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兆申,字椒原,民国十四年出生于安徽歙县的书香世家。童年由双亲教导读书习字,并由舅父指导作画。在传统家庭教育薰陶之下,孕育了日後艺术创作的基础。1949年间,渡海来台後担任中学教师,次年从学於溥心畲先生研习诗文。
基本资料
中文名:江兆申
出生日期:民国十四年
逝世日期:1996年
出生地:安徽歙县
字:椒原
个人生活
1991年九月退休之後,先生移居南投埔里的鲤鱼潭。田园的山光水色,让先生将中国的山水绘画,与文人的雅趣美学,推展出一番新面貌。这时期的江先生创作力旺盛,作品质量俱佳,并且经常受邀参展与讲学。遗憾的是,1996年的五月十二日,在东北沈阳的学术演讲会中,因心肌梗塞而离开人世。
在文人艺术的传统领域里,江先生诗书画印,无一不精。当代的艺评家推崇他为「中国传统文人的新典型」与「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的奇才」,充分的显示出江先生在继承传统,开创现代中国山水画上的卓越贡献。文人画传统强调的是创作者需具备许多书画的相关修养,所以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因此,认为徒有技巧表现而无内涵的书画,只是工匠的作品而已。欣赏展览的书画时,可看出江先生的作品,基本上是在传统的基础所发展出来的。书法方面,他对行、楷、篆、隶等书体都擅长,字体的书写安排,婀娜多姿,整篇充满活泼生气,自是独具一格。绘画方面,以山水画为主的创作,同样地以传统的技法,表现出现代人所见的山川。例如是描绘太鲁阁、天祥与东海岸的风景;所记述的是台湾山野风光;此外,则是中国大陆景致的写景作品。画面上,透过他个人对景物的剪裁安排,色彩和墨韵的处理,总引人进入别有一番天地的情境中,而且让人感受到一股清新且能够洗涤凡尘的气息,这应是来自江先生丰厚的传统文人素养所呈现的精神!
本展览展出江兆申先生书画作品共三十馀件,以及江先生生前所用之文房用品,如笔筒、毛笔、印章等,这些日常用品也展现出江先生自我的文人情怀。观众不仅可观赏精彩的书画,更可窥见一位二十世纪文人画家的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