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黄钏

黄钏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586 更新时间:2023/12/31 5:37:51

黄钏,字珍夫,号后谷,福建福安人,明正德五年(1510年)生。幼年丧父,由母季氏抚养成人。嘉靖十六年(1537年)举人,任浙江温州郡丞。善诗与同乡、监察御史郭文周相唱,交谊深厚。当时,东南沿海倭患频仍,而温州首当其冲。黄钏亲督士兵修城墙,造战具,加强备战。在自己居所,题楹联自勉:“览镜徘徊,老我成翁双鬓白;挥戈慷慨,平生许国寸心丹。”

基本资料

本名:黄钏

字:珍夫

号:后谷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福建福安

简介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冬,倭寇进犯温州,黄钏奉命统兵击退。有人建议乘胜追击,黄钏认为士卒未经训练,无胜算把握,不许进兵。并立即加强对士兵的训练,以防倭寇卷土重来。

个人经历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春,倭寇又大举进犯温州。黄钏传檄各部,出城拒敌。出发前勉励将士们道:今日杀贼报国,有进无退,望诸君不负众望。随后,黄钏把部队分为左、中、右三军,自统中军迎敌。倭寇亦分三路来犯,并以精兵对抗黄钏率领的中军。黄钏率兵力战,亲发劲弩、巨炮,终使倭寇不支。但因左、右两军的统领均为纨绔子弟,遇敌即溃,致使黄钏所率中军,受敌三路夹攻,腹背受敌,虽竭力抵抗,终因寡不敌众,兵败被俘。

黄钏被俘后,倭寇迫其投降,但不为所动。倭寇要其拿钱赎命,黄钏笑骂道:“尔不知黄大夫不爱钱耶?”倭寇一怒之下,把黄钏寸割至死。温州军民得知黄钏死难,悲痛不已。其嗣子黄文烨找不到尸体,只得将其衣冠入敛,葬于福安县二十五都白沙村。朝廷得知黄钏壮烈殉难,追赠为浙江布政司参议,荫黄文烨入国子监,并立祠享祭。刑部尚书世贞为黄钏作《墓志铭》。

黄钏祖籍福建安溪长泰里(今城厢镇、参内乡一带),随母迁居福安,于福安中举。殉难后,朝廷彰其事迹,康熙朝,安溪修编县志,收录其事迹于“人物志”里面。

黄钏

黄钏,字珍夫,安溪长泰里人,生于明正德七年(1512)。6岁丧父,由寡母抚养成长。自小勤奋攻读。嘉靖十六年(1537)考中举人,历官至浙江温州府同知。

黄钏在温州府任内,正值倭寇活动猖獗。温州地处要冲,是倭寇抢掠的主要目标。黄钏发动军民固城守,修舰船,整顿队伍,加强戒备。

嘉靖三十四年(1555),倭寇骚扰温州。黄钏率领军民将其击走。为防倭寇卷土重来,黄钏积极整饬队伍,加紧防备,严阵以待。

三十七年,大股的倭寇再次窜扰温州。上司命令黄钏就地清剿。面对强寇,有的胆怯动摇,主弃城而逃;有的主张坚守城池,不可出击,置城外居民于不顾。黄钏力排众议,明确地指出:城内是我们的百姓,城外也是我们的百姓,都不能让其遭殃。援引兵书“先声有夺人之心”。主张乘其立足未稳,主动出击,以此取胜。他亲自进行部署,把兵力分为三部,一部从上流守卫垒石,一部从下流守卫铁场,互为应援,伺机出击,自己则统率中军正面迎敌。

出击前举行誓师,黄钏高擎酒杯,环视众军士,庄重宣布:“不愿从者听便”。群情激愤:“君以身当敌,吾属敢负公。”众皆一饮而尽,出城击敌。黄钏身先士卒,执弓督战,劲弩巨炮齐发,敌人招架不住,纷纷后退。敌人看到正面攻击难以取胜,遂将队伍作了调整,兵分三路,除用主力与黄钏接战外,另分一路突进上流偷袭垒石,一路往下流直捣铁场。两处统领皆纨绔子弟,贪生怕死,遇敌即弃军逃走,不战自溃。贼得手后,合兵攻击黄钏。黄钏腹背受敌,正面之敌稳住阵脚后,极力反扑。黄钏三面被围,阵脚大乱。部下劝其乘乱逃脱,免遭不测。黄钏执剑叱道:“死亦得死在此地。”奋勇直前搏斗。贼兵蜂拥而至,黄钏终因寡不敌众,不幸被俘。

黄钏从容坐在榕树下。倭寇了解他的身份后,先是胁迫他投降。黄钏愤然站起,斥道:“黄大夫还不知世上有投降二字。”倭寇又要他出金赎身,说“只要你拿出一千两金,就放你回去”。黄钏昂然大笑:“你不知道黄大夫不爱钱吗!”继又大骂:“你们死在旦夕,还要钱干什么?”倭寇老羞成怒,把黄钏的衣服剥光,活活寸斩而死。时年47岁。

黄钏妻陈氏和子文华闻讯后,到处寻觅不到尸体,只好具衣冠葬于白沙邱。

事后,朝廷按其功绩,追赠黄钏为浙江参议。并荫一子入国子监,温州府建祠纪念。后安溪县将其奉祀在名宦祠,与森等合称八君子。

黄钏生前著有《坠蕉集》。

黄钏,字珍夫,安溪人。由举人历官温州同知。嘉靖三十四年,倭入犯,钏击走之。知倭必复来,日夜为备。又三年,倭果大至。钏出城逆击,分军为三,钏将中军,其二军帅皆纨袴子,约左右应援。及与倭遇,倭遣众分掩二军,而以锐卒当中军。钏发劲弩巨礮,战良久,倭方不支,二军帅望敌而溃。倭合兵击钏,钏腹背受敌,遂被执。胁之降,不屈,责以金赎,钏笑且骂曰:“尔不知黄大夫不爱钱邪!”倭怒,裸而寸斩之。子购尸不获,具衣冠葬。事闻,赠浙江参议,官一子,有司建祠。主

标签: 黄钏

更多文章

  • 黄琵琶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黄琵琶

    黄琵琶(1891—1953),艺名黄韵清,福建南安石井人。本名:黄琵琶出生地:福建南安石井出生日期:1891年逝世日期:1951年11岁入“福祥兴班”学戏,拜师李允鲍。先学旦角,后学老生,再转学丑。擅演男丑,尤以破衫丑为最。其演出的主要剧目有《管甫送》、《番婆弄》、《义德山》、《唐二别妻》等。民国8

  • 黄镇成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黄镇成

    黄镇成(1287-1362)字元镇,号存存子、紫云山人、秋声子、学斋先生等。邵武(今福建邵武县)人,元代山水田园诗人,与黄清老(邵武故县人)被后人并称为“诗人二黄”。初屡荐不就,遍游楚汉齐鲁燕赵等地,后授江南儒学提举,未上任而卒。著有《秋声集》四卷、《尚书通考》十卷。本名:黄镇成字:元镇号:存存子、

  • 黄一府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黄一府

    黄一府(1082~1166年),宁德市虎浿乡黄家村人。自幼敏捷,俭朴勤奋,好学上进,尤爱习武,八岁能诗文。本名:黄一府字:修业所处时代:宋朝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宁德市出生日期:1082年逝世日期:1166年主要成就:竹木蒸笼创始人性别:男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年方15岁的黄一府,以其灵巧的

  • 黄绍昌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黄绍昌

    黄绍昌(1836—1895)清书画家、藏书家。字芑香,广东香山良都(今中山市)人,同治十三年(1874)菊花会征诗,所作诗文名列前茅,有“菊花状元”之称。本名:黄绍昌字:芑香所处时代:清出生地:广东香山良都出生日期:1836年逝世日期:1895年主要作品:三国志音义职业:书画家光绪十一年(1885)

  • 黄植桢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黄植桢

    黄植桢(1878~1935),黄植楠之兄。字维周,惠阳县府城(今惠州桥西)柏子树下人。惠州知名教育家。工诗词,精通历史和数学。早年任教丰湖书院,1910年后任惠州府两等学校、惠阳县立第二小学校长25年。治校注重言传身教,遴选教师要求德才兼备,教育学生谆谆善诱。主持校政期间,学生升中率达99%以上。“

  • 黄佛颐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黄佛颐

    黄佛颐(1886~1946),字慈博,广东中山人,民国藏书家、文献学家。南社社员、清末拔贡生。喜好收藏文物古籍,对金石文物尤其重视,搜集家谱40多种。本名:黄佛颐字:慈博出生日期:1886年逝世日期:1946年籍贯:广东中山黄佛颐(1886~1946),字慈博,广东中山人,民国藏书家、文献学家。南社

  • 黄若金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黄若金

    黄若金(1885—1969),又名毓卿,福建柘荣县城郊乡前山村人。本名:黄若金出生地:福建柘荣县出生日期:1885年逝世日期:1969年黄若金(1885—1969),又名毓卿,福建柘荣县城郊乡前山村人。清光绪十一年(1885)出生。黄若金博闻强记,口才甚佳。念过几年私塾,粗通文字,却能把故事讲得有声

  • 黄中辅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黄中辅

    黄中辅(1110—1187)字槐卿,晚号细高居士。是抗金名将宗泽的外甥。义乌县城东隅金山岭顶人。曾祖父黄昉,双井黄氏六世,从江西修水双井回迁浙江金华浦江;祖父景圭,北宋大诗人黄庭坚的堂弟,金吾卫上将军,居浦阳(今浦江)。父琳,迁居义乌。黄中辅赤诚爱国,忠奸分明,崇尚气节,不为苟合。时秦桧柄国,诬害忠

  • 黄华音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黄华音

    黄华音(明万历崇祯年间人),是永定“第一名山”东华山的开辟者,抚市乡华丰村人。曾在青草湖随著名道士沈龙湖学道,为沈龙湖的入室弟子。本名:黄华音所处时代:明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抚市乡华丰村黄华音(明万历崇祯年间人),是永定“第一名山”东华山的开辟者,抚市乡华丰村人。曾在青草湖随著名道士沈龙湖学道,为

  • 黄居石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黄居石

    黄居石(1626-?年)字慎,一字圮仙,广东新会人。初居江门水南乡,后迁岭梅里(今属江门市)。出身平民家庭,少喜作诗。本名:黄居石字:慎,圮仙所处时代:明末清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初居江门水南乡,后迁岭梅里出生日期:1626年逝世日期:约1690年主要作品:《自知集》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