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乔托·迪·邦多纳

乔托·迪·邦多纳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胖次 访问量:4165 更新时间:2024/1/10 5:35:15

乔托·迪·邦多纳(GiottodiBondone1266年-1337年),意大利画家、雕刻家与建筑师,被认定为是意大利艺复兴时期的开创者,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在英文称呼就如同中文一样,只称他为Giotto,乔托。艺术史家认为乔托应为他的真名,而非Ambrogio(Ambrogiotto)或Angelo(Angiolotto)的缩写。

基本资料

中文名:乔托·迪·邦多纳

外文名:GiottodiBondone

国籍:意大利

民族:意大利

出生日期:1266年

逝世日期:1337年

主要成就: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

出生地:意大利佛罗伦

代表作品:《犹大之吻》,《最后审判》,《哀悼基督》、《逃亡埃及》

人物生平

乔托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韦斯皮亚诺村中,据知他的家庭背景比较卑微,父亲是农民出身。童年时的乔托要做很多粗活,如放羊,到处帮工等。

青年时期,乔托拜意大利画家契马布耶﹝Cimabue﹞为师(有一说是契马布耶路过他家,看到10岁的乔托在石头上画羊群的样子,发掘了他的天份),主要是学画宗教画,然而他并不喜欢僵硬的拜占庭绘画风格﹝ltalo-Byzantine﹞,他认为宗教人物如圣母和耶稣,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因此他特别加强了人物画中的肌理和阴影感,也将过去平板的金或蓝色背景改为透视画法的一般风景。此突破获得宗教界的喜好,使他大受欢迎。

1300年代初期,乔托陆续画了相当多的宗教壁画,如亚西西(Assisi)教堂里圣方济﹝S.Francis﹞的宗教故事壁画;圣克罗齐教堂(SantaCroce)巴第礼拜堂中的宗教故事壁画(约为1319年-1328年画成)。其中圣方济的宗教壁画在西方绘画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史家以此认为乔托是第一个企图画出有透视感和深度空间的画家。

在乔托的其他作品当中,也明显的看出他对于画作中真实空间的表达相当努力,有些壁画甚至还搭配了真实教堂内部的透视感来构图。

除了壁画外,乔托也有很多单幅的蛋彩画作品。

1305年到1308年(有一说为1302年-1305年),意大利帕多瓦市﹝Padua﹞的斯克罗维尼家族委托乔托在史格罗维尼礼拜堂(CappelladegliScrovegni)的左、中、右三面墙画壁画,乔托一口气画了38幅连环的宗教故事画,祭坛上方是圣母玛利亚的故事;左右边的第二与第三条状带区是基督的故事;底台的墙壁是人类史。这是他目前被保存最完整的壁画纪录,其中最有名的为《犹大之吻》、《逃亡埃及》和《哀悼基督》,乔托也因此在意大利14世纪的绘画史上奠定了经典的地位。这个时期乔托也和但丁结为好友。但丁在神曲中提到乔托多次,并极力赞美他的画风。

乔托晚年时画风有点改变,当时哥德式艺术盛行,宗教人物的身长都一律加长并增加飘浮感,但他著名的透视背景画风依然没有改变。他死后因黑死病在欧洲盛行,因此到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时期,约有100年的断层。

历史背景

乔托可说是圣弗朗西斯教派(St.Francis)的历史画家。圣弗朗西斯教派是1215年由基督教圣徒圣法兰西(SaintFrancisofAssisi,1181-1226。又译为圣方济)创立的一个宗派。教义以克苦自卑,同情弱者为主。十三世纪原是中古的黑暗时代告终、人类发现一线曙光的时代,是诞生但丁、培根、托马斯·阿奎那(ThomasAquinas)的时代。圣法兰西在当时苦修布道,说宗教并非只是一种应该崇奉的主义,而其神圣的传说、壮丽的仪式、圣徒的行述、圣经的记载,都是对于人类心灵最亲昵的情感的表现。以前人们所认识的宗教是可怕的,圣法兰西却使宗教成为大众的亲切的安慰者。他颂赞自然,颂赞生物。相传他鸟兽说教时,称燕子为“我的燕姊”,称树木为“我的树兄”。他说圣母是一个慈母,耶稣是一个娇儿,正和世间一切的慈母爱子一样。他要人们认识充满着无边的爱的宗教而皈依信服,奉为精神上的主宰。圣法兰西这般仁慈博爱的教义,在艺术上纯粹是出新的材料。显然,过去的绘画是不够表现这种含着温柔与眼泪的情绪了。乔托的壁画即是适应此种新的情绪而产生的新艺术。

乔托个人的历史,很少确切的资料足资依据。相传他是一个富有思想的聪慧之士,和但丁相契,在当时被认为非博学的人。佛罗伦萨人委托乔托主持建造当地的钟楼时,曾有下列一条决议案:

“在这诸如在其他的许多事业中一样,世界上再不能找到比他更胜任的人。”

艺术革命有一个永远不变的公式:当一种艺术渐趋呆滞死板,不能再行表现时代趋向的时候,必得要回返自然,相其汲取新艺术的灵感。

据说乔托是近世绘画始祖契马布埃(Cimabue)的学生。但他童年时已在荒僻的山野描绘过大自然。因此,他一出老师的工作室,便能摆脱传统的成法而回到他从大自然所的教训——单纯与朴素上去。他的艺术,是表现圣法兰西教义的艺术。他的简洁的手法、无猜的心情,最足表彰圣法兰西的纯真朴素的爱的宗教。从今以后,那些悬在空中的圣徒与圣母,背后戴着一道沉重的金光,用贵重的彩石镶嵌起来的图像,再不能激动人们的心魂了。这时候,乔托在教堂的墙壁上,把法兰西斯的动人的故事,可爱的圣母与耶稣,先知者与使徒,一组一组地描绘下来,都像当时记载这些宗教故事的传略一样,使十三四世纪的民众感到为富丽的拜占庭绘画所没有的热情与信仰。

乔托的素描与构图同样是单纯、简洁。这是乔托的特点。乔托全部作品,都具有单纯而严肃的美。这种美与其他的美一样,是一种和谐。现代美术师家贝朗逊(B.Befeason)曾这样评价道:“绘画之有热情的流露,生命的自白,与神明的皈依者,自乔托始。这也是文艺复兴绘画所共有的精神。那么,乔托之被视为文艺复兴之先驱与佛罗伦萨画派之始祖,无论从精神上或形式上来讲,都是精当不过的评语了。

美术界但丁式的人物乔托是中世纪最后一位画家,也是新时代第一位画家。尽管他的绘画主题仍然以宗教内容为主,尽管他的绘画还带有近似中世纪蛮族美术的稚气,但在他的绘画中却潜藏着与宗教文化相对独立的世俗精神和与蛮族美术相对独立的客观精神。实际上,这即是希腊、罗马古典艺术中人本主义精神和“模仿说”的本质再现。从乔托的《宝座上的圣母》来看,虽然它的构图布局几乎没有超越中世纪画家的惯例,但在他的画中已看不到金碧辉煌的装饰趣味和飘然若仙的人物罗列了;那坚实的体积,那纵深的空间反映了乔托的绘画与中世纪绘画的明显差异,这种差异的关键并不在于技法,而在于观念。乔托全新的艺术观不仅在他的艺术中创造了质朴、清新、庄严、厚重的审美境界,而且为后人提供了一种研究和表达自然的艺术实验方式。自乔托以后,西方艺术家才逐渐的认识到,只有可视的客观物质世界,才是获取真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要源泉。

画风特点

乔托画作最大的特点是依照生活中的模特儿作画,笔下的人物生气勃勃,不仅有血有肉,并且有丰富的感情。与此同时,在他的作品上开始出现了背景。

人物影响

乔托的艺术创作不仅是对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影响极大,后来的马萨乔、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都十分重视向他学习。乔托创立的现实主义原则超越了一般技法范畴,从而具有典范意义。

画作赏析

《犹大之吻》

《犹大之吻》展现的是《圣经》“新约”上的一幅“画面”罗马总督誓言必须捉住耶稣,便收买了耶稣的十二个门徒之一的犹大。被誉为14世纪文艺复兴美术最辉煌的杰作,描绘了耶稣被犹大出卖,罗马官兵以犹大和耶稣接吻为暗号而逮捕耶稣的故事。

画中耶稣临危不惧,镇定安详,与叛徒犹大的丑恶嘴脸形成鲜明对照。

不论是耶稣还是犹大的形象,都摆脱了中世纪美术中的那种呆板和概念化的程式,而是表现出一种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世俗人物的思想情感,使人感到真实可信。乔托这幅画的构图虽然还保留着中世纪的平板模式,但必须看到的是在他在这副画上已经开始努力探索运用光和影来表现体积,并在画面层次和透视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逃往埃及》

《逃往埃及》描绘的是圣经中的故事。玛利亚生下耶稣·基督的消息使希律坐立不安,因为传说这孩子日后要做主,希律王一心想根除他。上帝知道后派使者告诉耶稣的义父约瑟,要他们立刻逃往埃及。在这幅画中,乔托画的就是约瑟带着圣母子在逃往埃及的途中。画面上,玛利亚抱着小耶稣骑在驴背上,前有约瑟,上有引路天使。圣母子的形象很突出。背景是起伏的山丘和树木。在这个传统的宗教题材中,乔托一反中世纪旧艺术的公式化象征手法,运用了初步的写实技巧,表现了一种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将神的故事完全世俗化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反封建思想。作品构图层次分明,气氛庄重朴实,人物表情接近生活真实,是一幅充满现实生活情趣的图画。虽然画中的背景画得很简单,山丘树木的关系还有不少缺陷,但已可窥见画家对自然风光的注意。这幅画开了文艺复兴艺术的现实主义道路。

乔托的壁画表现的都是宗教内容,但实质上描绘的是人的生活、人的情感、人的形象,既生动又有生命气息,与中世纪那种僵硬的木头人似的造型有明显区别。他的功绩在于推翻了当时在艺术中占统治地位的中世纪的清规戒律,开始面向生活,面向大自然,从而使意大利绘画摆脱了中世纪拜占庭宗教画风,走上了现实主义的道路。因此,乔托被公认为欧洲绘画之父,他的艺术对欧洲绘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人物评价

乔托·迪·邦多纳(giottodibondone),是同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之勃起联系在一起的。在造型艺术史上,他一向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现代绘画天才的奠基者。

他,发现了人,把人从神学的铁牢里解放出来,请入造型艺术的殿堂。虽然他笔下的新人形体还不完美,精神还不占主要地位,优美、崇高尚未成熟,但毕竟为我们开创了一个新时代。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乔托出发了意大利的民族基因,把新兴的意大利人同古希腊、罗马人的气质联系起来,并以古朴庄严的绘画风格展现在世人面前。

乔托又是一位多面手,不但长于绘画,还常与雕刻和建筑。他身后有一大批多才多艺的造型艺术大师涌现,使得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艺术奇迹名垂青史。

在画家的工作室里,这位自然之子一有机会便挣脱呆滞死板的中古绘画传统的束缚,回到他取自大自然的纯真朴实中去,很快便“青出于蓝胜于蓝”,超过了他的老师。契马布埃慧眼识乔托的故事,后来在诗人但丁所写的不朽之作《神曲》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人类力量的空虚的光荣啊!

他的绿色即使不被粗暴的后代。

超过,也在那枝头驻得多么短促啊!

契马布埃想在绘画上立于不败之地,

可是现在得到彩声的是乔托,

因此那另一个的名声默默无闻了。

——《神曲·炼狱篇》

薄伽丘在《十日谈》里称乔托为“卓越的天才”“佛罗伦萨的灯塔”“把淹没了许多代的美术带入了人间”等等

标签: 乔托·迪·邦多纳

更多文章

  • 李鱓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鱓

    李鱓[shàn](1686年—1756年),字宗扬,号复堂,别号懊道人、墨磨人,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生,乾隆二十一年(1756)卒,江苏扬州府兴化人,明代状元宰相李春芳第六世孙。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康熙五十年中举,康熙五十三年召为内廷供奉,其宫廷工笔画造诣颇深,因不愿受“正统派”画

  • 丁观鹏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丁观鹏

    丁观鹏,生卒年不详(生于康熙晚期,约卒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以后),清代画家,艺术活动于康熙末期至乾隆中期,顺天(今北京)人。丁观鹏雍正四年(1726)进入宫廷成为供奉画家,他擅长画人物、道释、山水,亦能作肖像,画风工整细致,受到欧洲绘画的影响,其弟丁观鹤同时供奉内廷。本名:丁观鹏所处时代:清

  • 金昆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金昆

    金昆,清朝画家,善画。康熙(一六六二至一七二二)时供奉内廷,有庆丰图、虎邱待月图均邀御题。本名:金昆所处时代:清朝主要作品:《国[清]朝画徵录》职业:画家金昆,清朝画家,善画。康熙(一六六二至一七二二)时供奉内廷,有庆丰图、虎邱待月图均邀御题。乾隆五年(一七四o)尝与陈枚、孙祜、程志道、丁观鹏合作庆

  • 张雨森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雨森

    张雨森,清朝画家。初名雨,字作霖,一字紫琅,号苍野,经子,工山水,得文家风韵。善泼墨,惜用墨皆渗以胶。亦善画花鸟。中文名:张雨森国籍:中国出生地:安徽当涂职业:画家代表作品:《秋林曳杖图》字:作霖特长:工山水张雨霖,初名雨,字作霖,一字紫琅,号苍野,安徽当涂人,经子,工山水,得文家风韵。善泼墨,惜用

  • 余省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余省

    余省(1692年—1767年),字曾三,号鲁亭,江苏常熟人,余珣之子,清代著名画家。曾受业于蒋廷锡。乾隆(1736—1795)时与唐岱、周鲲同祗候内廷,善花鸟、虫鱼、翎毛,间亦参用西法,赋色妍丽,尤善画蝶,工兰竹水仙,所作叠邀高宗睿题,藏于石渠宝笈。本名:余省字:曾三号:鲁亭所处时代:清朝出生地:江

  • 张宗苍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宗苍

    张宗苍(1686-1756),字默存,江苏苏州人,画家。师承清代娄东画派的传人黄鼎。擅山水画,代表作有《吴中十六景》。本名:张宗苍字:默存所处时代:清朝出生地:江苏苏州出生日期:1686年逝世日期:1756年主要作品:《吴中十六景》等公元1751年,乾隆皇帝南巡,张宗苍进献了画册《吴中十六景》,深得

  • 顾见龙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顾见龙

    顾见龙(1606--1687年后),字云臣,自号金门画史,江苏太仓人,一作吴江人,居虎丘。康熙初与顾铭同时以写真祗候内廷,名重京师。系曾鲸弟子。兼工人物故实,笔法粗犷,衣纹流畅。画佛像极庄严华美,其工细之作堪与仇英共席。陈庚云:“余见所画《汤文正公(斌)像》,其子侄皆云酷肖。”描绘人物细致传神,注重

  • 周笠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周笠

    周笠,字牧山,清嘉定人,周颢之侄。善刻竹,与周颢齐名。擅长绘画,山水师法元四家,水墨花卉生意盎然。周笠少时与周颢同学画,同刻竹,但各得其意,各不相袭。清人评其作品“生意远出,神气内涵,万点当虚,千层叠起,浑厚中自露秀色”。周笠晚年客居扬州,六十岁而病卒,今传世作品较少。本名:周笠字:牧山所处时代:清

  • 包栋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包栋

    包栋,字子梁,号近三,一号子良,又号苕华馆主,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寒松阁谈艺琐录作江苏苏州人。刘咏弟子。中文名:包栋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中国善画山水、人物、花鸟,无不精妙。画人物,衣褶古雅绝伦,似于必改琦、费丹旭两家外,别树一帜。所作花木,笔意秀雅,苏浙诗笺,多其手绘。道光二十九年(184

  • 王玖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玖

    王翚一派,学者每失之甜,玖善用枯笔,故无此病。又尝作修篁拳石小品,深得恽寿平疏峭之致。偶仿沈周古桧。笔力圆健可与竹岭(王三锡)之松称双绝。与王昱、王宸、王愫合称“小四王”。传世作品有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作《仿元人山水册》、四十九年(1784年)作《红树秋山图》扇页、四十二年(1777年)作《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