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吴尚时

吴尚时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656 更新时间:2024/1/18 19:46:21

吴尚时,中国地理学家、教育家,岭南近代地理学开山大师。192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英语系,毕业后赴法国留学,1934年考取国家硕士学位。吴尚时精通英、法、德语,发现广东“七星岗古海蚀遗迹”,对古海蚀有详尽论述。有七十多篇论着译作。1947年逝世。

基本资料

名:吴尚时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04年9月

逝世日期:1947年

出生地:开平县长沙楼

性别:男

政治面貌:群众

人生经历

吴尚时1904年9月生于开平县长沙楼冈桂芳里,父荫民,前清秀才,任高等师范学院职员。吴尚时9岁时就学广东师范学堂附小,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童年读了很多古典小说,又留意翰墨,临摹颜柳,写得一手好字。稍长,益加勤勉。每试辄冠。192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英语

系,获金牌奖。毕业后,考选赴法国留学,司地理学。1934年考取国家硕士学位。他精通英、法、德语,博览群书,对西洋文学造诣甚深。论卷精群,见重长辈。是年,与留法慰慈女士结婚。

1941年至1946年期间,吴尚时陆续发表了地理专论二十篇。其中“南岳之地形”“广东地形”“海岸地形”“广东省之气候”“广东南路”等都有独特见解。其中“海岸地形”尤为中国地形上主要文献。在此期间他主编地理系丛书,资料收集,备极完善。1942年,吴尚时还接受广东省政治经济地图及分县图志绘编任务,组织十多人,全力注重于该图绘制编纂。凡二年,全图告成,交付印刷。惜战事漫延,全图散失,迄无消息。日本败降,他随校回穗,旋辞退中大系主任职,转岭南大学任教,以寻一较宁静环境。此后,吴尚时夜以继日地考察、写作,并自费刊印“气候篇”中译本。

1947年,《岭南学报》陆续刊出吴尚时的地理论文13篇。其中有“岭南在”“北美洲地理”等,有的还集成英文专号。由于日夜操劳,食少劳多,疾时发,并发肝病,医嘱静养勿劳,他做不到,使疾益深,医治无效,于1947年9月21日晨逝世,年43岁。吴尚时的工作时间是短促的,前后不过13年。吴尚时一生珍惜寸阴,辛勤劳动,为人光明磊落,不屈不挠,刚正不阿,不随波逐流,他献身科学,为地理学界权威。吴尚时诲人不倦,写下了七十多篇论着译作,字数过百万,饮誉中外,贡献巨大。

吴氏一门颇多才俊。长兄吴尚鹰,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曾任立法院秘书长十余年,后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地政部长;次兄吴尚雄,曾任广州市教育局督学;三兄吴尚志,曾任开平县县长;四兄吴尚操,曾任广州邮政储金汇业局经理;六弟吴尚势抗战时任开平县农民银行主任。妻李慰慈,广州外语学院教授;子吴超羽,中山大学教授;女吴秋纫,美国卫生部研究人员。弟子何大章、陈小澄、罗开富、林嘉秀、罗来兴、张保升、钟功甫、钟衍威、徐俊鸣、梅甸初、曾昭璇、缪鸿基等,都是中国著名的地理学家。

社会成就

吴尚时先后发表“广东羚羊岭旱峡地形之研究”等六篇文章,皆地形学、水文学之作,发前人所未发。他译“森林与河流”“自然地理原理”“地貌篇”“水文篇”中“江河”等篇,都二三十万言,都是当代世界地理学经典着作。发表了“论广州市1936年6月1日之水灾”“四邑阳江地理述要”等文章,穷言探本,表达了水文学为地理之新立部门,并作治洪计划上阵。

发表“关于珠江甘竹滩爆炸意见”等八篇,备见地理学者综合观念,其意见至力中肯。现列为广州市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的“七星岗古海蚀遗迹”,是他的重要发现。“十公尺海蚀合之发现”一文,对古海蚀有详尽论述。他以确实证据证明远在七千至一万年前,南海之滨就在这里。这比世界科学家所重视的意大利威尼斯古海蚀遗迹更具特色,距海岸线更远。

于法国刊出论文法文原着“法国里昂金山之变硬黄土”。1948年由黄玄宗译为中文发表于《地理集刊》第三期。

发表了“广东西北江之形势”“巫峡”“罗定盆地地形”“云南澄江盆地地形”等七篇文章。均有精辟论断。

发表了“云南中部之地形”等六篇文章,应用统计方法从事研究,由频数方法决定侵蚀面之存在,使和野外及读图相应。此种客观研究方法,在国内尚属首创。他所译之《江河之水文》一书,为中国水界地理介绍法文专籍的第一本书。在中大开设读图学一课,并列为必修科,为国内大学所首创。

个人年表

一九○四年(1岁)10月30日(光绪三十年农历九月二十二日)生于广东省开平县长沙镇楼冈乡桂芳里。字一龙,又名基时。父吴荫民,秀才。有兄尚鹰(原名尚英)、尚雄、尚志、尚操,弟尚势(六人排名为“英雄志操时势”,皆卓有成就。

一九一三年(10岁)随父亲到广州,就读于父亲供职的广东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毕业后读于附中。共10年。博览群书,犹喜文学。

一九一五年(12岁)

7月21日,兄尚鹰、尚雄、尚志乘火车从广州回乡避难,与百余人被土匪劫持。由父亲周旋解救。后父着有《开平吴荫缘百日忧患记》记及此事。此书被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此事对吴尚时十分震撼。

一九二四年(21岁)

秋,在广东高师附中毕业。以优异成绩考上广东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同年,广东高师与广东公立法科大学、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组成广东大学。

一九二五年(22岁)

孙中山先生逝世,广东大学改为中山大学。吴尚时随转入中山大学英文系学习。

一九二八年(25岁)

秋,以优异成绩毕业,获金质奖章。为当年文学院仅一人。与同班同学、番禺人氏结婚。

一九二九年(26岁)

考取公费留学。到达法国,在里昂大学地理系学习,师从A·阿里克斯教授。寄居在法国人家中。妻汪氏同往留学。期间,用专注学习过度,被有关当局送进附近精神病院,实施强制性治疗。后逃跑出来。

一九三二年(29岁)

转到法国南部格朗劳布大学,跟随R·布朗夏尔教授学习水文学。6年留学期间足迹几及整个欧洲。

一九三三年(30岁)

在里昂法国地理界作关于中国古代地理学家邹衍的地理贡献及其科学研究方法的学术报告,广受欢迎。

一九三四年(31岁)

考取了法国波尔多大学硕士学位。经一个多月航行回到广州。即在广州郊外地质地貌考察。妻汪氏病逝。有女吴秋霞。

发现白云山东麓断层。《白云山东麓地形之研究》是中国最早的真正的地形学论文之一,是归国后第一篇作品。

一九三五年(32岁)

与留法的李慰慈结婚。颇经周折后,被聘为中山大学地理系教授。首开“读图”课程。

当年和第二年,他多次深入西江、北江和连江作实地考察和现场分析,发现肇庆羚羊旱峡为西江所凿。由此形成称誉一时的吴氏旱谷理论。

当年起对军事地理发表多篇论文。对抗战起重要作用。

当年起发表、出版多篇水文地理论文,成为中国水文地理学奠基人。首译M·巴台尔《森林与河流》长篇论文。

一九三七年(34岁)

5月20日,以《十公尺海蚀台地之发现》为题,用中、法两种文字发表在《中山大学日报》上,确立了关于华南海岸上升的科学论断。原因是发现了广州七星岗海蚀平台地形。

发表《广州漏斗湾至杭州漏斗湾之地形》一文,圆满地解释了华南沿海地体成因。

发表《广州附近地形之研究》,是迄今为止研究广州地区最重要的地貌论文。

8月,女秋纫生。

一九三九年(36岁)

随中山大学迁云南。发表关于云南地区地理地貌的多篇论文。

7月,任中山大学地理系主任。

一九四○年(37岁)

年底,回广东东昌坪石(因中山大学迁至此),生活到抗战胜利。期间,开展红色岩系地貌研究,取得丰砚成果。

翻译M·巴台尔《江河之水文》,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刊行约13.5万字。是中国翻译界出版水文地理学的专着,也是中国地理学界和翻译法文专着的第一部书。

一九四一年(38岁)

开始确立“珠江三角洲”地理学说。首次提出“广花平原”。

参加广东省年鉴编辑委员会,任地理学委员。

撰写《广东省之地形》,成为中国最早的区域气候专论,也是对广东作区域性气候研究的第一人。

一九四三年(40岁)

受聘为广东省政府参议。又受聘为教育部史地教育委员会委员。

一九四四年(41岁)

与曾昭璇合撰《雷州半岛》一文,提出“湛江组”,“北海组”等创见。

与何大章合撰的《广东省之气候》由武昌亚新地学社刊行,是中国第一部大区域气候专着。

与罗开富、罗来兴、梅甸祁完成翻译法国学者马东男的《自然地理学》中水文篇、地形篇和气候篇,共46万字。因战乱和经费原因未能出版。

又翻译马东男的《石灰岩地形》。

与曾纪经合译美国地理学者G·B·葛德石《中国之地理基础》一书。但没有出版。

夏,子超羽生。

一九四五年(42岁)

10月底,回到广州。

12月,辞去中山大学地理系一切职务,应聘为岭南大学文学院历史政治系教授。身体健康状况急剧下降。

一九四七年(44岁)

与曾昭璇联名在《岭南学报》发表《珠江三角洲》一文。标志珠江三角洲学说定型和成熟。

发表《中国之山脉概论》和《华南弧》两篇姐妹篇论文,首次发现并指出中国“一带三弧”的山脉特征,还首次提出中华地形对角线理论,首次提出中国地形三级阶梯状,创立“弧后高原”理论,也提出华南地区山脉受弧形构造支配的创见。

与曾昭璇联名发表《岭南何在》一文,提出南岭不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脉,而是一群包括多个走向的山地。与曾昭璇合撰《广东南路》论文,被誉为区域地理研究的杰作。

9月初,重病不起,转入广州碧澄医院,离开岭南大学。9月22日因肝硬化病逝。

标签: 吴尚时

更多文章

  • 陈鸿楷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陈鸿楷

    陈鸿楷同志是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的一位土木工程专家,1978年10月在广州病逝。解放后,他历任广州市建筑工程总局总工程师兼副局长。中文名:陈鸿楷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00年逝世日期:1978年10月毕业院校: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出生地:广东新会县人陈鸿楷同志是毕业于唐山交

  • 张民辉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民辉

    张民辉,男,1953年1月出生,汉族,广东新会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技师,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中文名:张民辉国籍:中国民族:汉族籍贯:广东新会出生日期:1953年1月性别:男1972年高中毕业后进入广州市大新象牙工艺厂师从牙

  • 邓伯曜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邓伯曜

    邓伯曜,广东省新会县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早年侨居马来亚芙蓉地区,为人坚毅果敢,曾数次赞助孙中山及革命党人在南洋的革命活动,颇著劳绩。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背叛革命,炮轰总统府,孙中山幸免于难。邓伯曜悲愤异常,秘密联络华侨中的革命党人谢八尧、谭振雄、郑行果和范运焜,策划暗杀陈炯明,不幸事泄。1

  • 邓旭初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邓旭初

    邓旭初(1921-2012)广东开平人。是我国高校管理的著名改革家。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入陕北公学学习。曾任山东省滨海军分区海防警卫团政治处主任。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汽车团团长兼政委。中文名:邓旭初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21年逝世日期:2012年邓旭初(1921-20

  • 周梅羹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周梅羹

    周梅羹(1899—1959),广东开平县人。1926年9月16日任临高县县长,1927年卸任。在任期9个月里,他同情革命,支持革命。中文名:周梅羹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周梅羹(1899—1959),广东开平县人。前期1918年,他在北平大学文学院哲学系读书,1919年参加了“五·四”运动。在游行示威时

  • 冯祝万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冯祝万

    冯祝万,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步科毕业,后考入北京陆军大学。1911年毕业后回粤参加辛亥革命,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了护国、护法、北伐战争。历任要职。1948年1月被选为民革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与李济深等在香港发起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市天主教爱国

  • 张肖白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张肖白

    张肖白,乳名采薇,祖籍广东省开平县(今开平市)马岗乡梧村。1897年8月19日出生于加拿大温哥华的维多利亚的一个华侨家庭。为了纪念她的诞生地,张肖白英文取名为Victo袖Chung,出生后由父母代为洗礼,成为基督教徒。中文名:张肖白外文名:VictoriaChung出生日期:1897年8月19日逝世

  • 司徒赞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徒赞

    司徒赞是广东省开平县侨居印度尼西亚的一位华侨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一位著名的华侨领袖。他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历尽艰辛,为印尼华侨的文化教育事业、社会公益事业和中印(尼)人民的友好事业,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1960年他归国后,继续为祖国的教育和科研事业,团结侨胞、归侨、侨眷,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 卢乔根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卢乔根

    卢乔根,1915年10月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特沙村(现江门市新会区大鳌镇东卫村),早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中山县龙山中学,自少年时代起,数十年师从岭南画派艺术大师林介如先生,在林先生的指导下,服膺于“二高(高剑父、高奇峰)一陈(陈树人)”所倡导的“折衷中西,融会古今”的艺术主张,勤奋研习古今中外的绘画艺术,

  • 梁兆松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梁兆松

    梁兆松LiangZhaosong(1948~),开平人,生于广州,现居深圳。一级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文名:梁兆松出生日期:1948年出生地:广州职务:深圳市文联办公室副主任1964年11月参加工作。1985年毕业于广东广播电视大学中文专业。1990年毕业于深圳大学国际文化系社会文化专业研究生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