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梁鹄

梁鹄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772 更新时间:2023/12/21 17:55:49

梁鹄,字孟皇(也有记作孟黄,与《襄阳记》中记载的“梁孟星”应为同一人),生卒年不详,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人,东汉末年至曹魏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少好书,受法于师宜官,以善八分书知名。初举孝廉为郎。光和元年(178),入鸿都门学。汉灵帝时曾任选部尚书、凉州刺史等职。值天下大乱,群雄割据,梁鹄奔赴荆州(今属湖北),投归刘表。建安十三年(208),荆州破,梁鹄复归曹操,被待为上宾,授以军假司马,使在秘书以勤书自效。

基本资料

本名:梁鹄

别名:梁孟星

字:孟皇

所处时代:东汉末年→曹魏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人

主要作品:《大飨碑》《上尊号奏》《受禅表》和《孔羡碑》

主要成就:八分书法

背景资料

原文

字孟皇,安定乌氏人。少好书,受法于师宜官,得师宜官法,以善八分书知名,举孝廉为郎,亦在鸿都门下,迁选部郎。灵帝重之,官至选部尚书。魏武(曹操)甚爱其书,常悬帐中,又以钉壁,宫殿题署,多出于其手,以为胜宜官也。于时邯郸淳亦得次仲法,淳宜为小字,鹄宜为大字,不如鹄之用笔尽势也。(出《书断》)。

译文

梁鹄,字孟皇,安定乌氏人,少年时就爱好书法,拜师宜官为老师,因为擅长书写八分而闻名,被举荐为孝廉.也被汉灵帝召在鸿都门下任侍郎升任选部郎。汉灵帝很看重梁鹄。魏武帝曹操也非常喜爱梁鹄的书法。常将他的条幅用钉钉在墙上,或悬挂帐中。曹操认为梁鹄的书法胜过他的老师师宜官。当时,邯郸淳也学得王次仲的八分书法。邯郸淳擅长写小字,梁鹄擅长写大字。邯郸淳运笔不如梁鹄有气势。

人物介绍

繁荣时期

东汉至魏晋之际,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个繁荣时期,也是甘肃地区出现著名书家较多的时代。除草圣张芝和亚圣张昶,章草大家过索靖外,梁鹄的八分书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自幼喜好书法

梁鹄自幼喜好书法,但苦于寻觅不到可供学习的善本和老师。当时有一位大书法家师宜官,最善八分书。其书“大则一字径丈,小则方寸千言,甚矜其能。或时不持钱诣酒家饮,因书其壁,顾观者以酬洒直,计钱足而灭之。每书辄削而焚其粄,梁鹄乃益为粄,而饮之酒,候其醉而窃其粄。”(见卫恒《四体书势》)梁鹄采用“窃”粄的办法,搜求到师宜官墨迹,勤学苦练,终于成了著名的书法家。

曹操是个诗人,也是个书法家,所以就有了许多搞文学搞书法的朋友,包括著名书法家钟繇、邯郸淳、韦诞等,而他最喜欢的是梁鹄。据说曹操把梁鹄书挂在帐中,或者钉在墙壁上,时时赏玩,认为他的字比他的老师师宜官还好。魏的宫殿题署,大都是梁鹄。

汉灵帝时为选部尚书,担任过凉州刺史。先附刘表,后归曹操。今有《孔子庙碑》存世。

美誉

汉灵帝刘宏好书法,梁鹄因此官至选部尚书,后迁幽州刺史。其时天下大乱,群雄割据,鹄归刘表。曹操平荆州,慕求鹄,授鹄以军假司马,使在秘书以勤书自效。当时曹操聚天下书法英才于许都,其中如师宜官、梁鹄、钟繇、邯郸淳、韦诞等,皆精八分书,但曹操独爱梁鹄书,常将梁鹄书迹悬于帐中,或挂于壁间观赏,认为梁鹄的书法在气势上要胜过师宜官,因此曹操宫中的题署多出自鹄之手。如果将梁鹄的字与邯郸淳相比,“鹄宜为大字,邯郸淳宜为小字。鹄谓淳尽得次仲法,然鹄之用笔,尽其势矣”。历代书评曾有:“孟皇功尽笔势,字入帐中”;“太祖(曹操)忘寝,观之丧目”的美誉。

主要特点

除前文提及的师宜官、梁鹄等五人外,蔡邕、张昶、皇象,索靖、王羲之、王献之等,也都兼工八分书。可以看出,东汉至魏晋是八分书体最盛行的历史时期。前人盛赞八分“凶险可畏”“奋研扬波”“龙虎腾踞”“交戟横戈”是指八分书在结体、笔势上显示出来的特点。

卓越成就

在八分书法上的卓越成就,一直受到历代书法评论家的好评。梁瘐肩吾《书品论》将梁鹄、皇象、钟繇、索靖等9人的八分书列为上品之下,唐李嗣真《后书品》又将是梁鹄书列为上中品,韦续《墨薮·九品书》将梁鹄书列入上上品,张怀馞《书断》又将其列入妙品,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梁鹄的书迹流传下来的极少。传说王羲之学书时,曾赴许昌访得梁鹄、钟繇墨迹。据传有的名碑为梁鹄所书。其中《隶释》称《鲁孔子庙碑》是曹植文,梁鹄书。康有为也认为此碑是鹄所书。宋欧阳修在《六一题跋》中说:《魏受禅碑》世传为梁鹄书,颜真卿又以为钟繇书,莫知孰是?”至于《魏公卿上尊号表》,唐贤多传为梁鹄书,今人或谓非鹄也,乃钟繇书耳,未知孰是也?也有将《受禅碑》说成是王朗撰文,梁鹄书丹,钟繇刻字,故又称三绝碑。

人物故事

基本介绍

[汉末魏初]书法家梁鹄

他一生既步入过东汉末年的官场,也经历了三国初年的兼并和战乱。曾任凉州刺史,后回朝廷任侍中之职。汉灵帝时任选部尚书(三国魏时改选部为吏部,主管人事、官员的选任),侍奉皇帝左右。梁鹄少年时读书刻苦用功,自幼喜欢书法。朝廷举荐孝廉时入京城,被任为郎官。不久进入鸿都门(是当时最高的学府)学习,梁鹄深厚的书法功底就是在那时打下的。梁鹄在东汉书法家师宜官教授下学习八分书。八分为隶书一体,亦称“分隶”、“分书”,其名始于魏晋。师宜官性嗜酒,酒后挥毫,无拘无束,狂放不羁,且又多书写于墙壁或字版上。梁鹄从不放过老师酒后挥毫的机会。每饮酒,梁鹄必为老师多准备字版,随后把老师酒后的书法作品拿回来细心钻研每一个字的框架结构。通过勤学苦练,他基本上掌握了师宜官的书写技法,由此书艺大进,并“以善八分书知名”,终于成了著名的书法家。师徒比较,师善小字,鹄善大字,二人的书法都是“龙威虎振,剑拔弩张”。但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梁鹄比老师书迹用笔斩截,干脆利落,骨气凝重,筋力丰足,笔势雄健,意志戆宕,方笔多于圆笔,凌厉中见朴厚,方正中多变化,充分体现了八分书的精熟和超迈,完全证实了善书大字的雄浑和壮阔。后人(卫恒《四体书势》)评价说,八分隶体的成形,是得力于梁鹄的,他起了一个承上下的作用。汉灵帝之所以擢升梁鹄为选部尚书,他的书法造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汉灵帝非常喜欢他的书法。

因梁鹄身为前朝选部尚书,曹操决定让他做洛阳令,后任曹魏军假司马(即司马的副职)。曹操是一个书法家,酷爱鹄书,常以梁鹄书写的条幅悬挂帐中或钉在墙壁观赏。在曹操看来,梁鹄的书艺已胜过老师师宜官,所以当时宫殿题署也多是梁鹄。梁鹄已成为当时书法界的卓然大家,很多有名建筑的碑文书法大多出自梁鹄之手。因处战乱年代,梁鹄书迹所留甚少。传世佳作珍品有《孔羡碑》《修孔子庙碑》《孔子庙碑》《受禅表》等。

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群雄割据,汉室权臣各奔东西。师宜官投奔袁术,梁鹄奔蜀国刘表于荆州。魏国曹操攻下荆州以后,立即召见梁鹄,梁鹄被待为上宾。因梁鹄身为前朝选部尚书,曹操决定让他做洛阳令,后任曹魏军假司马(即司马的副职)。曹操是一个书法家,酷爱鹄书,常以梁鹄书写的条幅悬挂帐中或钉在墙壁观赏。在曹操看来,梁鹄的书艺已胜过老师师宜官,所以当时宫殿题署也多是梁鹄。梁鹄已成为当时书法界的卓然大家,很多有名建筑的碑文书法大多出自梁鹄之手。因处战乱年代,梁鹄书迹所留甚少。传世佳作珍品有《孔羡碑》《修孔子庙碑》《孔子庙碑》《受禅表》等。梁鹄是汉末魏初隶体书法发展和演化过程中重要的一家,传世的碑刻也成为中国书法艺术宝库的一朵奇葩。

东汉至魏晋之际,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个繁荣时期,也是甘肃地区出现著名书家较多的时代。除草圣张芝和亚圣张昶,章草大家索靖外,梁鹄的八分书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聪明用功的学习者

梁鹄

作者:陈莹娟

汉末魏初有个书法家叫梁鹄,小时候就喜欢写字,他很用功,所以很快就写了一手好字。当时有个叫师宜官的人,将章草,八分书写得很好,但个性古怪,不喜欢随便把自己的作品送人。每次在书版上写好字,琢磨一番后,就用小刀刮掉,再放进火炉烧掉。梁鹄知道他非常喜欢喝酒,为了学习他的书法,便常带些好酒去找他,等师宜官喝醉了,就赶紧去看师宜官的字,仔细研究。

有一次,梁鹄又在酒后研究师宜官的字,时间过久,师宜官酒醒了,看见梁鹄正低著头,走近一看,才发现他已把自己的字,练得分不清真假,忍不住称赞他:”你太认真了,以后一定可以超越我。”于是,师宜官将他收为弟子,还将自己的全部技法教给梁鹄。后来,继承老师书法的梁鹄,终于写出了自己的风格。

标签: 梁鹄

更多文章

  • 羊欣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羊欣

    羊欣(370年—442年),字敬元,泰山郡南城县(今山东省新泰市)人。晋宋时期大臣、书法家,桂阳太守羊不疑之子,吴兴太守王献之外甥。东晋时期,凭借门荫入仕,起家辅国参军,迁后将军(司马元显)舍人。桓玄辅政,授平西主簿,参预机要事宜。义熙年间,得到太尉刘裕的信任,历任右将军(刘藩)长史、中军(刘道怜)

  • 康昕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康昕

    康昕,字君明,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东晋孝宗年间,与王献之同时。本胡人后居家义兴(今宜兴)。东晋书画家,官临沂(今山东临沂)令。与王献之善,并师从王羲之。工隶书、善画,当时与任义兴太守的著名书画家羊欣媲美。本名:康昕字:君明所处时代:东晋孝宗年间民族族群:胡人从师:王羲之居家:义兴康昕,字君明,生卒

  • 师宜官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师宜官

    师宜官,东汉书法家,南阳(今河南南阳)人。灵帝(一六八至一八九在位)好书,徵天下工书者於鸿都门,至数百人,八分称宜官为最。大则一字径丈,小乃方寸千言,甚矜其能。性嗜酒,或时空,至酒家书其壁以售之,观者云集,酤酒多售则铲去之。后为袁术将,钜鹿耿球碑,术所立,宜官书也。中文名:师宜官国籍:中国民族:汉职

  • 胡毋敬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胡毋敬

    胡毋敬,又作胡母敬,姓胡毋,是中国秦朝人物,著名书法家,担任太史令。本名:胡毋敬别名:胡母敬所处时代:秦朝主要作品:《博学篇》《史籀篇》民族:华夏族(汉族)在秦始皇统一规范文字的过程中,李斯将小篆的形体的开体与写法制定以后,为了推广到全国,李斯、赵高、胡毋敬等人以小篆编写书籍。胡毋敬作七章《博学篇》

  • 王绥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绥

    王绥(生卒年不详),字万子,又称王万,琅邪临沂人,王戎的儿子,王兴的兄弟。本名:王绥别名:字万子,又称王万所处时代:魏晋南北朝民族:汉族籍贯:琅邪临沂王绥少年时就有美名,但很肥胖,王戎让他吃糠,王绥却更肥胖了。王绥后被征辟为太尉掾,他没有接受任命,十九岁的时候就去世了。竹林七贤的儿子中,王绥被认为能

  • 谢敷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谢敷

    谢敷(313-362):字庆绪,会稽人(今浙江绍兴),东晋时期隐士,佛、道大师,性沉静寡欲,入太平山(位于江西省武宁县境内的道教名山,又名丝罗山)十余年。郗愔召他为主簿,后来又召征博士,皆不就。子谢颙能世袭其业。本名:谢敷字:庆绪所处时代:东晋民族族群:汉人出生日期:313年逝世日期:362年晋哀帝

  • 田彦和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田彦和

    田彦和,东汉书法家,工草书。张芝弟子,有名于世。有著作《卫恒四体书势》。本名:田彦和所处时代:东汉主要成就:书法家田彦和,东汉书法家,工草书。张芝弟子,有名于世。有著作《卫恒四体书势》。田彦和[东汉]工草书。张芝弟子,有名于世。有著作《卫恒四体书势》。姜诩、梁宣、田彦和及司徒韦诞,皆英弟子,并善草,

  • 赵袭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赵袭

    赵袭,字元嗣,长安(今西安)人。为敦煌太守。赵袭是当时的书法名家,擅长章草。卫恒《四体书势》说:“罗叔景、赵元嗣者,与张芝同时,见称于西州。”赵袭,字元嗣,东汉京兆长陵人,曾任敦煌太守,二人齐名,同工章草。中文名:赵袭国籍:中国东汉出生日期:不详逝世日期:不详主要成就:章草出生地:长安字:元嗣东汉赵

  • 梁宣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梁宣

    梁宣,字孔达,东汉汉阳人。东汉书法家。善草书。本名:梁宣别名:梁简草字:孔达所处时代:东汉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汉阳(今甘肃庆阳)出生日期:约151年主要成就:书法家,善草书师从:张伯英梁宣,字孔达,东汉汉阳人。东汉书法家。善草书。梁宣,字孔达,张伯英(张芝)弟子,有名於世。《非草书、四体书势》。东

  • 姜诩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姜诩

    姜诩,东汉书法家,字孟颖,与梁孔达(宣)、田彦和皆为张芝弟子,有名于世。赵壹非草书云:“余郡士梁孔达、姜孟颖慕张生(芝)之草书,过于希颜孔焉。”中文名:姜诩别名:字孟颖国籍:中国东汉出生日期:不详逝世日期:不详职业:书法家主要成就:善草书出生地:不详姜诩:东汉人,字孟颖,与梁孔达(宣)、田彦和皆张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