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顾梅羹

顾梅羹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432 更新时间:2023/12/24 3:53:59

顾梅羹,(1899~1990)名焘,字梅羹,别号琴禅,祖籍四川华阳,古琴教育家、演奏家、教授,泛川派古琴代表人物。

基本资料

名:顾梅羹

别名:署琴禅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湖南长沙

出生日期:1899年农历十一月初六

逝世日期:1990年8月22日

职业:研究员,编辑员

主要成就:辽宁音乐家协会古琴研究会会长

代表作品:《广陵散古指法考释》、《古琴古代指法的分析》

人物生平

光绪二十五年(1899),顾梅羹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的一个书香门第古琴艺术世家。其曾祖父顾庚山,是四川成都的著名书画家;其祖父顾玉成曾任清朝湖南候补直隶州,是近现代古琴宗师川派鼻祖张孔山的亲传弟子

(在多数已出版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和琴史中提到的张孔山最主要弟子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书画家。其父顾哲卿(为清代举人)、叔父顾卓群都是近现代琴坛有影响的古琴人物。顾梅羹幼时受祖父顾玉成的熏陶酷爱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古琴艺术。六岁读私塾时他苦读经史、四书五经,篇篇皆可背诵如流。在绘画方面求学于晚清湖南著名画家粟谷青,善画梅、兰、竹。对他的画作被国画家誉为:“字里行间透出宽容仁厚、雍雍大度的君子之风。”他在书法上仿唐代著名书法家北海书。正是在这种成长的环境中,他对古琴艺术耳濡目染。12岁开始正式随父顾哲卿、叔父顾卓群习琴。第一曲就弹《醉渔唱晚》,一时在琴坛传为佳话。他的琴艺在这一时期已得到川派之真传,并加入自家所创建的南熏琴社。

1920年,各地琴人赴上海晨风庐聚会,顾梅羹与彭祉卿、沈伯重三人同往赴会。与会时,顾梅羹演奏琴曲《潇湘水云》、《流水》、《醉渔唱晚》、《平沙落雁》,与彭祉卿、沈伯重琴箫合奏《普庵咒》,他的演奏获得了与会琴人极高的评价。1921年,应山西育才馆教务长张芹荪之邀,顾梅羹与彭祉卿、沈伯重、杨友三赴晋任教。顾梅羹传琴曲、授中国音乐史和古代文学,并编写了古琴教材和音乐史讲义,又监制12张新琴。同年加入元音琴社。1924年,回湘,加入彭祉卿组建的愔愔琴社。1947年,受邀任湖南省立音乐专科学校授古琴、古代文学、中国音乐史,并被聘为教授之职。

1956年,顾梅羹聘为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特约通讯研究员,被邀至北京,加入北京古琴研究会,并助查阜西完成了《存见古琴曲谱辑览》(音乐出版社,1958)、《存见古琴指法谱字辑览》两部巨著。此间,他打谱《广陵散》,以一天一段之神速,于45天内完成。随后撰写《广陵散古指法考释》(刊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编《琴论缀新》第二辑,1963)、《古琴古代指法分析》(载《音乐论丛》编辑部编:《音乐论丛》第四辑,音乐出版社,1964)等论文。1963年,为参加纪念嵇康1740年暨第一次全国古琴打谱经验座谈会,他打谱了《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孤馆遇神》,并撰文《嵇氏四弄几个问题的考证》(刊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编《琴论缀新》第三辑,1964)、《张孔山流水传本考异》(刊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编《琴论缀新》第二辑,1964)、在撰写论文之,为更好的继承古琴传统,响应国家保护传统文化的号召,他先后为民族音乐研究所录制琴曲十一首《普庵咒》、《墨子悲丝》、《平沙落雁》、《潇湘水云》、《醉渔唱晚》(1959)、《水仙操》、《忆故人》(1960)《孔子读易》、《流水》、(1962)《长侧》、《风雷引》存档。他演奏之《流水》、《忆故人》谱,发表于《古琴曲集》第二集(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古琴研究会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他50年代所录制的《流水》,收入《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卷七(中国唱片公司,1994)

1959年,沈阳音乐学院开设古琴专业,时任沈阳音乐学院院长的著名音乐家李劫夫派民乐系主任朱郁之先生,前往北京将顾梅羹聘请到民乐系,专门从事古琴专业的教学工作。从此,顾梅羹成为了东北地区音乐院校古琴专业第一人,在被古代文人比喻成的“文化荒漠”地区播撒种子,开花结果。在这一时期,很多当今琴坛名流都受教于他。如:顾泽长,丁纪园、丁承运等。次年受上海音乐学院的邀请借调到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古琴,当今琴坛佼佼者龚一、林友仁等都受教于顾梅羹。一年后,返回沈阳音乐学院任教,他的琴学巨著《琴学备要》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编写(1964)。课余,不论白天晚上,或是寒暑假期,他总是辛勤工作着。其中除川派琴曲外,还发掘整理了《阳春》、《白雪》、《乌夜啼》、《雉朝飞》、《石上流泉》、《龙翔操》、《长门怨》等14曲,至文革前以完成初稿。《琴学备要》这本几十万字的巨著已于2004年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内容包括总规、指法、手势、曲谱、音律、论说及制度、装备、演奏方法、琴曲、打谱、论音等这种全面、细致、综合的分析琴学多方面的论著,在中国古琴发展史上是为数不多的,可以称得上“中国现代古琴教育史中的第一本最全面的古琴教科书。”是他为古琴在发展中作出的又一巨大贡献。

生平著作

著有《广陵散古指法考释》、《古琴古代指法的分析》、《嵇氏四弄问题考证》、《存见古琴指法谱字辑览》(合著、主笔)、《存见古琴曲谱辑览》(合著、主笔)、《琴学备要》等著作。卒于1990年。

标签: 顾梅羹

更多文章

  • 缪培南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缪培南

    缪培南(1895—1970),字经成,号育群,广东梅州市五华县周江镇人。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部参谋长,当选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军委委员和中央委员。民国38年(1949年)4月,赴香港定居。1970年,在香港九龙病逝。中文名:缪培南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广东梅州市出生日期:1895年逝世日期

  • 连贯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连贯

    连贯(1906~1991年),原名连学史,出生于广东梅州市大埔县枫朗镇王兰村贫苦农家。抗日战争爆发后,连贯任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中共党支部书记兼华侨工委委员。中文名:连贯别名:原名连学史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广东梅州市大埔县枫朗镇王兰村出生日期:1906逝世日期:1991年职业:侨务工作毕业院校

  • 徐燕孙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徐燕孙

    徐燕孙,名操,号霜红楼主,斋号霜红楼、寒水堂、归燕楼等,河北深州徐家湾村人,生于1899年,卒于1961年,早年参加中国画研究会。曾从俞明(涤烦)学画,后深得宋元名画真髓。是我国20世纪杰出的工笔人物画家之一。曾为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员、中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创作组组长。中文名:徐燕孙别

  • 何美欢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何美欢

    何美欢(1948年11月---2010年8月21日),广东东莞人,1948年11月生于香港。1971年在加州圣心学院获得文学学士,1972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文学硕士学位,1977年获得多伦多大学法学院法律博士学位。其后作为执业律师多年从事跨国法律业务。1982年回到香港,主持多个与中国改革开

  • 汝龙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汝龙

    汝龙,文学翻译家。长篇小说《阿托莫诺夫一家》、《人间》、《复活》、《亚马》、《总督大人》等。妻子文颖是一名英语翻译家。江苏苏州人。1938—1945年先后在江北县立中学、重庆复兴中学、四川巴蜀中学、重庆复旦中学、四川涪陵中学任英语教师。女儿汝宜陵、儿子汝企和都是英语翻译。中文名:汝龙国籍:中国出生地

  • 黄君壁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黄君壁

    黄君壁(1898年—1991年),本名韫之,别名允瑄,号君翁、君璧。中国画家。1898年11月12日生于广东广州,1991年卒于台湾台北。1919年毕业于广东公学,后从师李瑶屏学国画。1955年获第一届中华文艺奖金美术部门首奖;1968年获纽约圣若望大学金质奖章;1971年获南朝鲜庆熙大学最高荣誉大

  • 杨启超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杨启超

    杨启超(1931-1993),山东曹县人。豫剧表演艺术家,豫剧红脸王唐玉成亲传弟子,豫剧唐门流派传人,豫剧杨派艺术创始人。杨启超先生小学辍学后,随父经商,后到商丘市合声戏园当勤杂工。1948年末,因战乱、灾荒,戏园关门倒闭,为求生计,即下海从艺。1952年应邀进入谷熟县豫剧团(虞城县豫剧团前身),自

  • 任薰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任薰

    任薰(1835-1893),字舜琴,又字阜长,其父任椿,兄任熊都是画家。少丧父,从兄学画,青年时在宁波卖画为生,1868年与任颐去苏州,后寓居苏州、上海。任颐、任预均从其习画。人物与其兄同师陈洪绶,常用高古游丝、铁线、行云流水、兰叶几种描法。任薰治学严谨,在写生、临摹上均下了苦功夫。任薰兼工人物、花

  • 徐景唐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徐景唐

    徐景唐(1895—1967),广东东莞人,曾在广东将弁学堂学习,后毕业于黄埔陆军小学。继入湖北陆军预备学校。毕业后,升入保定军校,不久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1919年学成回国,任北京陆军部少校科员。1921年回到广东,任粤军第一师司令部少校参谋,继任中校参谋、上校师参谋长、上校团长、第十一师少将副

  • 叶昌炽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叶昌炽

    叶昌炽(1849—1917),字兰裳,又字鞠裳、鞠常,自署歇后翁,晚号缘督庐主人。原籍浙江绍兴,后入籍江苏长洲(今苏州市)。晚清金石学家、文献学家、收藏家。光绪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国史馆协修、纂修、总纂官,参与撰《清史》,后入会典馆,修《武备图说》,迁国子监司业,加侍讲衔,擢甘肃学政,引疾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