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本焱,浙江余姚人,(1848-1906年),光绪10年(1884年)初代理阜宁县知县,其出身卑微,但为官清正,办事实在,不肯趋炎附势。
基本资料
中文名:阮本焱
籍贯:浙江余姚
人物介绍
阮本焱,浙江余姚人,(1848-1906年),光绪10年(1884年)初代理阜宁县知县,其出身卑微,但为官清正,办事实在,不肯趋炎附势。
左宗棠“才气盖世,属员见者,恒失常态”,阮本焱对此早有所闻,新近又盛传江都、甘泉两知县均因迎接时礼品不丰而被革职。而阜宁贫穷,财力不足,物力匮乏,加之他本人一贯清贫,囊中羞涩,如接待左宗棠讲究排场,肯定要劳民伤财。县衙的僚属担心阮本焱招待不周,得罪左宗棠和众官员,阮本焱一笑置之,也不布置手下人作接待预备。
左宗棠到达云梯关的那天,阮本焱坐了一条小船去迎接,上官船求见,当面对左宗棠说:“阜宁是穷乡僻壤,水患连年。今左大人来,同行一漕督,一运使,诸从官提、镇、道、府以百数十计,方舟亦百余,阜宁仅马工大王庙可作行馆,颓屋三间无以避风雨,奈何?”众人听了他这番话,都大惊失色,以为冲撞了左大人,闯下了大祸。可是,左宗棠知道他说的是实话,就没有为难他,叫随从一律不要登岸,就在云梯关入海口勘察一番,然后返舟停泊到安东县佃湖(今淮安涟水县境内)。
途中阮本焱“慷慨论事,旁若无人”,对许多问题颇有见解,左宗棠大为赞许,临去时,左宗棠兴奋地对阮本焱说:“知汝居官清正,不铺张浪费,不欺上瞒下,这种风气值得提倡,望勤政不怠。”事后,左宗棠将阮本焱廉洁奉公的事迹通报苏州、江宁两布政司,予以表彰,并擢升其为阜宁县正式知县。这对当时官场讲究逢迎拍马无疑是一个有力的针砭。阮本焱在他的诗里回忆此段情景时写道:“同舟两语最难忘,相国能容属吏狂。夷虏未平淮未复,千秋遗恨左文襄”。
阮本焱在任内做了许多实事好事,如重建阜宁观海书院,水旱灾害时力主薄征,聘员修篡并完善《阜宁县志》,深得民心。他学识渊博,常吟诗抒怀,曾在唐如峒《纪游诗》上题诗,其中有云:“射阳湖水清且深,安得官清似水清”。他为县署大门写一副对联曰:“控湖河海奥区三万里井疆,古亦公侯宜自重;懔士绅民仰望亿万家烟户,官称父母戒虚名。”他离任时与阜宁父老依依惜别:“两年深愧此心扪,黍谷犹寒未转温,却谢临歧诸父老,梦回常绕小南门。”常怀愧民之心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