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黄景棠

黄景棠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60 更新时间:2023/12/21 5:49:09

黄景棠1870年出生于广东新宁(今台山市),是近代有民主思想、有远见的爱国企业家。

基本资料

名:黄景棠

出生日期:1870年

逝世日期:1915年前后

职业:企业家

出生地:广东新宁(今台山市)

人物介绍

清朝末年在广州商界有一位思想激进的爱国人士,在南粤知名度极高的实业家,他就是被誉为大名鼎鼎的“羊城大亨”黄景棠。

黄景棠,字诏平,广东台山人,清同治八年(1870年)出生于南洋。其父是新加坡、马来西亚一带的著名侨商黄福。家有许多产业和种植园。生意十分红火,财力非常雄厚。黄景棠从小就在其父身边度过他美好的童年,由于家庭富有,在幼年就受到严格的教养,因而少年时就打下了扎实的知识基础,容易接受外界的新思想,早就树立将来要干一番事业的意志。

青年时代,大约在1888年,在父亲的支持下,他离开家庭回到祖国,在广州继续求学。此后便在羊城定居下来,1895年,方25岁的黄景棠便开始踏入社会,他不选择寻觅功名走仕途的道路,而是积极致力于工商业,成为清末广州绅商中的活跃份子。1905年广州市工商界的绅士、实业家们筹备成立“广州市总商会”,在组建会议上黄景棠当选为坐办(即办理商会内部事务的负责人)。黄景棠起初很积极协助正副会长主持会务,但后来觉得总商会被一些思想守旧的大绅商把持,依附官府权势,忽视商界利益,从中谋私利。他便毅然站起来独树一帜,自己广泛联系一些具有学识、有新思想、办事公正的商人,于1907年组织成立了一个《粤商自治会》。

《粤商自治会》成立之后,为广大商人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更令人瞩目的是,自治会同仁个个都积极代表商界参加维护国家主权的政治斗争。在广州一带的大小商人凡受到外国人或官吏欺负的,都愿意跑到《粤商自治会》来投诉,而《粤商自治会》也经常仗义执言秉公办理,挽救商人的损失,及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粤商自治会》的章程明确地表示了强烈的参与政治的要求,并规定该会有监督官吏之权而不必听命于官府。

《粤商自治会》的主张及行动必然获得广大商民的热烈支持,因为他们一反传统社会商人对官吏、官府毕恭毕敬的驯顺态度,经常对官府进行批评和抗议。1907年,英国借口西江航道治安不稳定,派出军舰深入珠江,游弋及横行江上,爱国人士对此非常激愤,黄景棠站起来领导商界同仁强烈反对英国攫夺西江缉捕权的斗争。

1908年《粤商自治会》在黄景棠的推动下,掀起一次声势浩大的抵制日货运动取得重大效果,打击了日寇企图利用经济手段入侵中国的野心,提高了广州市民抵抗外侮的爱国思想。在中日两国就东沙群岛的归属问题,及中葡两国举行关于澳门界址的谈判交涉时,粤商自治会召开大会,举行游行请愿,并通电中外痛斥清廷官吏,指责他们理政无能,丧权辱国,此事起了唤起民众觉醒起来的作用。粤商自治会的行为,在清廷官吏保守派绅商来看是不能容忍的,因此,他们经常对粤商自治会进行诸多刁难,控制及破坏。官府把黄景棠等人视为眼中钉,时时刻刻想把他们拔掉,清廷曾发布上谕,指责黄景棠等人《殊非安分》,命令广东官吏对他们《严加管束》以防后患。

黄景棠是一位很有理想抱负的人,他在从事商业活动和办实业方面很有成绩。他在清末广东创办近代企业的热潮中表现很积极,很活跃。1906年2月3日,广州九大善堂,七十二行在总商会开会,黄景棠主持会议,向商界演说,鼓吹兴办铁路公司的必要性。在筹组铁路公司当中,他带头认购十万股,在他的带动下,商人们踊跃认股,很快就聚集了4400多万元,成为清末资本最雄厚的商办企业。

黄景棠当选为粤路公司的副办(相当于副董事长),在这次会议上还制定了方案,反对清廷广东总督岑春煊对铁路实施独霸控制权的做法,并迫使清廷释放绅商代表黎国雄,洗脱其无理强加的《破坏路政》的罪名。由于广州九大善堂,七十二行在广东社会以至海外粤籍华侨中有很大影响力,岑春煊从极力反对商办铁路转为大力支持。这是黄景棠在与清廷的经济斗争中的一次胜利,黄景棠还积极参与粤汉铁路和潮汕铁路的建设,对商办广东粤汉铁路公司的创立起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在清末广东铁路的建设史上,黄景棠所发挥的作用,应当认真地为他记下重要的一笔。

黄景棠曾经以《家族合资》的形式,邀集同宗,同乡兄弟亲戚共同合资,开发原来是一片荒芜的广州芳村一带的土地。他购置了一大片地产建造货仓、码头、楼房、店铺等,使芳村成为一片繁荣的地区,变成了广州一处令人瞩目的后院。此外,他还在光绪末年筹建横跨珠江的第一座《海珠大桥》,但由于时局的动乱及其它的一些原因,这一设想未能实现,他认为这是一桩憾事。然而,他所首创的建设《海珠大桥》的构想具有重大意义,终于使后来人把它实现了,可以说《海珠大桥》后来的建成,黄景棠曾经起着发作用。黄景棠为人正直,有正义感,思想开明,热心于慈善公益事业,他在广州及芳村办了一些新式学堂、医院及多项慈善事业,为广大群众所热爱和拥戴,曾被人们誉之为《华侨慈善家》。

黄景棠虽然是一位殷实商人、实业家,但他的素质与一般商绅不同,他是一位很有才华的人,很有文化修养,能说能写,能文能诗,并且酷爱艺术。他原来的住宅,位于现在的广州龙津西逢源大街,现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环境清雅、逸致、宁静,富有艺术特色。他亲自定名为《小画舫斋》,是清末广州文人雅士常来雅集的地方,他经常邀请一些著名文人和有识之士前来雅集。他与同代的广东著名诗人丘逢甲、潘飞声、邱菽园、黄永等经常来往,相互酬唱,吟诗作对,表现出一派风流倜傥的风度。他的诗作典雅而深沉,具有扎实的功底。著有《倚剑楼诗草》传世。黄景棠刻意研究杜甫,其诗作带有少陵风格,如他的五言律诗《丙申纪年》的诗句就有所反映,诗曰:

“俯仰一长叹,时艰力不支;

尚沿周礼乐,渐改汉威仪:

痛哭千时策,苍茫感遇诗;

辅轩献天子,全仗老谋施。”

清末诗人黄永称其诗:“规模杜陵,必以忠君爱国为主义。”而诗人潘飞声曾赋诗赞扬黄景棠诗作的豪放风格,诗曰:

“侠传苍虹贯,词坛疾骑惊,

千金酬壮士,五字峙长城,

燕市登搂酒,秦关出塞筝,

过江名辈少,此笔独纵横。”

可见黄景棠并不只是一位《羊城大亨》大商贾、大实业家而已,而且是一位胸有才华的实实在在的诗人,从《倚剑楼诗草》里可以找到研究晚清广东社会及文学史方面许多有价值的资料。作为一位具有爱国思想、为正义而斗争的有识之士,为广东近代作过贡献的商界名人。黄景棠在历史上是应有一席地位的。

1911年夏天,黄景棠由于鼓动广州商人抵制清廷宣布实行《铁路国有》的措施而成为清廷缉捕的对象。在官府的淫威压迫之下,商绅们都纷纷畏事退缩了,黄景棠为形势所迫,在危险的关头远走南洋,避开风势,直至满清皇朝的统治被倾复之后才重返广州。1912年他回到广州之后,不久便因病逝世(具体日月不详),根据资料只写明黄景棠死于民国之初,时年仅四十余岁。

建芳村长堤

黄景棠(1870~1915年前后),字诏平,广东新宁(今台山市)人,是近代有民主思想、有远见的爱国企业家。他父亲黄福,是位侨商,故他的青少年时期在新加坡、马来亚(今马来西亚)度过。民间流传着一段关于黄景棠的传说:当时统治马来亚的殖民主义者,经常挑起排华活动。大概黄景棠十四五岁时,殖民警察又追捕华人,景棠也被追捕。他慌不择路,走进小巷避入一户人家的园中。这家只有两位老人,老人见他是一位少年,便把他留住,避过了追捕。景棠不忘老人救援之恩,经常到他家探望以解其寂寞。后来老人告诉他,自己是一个部族酋长,领地被殖民者占去了,族人也被赶离本土,只好来城市居住以度晚年。景棠非常同情老人的遭遇,以后更加关心他们。两年后,酋长夫妇相继去世,他无儿无女,感于黄景棠的照顾,临终前将自己的财产赠给黄景棠。这件事也使黄景棠深受启发:要有富强的祖国才能不受强权欺侮。

青年时期黄景棠已事业有成,他决心回国干一番事业,27岁时他考取拔贡功名,后又获得候选道衔。他最大的贡献是在铁路方面,参与了潮汕铁路的建设;1906年积极参与创办(商办)粤汉铁路公司。他热心慈善公益事业,对广州九大善堂都积极赞助。1907年冬,他和一批爱国商人组织成立“粤商自治会”(属立宪派的政治团体),维护祖国主权及商人正当权益。

黄景棠敏锐地看到和广州一水之隔的芳村,必然会发展成为广州的卫星城,成为码头仓库区。1906年左右,他以“家族合资”的形式,购置了芳村地区白鹅潭边大沙地、二沙地的大片土地,在芳村上冲(今过海隧道口)至芳村下冲(今下芳村轮渡码头),兴建一条长1000多米的芳村长堤。建堤的石料为花岗岩,每块石料长88厘米,宽高各70厘米,表面平整,据说建造时还以铅汁灌缝。现在芳村大堤还存有“美商佐治洋行界”、“黄余庆堂界”、“黄余昌堂界”、“黄佐善堂界”等刻石。芳村长堤建成后,把芳村陆地向白鹅潭伸展了250米,并在堤边栽种了一排榕树。但后来发现栽下的榕树有大量白蚁,要彻底根治才能建筑仓库。由于时局不稳,黄景棠的计划只完成了大堤部分。

芳村长堤建成后,以白鹅潭为中心,芳村、荔湾、海珠形成三足鼎立的城市格局。而芳村的城市建设也由芳村长堤向纵深发展。

经90余年鹅潭风浪的冲击,芳村长堤依旧岿然不动。黄景棠对芳村建设所作的历史贡献,不可磨灭。

标签: 黄景棠

更多文章

  • 黄秉常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黄秉常

    黄秉常,最早的电灯大王,生活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广东台山人。早年在美国当工人,后来成为华侨资本家。中文名:黄秉常国籍:美国主要成就:最早的电灯大王性别:男黄秉常,最早的电灯大王,生活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广东台山人。早年在美国当工人,后来成为华侨资本家。19世纪后期,美国掀起排华逆流,

  • 钟高渊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钟高渊

    广东新会人。1984年毕业于鲁迅文学院第七期编辑评论班。历任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及少年宫教师、创作员,《西湖》编辑部编辑、组长、第一副主编、社长兼总编,副编审。中文名:钟高渊别名:晨钟、白丁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46年性别:男广东新会人。1984年毕业于鲁迅文学院第七期编辑评论班。历任杭州

  • 文绰英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绰英

    文绰英(1901-1928年),又名文和,广东新会杜阮区井根乡中兴里人。出身贫农家庭,童年丧父,寄食姨丈家。中文名:文绰英别名:又名文和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01年逝世日期:1928年主要成就:1924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出生地:广东新会杜阮区井根乡文绰英(1901-1928年),又名文和,广东新会

  • 黄宁婴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黄宁婴

    黄宁婴,广东台山人。1932年开始写新诗。19岁入中山大学经济系读书,并参加白浪文艺社,主办《大众文学》杂志。1936年与陈残云等出版《今日诗歌》。同年参与发起组织广州诗坛社,出版《广州诗坛》杂志,并组织诗场社,出版《诗场》。抗战开始后,广州诗坛社改名中国诗坛社。他自始至终一直是在这个团体及刊物的组

  • 梁启雄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梁启雄

    梁启雄(1900~1965),男,字述任,广东新会人,生于澳门,古典文学家,梁启超胞弟。原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文名:梁启雄别名:字述任国籍:中国民族:汉族籍贯:广东新会出生日期:1900年逝世日期:1965年毕业院校:南开大学职业:古典文学家主要成就:1955年调至

  • 丁晓兵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丁晓兵

    丁晓兵,男,汉族,1965年9月出生,安徽合肥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国现役军人中唯一用左手敬礼的将军。1983年10月入伍;1984年,丁晓兵在一次执行侦察任务中英勇负伤,失去右臂,荣立一等功,并荣获共青团中央为他特设的第101枚“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金质奖章。丁晓兵身残志坚、自强不息,不要组织照顾

  • 方红霄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方红霄

    方红霄,男,汉族,1970年出生于湖南省岳阳市,中共党员、中国十大武警忠诚卫士之一。1990年入伍,任武警云南省总队曲靖市支队支队长。在担负昆明火车站执勤任务的5年间,面对无数次复杂情况和生死考验,始终牢记忠诚卫士职责,与各类违法犯罪分子作坚决斗争,做出了突出贡献。1998年7月荣获武警部队首届“中

  • 邓平寿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邓平寿

    邓平寿(1955年12月17日~2007年2月2日),于1998年任重庆市梁平县虎城镇党委书记,上任以来,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服务农村农业农民为己任,发展本地经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积极兴办社会事业,使虎城镇由一个山区穷镇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镇。中文名:邓平寿别名:泥脚、草鞋、田坎书记国籍:

  • 邓建军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邓建军

    邓建军,男,汉族,中共党员,1969年10月出生,江苏常州人。2017年6月,当选江苏省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代表,中共二十大代表。现任江苏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省总工会副主席(兼职)。中文名:邓建军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69年10月毕业院校:常州轻

  • 达吾提·阿西木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达吾提·阿西木

    达吾提·阿西木,男,1952年9月出生,维吾尔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人,中共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巴楚县琼库尔恰克乡党委委员,吐格曼贝希村党支部书记。达吾提·阿西木,是一位被共和国总理称为“在危难时刻是群众的‘主心骨’和‘脊梁’”的优秀共产党员;他是一位在地震中痛失5位亲人后,擦干眼泪,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