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陈云开

陈云开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376 更新时间:2024/1/16 20:54:52

陈云开(1912年—1990年10月12日)江西省泰和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他任译电员、连指导员、支队政委、科长、营政委、团政委、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军分区副政委、旅政委、兵团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军政治部主任、军政委;参加抗美援朝,获朝鲜二级国旗勋章;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总后勤部西安办事处副主任等职务;1955年曾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章;1990年去世。

基本资料

名:陈云开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西省泰和县

出生日期:1912年

逝世日期:1990年10月12日

职业:原总后勤部西安办事处副主任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1955年曾被授予少将军衔

1988年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章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人物简介

陈云开(1912—1990),江西省泰和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曾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六军团司令部译电员,第五十三团连政治指导员,游击第一支队政治委员,军团保卫局执行科科长,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一二○师晋南工作团副主任,三五九旅炮兵营政治委员,晋西北独立第一团政治委员,雁北支队政治委员,雁北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冀鲁豫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冀鲁豫军区第五军分区副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一纵队三旅政治委员,第一旅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五兵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军政治部主任、军政委、56年01月到59年03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政治部主任、5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西安办事处副主任。

1955年曾被授予少将军衔,1990年去世,享年78岁。

人物生平

陈云开(1912—1990),江西省泰和县万合南坑村人,1930年参加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年代,先后在湘赣红军中当班长、参谋,后在红6军团司令部担任译电员,第18师53团连政治指导员,游击第1支队政治委员,军团政治保卫局执行科科长,参加了湘赣革命根据地反“围剿”、红6军团西征、创建和巩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斗争及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120师晋南工作团副主任、第359旅炮兵营政治教导员,晋西北独立第1团政治委员,雁北支队政治委员,雁北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冀鲁豫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冀鲁豫军区第五军分区副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开始后,1945年10月7日,冀鲁豫军区主力改编为晋冀鲁豫军区第1纵队(辖1、2、3旅),陈云开任3旅政委;1947年3月16日,晋冀鲁豫军区第1、7纵队编为第1纵队(辖1、2、19、20旅),陈云开任1旅政委;1948年8月,原晋冀鲁豫南征野战军和陈赓、谢富治集团奉命改编为中原野战军,陈云开任第1纵队(辖1、2、3旅)1旅政委;1949年2月5日,中原野战军奉命改编为第二野战军,下辖第3、4、5兵团,陈云开任第5兵团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参加了淮海、渡江、西南等战役。

1950年4月1日,云南军区贵州军区遵义军分区(第5兵团第16军军部兼)成立,陈云开任第16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兼遵义军分区政委;1950年5月,第二野战军和所属兵团番号取消,所辖部队划归西南军区建制,陈云开任第16军政委(有资料显示为第二政委)兼云南军区贵州军区遵义军分区政委。

新中国成立后,任第16军兼贵州军区遵义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6军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1953年春季海岸反登陆作战和夏季反击战役等。

1951年1月,16军集结准备入朝,48师调出16军建制,46师、47师各一个团分别留驻铜仁、毕节军分区,17军50师、49师分别调入46师、47师各一个团。

1951年9月,泽东主席接见了16军长尹先炳和政委陈云开,尹先炳汇报了在南京学习的情况,陈云开汇报了16军训练、改装和入朝见学等问题;毛主席指示16军军部要成为陆海空联合指挥所,军部领导人要自学一些海空指挥知识;16军的行动在出国前要直接报告军委。1952年6月46师,47师进行整编改装,师辖3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1个坦克自行火炮团,直属工兵、通信、高炮、战炮、卫生5个营和侦察,防化,指挥3个连。

1952年12月11军32师编入16军。12月下旬,军长尹先炳和政委陈云开率16军入朝,这支老牌劲旅是当时中国军队里唯一的一支合成军,被放在机动位置上。但16军在朝鲜与美军只有一些小的战斗,尹先炳和陈云开曾想打一个大反击战。在全军的防御正面,组织一次步、炮、坦克协同的大动作,将战线前推20公里,直捣铁原机场,拿下美第八集团军前指(此计划未能实施)。

陈云开回国后,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56年01月到59年03月,担任后勤学院政治部主任;文化大革命期间,任总后西安办事处副主任等职,后被开除党籍,原因不详。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中,陈云开入党、任职和授衔诸项前均加了“曾”字,这表明陈云开回国后至“文化大革命”结束期间犯有严重错误,受到过极其严肃的处理,但从未公布过具体内容。

1988年,陈云开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章(以他的资历,应授予一级红星功勋章);1990年10月12日在南昌逝世,享年79岁。

人物轶事

陈云开在长征路上有一段感人的故事:红军过草地的途中,红六军团保卫局的7名战士在漫漫草地上艰难行进了多日,本来携带无几的粮食早已空无一粒。疲劳的行军再加上饥饿的折磨,使这7位红军战士身体异常虚弱,步履极其艰难。

为了走出这荒无人烟的草地,他们决定分头去采集一些野菜充饥。野菜采到了,但问题也随之出来了,不知哪些野菜有毒不能食用,哪些无毒可以食用,于是7人临时决定召开一次党小组会,选出一人先尝,鉴别出无毒野菜供大家充饥。

党小组会上,大家争先恐后都要求先尝。4名正式党员要求先尝,而3位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也争取自己先尝,都想把危险留给自己,生存留给别人;最后以投票表决的方式,选出了最年轻、身体状况最好的陈云开先尝。这不知名的野菜“苦、酸、麻、辣、涩”五味俱全,当陈云开尝到第7种野菜时,中毒晕了过去。

所幸陈云开最终并无大碍,而战友们吃了无毒的野菜,走出了草地。

1951年6月,毛主席召见16军政委陈云开,陈云开以前是红6军团司令部的译电员,在359旅当过炮兵营政委,毛主席与陈云开早就相识。

陈云开毛主席敬礼后,问候道:“主席身体可好?”“我还是老样子,十分能吃,叁分能睡。”

毛主席握着陈云开的手说:“你还是以前的老样子。”陈云开向毛主席汇报了16军集结、整编、改装的情况。

毛主席说:“美帝国主义是一只纸老虎,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在全世界人民支援下,中朝人民有能力打败它!世界大战暂时打不起来,有人担心美国的原子弹是一种杀伤力很大的武器,美国人有,别人也会有,我们也要有,原子弹多了又不能当饭吃。所谓联合国军,图有空名,没有实际意义。实际上还是要美国自己去打,它的帮凶帮不了它的忙!”

毛主席说:“朝鲜战争是一个填不完的无底洞,大概要打3年左右,美国人打不下去了,就要停下来。我们需要有一个世界和平环境来建设我们的国家。战争是美帝强加给我们的,我们反对战争,但不害怕战争,它要和我们打多久我们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它认输了才停。”

毛主席用了较长时间给陈云开讲怎样打仗,怎样带兵,怎样用兵,强调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加强仇美教育,他对陈云开说:“美国人是打钢,我们是打气。”

毛主席要求志愿军尊重朝鲜主权;掩护金日成首相;团结朝鲜同志;用公正态度处理问题,毛主席问陈云开:“干部都配齐了吗?”陈云开说:“基本配齐了,只有军长、师长还在南京学习没有回来。”

毛主席向在座的聂荣臻说:“你给刘邓发个电报,请他们把缺职干部配齐。毛主席又问陈云开:“你还有什么要说的?”陈云开说:“军师两级电台功率太小。”毛主席马上说:“请荣臻同志负责解决。”在谈话中,毛主席对陈云开说:“我看过你在遵义剿匪的电报,干得不错,你们在剿匪中当了模范,在抗美援朝中要再立新功。”

谈话结束后,毛主席请16军的领导在全聚德吃饭,聂荣臻对陈云开说:“主席给你讲的时间最长。”陈云开说:“主席知道我水平低,要讲细一些。”

1954年,为了提高我军高级干部的文化素质,中央军委决定在解放军政治学院成立高干文化班,从全军抽调几十名正军以上干部参加学习,陈云开被抽调去学习。

有一天,负责文化班的学院副院长莫文骅找到汤光恢(文化班支部书记),对他说,关于评定军衔的事情,毛主席认为中将的名单超过了200个,多了些,要我们做做工作,自愿地降下来。汤光恢当即表示带头降下来。在他的带头下,班里其他学员也要求降衔。就这样,高干文化班除汤光恢外,还有陈云开、段焕竞、詹化雨等六人自愿由中将降为少将。后来莫文骅对他们说,毛主席知道了很高兴,说:“我们的干部能上能下,看来我们的党大有希望。”

1955年9月开始授衔授勋,陈云开被授予少将军衔。当时,实际授衔情况是,副兵团级,被授予上将19人,被授予中将22人,被授予少将1人;准兵团级,被授予上将1人,被授予中将54人,被授予少将3人;正军级,被授予中将97人,被授予少将107人,由于陈云开等开国元勋的高风亮节,带头降衔,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军衔制得以顺利施行。

标签: 陈云开

更多文章

  • 邵宏来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邵宏来

    邵宏来(1933年8月—2017年7月19日),江苏淮安人,青岛市话剧团演员、导演、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话剧及影视表演艺术家。1952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当过演播员和演员。三十多年来的舞台演剧生涯,塑造了四十多个人物形象,他以饰演李宗仁和陈独秀而闻名影视界。其中

  • 傅惟慈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傅惟慈

    傅惟慈,满族。曾用名傅韦。1923年生于哈尔滨。近代文学翻译家。傅惟慈先后在辅仁大学、浙江大学(战时内迁贵州遵义)、北京大学攻读西方语言、文学。1950年在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及北京大学从事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工作。2014年3月16日去世,享年91岁。中文名:傅惟慈别名:傅韦国籍:中国民族:满

  • 林克明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林克明

    林克明,中国近代建筑的先驱,高级建筑师,广东东莞人,毕业于法国里昂建筑工程学院。回国后为广州城市建筑设计立下汗马功劳。从海珠桥起,沿海珠广场、广州市政府、中山纪念堂一直到中山纪念碑,这条长达12公里,贯穿南北的广州中轴线,是广州历史脊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风格和谐统一,有赖于林克明的直言与独特的设

  • 陈家全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陈家全

    陈家全(1938-2004年1月18日),四川万县人。中国田径运动员、教练员。曾六次破中国田径100米跑纪录,首次将100米跑中国纪录提高到10秒。退役后担任中国田径国家队教练,带队打破亚洲纪录。中文名:陈家全国籍:中国出生地:万县出生日期:1938年6月16日逝世日期:2004年1月18日职业:教

  • 吴兆基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吴兆基

    吴兆基(1908-1997),字湘泉,男,诞生于景色秀美的洞庭湖西滨汉寿县一个音乐世家,长于江南太湖胜地。古琴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文名:吴兆基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汉寿县出生日期:1908年逝世日期:1997年职业:古琴演奏家信仰:道家思想代表作品:《琴统》字:湘泉吴兆基,祖籍无锡。

  • 裴石民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裴石民

    裴石民(1892—1976),原名裴云庆,又名裴德铭。宜兴蜀山人。著名紫砂艺人。早年习艺,艺成后擅制仿古紫砂器,颇负盛名。善制水丞、杯盘、炉鼎等器,造型典雅别致,具有青铜器敦厚稳重之特点,尤以仿真果品最佳。有“陈鸣远第二”之美誉。成熟期间精品之作,以中小件为主,以古器作借鉴,以超凡的构思,能放能收,

  • 李赋宁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赋宁

    李赋宁,祖籍陕西蒲城。西方语言文学大师,著名教育家,翻译家。九三学社成员。194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曾任西南联大外语系讲师,1946年赴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留学,获该校英国语言文学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外语系副教授,北京大学西语系和英语系教授、副教务长及英国语言文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 陈中柱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陈中柱

    陈中柱(1906—1941),1941年2月,在指挥部副总指挥李长江叛变投敌后,任国民革命军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第4纵队司令的他跟随总指挥李明扬开赴泰州城外,在城郊水乡打游击,坚持与日寇斗争,1941年6月,在指挥与日寇的激战中壮烈牺牲。1987年2月,江苏省人民政府追认陈中柱为革命烈士。2014

  • 林旺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林旺

    林旺(1917年10月29日—2003年2月26日),是一头曾在二战期间在中国远征军中服役的缅甸籍亚洲象,后来随着孙立人将军迁往台湾,安置在台北市立动物园。林旺有大半生都是在台北市立动物园度过,他无庸置疑的是台湾最有人气及名气的动物,并且成为许多台湾民众儿时的共同回忆,许多人昵称他为“林旺爷爷”。2

  • 熊国炳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熊国炳

    熊国炳(1893—1960),生于1893年,四川省通江县熊家湾(今万源市竹峪乡太平村)人;1932年参加革命,次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当选为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后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后担任西北联邦政府副主席、四川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四方面军总后勤部经理处处长;长征结束后参加西征,与陈昌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