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李汶

李汶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905 更新时间:2024/1/6 22:45:52

汶(1909~2002),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江苏镇江人。1933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是土木工程系建筑门第一届毕业生。毕业后终生在母校任教,被誉为唐山交大“四少”之一,被誉为”唐山交大最后的名师“。他曾兼任学校图书馆馆长,并任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建筑师学会、中国铁道学会、四川省土建学会、四川省建筑学会等多个学会的委员。《中国铁路辞典》编撰委员会副总编。四川省高校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成都市重要民用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委员会副主任、评委。

基本资料

名:李汶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日期:1909年

逝世日期:2002年

毕业院校:西南交通大学

职业:建筑学家

职称:教授

人物经历

李汶,字一之,江苏镇江人。1933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与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第一架国产运输机的设计者林同骅、著名力学家、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工程院双院士张维、著名水力学家、河海大学创始人、中国科学院、工程院双院士严恺、著名力学家、世界地震力学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恢先为同班同学。当时唐山交大规模很小,只有土木系一个班,毕业生不足五十人,但其中人才辈出。在这些英才之中,李汶是极为突出的,并因成绩优异留校任教。

李汶在校期间长期讲授画法几及工程制图、铁道房屋、房屋建筑学、工业建筑、建筑热工等课程。指导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李汶在任教中,严格要求自己,对学生要求严格,一丝不苟。在教学中。他不断钻研和改进教学方法,摸索教学规律。总结教学经验,找准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对学生的作业,经助教看过后,他还要亲自审阅批改。他除了在课堂上深入浅出。重点突出的讲解之外。特别在学生课后的作业上下工夫,使学生通过作业得到充分的锻炼,提高学习的成效。经过日积月累,李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讲课内容和与之相配合的作业题,使学生对称之为"头痛几何"的画法几何(又称投影几何)这门难学的课程,经过努力,能掌握深奥的内容,取得良好的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要贡献

李汶教授是我国工程制图领域使用仿字的主要推广者之一,他在唐山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执教近七十年,始终爱校如家,是唐山交大“五老”之后第二代教授的代表,被誉为唐山交大”四少“之一。2002年,李汶教授辞世时,被新竹交通大学誉为”唐山交大最后的名师“。唐山交大在战乱时期屡次搬迁,在这些过程中,李汶教授始终与学校同甘苦、共患难,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其他老师共同支撑学校,渡过了颠沛流离、风雨飘摇的坎坷岁月。在学校历次建校过程中,李教授都亲自领导和参与了勘测设计工作,并在镇江和唐山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35年唐山交大校友厅即是李汶教授的杰作,他还仿照康奈尔大学(因唐山交大早期校友茅以升等的卓越表现,康奈尔大学准许唐山交大毕业生免试进入该校研究生院就读,而唐山交大赴美留学生也近半入康奈尔,由此唐山交大被誉为”东方康奈尔“)和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的徽章,创制了唐山交大校徽,悬挂于校友厅正门之上。这个校徽因为其丰富的内涵,优美的形制,如今仍为西南交通大学所沿用,继续激励万千学生以唐山交大之精神奋发学习。

李汶教授的一生全部献给了母校西南交通大学。始终与母校同甘苦,共患难。在抗战的艰苦岁月中,他同师生一起,共度难关。由于他从事建筑科学,在我校长期、曲折的建校工作中,他付出了多年的辛劳。早年,他为唐山校园设计并监造了校友厅、教授住宅,改造了西讲堂、图书馆。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校址不断改变,先后在天津、北京、兰州和唐山新校址等地,为学校迁建,进行了钻探、规划、设计和建造等工作。1985年,参与我校成都总校总体规划设计方案的评选。

李汶终生从事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先后发表了《正轴测投影原理与作图》、《确定太阳方位及其角度的投影作图法》、《球面三角形图解法》、《仿宋字的写法》等文章。

人物评价

李汶教授教法之精湛为唐山交大一代代学生,包括众多知名的科学家,所由衷赞叹。在1947年前后,李汶教授因战乱曾回家乡镇江,在京江中学代课一段时间。五十年后,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来西南交大视察并看望老师。因在京江中学时李汶多用其字李一之之名,李岚清副总理事先并未想到李汶教授,但一见面,李副总理即认出李汶教授即是当年他的授业老师,并称赞李汶教授的教法之精湛。短短一个学期,即让当时的学生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足见李汶教授教学之风采。

标签: 李汶

更多文章

  • 王绍瀛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绍瀛

    王绍瀛,字叔海,著名地质、冶金学家,北京大学地质系系主任。1886年生于广州,因父亲王逊卿在香港经商,故全家迁至香港,1904年香港格致书院(LiShingScientificCollege,HongKong),1907年毕业后考入唐山路矿学堂(唐山交通大学前身,即今西南交通大学)。1913年,留学

  • 王钧豪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王钧豪

    王钧豪(1888年1月10日-1967年5月10日),名世英,中国早期冶金学家。清宣统二年(1910年)毕业于北洋大学,当时张亨嘉、陈宝琛会考北洋大学堂毕业学生,共取最优等三名,王均豪位列其中(另两位为冯熙敏、王正黼),授进士衔,随即被皇上引见,钦派翰林,,授职检讨。次年被公派赴美深造。长期在唐山交

  • 邵福旿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邵福旿

    邵福旿,交通工程专家,尤长于筑港工程。1915年毕业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主持和参与了中国最早自行勘测、设计和建设的几个港口工程,是中国现代筑港技术的奠基人之一。最早开出结合中国实际,反映最新技术的筑港工程课,是筑港工程教育的先驱。中文名:邵福旿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日

  • 范治纶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范治纶

    范治纶(1906年-1978年),字立之,湖北鄂城(今鄂州)人,水利学家,中国水利教育的早期先驱。1929年范治纶毕业于北平大学工学院。1931年至1934年在密歇根大学、依阿华大学就读,获工学硕士学位。1934年回国后到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任教,此后在唐院任教终身,历任副教授、教授

  • 孙竹生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孙竹生

    孙竹生,教授。浙江绍兴人。1937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1943年获美国普渡大学工学硕士学位。曾任美国鲍尔温机车公司工程师、沈阳机车车辆制造公司总工程师。建国后,历任唐山铁道学院教授,西南交通大学教授、机械系主任、重载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 杨耀乾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杨耀乾

    杨耀乾,教授。江苏松江(今属上海市)人。1935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土木系。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教授。建国后,历任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教授、教务长、华东交通大学教授,江西省力学学会第一届理事长。在1984年创

  • 王公衡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王公衡

    王公衡,原名世铨。原籍山东省潍县(今潍坊市)。1906年7月18日出生于北京市。7岁入私塾读书两年。1916年入北京市崇德中学附属小学读书。在此求学时代受到人民奋起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爱国主义教育和“五四”运动的思想影响,少年时代即怀有强烈的爱国情感。中文名:王公衡别名:王世铨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

  • 许协庆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许协庆

    许协庆,许协庆,字胜权,原籍江苏南京,流体力学家,水利工程专家。1936-1937年交通大学(上海)土木工程学院学习。1937-1940年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1940-1942年任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土木系助教。1942-1943年任岷江电厂清水溪灌溉工程

  • 汪禧成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汪禧成

    汪禧成,铁道信号工程专家,教育家,我国铁道信号事业的开拓者。他最早提倡运、机、工、电设备合理配置,以提高行车效率;首先指导双线机电联锁闭塞(今称半自动闭塞)工程;组织创建新中国铁路第一个进路式继电集中联锁工程—粤汉线衡阳站,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他倡议在高校创办铁道信号专业和铁道信号器材专业,为我国

  • 张万久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万久

    张万久,桥梁工程专家,资深教授。长期从事土木工程教育及桥梁科学研究,为我国桥梁科技的发展付出了很多心血,培养了一大批桥梁专业人才。在预应力混凝土薄腹板梁抗剪强度和大跨度拱桥变形计算等方面的研究,做了许多开拓性工作。编著了我国第一本《桥梁建造》教材。为我国桥梁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中文名:张万久出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