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法若真

法若真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518 更新时间:2024/1/14 12:00:57

法若真(1613-1691)字汉儒,号黄山、黄石,祖籍济南,先祖于明朝景泰年间任职胶州,法氏后人遂定居胶州城里,以为故里。法若真父亲法寰学识渊博,尤爱好研究经史,对《四书》、《春秋》颇有见解,著作很多,声名一时,他辞官职返乡,在城南怡云岭设学馆,以授徒讲学为业,在胶州造就了大批有用之才。

基本资料

名:法若真

别名:字汉儒,号黄山

出生日期:1613年

逝世日期:1691年

代表作品:《黄山诗留》

祖籍:济南

人物简介

法若真(1613-1691),山东胶州人。善书画。书画魏晋,笔势飞动。雅画山水,偶然涉笔,便潇洒拔俗,自成一格。

受家庭影响,法若真自小好学,受过良好的学问世家的早期教育,曾隐居大珠山下千年古刹石门寺苦读,现在寺内有法若真读书雕像。顺治三年(1646年),他与伯兄若贞同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后来,法若真先后在福建、浙江、安徽任职,他体恤下情,兴利除弊,为政清廉,深得人心。一次安徽灵璧等五县歉收,民不聊生,他上疏请求减免五县租税,遭礼部拒绝后,他甘愿破家代灾民交租纳税,被人们称道。康熙十八年间(1679年),数名大臣联合推荐法若真举博学宏词科,他有病没能应试。从此法若真弃官剃发隐居黄山30年,黄岛区(胶南)宝山镇尚庄村有其后人,后回胶州,一年后便辞世,葬黄岛区(胶南)隐珠街道办事处兰西村东北。远近皆知,称法家茔,墓地壮观,曾有石马。石羊等标志性建筑,1948年被盗,文革被毁,遗迹无存。

仕途

清顺治二年(1645年),参加会试。当时礼部已奏请皇帝批准废用《五经》命题考试,而法若真不知此事,仍旧以《五经》命题作文章20篇。主考官视其文章卓异不凡,乃封其试卷以“异才”皇帝举荐。御试后,遂任命为内翰林,经国史院考试而授予中书舍人。翌年中进士,改庶吉士,任翰林院编修。清顺治五年(1648年),充任福建戊子科正考试官,回京后升任秘书院侍读,掌握六部章奏诰敕,负责起草撰文。其间,还受命编纂《太宗文皇帝实录》。事毕,被放外任浙江粮道。因父丧,离职服孝未上任。守孝期满后,遂补任福建省布政史司参政。清康熙元年(1662年),法若真回京觐见康熙帝,升任浙江按察使。上任后,秉公执法,明辨曲直,审结了衢州府(今浙江省衢县)10年积案。不久,巡抚朱鼎祚向其咨询浙江政务利弊情况,法若真提出七策:“赋税帐簿归粮长掌握,清除胥吏借征收地丁钱粮盘剥百姓之弊;专责藩司补充兵饷;专责温台宁道择水师要害,扼守海寇入侵之路;严行保甲制度,以为肃盗之本;广垦荒田以安新迁之民,申明守界,消除平民边界纠纷之由;禁止重役,以绝衙蠹之害;罢黜贪官污吏,以发扬清廉政风。”朱鼎祚全部采纳并施行。

法若真升任江南安徽布政使期间,处理政务尤注意国计民生,不为枝节小事扰民。按惯例,州官征收田赋不齐,布政使须派官吏到州县催征。但是,法若真认为这种催征方法会给地方和农民增加麻烦,于是,他创立了“风、火、雷”三种公文催征的方法,从此不再派官吏督催。该法得到州县拥护,并为各省效仿。有一年,安徽灵璧、盱眙等五县遇灾歉收,民不聊生,巡抚张伯行向总督申请免征五县租税银数万两。总督不敢允准,便交布政使司让法若真复勘。总督根据其核查的情况,遂同意免征五县租税,但遭户部阻挠。法若真体恤百姓,倾自家财产为五县灾民代交了租税。

成就

诗文

法若真颇有政声。学识不凡,但真正扬名于世的当数他的诗书画,其文采被人们看重。他的诗“不今不古”(纪昀),超然脱俗,自抒性情,独成一格,深为“性灵派”诗人赞许,人称其诗“因情以发气,因气以发声,因声而绘词”。法若真的文章同样非同异,“或庄或谑,可歌可泣”,“百态俱出,万变不穷”,被清初文坛同仁誉为“海内词坛尊宿”和文坛“泰山北斗”。

书画

法若真在书画方面也很有成就。他善作山水画,大幅作品洋恣肆,变幻神奇,别有风骨。扇面小画雄健清俊,不拘一格,风趣横生。偶尔他也会绘花绘鸟,具有鲜明的风格。

书法

法若真精于书法,他师魏晋“钟”神韵,不效元明诸家,行、篆、草、楷都在行且都显示独特的风格。行书“有鸾停鹤峙之势”,草书“巨幅大笔,气势魂魄”。

法若真是清代山东为数不多的诗书画皆有成就的文人.在他影响下,其子孙辈承家学,有所成就,出了若干有影响的文化人。法若真世家在胶州、在山东、都是值得重视的。

标签: 法若真

更多文章

  • 魏一鳌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魏一鳌

    魏一鳌(1613~1692)字莲陆,直隶新安(河北保定)人。明代理学家。明崇祯举人,官山西忻州知州。礼贤下士,多施惠政。明末变乱之后,不愿为官,清顺治二年(1645)从清初大儒孙奇逢求学,在孙奇逢所居河南辉县夏峰村之兼山堂旁筑室而居,为自己的居处取名“雪堂”。与汤斌、耿介等共相切磋,汤对他非常称赞。

  • 顾璘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顾璘

    顾璘(1476年-1545年),字华玉,号东桥居士,世称“东桥先生”,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明代政治家、文学家。顾璘于明孝宗弘治九年(1496年)登进士第,历任广平知县、开封知府、全州知州、台州知府、浙江布政使。其间参与平定刘六、刘七起义,政绩显著。嘉靖十六年(1537

  • 顾野王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顾野王

    顾野王(公元519年-581年),原名顾体伦,字希冯,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朝梁陈间官员、著名地理学家、文字训诂学家、史学家。因仰慕西汉冯野王,更名为顾野王,希望自己取得冯野王一样在文学方面取得成绩。居于亭林(今属上海金山区),人称顾亭林。历梁武帝大同四年太学博士、陈国子博士、黄门侍郎、光禄大

  • 顾夐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顾夐

    顾敻(xiong),五代词人。生卒年、籍贯及字号均不详。前蜀王建通正(916)时,以小臣给事内廷,见秃鹫翔摩诃池上,作诗刺之,几遭不测之祸。后擢茂州刺史。入后蜀,累官至太尉。顾夐能诗善词。《花间集》收其词55首,全部写男女艳情。本名:顾夐字:琼之所处时代:五代词风:绮丽却不浮靡意象:清新生动作品对象

  • 顾成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顾成

    顾成(1330年—1414年),字景韶,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祖籍湖南湘潭,明朝初期名将。顾成早年投奔朱元璋,为帐前亲兵,执掌伞盖,累功至坚城卫指挥佥事,后随平四川,调防贵州,征讨云南,升迁为贵州都指挥同知。他镇守贵州十余年,佩征南将军印,讨平叛乱数百起。靖难之役时,顾成担任左军都督,讨伐燕军,兵败

  • 顾时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顾时

    顾时(1334年—1379年),字时举,濠(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名将、滕国公。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顾时投靠明太祖,成为起义军的一员,累积战功升任元帅。其后参与了平定张士诚的战争。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随徐达北伐元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封济宁侯。洪武四年(公元137

  • 顾起元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顾起元

    顾起元(1565年~1628年),应天府江宁(今南京)人,明代官员、金石家、书法家。字太初,一作璘初、瞒初,号遁园居士。万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乞退后,筑遁园,闭门潜心著述。朝廷曾七次诏命为相,均婉辞之,卒谥文庄。著有《金陵古金石考》《客座赘语》《说略》等。(概述图片来源:

  • 顾欢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顾欢

    顾欢(420~483),字景怡,一字元平,吴郡盐官(今浙江海盐县)人。南朝齐大臣,著名上清派道士。家贫好学,20岁从豫章雷次宗学习玄儒之学,母亡后于南朝宋孝建元年(454年),至天台山隐居,开馆授徒,受业者近百人。齐高帝萧道成召至京,顾欢自称山谷臣,呈《政纲》,建议“德治国”与“无为而治”,不久恳请

  • 顾大章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顾大章

    顾大章(1576~1625.10.19)字伯钦,号尘客,南直隶苏州府常熟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人。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进士。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任刑部员外郎署山东司事。因刚正不阿,为魏忠贤阉党所忌恨,遭陷害,遂引疾归里。天启五年,起官任礼部郎中、陕西按察使。后阉党擅权,又遭陷害

  • 顾谭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顾谭

    顾谭(205年—246年),字子默,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三国时期东吴太常,顾邵之子,丞相顾雍之孙。本名:顾谭别名:顾子默字:子默所处时代:汉末三国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出生日期:205年逝世日期:246年主要作品:《新言》二十卷官职:太常、录尚书事顾谭少年时和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