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王殿玉

王殿玉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816 更新时间:2024/1/8 7:25:50

王殿玉,盲人艺术家、民族器乐演奏家、擂琴艺术创始人,中国声乐家协会天津分会会员。王殿玉一生贫寒,十二岁拜于光文为师学坠琴、三弦和演、唱琴书。同时在石登岩指教下学习弹筝,拉四弦,咱“二夹弦”。十四岁即担任当地戏班琴师,为“二夹弦”、“山东琴书”伴奏。十八岁以独自拉戏卖艺为生。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在坠琴的基础上,为加强演奏效果,他潜心琢磨,对坠琴进行了改造,创造出一种新的丝弦乐器——“雷琴”,被人们誉为“丝弦圣手”。

基本资料

中文名:王殿玉

别名:字逐袭、洁尘

国籍:中国

出生地:山东郓城县徐桥村

出生日期:1899年

逝世日期:1964年

职业:民族器乐演奏家

主要成就:擂琴艺术创始人

代表作品:《笙管合奏》、《鸡鸣犬吠》、《胜利锣鼓》等

人物经历

1899年农历9月8日,王殿玉降生在郓城县侯咽集镇徐桥村一个贫苦家庭里。他幼年丧母,不久父亲也因病去世。6岁那年患上天花,因无钱医治,导致双目失明。

其兄长谋生艰难,无力照顾瞎眼的幼弟。他终日流浪在附近村庄街头,以讨饭为生。因为双目失明,在家排行第二,故而众人皆呼他“二瞎子”。

九岁从师马玉修学占卜算卦。10岁那年,二瞎子引起一位善人的怜悯,此人在一家中药铺里找来一个盛放银元的竹筒,又找来一根小竹竿,把竹筒打通,用桑皮纸蒙上一头,用两根丝弦,加上两个上弦的把手,在马尾巴上薅下十几根马尾,拴在一根藤条上做弓子,制成了一把简易的小胡琴,交给他用作讨饭的工具。这把自制小胡琴拉起来虽然五音不全,却也嗡嗡有声。不论到了谁家门前,吱吱呀呀地胡拉一通,虽不悦耳动听,倒也能很快引起主人家的注意。

过去农村为看家护院养狗者甚多,乞丐们对看家狗的警觉特高,尤其是盲人,感触最为灵敏。职业使二瞎子对狗叫声是再熟悉不过了,为了“以牙还牙”,二瞎子便用心琢磨狗咬的声音,并用手中那把低级的胡琴去表现。慢慢地,他就用它拉出了各种不同的狗叫声。后来,他还能同时模仿出几只狗的叫声,有时他的“狗叫声”会把咬他的狗吓得“退避三舍”。

接着,他又用手中的自制小胡琴学会了鸡鸣猫叫以及多种虫鸟的声音。

不久,又一个好心人见他用自制的小胡琴影响效果的发挥,便顺道从济宁捎来一把劣等货色的真胡琴送给他。他拉起来更是得心应手,开始从动物转向人类,男人、女人、大人、小孩的各种声音无所不能。如:洞房私语、婆媳吵架、丈母娘相女婿、猪八戒背媳妇等等,听起来惟妙惟肖。

后来,他的模仿扩展到戏剧领域。能用一种乐器模仿如此众多的声音而且达到了能够乱真的程度,有人称他为“神童”、“天才”,他成为郓城县的著名民间艺人,人们开始对他刮目相看。

1928年,国民革命军光复郓城,革命党人张瑞璜奉命去济宁公干,但从郓城到济宁中间有好几道敌人的关卡,如何顺利通过这些关卡成了张的一道难题。他忽然想起了同乡“二瞎子”,自己何不化装成卖唱的民间艺人携“二瞎子”一起前往。于是,二瞎子随张瑞璜来到济宁。

济宁紧靠京杭大运河,是个大码头,非常繁华。要在大地方混下去,老喊“二瞎子”不行,必须有个正式艺名,以便张贴海报进行宣传。张瑞璜经过一番思考,就给他起名叫王殿玉。

王殿玉在济宁进行了首场演出之后,名声大振。一传十,十传百,王殿玉名气大起来。很快,他成了济宁演艺界的明星。

第二年,王殿玉遂应邀赴济南演出。在济南同样受到人们的欢迎,各报纸纷纷撰文,他被誉为“丝弦圣手”、“希有之奇才、罕见之绝技”。一时许多济南人以看过王殿玉的演出为炫耀资本。

王殿玉精湛的技艺传进天津广播电台负责人的耳朵,他再三邀请王殿玉去录制节目。王殿玉便北上天津,一台播出之后,王殿玉的妙手琴音立刻通过电波传送到全国各地听众的耳朵里,很快王殿玉声震全国。

在天津期间,王殿玉见大城市里的人尤其喜欢京剧,于是,除了驻台演播之外,王殿玉开始细心研究京剧。没多久,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四大名旦的唱腔韵味,他逐个咀嚼了个透彻,模仿出来,一听便能分辨得清清楚楚。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就连文武场的全套乐器也都模仿得真假难辨。

全国各地邀请王殿玉演出的络绎不绝。精湛的演艺和高尚的医德赢得了更多的观众,他的足迹北从东三省南到广州、香港,东到南京、上海,西到重庆、桂林,演遍了中国的东西南北。一路上又学会了凤阳花鼓、扬州小调、苏州弹词、广东音乐和越剧、汉剧等唱段以及贝多芬交响乐琴曲、西洋军号等中外音乐戏曲。

随着技艺的提高和名声的远播,王殿玉的生活条件逐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结了婚,收了徒,配备了经纪人,出入有轿车。

王殿玉能够模仿多种音响,但他深深懂得“多而杂”不如“少而精”的道理。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他就开始主攻“拉戏”。

最初,他采用胡琴拉奏一些民歌和地方戏曲唱腔。但在实践中发现,由于胡琴本身构造的缺陷,致使他不能尽情表达。为了更好地表现音乐内容,更逼真地模仿各种音响,更全面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他尝试对胡琴进行改革。

他在黑暗中反复摸索调整,一遍不行,再来一遍,有时为了一个小小的细节,进行了上百次的改进还不理想,可他不灰心,不气馁,一如既往,时常闭门琢磨通宵达旦。经过不断的改进与实践,最后,胡琴被他加长了琴杆,加大了琴筒,并在琴筒上蒙以适当厚度的蟒皮。这样,一种比胡琴的音量更大、音域更宽、音色更美到能接近人声的新型拉弦乐器在这位没有一点文化的盲人手中诞生了。它既可以独奏、合奏和重奏,又可以摸拟人声、戏曲唱腔,同时还可以充分表现各种动物的鸣叫声以及笙、管、唢呐、京胡、二胡、锣、鼓等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的音响效果。同时,与此相适应的一整套新的演奏方法也被他逐步完善。1953年,王殿玉经与赵玉斋、韩凤田、宋东安等弟子商议,将这种乐器正式定名为“雷琴”。意思是说,它属“琴氏家族”,声音洪亮,恰似雷震。

王殿玉不但在雷琴的演奏上独树一帜,而且在筝的弹奏上既继承了传统,又有所创新,被推为山东筝派的代表。

他成名之后,坚持勤奋学习。每到一地,他就让人领着逛书店,只要发现新的音乐书籍,就毫不犹豫地买下来,回到家里,让人慢慢给自己读。这个从未见过字的盲人后来谈起乐理知识来竟然口若悬河,就连一些专家学者也佩服得五体投地。新中国成立之后,天津音乐学院等一些高等院校曾多次聘请他授课、举办讲座。

1951年,王殿玉加入天津“红风曲艺社”的工作,1953年获得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优秀演出奖。同年转入天津市曲艺工作团。

1964年11月28日,王殿玉病故于天津。

个人成就

王殿玉二十岁开始出名,在上海、武汉、南京、重庆、桂林、济南、天津、北京等四十多个大中城市演出,名扬全国,被誉为“希有之奇才、罕见之绝技,丝弦圣手”。从20世纪20年代起,就在坠琴的基础上,为加强演奏效果,他潜心琢磨,对坠琴进行了改造,对自己使用的乐器进行不断的改造,加高琴杆,加长弓子,加粗弓毛,扩大了音域,创造出一种长琴杆、铜质大琴筒、音量大、音域宽、音色似人声高近两米的丝弦乐器,1957年定名“大雷”,又称“擂琴”。

代表作品

王殿玉的代表曲目有《笙管合奏》、《鸡鸣犬吠》、《胜利锣鼓》,仿拉王人美唱的《渔光曲》、德沃夏克的小提琴曲《谐谑曲》,谭鑫培的《卖马》、刘鸿声的《斩子》、汪笑侬的《朱买臣休妻》、梅兰芳的《风还巢》、《贵妃醉酒》、余叔岩的《空城记》、马连良的《借东凤》、程砚秋的《碧玉簪》、白玉霜的《玉堂春》,新凤霞的《刘巧儿》、刘宝全的《战长沙》等数十种类别、一百多出戏的唱段。

弟子传人

王殿玉一生培养出像赵玉斋、高自成、何宝泉这样的音乐学院教授,还有马长岭、韩凤田、王福生、宋东安、王福立、张为沼、高克奇、韩延贵、翟润田、唐镜前、傅定远、张乐、王华杰、钟吉瑞、刘学德等一大批演奏家。

社会评价

王殿玉身后名重誉隆。他除精于雷琴演奏之外,还能弹奏古筝、古琴、三弦,击打扬琴,以及拉奏京胡、二胡、坠胡等多种胡弦,被誉为“丝弦圣手”、“雷琴、古筝演奏大师”。他一生演奏过京剧、评剧、河北梆子、豫剧、山东大鼓、京韵大鼓、民间小调、中外歌曲、电影插曲等几十个曲目,都经他的加工、改编。自己创编了《三人大笑》、《军乐》、《鸡鸣犬吠》、《笙管合奏》等乐曲,被誉为“杰出音乐家”。

他收徒传艺,桃李满天下,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民乐演奏人才,被誉为“杰出音乐教育家”

他品德高尚,好义勇为,经常为救灾救民募赈,积极捐款兴办学校。1935年,黄河决口,郓城、巨野二县遭特大水灾,他闻讯后忧心如焚,在沈阳、北平、天津、武汉等地义演,将所得钱物全部寄回家乡救济灾民。1944年组织乡友学生成立“东鲁雅乐团”,义演于山东各地。。抗美援朝时,他义演捐献,充分表现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标签: 王殿玉

更多文章

  • 宁保生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宁保生

    宁保生(1943——2009)著名笛子演奏家、作曲家,笔名肖然。1943年1月生于中国河北保定市。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央民族乐团民族管弦乐队吹管乐声部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北京乐器协会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第八届民盟北京市委代表,当选民盟北京市委员会

  • 熊松泉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熊松泉

    熊松泉现代画家,江苏南京人,寓上海。十岁开始学习中国画,十八岁学西画。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擅绘山水、花鸟、人物,俱臻佳妙。能以左手作画,挥洒自如。尤擅走兽,享誉海内。所绘狮独称于时,与画虎驰名的张善孖齐名,人称“张虎熊狮”。传世作品有《猴》、《双狮》等图

  • 邵幼轩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邵幼轩

    邵幼轩一九一八年生于浙江东阳,毕业于北平艺专,曾在台北艺专任教多年。她是原北平著名画家邵逸轩之女,并投张大千先生门下为入室弟子,长于花卉、翎毛,行家们认为,其作品自然流露一份高雅气质。尤其是她画的牡丹,清新可感,雍容华贵,在海内外有“邵牡丹”、“牡丹王”之美誉。中文名:邵幼轩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

  • 李石樵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石樵

    李石樵为台湾本土著名的油画家,1908年出生于中国台北县新庄镇,1995年病逝于美国。李石樵从事艺术创作长达六十余年,诚恳严谨的创作态度及富于思考、哲学批判的个性,以高超绘画技巧建立其独特的绘画风格。李石樵是台湾早期美术运动的重要推动艺术家之一,其以诚恳严谨的创作态度及富于思考、哲学批判的个性,建立

  • 施南池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施南池

    施南池(1908.10-2003.1.18),本名翀鹏,字扶九,号南池,崇明新河镇人。现代著名诗、书、画家。1928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艺术教育系,并从当代著名山水画大家萧厔泉为入室弟子。施南池先生生前为上海浦光中学教师,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艺术系教授。解放前曾任上海市教育局统计室主任,兼

  • 钱大礼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钱大礼

    钱大礼(1927—2016),1927年9月生于上海,曾用名平雷、平一、明一、钱青、江峯。祖籍江苏无锡鸿声里乡。著名国画家。华夏书画学会常务副会长、西泠印社社员、浙江省中国花鸟画家协会顾问、唐云艺术委员会委员、杭州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陈振濂后援会副会长、澳大利亚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2016年7月2

  • 黄世仲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黄世仲

    黄世仲(1872~1913),番禺大桥乡(今属广州芳村区)人,别名黄小配。资产阶级革命家、宣传家、小说家。黄世仲于1905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过大量的革命实际工作,是著名的报人。曾在《天南新报》、《中国日报》、《世界公益报》、《香港少年报》等10多种革命报刊担任主编或参加编辑工作。辛亥革命后,黄世仲被

  • 袁振英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袁振英

    袁振英(1894—1979年),字震瀛,号黄龙道人等,出生于广东东莞县温塘村。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始人之一,但终因信仰无政府主义,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退出党组织。先后参加上海、广州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中作过重要贡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的

  • 周云瑞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周云瑞

    周云瑞(1921—1970),苏州弹词演员。上海市人。父周凤文为京昆名旦。幼受家庭熏陶,能哼唱昆腔。肄业于上海榛苓小学。1937年辍学。一度从画家谢之光学画,后自学弹词,与同学吕逸安拼档在电台播唱开篇。1938年拜王似泉学说弹词《三笑》,取艺名云瑞。1940年左右,从沈俭安学弹词《珍珠塔》。学成后与

  • 仲贞子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仲贞子

    仲贞子(1918年2月—2008年9月),汉族,曾名谅,江苏省海安县西场镇人。著名书画家。中文名:仲贞子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18年2月逝世日期:2008年9月职业:书画家早年就读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师从刘海粟、马公愚等书画大师。并自成一派,以诗、书、画、印皆擅而闻名。在海安西场镇建有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