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妃(693年-726年8月15日),天水郡(今甘肃省天水市)人。唐玄宗李隆基嫔妃之一,乐工赵元礼之女。出身卑微,美丽动人,能歌善舞,在铜鞮令张暐推荐下,嫁给潞州别驾李隆基,生子李瑛。开元元年,进入长安,参加亲蚕礼,深得宠爱。开元三年(715年),儿子李瑛成为皇太子,父兄入朝为官。开元十二年(724年),册封丽妃,位列三妃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赵丽妃逝世,享年三十四,谥号为和,为唐朝极少数拥有独立谥号的后妃。
基本资料
本名:赵氏
别名:赵丽妃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天水郡
出生日期:693年
逝世日期:726年
主要成就:宠于玄宗
谥号:和
人物生平
民女得宠
赵氏原本是潞州的歌女,出身相当卑微。唐玄宗还身为临淄王时,于景龙二年(708年)至四年(710年)期间出任潞州别驾,在当地见到美丽动人、能歌善舞的赵氏,相当喜爱,便纳为侧室,宠极一时。大约在此时,赵氏生下了玄宗的第二子李嗣谦(即李瑛),不过,玄宗并没有立即把她纳入自己府邸,而是让她与诞下的麟儿暂居别处。
赐号丽妃
唐中宗遭韦后及安乐公主谋杀后,政局大乱。临淄王平定乱事,被改封为平王,拥戴父亲安国相王李旦。唐睿宗即位后,改元景云,立平王为皇太子。其子李嗣谦也在这一年(710年)的九月,封真定郡王。此时因赵氏为皇太子宠妾的关系,其父赵元礼、兄赵常奴都得以在京城任职。
开元元年(713年),玄宗继位,并接赵氏入宫。
开元二年(714年)三月初六,赵氏参加了种蚕礼,因礼节端正得到玄宗和皇后的赞许。
开元三年(715年)正月,时年九岁的李瑛被李隆基立为了太子。不但赵氏之父兄更进一步担任朝中任官,赵氏的宠爱于此时达到顶点。
开元年间,玄宗将皇后之下的四妃(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改为三妃(惠妃、丽妃、华妃)。
在开元十二年(724年)王皇后被废后,玄宗特赐武氏为惠妃。赵氏则成为三妃之一的「丽妃」,另一后宫刘氏为三妃之一的华妃。
失宠而死
其后随着武惠妃受到玄宗隆宠,原本自皇太子时代就受宠的赵丽妃、皇甫德仪等嫔妃纷纷失宠,遭到疏远。
开元十四年(726年)六月,太原尹张孝蒿奏称有李子峤自称玄宗在潞州与赵妃所生皇子,玄宗命杖杀之。
同年七月十四日,失宠的赵丽妃在东都的春华殿过世,年三十四,谥为「和」。曰:“赵和丽妃”。同月二十六日,赵丽妃被安葬在北邙。
身后事迹
赵丽妃所生太子李瑛(原名嗣谦)在母亲过世后,由于玄宗宠幸武惠妃,且惠妃又生有数名子女的关系,其太子地位时常遭到威胁。至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时,李瑛终于遭到武惠妃设计,被废为庶人并遭杀害。而心存不良的武惠妃,也于同年病逝。
史籍记载
《旧唐书·列传第五十七·玄宗诸子》记载:
《新唐书·卷八十二·列传第七》记载
《新唐书·列传卷七十六列传第一》记载: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一·唐纪二十七》记载:
《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一和丽妃神道碑铭奉敕撰》
家庭成员
父亲:赵元礼
配偶:李隆基,唐玄宗
儿子:李瑛,废太子
兄长:赵常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