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刘鸿训

刘鸿训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016 更新时间:2023/12/7 5:30:55

刘鸿训(1565—1634),字默承,号青岳,又自号“四素山房主人”,太和庄人(今周村区丝绸路街道建国社区),刘一相之子。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经万历、泰昌、天、崇祯四朝,曾出访朝鲜,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编修、翰林院侍讲、左春坊左谕德,天启七年(1627)入内阁,任东阁大学士。后官至内阁首辅,授太子太保衔,升文渊阁大学士。主持国家军政机务,时称“金筷相国”。

基本资料

本名:刘鸿训

字:默承

号:青岳

所处时代:明朝末期

民族族群:汉

出生地:周村区太和庄

出生日期:1565年

逝世日期:1634年

人物生平

刘鸿训,周村区太和庄人,刘一相之子。1613年(明万历四十一年)中进士。先授庶吉士,后改授翰林院编修,参与修国史。1620年(明泰昌元年),出使朝鲜,回国时辽阳被清军占领,朝鲜为其建造二艘洋舰,让他绕道回京。途中曾收容难民同行。后被任为右中允,又改任左谕德。1626年(明天启六年)担任少荫事官,忤魏忠贤专权,被贬职为民。1628年(明崇祯元年),奉旨还朝,官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并参预处理国家大事。此时,魏忠贤虽贬,但其党羽尚在,每逢有提出新建议者,常遭其攻击,大臣多不敢言。刘鸿训则力主正义,痛斥魏党杨维垣、李恒茂、杨所修、田景新等人互相勾结狼狈为奸的行为。后遭奸佞陷害,被贬往代州守卫边防。1634年(明崇祯七年)五月,刘鸿训在边防营地去世。著有《四素山房集》、《皇华集》、《玉海纂困学纪闻钞》等。

轶事典故

进退有度,不卑不亢

天启元年(1621),刘鸿训被受赐一品章服,正值中朝边境告急,明朝廷朝政混乱,在内忧外患之际,明熹宗决定派刘鸿训出使朝鲜,以安慰朝鲜人心,保边境安宁。

天启元年春末,刘鸿训一行自京城出发,越长城,经辽阳,渡鸭绿江进入朝鲜。他们前脚刚刚踏进朝鲜的京城,辽东就完全被后金所攻占,中国与朝鲜之间的陆上交通完全中断,在朝鲜朝野一片疑虑之中,刘鸿训虽然官卑职微,却不失大国使臣威仪。以出色的外交风度和非凡的个人才华,取得了朝鲜政府和各阶层人士的信任,使他们不仅接受了明朝的抚慰,坚定了同明军联合抗击后金的决心,同时也加深了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进一步了解。

在刘鸿训回国前,伴送使臣奉国王之命,索取了他在朝鲜创作的大量诗赋文章,加上其他一些作品,汇集成文学书稿《皇华集》,国王特命朝鲜崇禄大夫、领中枢府事大臣柳根撰写了序言,由国家书局刊印广为发行,成为中朝关系史上的一段佳话。

金筷相国,鞠躬尽瘁

天启七年(1627),崇祯即位,清除魏忠贤阉党,重新启用被迫害的忠良之臣。采用抽签方式选内阁,刘鸿训有幸成为六人之一进入内阁,被授礼部尚书衔兼东阁大学士,参与内阁机务,这就是所谓的“金筷相国”。

刘鸿训很快表现出了精明干练的治国才干,不久成为内阁首辅,授太子太保衔,升文渊阁大学士。主持国家军政机务。刘鸿训大刀阔斧整饬朝廷吏制,将魏忠贤余党罢黜治罪,向朝廷举荐起用了一批德才兼备且有治国经验的新人,并坚决支持袁崇焕抗清。

刘鸿训虽然有经国治世之才,但并不擅长权术谋略,上任不到一年,便被魏党余孽袁宏勋等攻击诬陷。加上刘鸿训一味推行新政,不顾及新帝的皇威,力谏朝廷靖边恤民,甚至言语中夹有不敬之意。引起崇祯皇帝的疑忌,下旨将刘鸿训革职查办。刘鸿训在朝中正义诸臣的力谏下幸免一死,于崇祯元年谪戍代州。

敌寇进犯代州时,他倾尽私囊犒赏军士日夜固守,自己仗剑登城,夙夜不眠。崇祯七年(1634)病逝于边防戍所,时年69岁。10年后南明朝廷为其平反,谥太子太保、光禄大夫,归葬故里。

明史记载

刘鸿训,字默承,长山人。父一相,由进士历南京吏科给事中。追论故相张居正事,执政忌之,出为陇右佥事。终陕西副使。

万历四十一年,鸿训登第,由庶吉士授编修。神、光二宗相继崩,颁诏朝鲜。甫入境,辽阳陷。朝鲜为造二洋舶,从海道还。沿途收难民,舶重而坏。跳浅沙,入小舟,飘泊三日夜,仅得达登州报命。遭母丧,服阕,进右中允,转左谕德,父丧归。天启六年冬,起少詹事,忤魏忠贤,斥为民。

庄烈帝即位,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遣行人召之。三辞,不允。崇祯元年四月还朝。当是时,忠贤虽败,其党犹盛,言路新进者群起抨击之。诸执政尝与忠贤共事,不敢显为别白。鸿训至,毅然主持,斥杨维垣、李恒茂、杨所修、田景新、孙之獬、阮大铖、徐绍吉、张讷、李蕃、贾继春、霍维华等,人情大快。而御史袁弘勋、史褵、高捷本由维垣辈进,思合谋攻去鸿训,则党人可安也。弘勋乃言所修、继春、维垣夹攻表里之奸,有功无罪,而诛锄自三臣始;又诋鸿训使朝鲜,满载貂参而归。锦衣佥事张道浚亦讦攻鸿训,鸿训奏辩。给事中颜继祖言:“鸿训先朝削夺。朝鲜一役,舟败,仅以身免。乞谕鸿训入直,共筹安攘之策。至弘勋之借题倾人,道浚之出位乱政,非重创未有已也。”帝是之。给事中邓英乃尽发弘勋赃私,且言弘勋以千金贽维垣得御史。帝怒,落弘勋职候勘。已而高捷上疏言鸿训斥击奸之维垣、所修、继春、大铖,而不纳孙之獬流涕忠言;谬主焚毁《要典》,以便私党孙慎行进用。帝责以妄言,停其俸。史褷复佐捷攻之。言路多不直两人,两人遂罢去。

七月,以四川贼平,加鸿训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帝数召见廷臣。鸿训应对独敏,谓民困由吏失职,请帝久任责成。以尚书毕自严善治赋,王在晋善治兵,请帝加倚信。帝初甚向之。关门兵以缺饷鼓噪,帝意责户部,而鸿训请发帑三十万,示不测恩,由是失帝指。

至九月而有改敕书之事。旧例,督京营者,不辖巡捕军。惠安伯张庆臻总督京营,敕有“兼辖捕营”语,提督郑其心以侵职论之。命核中书贿改之故,下舍人田佳璧狱。给事中李觉斯言:“稿具兵部,送辅臣裁定,乃令中书缮写。写讫,复审视进呈。兵部及辅臣皆当问。”十月,帝御便殿,问阁臣,皆谢不知。帝怒,令廷臣劾奏;尚书自严等亦谢不知,帝益怒。给事中张鼎延、御史王道直咸言庆臻行贿有迹,不知谁主使。御史刘玉言:“主使者,鸿训也。”庆臻曰:“改敕乃中书事,臣实不预知。且增辖捕卒,取利几何,乃行重贿?”帝叱之。阅兵部揭有鸿训批西司房语,佳璧亦供受鸿训指,事遂不可解,而侍郎张凤翔诋之尤力。阁臣李标、钱龙锡言鸿训不宜有此,请更察访。帝曰:“事已大著,何更访为?”促令拟旨。标等逡巡未上,礼部尚书何如宠为鸿训力辩,帝意卒不可回。乃拟旨,鸿训、庆臻并革职候勘。无何,御史田时震劾鸿训用田仰巡抚四川,纳贿二千金;给事中阎可陛劾副都御史贾毓祥由赂鸿训擢用。鸿训数被劾,连章力辩,因言“都中神奸狄姓者,诡诓庆臻千金,致臣无辜受祸。”帝不听,下廷臣议罪。

明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永光等言:“鸿训、庆臻罪无可辞,而律有议贵条,请宽贷。兵部尚书王在晋、职方郎中苗思顺赃证未确,难悬坐。”帝不许。鸿训谪戍代州,在晋、思顺并削籍,庆臻以世臣停禄三年。觉斯、鼎延、道直、玉、时震以直言增秩一级。

鸿训居政府,锐意任事。帝有所不可,退而曰:“主上毕竟是冲主。”帝闻,深衔之,欲置之死。赖诸大臣力救,乃得稍宽。七年五月卒戍所。福王时,复官。

标签: 刘鸿训

更多文章

  • 李标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标

    李标(1583年1月6日—1636年),字汝立,号建霞,直隶真定府高邑(今河北高邑)人,明代大臣、内阁首辅。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历官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少保兼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曾两次出任内阁首辅。在任期间,正值明末,朝廷党派林立,相互倾扎,李标中立无党,极力反对党派之争。李标

  • 钱龙锡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钱龙锡

    钱龙锡(1579年-1645年),字稚文,松江华亭(今上海)人,明末大臣,次辅。中文名:钱龙锡别名:稚文民族:汉籍贯:松江华亭(今上海)出生日期:1579年逝世日期:1645年钱龙锡(1579年-1645年),字稚文,松江华亭(今上海)人,明末大臣,次辅。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累官南京吏部右

  • 杨景辰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杨景辰

    杨景辰(1580-1629年),字载甫,号侗孩。晋江二十六都芙蓉乡(今罗山乡后洋村)人。本名:杨景辰字:载甫号:侗孩出生日期:1580年逝世日期:1629年主要作品:《杨大学士文集》12卷明万历八年(1580年)生。家境贫寒,勤奋好学,年少时在岳父家潘湖典当及仁颖书院读书,后为诸生时,在乡中立蒙馆教

  • 来宗道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来宗道

    来宗道(1571年10月21日—1638年3月13日),字子由,号路然,明代大臣,浙江杭州府萧山人(今杭州滨江区长河街道)。明神宗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授庶吉士。明熹宗朝充经筵讲官,受其重用。崇祯元年(1628年)五月,任内阁首辅,一月后致仕归乡。历官光禄大夫、少傅兼太子太傅、户部尚书、礼

  • 李国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国

    李国,字元治,高阳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由庶吉士历官詹事。本名:李国字:元治所处时代:明代出生地:高阳李国,字元治,高阳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由庶吉士历官詹事。字元治,高阳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由庶吉士历官詹事。天启六年七月,超擢礼部尚书入阁。释褐十四年即登宰辅,魏忠贤以同乡故援之也。但是他并不依附

  • 施鳯来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施鳯来

    施鳯来(1563年—1642年),字羽王,号存梅,明末浙江平湖人。他是平湖历史上在封建社会科举会考制度中,获取功名最高之人他在明万历三十五年丁未科(1607年)获会试第一名,廷试一甲第二名,即榜眼。本名:施鳯来字:羽王号:存梅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浙江平湖出生日期:1563年逝世日期:

  • 丁绍轼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丁绍轼

    丁绍轼(1565—1626),字文远,池州贵池(今属安徽)人。明朝大臣。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历官赞善、谕德、少詹事、礼部侍郎。天启五年(1625年)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初五日,太监刘应坤镇守山海关,丁绍轼、兵部尚书王永光等力谏,帝不听。天启六年改户部尚书,进

  • 周如磐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周如磐

    周如磐(1567年-1626年),字圣倍,号镇庵,莆田连江里清浦(今莆田黄石镇清后)村人。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生,幼年丧父,由寡母养育。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乡试中举。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中赵秉忠榜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万历四十年(1612年),为江西乡试主考官,转任右庶子

  • 魏广微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魏广微

    魏广微(1576~1627),字显伯,号道冲,河北大名府开州南乐县(今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人。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进士,选庶吉士,迁南京礼部右侍郎。天启初,以同乡同姓附结魏忠贤,初召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旋擢至建极殿大学士、吏部尚书。依恃魏忠贤,迫害异己,“倾善类”。时称忠贤为

  • 朱国祯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国祯

    朱国祯(1558--1632),明乌程南浔人。字文宇,号平涵,又号叫庵居士、守愚子。明万历十六年(1588)举人,十七年进士,累官国子监祭酒,右春坊等职,谢病不出。天启元年(1621)提升礼部右侍郎,中途请告归,未上任。天启三年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后改文渊阁大学士,累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四年(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