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郑国

郑国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87 更新时间:2023/12/11 22:31:09

郑国,战国时期韩国人,卓越的水利专家,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人。郑国曾任韩国管理水利事务的水工(官名),参与过治理荥泽水患以及整修鸿沟之渠等水利工程。后来被韩派去秦国修建水利工事,从而“疲秦”,而郑国渠修建之后,关中成为天下粮仓,赢得了“天府之国”的美名。虽然郑国作为间谍不成功,但是作为一名卓越的水利专家,治理水患,改变了关中农业区的面貌,使八百里秦川成为富饶之乡。郑国渠和都江堰、灵渠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

基本资料

本名:郑国

别名:郑国渠

所处时代:韩国

民族族群:华夏族

出生地:新郑

出生日期:?

逝世日期:?

主要作品:郑国渠

主要成就:设计修建郑国渠

简介

郑国(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韩国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人,水利专家,韩国水工。

秦始皇元年(前247),受命入秦游说,建议引泾水东注北洛水为渠,企图疲劳秦人,勿使伐韩。秦王采纳其议,命他主持开凿工程。工程进程中被秦察觉此意图欲杀之,他说渠凿成亦秦利,因得继续施工,终于完成。是渠从仲山(今陕西泾阳西北)引泾水西到瓠口作为渠口,利用西北微高、东南略低地形,沿北山南麓引水向东伸展,注入北洛水,全长三百多里。利用泾水含泥而有肥效的特点,用以灌溉,并冲压、降低耕土层中的盐碱含量,收到改良土壤的功效。灌溉土地四万顷,使每亩增产到一钟(六石四斗)。“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名曰郑国渠”(《史记·河渠书》)。

当时韩国为阻止秦国东征消灭山东各国,遣郑国赴秦,游说秦王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倡言凿渠溉田,图谋削弱秦国国力,使其无力征伐。秦王采纳了郑国的建议,命其开凿引泾渠道。后来秦国察觉到这是韩国的阴谋,欲杀郑国。郑国坦诚相告:“始,臣为间,然渠成,变秦之利也。”他说修此渠不过“为韩延数岁之命”,为秦却“建万世之功”,秦始皇于是让他继续主持完成了这项工程。令韩国人始料不及的是,郑国渠的修建却使关中地区更加富饶,秦国国力更加强大。韩王的如意算盘落空了,他是在苦心为秦人作嫁衣。

郑国渠工程宏伟,规模浩大,称得上是两千多年前之壮举。它用富有肥力的泾河泥水灌溉田地,淤田压碱,变沼泽盐碱之地为肥美良田,使关中一跃成为全国最富庶的地区。据《史记》记载,此渠修成后,"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郑国渠的建成,使关中的干旱平原成为沃野良田,粮食产量大增,直接支持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战争。为纪念郑国的功绩,时人遂称该渠为郑国渠。郑国渠和都江堰一北一南遥相呼应,如同张开的两翼,东方六国都处在其阴影之下,秦灭六国到了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时候了。

整个工程自秦王政元年(前246年)始。历时十余年,渠首设在瓠口(今王桥镇上然村附近),从渠首到注入洛河处,全长300里,灌溉田地四万余顷(折今110万亩)。渠成后,亩收一钟(合今100余公斤),关中之地成为沃野,大大增强了秦国实力,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该渠被命名为郑国渠,以纪念郑国的功绩。

渠简介

郑国,战国时韩国水工。秦王政元年(前246,一说秦王政十年),受韩命入秦游说,建议引泾水东注洛水为渠,企图疲劳秦人,勿使伐韩。秦王采纳其议,命他主持其事。工程进行中为秦王察觉,拟加诛戮。他说渠成将为秦万世之利,因得以继续施工。后渠成,“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名曰‘郑国渠’”《史记·河渠书》)。

渠影响

郑国渠不但未能起到"疲秦"的初衷,反而极大增强了秦国的国力。这让本来强大的秦国如虎添翼,更加速了它消灭六国梦想的实现。郑国渠工程宏伟,规模宏大,称得上是两千多年前之壮举。它用富有肥力的泾河泥水灌溉田地,淤田压碱,变沼泽盐碱之地为肥美良田,使关中一跃成为全国最富庶的地区。据《史记》记载,此渠修成后,"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这为秦始皇最终统一中国做好了物质上的准备。

郑国渠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它发挥灌溉效益的100余年,而且还在于首开了引泾灌溉之先河,对后世引泾灌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以后,历代继续在这里完善其水利设施:先后历经汉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代的丰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的广惠渠和通济渠、清代的龙洞渠等历代渠道。汉代有民谣:"田於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称颂的就是引泾工程。

1929年陕西关中发生大旱,三年六料不收,饿殍遍野。引泾灌溉,急若燃眉。近代著名水利专家仪祉先生临危受命,毅然决然地挑起在郑国渠遗址上修泾惠渠的千秋重任。在他本人的亲自主持下,此渠于1930年12月破土动工,数千民工辛劳苦干,历时近两年,终于修成了如今的泾惠渠。1932年6月放水灌田,引水量16立方米/秒,可灌溉60万亩土地。至此开始继续造福百姓。

引泾工程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巨变。至今,在泾阳县王桥镇西部的张家山,这里不仅山清水秀,风景秀美。而且保存着历代引泾渠首遗址,它们如同一块块水利的活化石,带领我们进入这个天然的水利断代史博物馆徜徉,领略中国古代的灿烂化。除历代故渠外,还有大量的碑刻文献,堪称蕴藏丰富的中国水利断代史博物馆。现已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优美迷人的自然风光和悠久雄浑的历史遗韵,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人观光旅游。

郑国渠--泾惠渠,犹如一条闪闪发光的银线,牵来了泾河流域的美丽富饶。

广场

郑国广场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城泾干大街东段,投资1200万元,规划建设面积100亩,内设中心广场,主题雕塑为郑国雕像,雕塑底座设为八面浮雕,反映郑国开渠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周边配以文化迹象柱相互衬托,协调统一,蔚为壮观。

标签: 郑国

更多文章

  • 孙叔熬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孙叔熬

    孙叔敖(生卒年不详)安徽六安寿县人。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公元前601年,出任楚国令尹(楚相),辅佐楚庄王施教导民,宽刑缓政,发展经济,政绩赫然。主持兴修了芍陂(今安丰塘),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国力。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列其为第一人。本名:孙叔熬所处时代:楚国出生日期:不详逝世日期:不详孙

  • 高琼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高琼

    高琼(935年―1006年12月26日),字宝臣。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县)人。北宋大将。高琼少时凶猛无赖,沦为强盗。后周时期,于王审琦部下为将。后入晋王赵光义(宋太宗)藩邸,历任龙直指挥使、保大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忠武军节度使。他屡立战功,不识字而晓达军政。澶州之战时,与寇准力劝宋真宗亲征,为“澶

  • 冯守信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冯守信

    冯守信(955年—1021年9月11日),字中孚。滑州白马(今河南滑县)人。北宋初期将领。冯守信出身农家,年轻时精通《三礼》。宋太宗时,他弃笔从戎,随征北汉,斩获颇多,屡迁至弓箭直副指挥使。宋真宗时,两次随真宗亲征,累官高阳关都部署、知瀛州、步军都虞候。天禧三年(1019年),黄河于滑州之南决口,冯

  • 宋绶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绶

    宋绶(991年—1041年1月27日),字公垂。赵州平棘(今河北赵县)人。北宋名臣、学者及藏书家。因平棘为汉代常山郡治所,故称常山宋氏,后人称“宋常山公”。景德二年(1005年),召试中书,为大理评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赐同进士出身,累迁户部郎中,权直学士院。宋仁宗初年,因忤刘太后,出知应

  • 王尧臣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尧臣

    王尧臣(1003年-1058年),字伯庸。应天府虞城县(今河南虞城)人。北宋大臣、文学家、书法家。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王尧臣状元及第。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宋夏战争时,历任陕西体量安抚使、泾原路安抚使,于边防部署、将帅任用方面多有建白。后任权三司使,奏止增收民房租及夔州盐井岁课。皇祐三年(

  • 王贻永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贻永

    王贻永,字季长,北宋将领,司空王溥之孙,宋太宗赵匡义之婿,宋咸平中期,王贻永娶贤懿公主(郑国公主),被授予右卫将军、驸马都尉。后多在外为官,且多属军旅生涯,为军队长官。至和初年(公元1054年),王贻永因病辞官,宋仁宗任命他为尚书右仆射、检校太师兼侍中、景灵宫使。去世后被赠官为太师、中书令,谥号“康

  • 高继勋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高继勋

    高继勋(959年-1036年8月21日),字绍先,亳州蒙城县(今安徽省蒙城县)人。北宋外戚大臣,宣仁圣烈皇后高滔滔的祖父。门荫入仕,起家右班殿直,历任西门供奉官、寄班祗候,累迁内殿崇班。咸平三年(1000年),参与平定王均之乱,名扬蜀地,号称“神将”。景德元年(1004年),参加草城川、寒光岭战役,

  • 蒋之奇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蒋之奇

    蒋之奇(1031年-1104年),字颖叔,一作颍叔,北宋常州宜兴(今属江苏)人,北宋名宦蒋堂之侄。嘉祐二年(1057)考“春秋三传科”中了进士。官太常博士,后又考中“贤良方正科”,升为监察御史。因其官职,故有“蒋发运”、“大漕”、“蒋枢密”之称,又因封魏国公,谥号“文穆”,故有“蒋魏公”、“蒋文穆公

  • 洪皓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洪皓

    洪皓(1088年11月28日——1155年11月16日),字光弼,一说宋饶州乐平(今江西省乐平市)人,另一说江西鄱阳人,南宋著名的爱国重臣。任礼部尚书时,出使金国,被扣留在荒漠十五年,坚贞不屈,艰苦备尝,全节而归,被誉为第二个苏武,归赠太师魏国公,谥号忠宣。中文名:洪皓民族:汉出生日期:1088年1

  • 赵宗懿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宗懿

    赵宗懿:中国汉族人,宋朝宗室,宋太宗赵炅的曾孙、商恭靖王赵元份之孙,濮安懿王赵允让的长子。中文名:赵宗懿国籍:中国民族:汉性别:男封号:舒王谥号:良靖英宗时,宿州团练使,封和国公。神宗以宗懿濮安懿王元子,追封舒王。宋僖祖文献皇帝赵朓┃宋顺祖惠元皇帝赵珽┃宋翼祖简恭皇帝赵敬┃宋宣祖武昭皇帝赵弘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