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子武(1901年—1944年),号文波,广东省台山县人,中国军人、抗日英烈。曾先后肆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和东京政法大学,后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0期骑科攻读。抗日战争初期曾参加淞沪会战。历任上尉参谋、少校连长、中校营长、上校团长,1943年被晋升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62军第151师少将副师长。(概述图来源)
基本资料
中文名:余子武
别名:号文波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01年
逝世日期:1944年7月21日
毕业院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职业:军人
出生地:广东省台山县
人物生平
1901年10月20日出生于广东省台山市获海吉都里(现属台山县三八镇岗美区)。
1923年考入北京法政大学,1925年东渡日本,肄业于东京政法大学。
1929年毕业返国,投奔五十九师任师部上尉参谋。
1936年,晋升为第四路军直属第五团上校团长、一六0师九五八团团长。
1937年7月抗战爆发,率部队北上参加淞沪上海罗店、马家宅及南京突围等战役,屡立战功。
1943年6月,晋升为一五一师少将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
1943年,赴印度兰姆伽美军训练处受训。
1944年,获得美国陆军部颁发的“高级指挥官训练”毕业证,毕业后回国再次投入抗日战斗。
1944年7月22日,在衡阳战役中英勇殉国。
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余子武将军为第一批革命烈士。
主要事迹
投笔从戎击毙敌酋
1944年6月14日余子武从印度集训回国后,即参与国民党阻击日军西进的衡阳豫湘桂会战。由于151师行动迅速,浴血奋战,重庆统帅部给151师记大功一次。7月5日,151师在狮子岭、五里牌一带与占领白鹤铺镇之敌发生激烈战斗,歼敌600余人。7月9日,151师奉命与157师向围剿衡阳之敌进行攻击,在衡阳西站与敌激战,反复向围攻衡阳之敌冲杀,血战数昼夜,毙敌军联队长尔和少将以下数千人。
1944年7月21日拂晓,设在郑家冲的151师指挥所突然受到敌人袭击,余子武跨上嘶鸣的战马,挥起指挥刀,率领精悍的特务连冲向敌阵。血战中,余子武的战马身中数弹,惨叫而死,他的左手也被流弹击中,血流如注,威严的戎装也被横飞的弹片“撕”成破旗,但他仍如石雕般屹立,血手紧执指挥刀,目光如电,声嘶力竭道:“弟兄们,宁可战死沙场决不做倭寇俘虏!为了我中华大民族的尊严,为了千千万同胞不受铁蹄蹂躏,冲呀!”
短兵相接壮烈殉国
衡阳会战中,因受日军偷袭双方短兵相接,余子武手腕中弹,依然举手发令。日军冲上与余子武肉搏,余的后背及腹部连遭重创,为国捐躯。这次战斗,双方均损失惨重。由于余子武所在部队的英勇作战,阻延了日军疯狂西进的步伐。
噩耗传来,三军垂首。62军军长黄涛失声痛哭,悬赏5万大洋,组织敢死队要抢回余子武遗体:“不见余师长的头颅,不准收兵回营!”于是7名精选出来的敢死队勇士在虎口余生士兵的引导下,悲壮出征。他们趁夜幕深入敌阵,在炮火焚毁、铁蹄践踏的草丛焦土里寻回烈士尸首,此时余子武血手仍紧执指挥刀……
轶事典故
2007年,在美国定居的余子武将军的女儿余美华将父亲家书等文物史料邮寄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其中一封是写给爱人程俊璧的信。信中写到:
璧:
我十七晚上(指1944年7月17日)回到师部处理一切,下午十二时到车站乘车。十八日上午三时升开车,下午六时到达衡阳。在衡阳驻了数日,现开到西南方——祁阳城。
长沙已失守,我军到湖南后仍未遇敌。湖南已沦陷七八县,老百姓扶老携幼逃难者不计其数,真是可怜!周排长回来称你们于十八早搬东西落船,中午开船。想你们已到仁化并受许多苦楚矣!
曲江如未沦陷,可暂在仁化住定。如曲江沦敌,你等可搬到长江东仁化住定后,可时着培根等时步行至曲江取物,三日可以来回矣。
每月在军部后方领米未知能领足五百市斤否?念念。现在此逃难中,最要紧是食饭。其他要尽量省钱。亚彩不可留用,少个则减少个人食饭。
我身体平安请勿念。耑(专)此顺颂。
闺好。
波字顿首(铃朱印“余子武印”)六月廿七日
这封家书余子武将军家人辗转至1944年7月26日才收到,而在7月22日,余子武在保卫衡阳的战斗中已壮烈殉国。
历史评价
广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的凌子谦赋七言绝句一首:“一自从戎许国身,八年苦战抗倭军。九州已见中兴日,共表先生为国魂。”
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余子武为革命烈士。
《中山日报》《中央日报》均以大量篇幅给予详细报道,对余子武将军的事迹给予很高评价,称其为“民族英雄”。
人物纪念
国民政府给予余子武国葬礼遇,其忠孩经由桂林运返粤北,当时国民革命军副总参谋长白崇禧、广西省政府主席黄旭初等率众公祭于车站。沿途所经各地,国人自发路祭者络绎不绝。灵板抵达韶关时,第七战区司令长官余汉谋亲自为余子武治丧,并撰写墓表,厚葬于曲江县(今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马坝南郊白芒山麓,极尽衰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