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依克唐阿

依克唐阿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784 更新时间:2023/12/31 3:21:40

依克唐阿(穆麟德:iktangga;1834年—1899年4月27日),字山,扎拉里氏,满洲镶黄旗人,祖籍吉林伊通,出生于今伊通满族自治县县城东南马家屯。清朝晚期将领。依克唐阿在抗击日、俄侵略,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中,立下了卓著的功绩,受到朝廷器重,被授为头品顶戴、镇守盛京等处将军,管理兵刑两部,兼管奉天府尹事务,任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等官职,有“东北三省海外天子”之称,被誉为“虎将军”。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去世,谥诚勇,予建祠。

基本资料

本名:扎拉里·依克唐阿

别名:虎将军

字:尧山

所处时代:清朝

民族族群:满族

出生地: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城东南马家屯

出生日期:1834年

逝世日期:1899年4月27日

主要成就:抗击日、俄入侵;转战吴、皖、鲁、豫,先后救出难民以十数万计

祖籍:吉林伊通

官职: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等

谥号:诚勇

封号:法什尚阿巴图鲁

旗籍:满洲镶黄旗

名:iktangga

人物生平

战功起家

依克唐阿性刚毅,喜狩猎,善骑射。

1852年(咸丰二年),20岁的依克唐阿编入满洲八旗“马甲”,后随副都统开隆阿征调入关,转战浙、皖、豫诸地,围剿太平军和捻军。

1858年(咸丰八年)因功赏赐花翎顶戴,晋骁骑校。

1861年(咸丰十一年),依克唐阿效力于钦差大臣僧格林沁麾下。因剿除捻军有功,补防御。

1862年(同治元年),调任三姓(今黑龙江依兰)满洲镶白旗佐领,补三姓镶白旗佐领。当时值吉林柳条边外农民军兴起,依克唐阿奉命率军镇压农民军,于伊通河畔斩杀农民军首领刘果发。

1866年(同治五年),迁协领,词条赐号“法什尚阿巴图鲁”(意诚勇)。

驻防东北

1869年(同治八年)10月,依克唐阿被派往黑龙江,任墨尔根副都统。赴任后,努力整顿旗务、修缮兵甲,聘请博学开发文化,兴办屯田戍边事宜,巩固边陲,成绩卓著。

1872年(同治十一年),补黑龙江副都统。

1874年(同治十三年)。奉旨署黑龙江,掌管龙江防务,后调任瑷珲副都统。时值沙俄以不平等的《北京条约》为口实,强占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大片中国领土之后,又隔江窥视瑷珲城,不断骚扰沿江屯落。同时强制发行俄贴,强迫中国边民以银易贴,致使“俄贴充溢不下数百万”,并扬言五日内不兑换,逾期银票作废。严重干扰边界正常贸易和人民生活,北疆危在旦夕。依克唐阿“简从渡江”,亲自与沙俄据理交涉,“始获宽限,争回银票一百数十万两”,商票边民无不啧啧称道。

1875年(光绪元年)春,俄军强行占领住有5000余旗户的中国领土苏中阿地区,依克唐阿亲自带兵拒敌,据理力争,保卫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

1879年(光绪五年),依克唐阿奉命调任新设呼兰副都统,并被黑龙江将军丰绅保奏为协办夷务(俄国事务)交涉人员之一。在呼兰任内,依克唐阿致力奖学、治盗,为呼兰的发展制定了长远规划。此时,由于中俄两国改议新疆条约之事萌生纠纷,乌苏里江边防紧张。清政府为防不测,决定新设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以“谋勇兼优”被保举,任珲春副都统。

1880年(光绪六年),其母去世,依克唐阿回乡丁忧。

1881年(光绪七年)4月,朝廷在珲春设副都统,依克唐阿首任珲春副都统。接任后,他率马步各营和招募的猎户,修城池、设卡伦、筑炮台,择险拒守;率部修筑珲春至吉林和宁古塔两条大路,派员常年维修;招民垦荒3万垧,解决戍边军粮。使荒远的边疆小镇成为经济繁荣,兵强将勇的边陲要塞。

1885年(光绪十一年),依克唐阿会同钦差勘界大臣、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吴大澄勘定中俄边界。争回土字界牌和黑顶子地方,并重申中国的图们江航行权,签订了《中俄珲春东界约》和6个勘界议定书,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和领土主权。吴大澄敬佩依克唐阿的智勇,乘兴于黑顶子花岗岩上奋笔书成“龙虎”二字,刻石以示纪念。后人称为“龙虎石碑”。

甲午战争

1894年(光绪二十年),甲午战争爆发,依克唐阿请率军自效,议赴汉城迎击日军,朝廷许之。师至奉天而平壤已失,乃奉命进驻九连城,与宋庆协守鸭绿江防务。分工依克唐阿率镇边军守长甸河口、蒲石河口、鼓楼子、安平河口一线。10月24日,日军由朝鲜水口镇涉水渡江,依军侍卫倭恒额见敌军至,仓皇逃遁。日军遂占领安平河口,依克唐阿率队退往宽甸。此后,依克唐阿率黑龙江镇边军在赛马集一线与扼守摩天岭之清军聂士成部互为犄角,迎击日军第五师团。先后战于草河岭、崔家房、樊家台、雪里站等地,抗击日军企图打通摩天岭,由东路入侵奉天的图谋。12月14日,依克唐阿令镇边军分统寿山、马队统领永山逆袭凤凰城,遇伏,永山阵亡。依克唐阿保余军退。清廷下诏将依克唐阿革职留营,以图后效。

1894年底,奉旨督军前往辽阳、海城会同吉林将军长顺严防,以杜日军北犯。12月24日,依克唐阿与长顺在辽阳举行会议,协商反攻海城,保卫辽阳作战事宜。从1895年1月17日开始至2月底,依克唐阿会同长顺、徐邦道、光久、宋庆、吴大澄、魏光焘等部,五次反攻海城,但均无功而返。

正当清军集中数万大军反攻海城时,日本第一军第五师团由凤凰城西下进犯辽阳、鞍山。3月2日,清廷电令依克唐阿、长顺即日统带全军,迅速赴援辽阳。于是,依、长两军先后由海城北撤,驰援辽阳。海城围解。3月5日至9日,日军集中在东北战场的第一、第三、五师团主力,发动辽河下游战役。先后攻占了牛庄、营口、田庄台。清军在东北战场彻底失败。

晚年经历

甲午战争结束后,依克唐阿曾上疏奏请练兵队、筑炮台、造铁路、制枪炮、开矿产、治团练等六事。清廷以矿政尤为重要,谕令妥筹开办。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3月赐头品顶戴,五月授镶黄旗汉军都统,同年八月出任盛京将军。

1899年4月27日(光绪二十五年三月十八日)去世,享年67岁,谥诚勇,予建祠。

轶事典故

依克唐阿虽然胆识过人,但是很邋遢。平日,依克唐阿吃完饭不爱刷锅,总是现用现刷。依克唐阿在任骁骑校时,一次行军打仗前,军营将士都已经吃完饭挂灶了,依克唐阿还没吃完,这时候,军号响了,众将士纷纷上马,依克唐阿连忙把锅端起来,直接搭在马屁股后面,这一搭不要紧,马受不了烫,一溜烟冲到敌营后方,依克唐阿就势从后方杀起来,敌军乱了阵脚。军队前后夹击,大败敌军。之后,依克唐阿率军多次击退沙俄入侵,战功显赫。从此,依克唐阿威振四方,深得慈禧太后的赏识,被认作干儿子。慈禧下旨,依克唐阿可以自由出入大殿。

历史评价

《清史稿》:依克唐阿勇而有谋,性仁厚,不嗜杀,每有俘获,不妄戮一人。转战吴、皖、鲁、豫,先后救出难民以十数万计,至今人尸祝之。初与长顺订兄弟交,长顺兄事之。及议辽阳战守,语不协。依克唐阿毅然独任其难,曰:“孰使我为兄也者?”其雅量如此。

东三省练军自成军后,终未当大敌,而依克唐阿、长顺一奋其气,遂保辽阳而无失,中外称之。丧师辱国者数矣,此固差强人意者哉。

后世纪念

依克唐阿碑,位于中国吉林省敦化市大石头镇哈尔巴岭村东北,为一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类型为石刻,公布时间为1987年10月20日。该文物保护单位由敦化市文管所管理。

墓葬发现

2012年6月21日,依克唐阿墓在吉林市船营区欢喜乡下洼子村被村民发现。墓地的四周用水泥方柱和铁丝环绕着,南北长约20米,东西宽约15米。依克唐阿将军被埋葬在墓地的东南角,其坟直径约有6米,高为1米,坟的周边用红砖砌成。在坟的北侧立有一块石碑,其正面写着醒目的“先祖依克唐阿墓”几个大字。碑的背面刻有碑文,上面写道:“公讳依克唐阿,字尧山,吉林伊通,满镶黄旗人,生于一八三二年,卒于一八九九年。公自青年从戎南征北战,戎马一生,特别是一八七五年对俄作战及一八九四年甲午战争时,英勇善战,打败了敌人的侵略,保卫了祖国的领土完整。因其战功显赫,清政府赏头品顶戴擢升盛京将军。公病故后,清廷御赐墓碑及墓志,以记其功。文革时期,墓地被炸,墓碑亦不知去,后为纪念先祖,玄孙辈重修墓地,以慰在天之灵。”石碑周围长满杂草,虽然岁月沧桑,石碑已显老旧,但是上面的字迹仍清晰可见。

标签: 依克唐阿

更多文章

  • 杨用霖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杨用霖

    杨用霖(1854-1895),字雨臣,福建闽县人,清代海军将领。1894年11月,“镇远”巡海回威海,舰底触礁进水,管带林泰曾忧愤自杀。杨用霖升护理左翼总兵兼署镇远管带。当时旅顺已经失陷,“镇远”无法进坞修理,杨用霖带领人员想尽办法,日夜赶修,终于将舰底补好。次年2月11日,丁汝昌和刘步蟾先后自杀。

  • 徐用仪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徐用仪

    徐用仪(1826年10月22日-1900年8月11日),字吉甫,号筱云,浙江海盐人。晚清名臣。清咸丰九年(1859)举人。同治元年(1862)为军机章京。次年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光绪三年(1877)为太仆寺少卿,迁大理寺卿。曾上《整顿圜法疏》,提出整顿钱法建议,并奉旨议行。二十年,任军机大臣。是

  • 小策凌敦多布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小策凌敦多布

    小策凌敦多布(?—约1746年),又作小策凌敦多克、小策凌端多布。号墨尔根岱青。清代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将领。巴图尔珲台吉弟墨尔根岱青曾孙。勇武善战。史称“大者善谋小者勇”,就是对他和大策凌敦多布的赞誉。本名:小策凌敦多布号:墨尔根岱青所处时代:清朝民族族群:蒙古族出生地: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出生日期:

  • 乌拉那拉氏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乌拉那拉氏

    乌拉那拉氏(穆麟德转写:UlaNara),又译乌喇那拉氏、乌拉纳喇氏,是满族姓氏,原为明末海西女真四部之一乌拉部的部族姓氏,为满洲八大姓之一。中文名:乌拉那拉氏得姓始祖:纳齐布禄民族:满族发源地:中国吉林著名人物:孝烈武皇后、孝敬宪皇后、惠妃乌拉那拉氏源自那拉氏(纳拉氏),为那拉氏分支。因部落得名。

  • 汪士铎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汪士铎

    汪士铎(1802年7月14日——1889年8月3日),江苏江宁(今南京市)人,清末的历史地理学家。汪士铎生于嘉庆七年,是破落的封建地主家庭出身,曾经过商,中过举人,一生以游幕和接徒为业,光绪十五年七月七日(己丑年,辛亥日)去世。他的主要著作有《汪梅村先生集》《悔翁笔记》《南北史补志》《水经注图》等。

  • 伍敦元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伍敦元

  • 许珏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许珏

    许珏(1843—1916)清代外交官。字静山,晚号复庵,江苏无锡人。光绪壬午举人。历仕广东特用道二品顶戴、四品钦衔,出使美、西、秘大臣之参赞、出使意大利大臣,有文集。中文名:许珏职位:清代外交官字:静山出生时间:1843年死亡时间:1916年许珏(1843—1916)清代外交官。字静山,晚号复庵,江

  • 廷雍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廷雍

    廷雍(1853—1900)满清宗室。满洲正红旗人,觉罗氏。字绍民,一作邵民,号画巢,别号溪山埜客、梦兰、木兰。觉罗崇恩子。由贡生累官直隶布政使。裕禄死,代理直隶总督,以支持义和团嫌疑被八国联军执杀于保定,为庚子事变中被八国联军所杀级别最高的中国官员。本名:廷雍字:绍民,邵民号:画巢,溪山埜客、梦兰、

  • 吴重憙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吴重憙

    吴重憙(1838-1918),字仲饴,吴式芬次子,海丰县(今无棣县)城里村人。清同治元年(1862年)科举人,授工部郎中。本名:吴重憙字:仲饴所处时代:清同治出生地:海丰县(今无棣县)城里村出生日期:1838年逝世日期:1918年主要成就:开封知府、江南江安粮道、福建按察使、江宁布政使他竭诚秉公,政

  • 富察·福长安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富察·福长安

    富察·福长安(1760-1817年),满洲镶黄旗人,字诚斋,清朝将领。大学士傅恒第四子,军机大臣福康安之弟,孝贤纯皇后之侄。在清高宗时期官至军机大臣、户部尚书。因平定台湾、廓尔喀战役有功图形紫光阁,封一等侯。嘉庆四年,高宗崩,被指责与和珅同党,逮下狱,夺爵,籍其家,旋遣往裕陵充供茶拜唐阿,屡坐事谴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