011年12月,周炯磐先生去世。

  • 张先培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先培

    张先培(1890—1912),字心裁,贵州省麻江县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同盟会成员,出身官宦家庭,北京陆军贵胄学堂毕业。后在军谘府测地局任职。1911年,加入京津同盟会暗杀部。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启用袁世凯,企图扑灭这场革命。袁世凯出山后,在清政府和革命党之间大玩两面手法。张先培与杨禹昌、黄芝萌

  • 韦树模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韦树模

    韦树模,广西平南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为都兴四雄(韦树模、韦荣初、韦统淮和韦统铃四兄弟)之一,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民主革命。1911年参加黄兴等人策划的广州起义,后因寡不敌众而被捕就义,牺牲后葬黄花岗烈士陵园,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中文名:韦树模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广西

  • 俞子夷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俞子夷

    俞子夷(1886—1970),祖籍江苏苏州,后迁居浙江,中国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早年肄业上海南洋公学、爱国学社。后参加反清革命运动,加入光复会,追随蔡元培先生投身民主革命,并且暗中研制炸弹,谋划暗杀满清高官。辛亥革命前夕,先后在上海爱国女校、广明学堂、芜湖安徽公学等校任教。1909年赴日本考

  • 徐旭常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徐旭常

    徐旭常(1932.11.29-2011.3.18),男,江苏常州人,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年来从事热能工程、锅炉、燃烧及污染控制的工程技术研究和教学工作。曾创立煤粉火焰稳定的三高区原理,解决用华罗庚-王元数论方法求解辐射传热多重积分方程的关键问题等方面有显著成果。因患癌症医治无效

  • 雷廷权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雷廷权

    雷廷权(1928.1.23-2007.12.6)。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家。陕西省西安市人。国际著名热处理与表面工程专家,材料科学与热处理专家生前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1949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获学士学位;1960年获莫斯科钢铁学院副博士学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长期从事金属

  • 凌纯声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凌纯声

    凌纯声(1902~1981),字民复,号润生。中国民族学家、人类学家、音乐家。江苏武进(今常州)人。早年就学于中央大学,后留学法国巴黎大学,师从人类学家M.莫斯等研习人类学和民族学,获博士学位。归国后,历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民族学组主任,国立边疆教育馆馆长,教育部边疆教育司司长,中央大

  • 许雪秋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许雪秋

    许雪秋(1875—1912),广东海阳(今潮安)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出生在新加坡的华侨富商之家,受友人影响,服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之说。1906年在新加坡加入中国同盟会,被孙中山委任为中华革命军东江都督,1907年5月发动潮州黄冈起义,失败后先后赴香港、新加坡。同年10月又策划汕尾发动起义未成。1

  • 张蔚榛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蔚榛

    张蔚榛,河北省丰润县人,1923年出生,1945年8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土木工程系,1955年8月在前苏联科学院获农田水利副博士学位。曾任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教授、农水专业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清华大学兼职教授、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水利部技术委员会委员。1997年11月当选

  • 晁元礼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晁元礼

    晁元礼(1046-1113),北宋词人,一名端礼,字次膺。其先澶州清丰(今属河南)人,家彭门(今江苏徐州)。熙宁六年(1073年)进士。两为县令,忤上官,坐废。政和三年(1113年)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他擅长写词,一类为宫廷应制之作,一类为抒情写意或咏物之作,一类为代言体。中文名:晁元礼别名: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