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蓝田

蓝田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662 更新时间:2024/1/17 18:55:43

蓝田(1888—1966),字子玉,四川省郫县人。1917年开始从事铁路工作,是我国老一代的著名铁道工程专家,成渝铁路的主要技术负责人。

基本资料

名:蓝田

出生日期:1888年

逝世日期:1966年

毕业学校:西南交通大学

成就:修建成渝铁路

国籍:中国

人物生平

蓝田,四川郫县人,1910年考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即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土木科,1916年毕业,与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中科院院士俨是同班同学。1920年,他加入中国工程师学会,是我国老一代的著名铁道工程专家,特别在铁路选线方面具有独到之处,为同行们折服。新中国成立前,他先后在四洮、沈海、成渝、浙赣、粤赣、湘桂、叙昆等铁路线担任测量与组织工作,具有丰富实践经验。

他的父亲和兄长都是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全家对成渝铁路怀着深厚的感情。他从投身铁路建设后的30多年中,几次参加成渝铁路工程建设,又几次退出。抗日战争爆发后,蓝田随铁路部门内迁。抗日战争结束后,他决定留在四川修铁路。蓝田被委任为成渝铁路工程局工务处长。当时路局负责人根本无意修路。蓝田多次提议视察外段路线,均被阻止。以后工务处长换人,蓝田被调为有职无权的副总工程师。成渝铁路时断时续开工10余年,在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直到解放前夕都寸轨未见。痛心疾首的他,封存了所有的技术书籍,在念佛读经中寻找精神的寄托。

在四川刚解放,百废待兴的情况下,刘伯承、邓小平贺龙等领导的西南军政委员会反映四川人民心声,中央请求修建成渝路。1950年初,蓝田得知中共中央西南局作出了“要把成渝铁路修起来”的决策后,不顾自己已经年届六旬,要加入到开路先锋的队伍中。正求贤若渴的邓小平大喜过望,特别对蓝田的使用作出了指示。他对西南铁路局的负责人说:“对蓝田这样的专家要大胆使用,让专家有职有权,并在工资待遇上要给予从优照顾”。经主席与中央人民政府的批准,成渝路于1950年6月15日动工。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邓小平的关怀使蓝田大为感动,当投入到新中国修建成渝铁路的热潮时,青春焕发,老当益壮。虽而然他已经年近花甲,却仍然伏身于千里成渝铁路。为了精测线路,他从重庆沿长江步行测量,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原来经过多次勘测的线路进行反复比较研究,果断提出将原定线路出成都后往东北方向沿沱江经姚家渡、赵家渡至乱石滩一线,改为出成都后向东经洪安乡、越柏树坳,沿小溪至沱江边接乱石滩,缩短线路23.8公里,只需增加一座隧道和部分桥梁,节省材料和施工费用150亿元(旧币)。可是要重新测绘设计必定会影响原定1951年底的通车计划。但蓝田工程师却以他对党和人民负责精神,直接将改线方案送到铁道部和工程局,引起部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在组织专家多方比较论证后,大家一致认为新线方案线路短且远期经济效益好。新线方案报送国务院得到批准,并决定通车时间推迟到1952年7月1日。他为成渝铁路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1951年被评为西南铁路局一等劳动模范并当选为全国铁路劳动模范。后来援华的苏联专家听说蓝田事迹后说,如果在苏联,这样的贡献完全可以获得“红旗勋章。”

成渝铁路通车后不久,蓝田又于1952年下半年与郭彝(西南交通大学1917届毕业生)等技术人员深入凉山地区,为成昆线进行踏勘草测工作。当时凉山地区解放不久,社会秩序很不安定,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较深,少数民族头人各霸一方。此外,沿途地势险峻,生活供应不便,手边又只有解放前留下的小比例尺军用地图,极不准确。蓝田、郭彝不畏艰险,带着年轻技术人员翻高山、越深沟、过栈道、跨吊桥、攀登悬崖绝壁,几乎走遍了凉山的山山水水。他们经常不能按时吃饭,或在雨水中吃冷饭。有时,行李、粮食没有按时运到,只好在少数民族同胞家里吃点又粗又黑的干粮,傍着火盆过夜。他们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在长达1000公里、宽200公里的范围中,提出了3条比较线,选定了成昆线最理想的越岭方案——沙木拉打隧道方案,为新中国的铁路建设作出了又一个重要贡献。

1953年后,蓝田、郭彝转入宝成铁路的勘测设计与施工工作。蓝田在担任广(安)略(阳)段总体设计负责人时,再次提出山区改线方案,并得到采用。降低铁路高线90公里,降低高架桥100米,缩短线路31公里,减少谷架桥1800米,减少大中桥1500米,减少挡土墙90余万立方米,土石方工程亦大量减少,为国家节约了投资。

1958年,蓝田已是71岁老人,担任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副总工程师职务。院方为了照顾他,不让他搞外业工作。但当川豫线(后改襄渝线)勘测工作上马时,他主动请缨,说:“自己虽然老了,腿脚还灵便,趁现在走得动,要争取多做些工作。”他带领年轻技术人员到川北巴山蜀水踏勘一个月。使年轻技术人员在精神上受到鼓舞,在技术上得到提高。

他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2月18日在成都病逝,终年78岁。

编撰方志

蓝田对四川历史掌故了解很深,特别是对四川的铁路、公路交通史非常熟悉。他参加编修《四川通志》,并主持了《铁路志》的编写工作。

标签: 蓝田

更多文章

  • 陈大鹏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陈大鹏

    陈大鹏,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文名:陈大鹏国籍:中国职业: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成就: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陈大鹏,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人物经历陈大鹏,无党派人士,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曾建

  • 原正市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原正市

    原正市(1917年~2002年),日本著名水稻栽培专家,个子不高,精神十足,年逾80依然每天坚持步行10000步锻炼身体,亲自下试验地栽培研究,1982年起连续来华,2002春,在崔晶博士的邀请下80多岁高龄的专家与天津农学院作客推广日本北海道水稻旱育技术,成功地把日本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推广到中国,对

  • 艾里希·豪依塞尔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艾里希·豪依塞尔

    艾里希·豪依塞尔(ErichHauesser),德国籍,男,1930年6月9日出生,1957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由中国专利局推荐。1976至1995年先后任原联邦德国专利局局长、德国专利局局长。中文名:艾里希·豪依塞尔外文名:ErichHauesser国籍:德国出生日期:1930年6月9日艾里希·豪

  • 史丹利·科恩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史丹利·科恩

    史丹利.科恩于1935年在美国出生,分别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取得其医学博士学位。中文名:史丹利·科恩出生地:美国出生日期:1935年主要成就:2004年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史丹利.科恩于1935年在美国出生,分别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取得其医学博士学位。史丹利.科恩于1935年在美国出生,分别于宾夕法尼亚大

  • 赫伯特·布瓦耶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赫伯特·布瓦耶

    赫伯特.布瓦耶于1935年在美国出生,分别于1960及63年在匹兹堡大学取得细菌学硕士及博士学位,中文名:赫伯特.布瓦耶出生地:美国出生日期:1935年毕业院校:匹兹堡大学赫伯特.布瓦耶于1935年在美国出生,分别于1960及63年在匹兹堡大学取得细菌学硕士及博士学位,现为加州大学旧金山校生物科学及

  • 理查·多尔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理查·多尔

    理查·多尔爵士,出生于1912年,是首批证实吸烟与肺癌存在重要关系的科学家之一,也是英国牛津大学的一名教授。中文名:理查·多尔外文名:SirWilliamRichardShaboeDoll国籍:英国出生日期:1912年10月28日逝世日期:2005年7月24日职业:科学家、流行病学家主要成就:被称为

  • 顾烈之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顾烈之

    顾烈之出生于1906年,字绳其,顾作之弟。。高中毕业后曾求学于黄埔军校洛阳分校炮兵科。1937年11月,日本侵略军在金山卫登陆,组织起一支地方武装部队,自任大队长,以保境安民为己任,设水栅、置防哨,阻止日本侵略军及土匪骚扰。1938年春,邓玉生部被独立四十五旅缴械,由田岫山团收编,顾烈之部也在下河被

  • 沈振黄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沈振黄

    沈振黄,原名沈耀中,生于1912年,浙江嘉兴人。他的父亲沈阜升是同盟会会员。外公为人正直,平时经常教育子女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爱国爱民。正是在这种言传身教的熏陶下,外公的二子三女中,有四人在抗战初期就参加了革命。后来他的儿子沈振黄和沈耀华还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1950年,中共中央华东局追认沈振

  • 顾企先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顾企先

    顾企先(约1875—1937),名宗况,以字行,嘉兴澄溪(今嘉兴郊区油车港)人。清末秀才。早年做过塾师。辛亥革命前后加入爱国文学社团南社,倾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本名:顾企先所处时代:清朝出生地:嘉兴澄溪出生日期:约1875逝世日期:1937年主要成就:秀才顾企先(约1875—1937),名宗况,以字

  • 郁建兴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郁建兴

    郁建兴,1967年生,浙江桐乡人,博士,教授。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2),浙江省特级专家(2018),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014),万人计划“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016),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9),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