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元善见

元善见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242 更新时间:2023/12/14 4:01:42

元善见(524年~552年1月21日),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南北朝时期东魏皇帝(534年~550年),孝文帝元宏曾孙,清河文献王元怿之孙,清河文宣王元亶之子。元善见仪表堂堂,沉雅明静,心怀大志,世人赞叹有北魏孝文帝的风范。拥有文武才干,颇得朝望。永熙三年(534年),孝武帝元修迁都长安后,被大丞相高欢拥立,即位于邺城,年号天平,时年十一岁,册立高欢的女儿为皇后,由大司马元亶和权臣高欢共同辅政。高欢死后,其子高澄承继父职,权势更大。武定八年(550年),被迫禅位于齐王高洋。北齐建立后,受封中山王,后被高洋毒杀,年仅二十八岁,谥号孝静,安葬于邺西陵(天子冢)。

基本资料

本名:元善见

所处时代:南北朝(东魏)

民族族群:鲜卑族

出生地:洛阳

出生日期:524年

逝世日期:552年1月21日

谥号:孝静皇帝

在位时间:534年—550年

年号:天平(534年)、元象(538年)、兴和(539年)、武定(543年)

性别:男

人物生平

清河世子

孝静帝元善见,是北魏孝文帝元宏曾孙,清河文献王元怿之孙,清河文宣王元亶之世子,母亲为清河王妃胡氏(灵太后的堂侄女)。

永熙三年(534年),元善见官拜通直散骑侍郎。同年八月,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北魏末年,高欢操控了生杀予夺大权。

永熙三年(534年),孝武帝元修与高欢决裂,于是逃离洛阳,西去关中投奔了宇文泰。元修走后,高欢任命清河王元亶为大司马,全权处理国家政务。元亶还没即位,就“出入已称警跸”,而且刚愎自用,惟我独尊,不把高欢放在眼里。鉴于此,高欢把元亶赶下台,另立元亶的世子元善见为帝,时年十一岁。同年十月十七日,元善见在洛阳城东北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天平。这样以来,北魏同时出现了元善见和元修两位皇帝,从此分裂为两部分。

傀儡皇帝

东魏初期,时局动荡,烽烟四起。东面兖州、青州的起兵,西面西魏的宼掠,南面萧梁的进攻,这种复杂的局势,是十一岁的孝静帝无力应付的。再者,其父元亶的废立遭遇也让他学会了隐忍,一切惟高欢之命是从。不久,东魏都城从洛阳迁到了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当时,邺城出现了一首童谣:“可怜青雀子,飞来邺城里。羽翮垂欲成,化作鹦鹉子。”青雀,暗指孝静帝;鹦鹉,暗指高欢。这首童谣,形象地道出了北魏皇权的一败涂地和少年天子的艰险处境。高欢的野心很大,但他是靠讨伐叛逆、复辟君位起家的,所以不敢轻易篡位称君。孝静帝元善见自幼聪明,几年的傀儡生涯使他更懂得人情世故。

为了拉近与高欢一族的距离,天平四年(538年),孝静帝主动提出立高欢的二女儿为皇后。对此,高欢起初固然推辞,孝静帝元善见坚持己见,直到兴和元年(539年)五月,孝静帝才如愿以偿地成为高欢的女婿。此后,高欢表面上对孝静帝还算恭谦,孝静帝也成长得有胆有谋,文武双全。

屈从高澄

武定五年(547年),高欢去世,其长子高澄承袭父职,继续把持东魏朝政。在高澄看来,东魏是高家打下来的,皇帝也应该姓高。高澄的目的,就是要取而代之,自己当皇帝。为了控制孝静帝,高澄提拔心腹崔季舒当黄门侍郎,监视孝静帝的一举一动,并随时汇报。此后,孝静帝处处受高澄掣肘。

武定七年(549年)四月,高澄趁“侯景之乱”,攻陷了萧梁不少城池,孝静帝被迫封高澄为相国、齐王,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此后高澄的篡逆之心更加膨胀,对孝静帝的欺辱也变得肆无忌惮。孝静帝曾经在邺东狩猎,乘快马追赶猎物,监卫都督从后面大喊:“皇上千万不要从马上掉下来,大将军在看着呢!”高澄曾经在孝静帝身边饮酒,举起大觞对着孝静帝说:“臣高澄劝陛下喝酒。”孝静帝非常气愤,说:“自古以来没有不亡国的,朕此生也没有什么办法!”高澄生气地说:“朕,朕,狗脚朕!”派崔季舒打了孝静帝三拳,然后拂袖而出。

但是,孝静帝绝不是懦夫。尽管他身为傀儡皇帝,但秉持着宁肯亡国,也不接受小人摆布的决心和勇气。此时此境,孝静帝咏颂谢灵运诗:“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侍讲大臣荀济听出了孝静帝的心声,于是与元瑾、刘思逸等人密谋讨伐高澄,以解皇帝之危。由于朝中尽是高澄的耳目,他们便选择了“地道战术”,即在皇宫日夜挖掘通往城外的秘密通道,计划与孝静帝逃出皇宫后,组织天下兵马,与高澄决一死战。可是,当地道挖到城门附近时,守门军官听到地下有响声,便上报了高澄,荀济等人被抓。之后高澄带兵入宫逼问孝静帝。“我们父子两代为国家忠心耿耿,有什么地方对不起陛下呢?这一定是你身边的侍卫和嫔妃怂恿你这么干的!”高澄说罢,便示意左右捕杀胡夫人和李嫔。孝静帝说:“自古以来,只听说臣子反叛君王,没听说君王反叛臣子。你自己要谋反,又何必指责我呢!杀了你,社稷就会安定!不杀,国家就会灭亡。我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何况是嫔妃!想弑君叛逆,看你的时间!”高澄被孝静帝驳斥得哑口无言,连忙磕头,大哭有罪,并连夜摆酒谢罪。

孝静帝的话虽然很经典,却无法阻挡高澄的篡位步伐。三天后,高澄把孝静帝囚禁在含章堂,烹杀荀济等人于市。然而,在准备杀死孝静帝时,武定七年(549年)九月,高澄被厨师兰京刺死。得知高澄被杀,孝静帝高兴的对左右说:“高澄之死真是天意,是朕该掌权的时候了。”然而,高澄弟北高洋立即出来继承了高澄的权势。比起高澄,高洋更加凶残,更难对付。

禅位高洋

武定八年(550年)五月,在十万精兵的逼迫下,孝静帝被迫禅位于高洋。高洋即位之初,对孝静帝还算优待,封他为中山王,食邑一万户。在封地,孝静帝可以悬挂天子旌旗,用天子年号,文书可以不称臣,三个儿子也都封官食邑。孝静帝没事可干,整日和妻子饮酒、赋诗,聊以解愁,日子倒也安定。然而,这一切只是暂时的,都是高洋为赢得支持而做的政治文章。一年后,北齐政权的根基已经相当牢固,孝静帝自然也就变成了毫无用处的累赘。

中毒身亡

天保二年(551年)十二月初十日(552年1月21日),高洋设宴款待孝静帝时,偷偷在杯中下了毒,孝静帝没有防备,结果中毒而死。齐追谥曰孝静皇帝。随后,他的三个儿子也被高洋杀害。

为政举措

天平初年,考虑到各地移民尚未建立起家业,孝静帝诏令政府支付一百三十万石的粟加以救助。

天平三年(537年)秋,并、肆、汾、建、晋、泰、陕、东雍、南汾等州遇到旱灾,饥民开始逃荒,直到天平四年(538年)才下诏救济,死于饥荒者众多。孝静帝时期,政府在沿海地区设置煮盐灶,沧州有灶一千四百八十四,瀛州有四百五十二灶,幽州有一百八十灶,青州有五百四十六灶,邯郸有四个灶。每年可产盐二十万九千七百二斛四升,国家从中得益不少。

历史评价

《魏书》:“帝好文学,美容仪。力能挟石狮子以逾墙,射无不中。嘉辰宴会,多命群臣赋诗,从容沉雅,有孝文风。”

《北史》:①“帝好文,美容仪。力能挟石狮子以逾墙,射无不中。嘉辰宴会,多命群臣赋诗。从容沉雅,有孝文风。”②“静、恭运终天禄,高蹈唐、虞,各得其时也。”

家庭成员

关系

简介

祖辈

曾祖父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曾祖母

罗夫人

祖父

清河文献王元怿

父母

父亲

清河文宣王元亶

母亲

清河王妃胡智

后妃

皇后

高皇后,高欢次女

妃嫔

嫔李氏,后为北齐武成帝高湛

子女

儿子

太子元长仁等三人,一同被杀

史书记载

《魏书·卷十二·帝纪第十二》

《北史·卷五·魏本纪第五》。

后世纪念

元善见陵墓位于河北省磁县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朝墓群中,当地俗称“天子冢”,人沿北坡台阶上下可听到清脆悦耳的“丁冬”水滴声,如在台阶上燃放鞭炮,水声更响。但谜底至今尚未揭晓。

标签: 元善见

更多文章

  • 高纬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高纬

    高纬(556年5月29日—577年11月),字仁纲,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北齐第五位皇帝(565年—577年在位),齐武成帝高湛次子,母为武成皇后胡氏。幼而令善,爱好文学。太宁二年(562年)册立为皇太子,河清四年(565年)受禅即位。在位期间,荒淫无道,任用奸佞和士开、高阿那肱、穆提婆、韩长鸾

  • 高恒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高恒

    北齐幼主高恒(570年—577年),齐后主高纬之子,母为皇后穆邪利,北齐末代皇帝。当时北周不断进攻腐朽的北齐,齐军屡战屡败。高纬便禅位于儿子高恒,改元“承光”。高恒即位才24天,北齐京师邺(今河北临漳)就沦陷了,高恒等10余人骑马欲逃往南方的陈朝。不久高恒又将皇位禅让给驻守在瀛州(今河北省河间)的大

  • 宇文阐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宇文阐

    宇文阐(573年8月1日~581年7月9日),原名宇文衍,京兆郡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北周王朝末代皇帝。周宣帝宇文赟长子,母为天大皇后朱满月。大成元年(579年),封为鲁王,册立为皇太子。二月接受父皇传位,年号大象,以随国公杨坚为辅政大臣,拜为大丞相。大定元年(581年),被迫禅位大丞相杨坚,

  • 爱新觉罗·孟特穆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爱新觉罗·孟特穆

    爱新觉罗·孟特穆(1370年—1433年),又名猛哥帖木儿,明朝建州女真人(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人),明代斡朵里部首领。宣德八年(1433年),杨木答兀勾引女真兀狄哈首领弗答哈杀死猛哥帖木儿和长子阿古等人。作为清王朝的开山肇祖,孟特穆被称为清朝肇祖原皇帝加以尊奉。本名:爱新觉罗·孟特穆别名:猛哥

  • 爱新觉罗·福满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爱新觉罗·福满

    爱新觉罗·福满(穆麟德转写:dudufuman,生卒年不详),明朝建州左卫人,爱新觉罗·锡宝齐篇古之子,爱新觉罗·觉昌安之父,塔克世的祖父,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曾祖父。他居住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县境内),光大祖、父开创的事业。1522-1542年,袭父职任建州左卫都督,世称都督福满。1636年,皇太极

  • 爱新觉罗·觉昌安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爱新觉罗·觉昌安

    爱新觉罗·觉昌安(满语:ᠰᡝᠯᡝᠩᡤᡝ,?—1583年),又作“叫场”,明朝女真建州左卫领袖,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祖父。素多才智,处理事务果断。嘉靖年间,经营抚顺马市,发展农耕经济。万历初年,官至建州左卫都指挥使。万历十一年(1583年),同其子塔克世劝降叛明的孙女婿阿台时,李成梁纵兵屠古勒城,父子一同

  • 爱新觉罗·塔克世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爱新觉罗·塔克世

    爱新觉罗·塔克世(穆麟德:taksi;?—1583年),又称“他失”“塔石”“塔失”,女真族。明朝后期女真建州左卫领袖。塔克世是努尔哈赤的父亲,觉昌安第四子。万历十一年,同其父觉昌安试图赴古埒城劝降叛明的内弟阿台,不料尼堪外兰同李成梁破城后纵兵屠城,父子均在混乱之中丧生。顺治五年(1648年),追尊

  • 赵公明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公明

    赵公明,又名赵玄坛、黑虎玄坛,道教所信奉的财神,传说他能以役雷驭电,除瘟禳灾,主持公道。秦时得道于终南山,道教尊为“正一玄坛元帅”。据《辞海》记载,赵玄坛的形象是黑面浓须,头戴铁冠,手执铁鞭,身跨黑虎。(概述图来源:新加坡滨海湾花园财神雕塑。)别名:赵黑虎、赵玄坛、赵公元帅、黑虎玄坛赵元帥、赵天君、

  • 程伯符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程伯符

    程伯符(生卒年不详)颛顼后裔。程氏,符氏受姓始祖,周代诸侯,被周武王封于程,建立程国,伯爵,子孙以国号为姓称程氏,史称大皇帝,和周公姬旦、周日正帮助周成王定鼎郊溽,修和周郊。其后裔司马炎追尊庙号:晋始祖、谥号大皇帝本名:程伯符别名:乔伯号:程国伯所处时代:周代出生地:广平出生日期:公元前1000年前

  • 姬晋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姬晋

    太子晋(约前567年—约前546年),姬姓,名晋,字子乔,生于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为周灵王之子,幼时天资聪颖,温良博学,不慕富贵,喜爱音乐,奏乐声优美如凤凰鸣唱。晋平公派当时名流师旷前往朝见,问他何为治国之道,他旁征博引,侃侃而谈,让师旷钦佩不已,因得病而英年早逝,无缘继位。其子宗敬改为王姓,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