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赵望云

赵望云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238 更新时间:2024/1/19 0:25:03

赵望云(1906-1977),现代画家,河北束鹿人。早年与森然、李苦禅等组织吼虹艺术社,1937年创办《抗战画刊》。擅长山水、人物,创作面向生活,画风于质朴厚重中蕴含秀雅,尤长于表现陕北山水和各族人民的劳动生活,为长安画派的开创画家之一。曾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文物处处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首任主席、陕西省人大代表、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省文化局副局长等职。主要作品有:《农村写生集》、《西北旅行画集》、《埃及写生画集》、《赵望云画集》等。

基本资料

中文名:赵望云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河北束鹿

出生日期:1906

逝世日期:1977

职业:画家

毕业院校:国立北京艺专

主要成就:开创“长安画派”

代表作品:《塞上写生集》《黄河写生册》《林区写生册》

人物简介

赵望云,长安画派创始人之一。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9月30日生于河北束鹿(今河北辛集),又名新国。1977年3月9日病逝于西安。中国现代著名国画家,长安画派的创始人之一。河北省束鹿市人。曾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文物处处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首任主席、陕西省人大代表、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省文化局副局长等职。

艺术履历

赵望云,高小毕业后初曾做学徒。1925年秋由表兄王西渠资助赴北京入私立京华美专学习绘画,半年后转入国立北京艺专专攻国画,京华美术专科学校肄业。1928年在北京师范任教,1930年在北京吼虹社任主编。1932年任上海中华书局编辑,1933年至1935年任天津《大公报》旅行记者,1933年在河北农村写生,作品在《大公报》连载。1934~1936年又到山东、江苏、浙江、河南、河北等地农村写生,作品描绘了饱经战乱摧残的农民的贫苦生活,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获平民画家的称号。1935年应冯玉祥邀请,合作出版了《泰山社会写生诗画石刻集》。抗日战争期间,在冯玉祥资助下,和老舍在武汉创办《抗战画刊》,后深入西南、西北各地旅行写生,在西北风土人情影响下,形成简括淡远、朴实含蓄的独特艺术风格。40年代转赴西北,描绘西北地区的山川风光和农村风物,并作敦煌之行,临摹石窟壁画。1949年后西北美术工作者协会副主任、陕西分会主席、西北文化部文物处处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西安分会主席、陕西省文化局副局长等职。著名画家黄胄、方济众、徐庶之为其门下弟子。五六十年代与石鲁多次深入西北各地及陕南秦岭林区、三门峡水库工地,创作了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的作品。曾出访埃及写生。提出“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开创“长安画派”。

艺术特色

赵望云平生致力于中国画创作,面向生活,画风质朴浑厚,骨高气雄。以人物、山水著称。作品的创作内容十分广泛:农民、工人、各少数民族的劳动生活、农村的田园风光、塞外的辽阔草原、终年积雪的祁连山、风沙弥漫的弋壁滩、三门峡水利工程、宝成铁路建设工地、南海之滨、西北高原……凡是他足迹所到之处,都保留有他反映祖国风貌的佳作。

他所表现的题材,前人很少表现过,因而也无成法可循。这使他在写生实践中下了很大的功力。根据内容和形式的需要,对国画传统的笔墨表现方法进行了各种探索和创新。他的早期作品,很重视捕捉人物的神态感情,所绘形象生动,韵味无穷。从40年代中期以后,他的笔墨趋于成熟,不论随意挥洒,还是精求工致,都能形神兼备。50年代以后的作品,笔墨技巧已达到驾轻就熟的程度,线条刚柔相济,墨色溶化滋润。

赵望云的写生,早年多画人物,后来逐渐以山水为主。但是他画山水也是旨在反映现实社会生活,表现人的精神面貌。他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古代绘画中的山水与人物相结合的优良传统,他很少画纯风景性质的山水画,更不画闲情逸致的骚人雅士和达官仕女。他认为“一切快乐都是劳苦换得,风景的优美,亦多因为人的活动”。所以他能根据不同的题材、环境、运用娴熟的多变的表现方法来描绘丰富多彩的自然物象。

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有:《农村写生集》、《塞上写生集》、《黄河写生册》、《林区写生册》、《西北旅行画集》、《埃及写生画集》、《赵望云画集》等。

画作《深夜行》赏析

以中国画水墨来表现夜景,一直是有相当的难度,因为与西方油画不同,传统中国画并不直接表现光线。前人的山水画在很多时候是通过在空中勾画日月来标示时间的。然而追求含蓄洗练的赵望云,显然已不愿重复这一较呆板的程式了。

画家创作于晚年的《深夜行》,用笔十分放松,运用了泼墨晕染和大写意笔法,在看似随意中追求大巧若拙的境界。画面用笔不多但仍令人感到十分丰富,这是通过山崖及树木的墨色浓淡对比和笔触的巧妙变化实现的。引人注目的是,画家通过这样的画面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宁寂的气氛:山腰间一人独马行进在羊肠鸟道之上,这样冷清的情景正暗示了深夜这一独特的时间。构思之巧,正如前人绘“深山藏古寺”诗意,只画一僧下山挑水,不显一檐片瓦,画家立意已深得中国传统艺术含蓄蕴藉之妙。

社会评价

赵望云除了对现代山水、人物画方面取得成就之外,对于家畜动物的描绘也有新的创造。特别是他画的毛驴、造型准确。笔简墨润、形象生动、活泼可爱,所以解放前人们送给他一个雅号--“赵望驴”。当今画驴名家黄胄,就是在他的影响下而有所发展的。

赵望云曾在西安美术学院任教,他对培养艺术人材,倾注了不少心血,当今国坛名家如黄胄、方济众、侯声凯、徐庶之、赵振川等人,都是他的入室弟子,如今仍活跃在陕西及全国画坛的崔振宽、王宝生、王西京、王子武等长安画派代表人物均是他的学生。

赵望云在中国现代美术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郭沫若早在40年代初就写诗评价到:“从兹画史中,长留束鹿赵。”

赵望云先生是我国现代杰出的艺术大家、20世纪中国画坛大众化艺术思潮的先驱、“长安画派”的奠基人和创始人。此拍品是画家早年作品,洛神神情婉转,衣带飘扬,飘举的衣带衬托出其正乘云徐徐行于浩淼的水波之上,给人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新。

一代宗师

纪念一代宗师赵望云百年诞辰

赵望云,是现代中国画坛上一个一度被历史所忽视,然而却是一个绝对应该受到人们强烈关注的重要的画家。在关注现代社会、现代生活,在艺术走向民众、表现民众的世纪性大潮中,赵望云以他曾经拥有过的无与伦比的影响,成为艺术大众化的当之无愧的先驱。赵望云(1906―1977),1906年9月30日出生于河北省束鹿县周家庄一个兼营皮行生意的农民家庭里。从小对绘画、音乐、戏剧等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但父亲的去世,家道的衰落使赵望云15岁就被迫去皮店当学徒,20岁左右,才由亲戚资助去北京学习美术,先后在京华美专和国立北京艺专学习。中途辍学,流落社会自学绘画的赵望云在王森然的影响下学习了国内外一些进步的文艺理论,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及由此而来的艺术为民众服务,“走出象牙之塔”的时代风气影响下,决心用中国画的方法表现现实人生。22岁的赵望云和李苦禅、候子步等人组织“吼虹艺术社”,决心改革中国画。这以后,赵望云开始创作大量直接反映现实社会生活,尤其是表现农村生活和民间疾苦的作品,成为本世纪中国画坛这种“为人生的艺术”和返归民众倾向最早也是最杰出的代表。赵望云的反映现实的绘画受到人们的关注,著名的《大公报》开始邀请赵望云担任其“旅行写生记者”,以绘画的方式对社会现实生活予以真实报导,其画作又以《赵望云农村写生集》结集出版。“布衣将军”冯玉祥主动邀请赵望云,以冯诗配其画的方式再版其写生集,赵望云声誉为之而鹊起。这以后,赵望云和冯玉祥多年合作,绘制了“泰山社会写生石刻诗画”,主编了《抗战画刊》。三十到四十年代,赵望云又连续出版了《赵望云塞上写生集》、《泰山社会写生石刻诗画集》、《赵望云旅行印象画选》、《赵望云西北旅行画记》,并在《大公报》、《宇宙风》、《北洋画报》、《抗战画刊》上发表大量作品。此期在西南和西北地区长期的旅行写生奠定了赵望云绘画的坚实基础。五十年代,赵望云一度担任西北地区美术部门的领导工作如陕西省文化局副局长、美协西安分会主席等职,领导了对敦煌石窟的接收、西北历史博物馆、半坡博物馆的筹建工作,同时在西北地区各地写生,去埃及访问。1957年,这位中国画坛少有的思想先进关注社会的画家却被定为“右派”,强大的政治、社会压力给赵望云的后半生罩上了浓重的阴云。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更给赵望云带来灾难性的长期打击。这位至死未得“平反”的一度叱咤风云的画家尽管仍尽可能地坚持作画,也在此期使受其影响的西安画家群体获得了风格独具的“长安画派”的美誉,但仍在1977年3月29日含冤病逝于西安,他所取是的巨大的艺术成就也同样含冤而蒙尘。在二十世纪即将结束的今天,确乎是应当实事求是地客观评价这位开时代先声的“群众画家”的时候了。世纪初的中国画界,因其画种的古老及惯性的强大,在大谈“美术革命”的当时,在大谈艺术走出象牙之塔和走向民间的二三十年代,像岭南三杰那样组织展览,林风眠那样搞艺术运动以教化民众已属难得;真正拿起画笔直接走到民间,乃至以绘画反映民间生活民间疾苦者寥寥。林风眠有《痛苦》、有表现劳工之《休息》等少量作品;广州的潘达微编辑过《平民画页》;潘达微、黄少梅1912年画过反映民间的《流民图》……但真正以反映民间民众疾苦为职事而专门之画家,就其创作时间之早、创作思想之自觉和作品数量之巨大与影响之深广,赵望云无疑当属现代中国画坛艺术大众化之先驱与代表。

作品价格

赵望云作品流传海外的不多,香港市场出售的很少。

1989年11月,其作品《山村图轴》(117.5*42.5公分)卖到1.5万港元。

标签: 赵望云

更多文章

  • 张善子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张善子

    张善孖(1882~1940),男,中国四川内江人,名泽,字善,一作善子,又作善之,号虎痴。现代名画家,张大千的二哥,画虎大师。少年从母学画,曾拜李瑞清门下,喜爱武术,跟其弟张大千一师从心意拳大师宝鼎习心意拳及内功十三段。中文名:张善孖国籍:中国出生地:四川内江出生日期:1882年逝世日期:1940年

  • 常玉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常玉

    画家常玉一生大起大落,在艺术上坚持我行我素。1966年在巴黎因煤气泄漏去世时仍默默无闻、不被赏识。而今,西方公认他为世界级的绘画大家。常玉1901年生于四川南充,少时家境殷实。1919年常玉以留法勤工俭学的方式前往巴黎,与徐悲鸿、林风眠熟稔,常玉的艺术观点却与他们不同,他不进美术学院进修,常在咖啡馆

  • 王守义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守义

    王守义,1898—1981,字仲仁,汉族,出生于河北高阳县西田果庄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著名爱国华侨,多年侨居法国,是我国现代著名女画家潘玉良女士的晚年伴侣。中文名:王守义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河北省高阳县出生日期:1898逝世日期:1981职业:商人毕业院校:留法工艺学校、巴黎航空驾驶专科学校

  • 张大壮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大壮

    张大壮(1903—1980)浙江杭州人。原名颐,又名心源,后更名大壮,字养初,号养卢,别署富春山人。章炳麟(太炎)外甥。与江寒汀、唐云、陆抑非合为现代四大花鸟画家,被合称花卉画的四大名旦。1981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张大壮画集》,1982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张大壮画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 华君武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君武

    华君武(1915-2010),祖籍江苏无锡荡口,出生杭州;中国著名漫画家;1938年到达延安,华君武从事抗日宣传并为《解放日报》画时事漫画;194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12月华君武历任《人民日报》美术组组长、《人民文学》美术顾问;1961年起,华君武开始在《光明日报》的《东风》副刊上发表

  • 徐枯石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徐枯石

    徐枯石,1909年5月26日-1997年12月10日,职业画家,代表作品:《百喜图》、《万菊图》、《群鹰图》、《百吉图》,生前任泰安市政协、泰安市老年活动中心文联美术家协会特邀顾问,泰山书画院艺术顾问等职。中文名:徐枯石外文名:无别名:徐熙章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山东省新泰市西张庄镇出生日期:

  • 欧阳龙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欧阳龙

    欧阳龙(1938-2000),字云涛,当代花鸟画家,安徽萧县人。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会员。他自幼师从萧龙士,1963年毕业于安徽省皖南大学艺术系。后拜李苦禅为师,专攻写意花鸟,尤擅画膺,笔墨苍劲。李苦禅其笔墨功夫极为赞赏,曾亲笔题写“云涛书画,尽进佳景”。中文名:欧阳龙国籍:中国出生地:安徽萧县出

  • 恽南田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恽南田

    恽南田(1633-1690),原名格,字寿平,后以字行,改字正叔,号南田,明末清初著名的书画家,常州画派的开山祖师,后来成为清六家之一。中文名:恽南田国籍:中国出生地:武进上店出生日期:1633年逝世日期:1690年职业:画家,书法家信仰:道教主要成就:常州画派宗匠之一清六家之一代表作品:《瓯香馆集

  • 顾闳中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顾闳中

    顾闳中(910~980),江南人,五代十国中南唐人物画家,曾任南唐画院待诏,用笔圆劲,间以方笔转折,设色浓丽,擅描摹人物神情意态,与周文矩齐名,唯一传世作品为《韩熙载夜宴图》。《韩熙载夜宴图》绘写南唐中书侍郎韩熙载夜宴。据《宣和画谱》卷七记载,此画是顾闳中奉后主之命,与周文矩、高太冲潜入韩熙载的府第

  • 刘继卣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刘继卣

    刘继卣(1918年10月3日——1983年11月5日)天津市人,杰出的中国画家、连环画艺术大师,新中国连环画奠基人、泰山北斗、连坛第一人。被誉为“当代画圣”,“东方的伦勃朗和米盖朗基罗”。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卓有成就的动物画、人物画一代宗师。刘继卣是近现代中国画家中少有的工笔白描、重彩、小写意、大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