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刘肇

刘肇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833 更新时间:2023/12/4 22:54:50

汉和帝刘肇(79年—106年2月13日),东汉第四位皇帝,建初四年(79年)出生,汉章帝刘炟第四子,生母为梁贵人,过继给皇后窦氏为继子。建初七年(82年),汉章帝废黜太子刘庆,改立刘肇为皇太子。章和二年(88年),汉章帝逝世,刘肇即位,养母窦太后临朝称制。永元四年(92年),设计捕杀窦氏及其党羽,继而亲政。刘肇在位期间,派兵讨灭匈奴,击败贵霜帝国,征服西域五十余国,使西亚国家条支、安息以及海滨四万里外的国家皆译使纳贡;又派人出使罗马帝国,至地中海东岸而返,为汉使所达最西之地,以至地中海沿岸的蒙奇(马其顿)、兜勒(推罗)二国遣使内附,实现了欧洲与中国有史可据的首次直接交往,是以“黎元宁康,万国协和”,东汉国力达到极盛,史称“永元之隆”。刘肇以爱民为本,减免灾区租赋,以至人口大量增殖;同时重视文化发展,令班昭续成《汉书》、许慎编撰中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为汉字建立了理论体系。科技上,令蔡伦改进军械,所制秘剑及各种器械长期居于技术顶峰;并革新造纸工艺,有蔡侯纸问世。元兴元年十二月辛未(106年2月13日)病逝于章德殿,终年二十七岁。谥号为孝和皇帝。庙号穆宗,葬于慎陵。

基本资料

本名:刘肇

别名:汉和帝

所处时代:东汉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河南郡雒阳县(今河南洛阳)

出生日期:79年

逝世日期:106年2月13日

主要成就:开创永元之隆,使东汉国力达到顶峰

实现中国与欧洲的首次直接来往

庙号:穆宗

谥号:孝和皇帝

在位时间:88年—106年

年号:永元(89年)、元兴(105年)

性别:男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刘肇,是汉章帝刘炟第四子。其母梁贵人是褒亲愍侯梁竦之女,建初二年(77年)入宫。

建初四年(79年),生下刘肇。后梁贵人被窦皇后诬陷,忧郁而死,窦皇后亲自抚养刘肇,视如己子。

建初七年(82年)六月十八日,汉章帝废皇太子刘庆为清河王,改立刘肇为皇太子。

登基为帝

章和二年(88年)二月三十日,汉章帝去世,皇太子刘肇继位,即为汉和帝,尊嫡母窦皇后为皇太后,因刘肇年幼,由窦太后临朝称制。

窦太后把哥哥窦宪由虎贲中郎将提升为侍中,掌管朝廷机密,负责发布诰命;让弟弟窦笃任虎贲中郎将,统领皇帝的侍卫;弟弟窦景、窦环均任中常侍,负责传达诏令和统理文书。这样,窦氏兄弟便都在皇帝周围的显要地位,从而掌握了国家政治的中枢。

窦太后将政权统于自己一人之手,独断专横,强予决策。对于伐北匈奴,尚书、侍御史、骑都尉、议郎等等都极力上谏,鲁恭甚至指责窦太后“奈何以一人之计,弃万人之命”,群臣也没有挡住太后为袒护窦宪而出兵。汉军在经过稽落山之战、伊吾之战、河云北之战、金微山之战四次战役后,重创北匈奴。“北单于震慑,屏气蒙毡,遁走于乌孙之地,而漠北空矣。”北匈奴单于不知所踪,其弟右谷蠡王於除鞬自立为北匈奴单于,在蒲类海“款塞乞降”。蒲类海,毗邻东汉的伊吾。窦宪利用这一时机“遂复更立北虏,反其故庭,并恩两护”,群臣对于漠北匈奴是否应该如南单于故事,继续设立匈奴中郎将都护北单于;还是让南单于吞并北单于,持有不同意见。但由于窦宪奏请设立,窦太后不顾大多数人反对,同意奏请。以耿夔、任尚二人为匈奴中郎将,助於除鞬单于返回漠北匈奴故地,东汉都护南匈奴、西域的同时兼任都护北匈奴。

窦太后还把大批窦氏家族子弟和亲朋故友,任为朝官或地方官,从而上下勾结,专权放纵,报复打击,为所欲为。其弟弟窦景放纵奴仆胡作非为,甚至白天公然拦路抢劫,侮辱妇女,而“有司莫敢举奏”。

窦氏为维护专权,安插了大量党羽,因此朝廷上下多有附臣与亲信。当初,刘肇召见窦宪,朝臣甚至议论称之“万岁”,尚书韩棱愤怒指责“礼无人臣称万岁之制”,才算止住了这场闹剧。这一方面说明窦氏权势的贵盛,另一方面也说明时臣趋炎附势的风气。因而,和帝执掌政权后,立即清理窦氏残党余孽,太尉宋由因为窦氏党而被罢免,后自杀。其他亲朋故旧,凡是依仗窦家的关系而做官的,统统被罢免回家。

窦宪还养了许多刺客定点清除那些具有宿怨私仇、持有不同政见、可能危害窦氏的人。在汉明帝永平年间,窦宪的父亲窦勋犯罪,韩纡审理此案,考实窦勋坐狱被诛。窦太后当政时,韩纡已死,窦宪即派刺客刺杀了韩纡的儿子,并带回他的首级拿到窦勋坟上祭奠。周荣为尚书袁安府吏,袁安上书言窦宪骄纵、窦景腐败、不宜立北匈奴单于等奏议,均出自周荣之笔。窦宪门客徐齮非常嫉恨他,于是当面威胁他。

设计夺权

窦太后刚愎放纵,早已引起了一些正直朝臣的不满。他们不断上书进谏,有时甚至以死抗争,仅据《资治通鉴》统计,短短的近五年时间,大臣就针对各种问题上书十五六次。

窦氏父子兄弟同为九卿、校尉,遍布朝廷。穰侯邓叠和他的弟弟步兵校尉邓磊,母亲元氏,窦宪的女婿射声校尉郭举,郭举的父亲长乐少府郭璜等人相互勾结。其中元氏、郭举都出入宫廷,而郭举又得到窦太后的宠幸,他们便共同策划杀害刘肇。刘肇暗中了解到他们的阴谋。

当时窦宪兄弟掌握大权,刘肇与内外臣僚无法亲身接近,朝中大小官员无不依附窦宪。唯独清河王刘庆从小便和刘肇十分亲近,特别受到刘肇的恩遇,经常进入宫廷,留下住宿,常与刘肇共议私事。刘肇即将采取行动,想得《汉书·外戚传》一阅。但他惧怕左右随从之人,不敢让他们去找,便让刘庆私下向兄长千乘王刘伉借阅。夜里,刘肇将刘庆单独接入内室。刘肇又命刘庆向郑众传话,让他搜集皇帝诛杀舅父的先例。(郑众谨慎机敏而有心计,不谄事窦氏集团,因而得到了刘肇的信任)。由于窦宪出征在外,刘肇怕他兴兵作乱,所以暂且隐忍而未敢发动。不久,窦宪和邓叠全都回到了京城。

永元四年(92年)六月二十三日,刘肇临幸北宫,下诏命令执金吾和北军五校尉领兵备战,驻守南宫和北宫;关闭城门,逮捕郭璜、郭举、邓叠、邓磊,将他们全部送往监狱处死。并派谒者仆射收回窦宪的大将军印信绶带,将他改封为冠军侯,同窦笃、窦景、窦瑰一并前往各自的封国。刘肇顾及窦太后而没有明确处决窦宪,却选派严苛干练的封国宰相监督他。刘肇确认窦宪、窦笃、窦景到达封国后,勒令他们自杀。

自此,刘肇成功夺回政权。

永元之隆

在一举扫平了外戚窦氏的势力后,刘肇开始亲理政事,每日临朝听政,深夜批阅奏章,从不荒怠政事,故有“劳谦有终”之称。刘肇当政时期,曾多次下诏赈济灾民、减免赋税、安置流民、勿违农时,并多次下诏纳贤,在法制上也主张宽刑。

永元五年(93年),北匈奴於除鞬单于叛乱,刘肇派遣中郎将任尚出塞讨击,最终将其消灭。同年,南匈奴单于安国叛乱,被骨都侯喜斩杀。

永元六年(94年)七月,西域都护班超大破焉耆国、尉犁国,并斩杀了两国的国王。从此西域降服,向东汉送纳人质的有五十余国。于是西亚国家条支、安息以及海滨四万里外的国家皆译使纳贡,后汉书概括为“都护西指,则通译四万。”次年(95年),刘肇为了表彰班超的功勋,下诏封他为定远侯,食邑千户。由于班超身在距离洛阳万里远的西域,因此史称“万里封侯”。

永元八年(96年)春二月,刘肇册立贵人阴氏为皇后,即汉和帝皇后阴氏。

永元九年(97年),甘英奉命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率领使团一行从龟兹(今新疆库车)出发,抵达条支(安条克城),至地中海东岸而返,进一步加强了东汉政府对中亚、西亚以及罗马帝国的了解,并将丝绸之路延伸至东地中海地区。大概就在此时,马其顿人梅斯·提提阿努斯与甘英相遇,并对中国产生了兴趣,在他的组织下,蒙奇(马其顿)和兜勒(推罗)一并遣使内附东汉。

永元十二年(100年)冬,蒙奇(马其顿)与兜勒(推罗)使臣抵达东汉首都洛阳(西方称Sera,音译“赛拉”),刘肇在宫中接见了他们,并赐予其国王金印紫绶。这不仅是汉朝与罗马的第一次直接接触,更是欧洲与中国有史可据的首次直接交往。此事在古罗马地理学家托勒密的著作《地理志》以及马林努斯(Marinus)的《地理学概论》中亦有记载,且与《后汉书》所记载的时间和史实基本一致。

永元十四年(102年)六月辛卯,刘肇下诏废黜皇后阴氏。同年十月辛卯,册立贵人邓氏为皇后,即和熹皇后·邓绥。

汉和帝十分体恤百姓疾苦,多次下诏理冤狱、恤鳏寡、矜孤弱、薄赋敛,告诫上下官吏反省造成天灾人祸的自身原因。元兴元年(105年),垦田面积达732万多顷,为东汉之最,户籍人口达5325万多人。刘肇亲政期间东汉国力达到鼎盛,时人称为“永元之隆”。

英年早逝

元兴元年(105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汉和帝病死于京都洛阳的章德前殿,时年二十七岁。刘肇驾崩后,他出生仅一百余日的儿子刘隆继位,次年改元延平,是为汉殇帝。延平元年(106年)三月初五日,葬刘肇于慎陵(位于今河南孟津),上庙号为穆宗,谥号孝和皇帝。

初平元年(190年)有司奏请,和帝穆宗、安帝恭宗、顺帝敬宗、桓帝威宗无功德,不宜称宗;又恭怀皇后、敬隐皇后、恭愍皇后并非正嫡,不合称后,都请撤除尊号。献帝诏令说:“可以。”

为政举措

政治

选官用贤

刘肇深感吏制建设对一个政权的重要性,因而非常重视官吏的选拔任用。据统计,他当政时期,曾四次专门下诏纳贤,并且亲自策问,选用官员。

为政宽和

刘肇当政时期,在法制上主张宽刑,他任用的掌管刑狱的廷尉陈宠,便是一个富于同情心的仁爱之人,每次断案,都依据经典,而“务从宽恕”。

刘肇对有过失之人,也能根据情况,从宽处理。永元九年(97年),窦太后死,由于宫廷紧守秘密,和帝为梁贵人所生的事实始终没予公开。太后死后,梁家才敢奏明朝廷,为梁贵人讨一个说法。这时和帝也才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之谜。但在如何安置窦太后的问题上,三公上奏:“请依光武黜吕太后故事,贬窦太后尊号,不宜合葬先帝。”刘肇却念及窦太后对自己的养育之恩,认为“恩不忍离,义不忍亏”,不应有所降黜,于是不降尊号,谥为章德皇后,而对梁贵人、宋贵人的问题也都妥善安置。梁贵人被追封皇太后。

信用宦官

在刘肇夺回政权的过程中,中常侍钩盾令郑众参与了策划和实施,郑众因此被升任为大长秋,成为皇后近侍官首领。“长秋”是汉代皇后的宫名,用以名官,称其官署为“长秋寺”。

而在进行策勋班赏的过程中,和帝注意到,郑众总是推辞的多,接受的少,这种谦逊仁爱之心,很得刘肇的赞赏。因此,和帝以后便经常同他讨论国家大事,所以史书上说“中官用权,自(郑)众始焉”。

民生

注重德化

汉章帝时,居巢侯刘般逝世,按规定应由长子刘恺袭爵,但为满足父亲的遗愿,他坚持让弟弟刘宪袭封,自己则逃往外地。执政官上奏请示收回刘恺封国,章帝嘉其义,特许等待他。而刘恺始终没有回来,十多年后,执政官又提起此事。对此,侍中贾逵上书说:“孔子曾说‘能以礼让,治理国家有什么难的呢?’有司没有推究刘恺此举的乐善之心,而是以平常之法加以处理,这样做恐怕不能助长礼让的风气,成就宽弘的教化啊!刘肇”深以为然,下诏说:“王法崇善,成人之美。”于是不仅同意刘宪袭爵,而且征刘恺为郎。

爱民为本

刘肇十分体恤民众疾苦,多次诏令理冤狱,恤鳏寡,矜孤弱,薄赋敛,告诫上下官吏认真思考造成天灾人祸的自身原因。而他也常常以此自责,如永元八年(96年)京城洛阳地区发生蝗灾,他下诏首先说:“蝗虫之异,殆不虚生,万方有罪,在予一人。”忧民之心,殷殷可见。岭南(今广东地区)出产生龙眼、荔枝,为了满足朝廷需要,往往“十里一置,五里一候,昼夜传送”,经风历险,劳民伤财。唐羌上书,请求停止,刘肇批示:“远国珍羞,本以荐奉宗庙,苟有伤害,岂爱民之本?其敕太官勿复受献!”爱民之意,发自肺腑。

军事

击败贵霜

永元二年(90年),贵霜帝国国王便发兵7万攻打东汉,而班超固守边疆,贵霜久攻不下,便向龟兹借军粮,却被埋伏在路上的汉军统统截杀,贵霜帝国大为震撼,只好请罪求和,从此每年都向东汉纳贡。

讨灭匈奴

永元五年(93年),北匈奴於除鞬单于叛乱,刘肇派遣遣中郎将任尚将其讨灭。同年,南匈奴单于安国叛乱,被骨都侯喜斩杀。

永元六年(94年),南匈奴逢侯单于率胡兵出塞叛乱,九月,刘肇以光禄勋邓鸿为主将,统帅越骑校尉冯柱、行度辽将军朱徽、使匈奴中郎将杜崇征讨匈奴叛军,十一月,护乌桓校尉任尚率乌桓、鲜卑大破逢候单于,冯柱遣兵追击复破之。

永元八年(96年)五月,南匈奴右温禺犊王叛乱寇边,七月,行度辽将军庞奋、越骑校尉冯柱追讨叛军,斩杀右温禺犊王。

征服西域

永元六年(94年)七月,西域都护班超大破焉耆国、尉犁国,并斩杀了其国王。从此西域降服,向东汉送纳人质的有五十余国。

永元八年(96年)五月,车师后王叛乱。永元九年(97年)三月,西域长史王林击破车师后王并杀之。

击破鲜卑

永元十三年(101年)十一月,鲜卑侵犯北平,进入渔阳,被渔阳太守击破。

平定羌乱

永元五年(93年),护羌校尉贯友讨伐烧当羌,迫使其遁逃。

永元九年(97年)八月,羌人侵犯陇西杀长史,刘肇派遣征西将军刘尚、越骑校尉赵世等平定羌乱。

永元十三年(101年)八月,护羌校尉周鲔讨伐烧当羌,大破之。

稳固岭南

永元四年(92年)冬,溇中、澧中蛮潭戎等造反,燔烧邮亭,杀略吏民,郡兵击破降之。

永元五年(93年),武陵郡兵大破武陵蛮。

永元十二年(100年)四月,日南郡象林县蛮夷二千余人寇掠百姓,燔烧官寺,郡县发兵讨击,斩其渠帅,余众乃降。刘肇于永元十四年(102年)五月设置象林将兵长史,以防其患。

永元十三年(101年)十二月,巫蛮叛乱,侵犯南郡,永元十四年(102年)四月,刘肇派遣使者都督荆州兵迫降巫蛮。

击破高句丽

永兴元年(105年),高句丽太祖王高宫入辽东寇略,被辽东太守耿夔击破,并斩杀高句丽大将。

永元时期武功赫赫,开疆拓土,四夷宾服。

外交

中亚

永元二年(90年)东汉拒绝与贵霜帝国和亲。不久,东汉击败了贵霜帝国,此后贵霜帝国每年都向东汉纳贡。

西亚

永元六年(94年),西域五十余国全部纳质内属东汉后,远在四万里外的海边国家条支、安息(帕提亚帝国)等国也译使纳贡,后汉书概括为“都护西指,则通译四万。”

永元十三年(101年),安息帝国国王满屈向汉和帝进献狮子和“条支大鸟”(鸵鸟),时人称之为“安息雀”,标志着活的鸵鸟第一次进入中国。

欧洲

永元九年(97年),甘英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甘英率领使团一行从龟兹(今新疆库车)出发,抵达条支(安条克城),至地中海东岸而返,进一步加强了东汉政府对中亚、西亚以及罗马帝国的了解。

永元十二年(100年)冬,蒙奇、兜勒二国遣使内附,汉和帝赐其国王金印紫绶。经考证,蒙奇、兜勒分别是罗马帝国的马其顿行省和东方省推罗城,这是汉朝与罗马的第一次直接接触,也是欧洲与中国有史可据的首次直接交往。此事在古罗马地理学家托勒密的著作《地理志》中以及马林努斯(Marinus)的《地理学概论》中亦有记载,且与《后汉书》所记载的时间和史实基本一致。

缅甸

永元六年(94年),敦忍乙国王莫延遣使朝贡,献犀牛、大象。

永元九年(97年),掸国王雍由调遣使奉上该国珍宝,和帝赐金印紫绶,小君长皆加印绶、钱帛。

匈奴

永元十六年(104年),北匈奴单于遣使贡献,请求和亲,恢复西汉时期签订的《与呼韩邪单於盟约》。汉和帝以“旧礼不备”为由拒绝,不答应匈奴使臣的请求。后来邓绥临朝,遵循汉和帝的既定国策,也不答应匈奴使臣的请求。

天竺

天竺国在汉和帝在位时期多次遣使朝贡,汉和帝驾崩后西域反叛,天竺便停止向东汉朝贡,直到汉桓帝时期恢复朝贡。

青藏

永元六年(94年),大牂夷种羌的豪强造头等人率族人五十余万口内属东汉,汉和帝遂封造头为邑君长,赐印绶。

文化

续成汉书

汉和帝得知班昭博古通今、学识过人,便下令班昭续写《汉书》,并允许她到皇家东观藏书阁内查阅史料,完成了我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的编撰。

兴办女学

汉和帝多次召班昭入宫,为宫里的妃嫔讲学,后妃们敬仰她的学识,亲切地称她为“大家”。

定型汉字

刘肇发现五经的解说有异义,而且在文字书写上也不一样,便于永元十三年(101年),亲自到东观,阅览书林典籍,广选有技艺的人到东观任职,命贾逵修理旧文字,许慎采集史籀、李斯、扬雄的书,广泛访问民间,请贾逵考证,最终著成《说文解字》一书,是中国最早的字典,为汉字建立了理论体系,开创了部首检字法的先河,对后世影响深远。汉和帝还让左右近臣皆诵读诗书,宫中尚学之风浓厚。

科技

改进军械

刘肇即位后,任命蔡伦为尚方令,主管皇宫制造业,并于永元九年(公元97年)监作秘剑及各种器械,无不精致工巧、坚固致密,被后世效仿。蔡伦大幅度改进了制作工艺,达到极高水准,并长期居于技术的顶峰。后来崔寔在《政论》中写道:“有蔡太仆之弩(十字弓),及龙亭九年之剑,至今擅名天下。”

造纸工艺

元兴元年(105年),蔡伦将自己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做成的纸献给汉和帝,汉和帝称赞他的才能,从此天下无不用焉,人们都称蔡伦的纸为“蔡侯纸”。

历史评价

范晔《后汉书》:①“自中兴以后,逮于永元,虽颇有弛张,而俱存不扰,是以齐民岁增,辟土世广。偏师出塞,则漠北地空;都护西指,则通译四万。岂其道远三代,术长前世?将服叛去来,自有数也?”;②“孝和沈烈,率由前则。王赫自中,赐命强慝。抑没祥符,登显时德。”

《东观汉记》:“孝和皇帝,章帝中子也,上自歧嶷,至於总角,孝顺聪明,宽和仁孝,帝由是深珍之,以为宜承天位,年四岁,立为太子,初治尚书,遂兼览书传,好古乐道,无所不照,上以五经义异,书传意殊,亲幸东观,览书林,阅篇藉,朝无宠族,惠泽沾濡,外忧庶绩,内勤经艺,自左右近臣,皆诵诗书,德教在宽,仁恕并洽,是以黎元宁康,万国协和,符瑞八十馀品,帝让而不宣,故靡得而纪。”

司马彪《续汉书》:“孝和年十四,能折外戚骄横之权,即昭帝毙上官之类矣。朝政遂一,民安职业,勤恤本务,苑囿希幸,远夷稽服,西域开泰,郡国言符瑞八十余品,咸惧虚妄,抑而不宣云尔。”

《帝王世纪》:“孝和之嗣世,正身履道,以奉大业,宾礼耆艾,动式旧典,宫无嫔嫱郑卫之燕,囿无般乐游畋之豫,躬履至德,虚静自损,是以屡获丰年,远近承风。”

李尤:“卓矣煌煌,永元之隆。含弘该要,周建大中。蓄纯和之优渥兮,化盛溢而兹丰。”

苏顺:“天王徂登,率土奄伤,如何昊穹,夺我圣皇,恩德累代,乃作铭章,其辞曰:恭惟大行,配天建德,陶元二化,风流万国,立我蒸民,宜此仪则,厥初生民,三五作刚,载藉之盛,著於虞唐,恭惟大行,爰同其光,自昔何为,钦明允塞,恭惟大行,天覆地载,无为而治,冠斯往代,往代崎岖,诸夏擅命,爰兹发号,民乐其政,奄有万国,民臣咸祑,大孝备矣,閟宫有侐,由昔姜嫄,祖妣之室,本枝百世,神契惟一,弥留不豫,道扬末命,劳谦有终,实惟其性,衣不制新,犀玉远屏,履和而行,威棱上古,洪泽滂流,茂化沾溥,不玦少留,民斯何怙,歔欷成云,泣涕成雨,昊天不吊,丧我慈父。”

黄香:“惟永元之盛代,圣皇德之茂纯,躬烝烝之至孝,崇敬顺以奉天。以三载之孟春,建寅月之上旬,皇帝时加玄冕,简甲子之元辰。皇舆幸夫金根,六玄虬之连蜷,建螭龙以为旗,鸣节路之和銮。既臻庙以成礼,乃回轸而反宫,正朝服以享燕,撞太蔟之庭钟。祚蕃屏与鼎辅,暨夷蛮之君王,咸进爵於金罍,献万寿之玉觞。”

汉·崔瑗:“玄景寝曜,云物见徵,冯相考妖,遂当帝躬,三载四海,遏密八音,如丧考妣,擗踊号吟,大遂既,乃徂玄宫,永背神器,升遐皇穹,长夜冥冥,曷云其穷。”

晋·虞潭:以前汉章帝的窦皇后杀了汉和帝之母,和帝即位后尽杀窦氏亲族。当时议论此事的人,认为应该贬谪窦后,窦后死,打算不用太后之礼安葬。而和帝以为窦后侍奉先帝十年,亲情大义,不可违背为臣为子之道,侍上侍亲务求丰厚,所以和帝有仁明之称,高于往代。

李贤:“凡瑞应,自和帝以上,政事多美,近于有实,故书见于某处。自安帝以下,王道衰缺,容或虚饰,故书某处上言也。”

杜佑:“明章之后,天下无事,务在养民。至于孝和,人户滋殖。”

苏辙:“黄帝、舜,寿皆百年,享国皆数十年。周公作《无逸》,言商中宗享国七十五年,高宗五十九年,祖甲三十三年。文王受命中身,享国五十年。自汉以来,贤君在位之久,皆不及此。西汉文帝二十三年,景帝十六年,昭帝十二年。东汉明帝十八年,章帝十三年,和帝十七年,唐太宗二十三年。此皆近世之明主,然与《无逸》所谓‘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従’,“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者,无以大相过也。”

钱时:“西京自成帝而下,皆制于王氏,竟致移国,固不足论。以孝宣之英明而诛霍氏甚易,然亦往往大费区处,然后甫定。和帝才十四岁耳,一指顾间,去诸窦如磔鼠,且其方略措置精密详练,以是而论,岂非有汉之英君哉。然自此以后,乃浸微浸消,终已不竞,何也?谋不出于王公大人,而出于阉官,谋之所出者,权之所归故也。今日之事,虽明典宪,惬公论,观其机,伏而不露,毒发而莫测,即阴谋巧计者之所为,与他时祸国实同一根,是以和帝能去外戚之奸,而宦官用权自此始为汉氏膏肓之疾。悲夫。”

胡寅:“孝和幼冲即位,年十有四而能诛锄窦宪,自是大柄在手,威权不失,后十六七年间亦无大过举,尊崇儒术,友爱兄弟,优礼贤者,克纳嘉言,四夷希侵,中国绥靖,方之章帝实乃过之,而作史者未能铺张扬厉,旷阙多矣。”

洪迈:“汉昭帝年十四,能察霍光之忠,知燕王上书之诈,诛桑弘羊、上官,后世称其明。然和帝时,窦宪兄弟专权,太后临朝,共图杀害。帝阴知其谋,而与内外臣僚莫由亲接,独知中常侍郑众不事豪党,遂与定议诛宪,时亦年十四,其刚决不下昭帝,但范史发明不出,故后世无称焉。”

叶适:“东汉至孝和八十年间,上无败政,天下乂安。”

范光宙:“两汉主以冲年知尊礼大臣而诛锄权奸者,前称昭而后称和。夫主上贵察而断,忠佞之不办,非察也;刑赏之不果,非断也。孝昭践祚甫十四,而上官之诈、大将军之忠能鉴别如薰莸,然今以窦宪之恶而帝能与秘臣谋诛之,歼大憝于君侧而官禁为之肃清,至于尊礼袁安,引用陈宠,而鲁丕、贾逵之徒群而论难于前。夫帝固冲主也,而即位之初遽能去奸而进贤,其睿谋雄断岂下孝昭哉?独诛宪之举谋及郑众,权奸虽除而阉竖用事,遂为东汉基祸之主,人谓帝拒一虎而进一狼,葢诚然哉,是故论汉和者,重予之而又重惜之。”

何焯:“和帝诛窦宪,时年十四,其断可比昭帝之明。”

轶事典故

万里封侯

永元七年(95年),刘肇为了表彰班超的功勋,下诏封他为定远侯,食邑千户。由于班超身在距离洛阳万里远的西域,因此史称“万里封侯”。

亲爱皇兄

刘肇还是太子时,就特别亲爱同父异母的皇兄刘庆,每在宫中就与他同居,外出则乘坐同一辆车马。后来刘肇即位,对刘庆的待遇更加优厚,经常与之共议私事,其他诸王都无法与之相比。后来刘庆因为年长的缘故,只好移居丙舍。

永元四年(92年),汉和帝移幸北宫章德殿,刘庆得以入内居住。汉和帝计划诛杀窦氏外戚,让刘庆帮忙求得《外戚传》,夜里把刘庆单独接入内室。后来汉和帝诛杀了窦宪,刘庆在宫外立府邸,汉和帝便赐予刘庆奴婢三百人、舆马、钱帛、帷帐、珍宝、玩好等,充仞其第。刘庆多病,时有不适,汉和帝朝夕问候,进膳药,关怀甚切。

永元十五年(103年),发生日食,百官奏请让刘庆等王侯前往封地。汉和帝却说天降异象是自己个人过失,使刘庆得以继续留在京师洛阳。后来汉和帝驾崩,刘庆在殿前大哭,吐血数升,因而患病,直到次年才离开洛阳前往封地。

隐匿祥瑞

经过汉和帝的治理,东汉“远夷敬服,黎元宁康,万国协和”,各郡、各国前后进献的祥瑞多达八十一处,为历代之最。刘肇却自称德行浅薄,又觉得祥瑞不切实际,于是都隐没起来而不宣扬,因此这些祥瑞是什么样子都没有被记载。对此,《后汉书》称赞道:“抑没祥符,登显时德。”

罢贡荔枝

南海地区进献龙眼、荔枝,为了满足朝廷需要,往往“十里一置,五里一候,昼夜传送”,经风历险,劳民伤财,死者继路。

永元十五年(103年),临武长官唐羌上书指出交趾七郡上贡之路太过艰辛,并有人死在路上。刘肇得知后,当即下诏:“远国珍羞,本用于供奉宗庙,但如果有对百姓有伤害,怎能算是以爱民为本呢?以后让太官不要再进贡了!”于是便免除了交趾地区的龙眼、荔枝之贡。

宋人苏轼曾拿此事与唐玄宗对比,作《荔枝叹》:“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

家庭成员

先世

祖父:汉明帝刘庄,字子丽

父亲:汉章帝刘炟

母亲:梁贵人(刘肇继位后,追谥为恭怀皇后)

后妃

皇后阴氏(阴皇后),光武帝皇后阴丽华兄执金吾阴识曾孙女。

和熹皇后(邓皇后)邓绥,太傅邓禹孙女,护羌校尉邓训之女,母亲阴氏是光武帝皇后阴丽华堂弟之女。

周贵人

冯贵人

吉成(宫人)

子女

儿子

长子:平原怀王刘胜,母不详。

次子:汉殇帝刘隆,中国历史上即位年龄最小、寿命最短的皇帝。

女儿

长女:刘保,延平元年(106年)封脩武长公主。

次女:刘成,延平元年(106年)封共邑公主。

三女:刘利,延平元年(106年)封临颍公主,下嫁即墨侯、侍中贾建。

四女:刘兴,延平元年(106年)封闻喜公主。

标签: 刘肇

更多文章

  • 刘保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保

    汉顺帝刘保(115年—144年9月20日),东汉第八位皇帝,汉安帝长子,恭愍皇后李氏所生。永宁元年(120年)立为太子。延光三年(124年)废为济阴王。次年(125年),安帝驾崩,宦官江京等立北乡侯刘懿为帝,旋卒。宦官孙程等杀江京,迎立刘保为帝。刘保在位期间,诛杀了安帝以来乱政的外戚与宦官,平反了安

  • 刘炳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炳

    汉冲帝刘炳(143年-145年2月15日),字明,汉顺帝刘保之子,母虞贵人,东汉第九位皇帝。建康元年(144年)四月,刘炳被立为皇太子。八月,汉顺帝去世,刘炳继位为帝,尊汉顺帝皇后梁妠为皇太后,由梁妠临朝摄政。汉冲帝即位后,外戚梁氏把持朝政,梁妠的哥哥大将军梁冀飞扬跋扈,朝廷腐败,民不聊生。永憙元年

  • 刘缵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缵

    汉质帝刘缵(138年—146年7月26日),又名刘续,东汉王朝第十位皇帝(145年—146年在位),汉章帝刘炟玄孙,渤海孝王刘鸿之子。永憙元年(145年),汉冲帝病逝后,刘缵被外戚权臣梁冀拥立为帝,年号本初。本初元年(146年),因称梁冀为“跋扈将军”而被梁冀毒死,谥号孝质皇帝,年仅九岁,葬于静陵。

  • 刘宏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宏

    汉灵帝刘宏(157年—189年5月13日),生于河间饶阳解渎亭。东汉第十二位皇帝(168年2月17日-189年5月13日在位),汉章帝刘炟的玄孙。刘宏早年世袭解渎亭侯。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汉桓帝刘志逝世,刘宏被外戚窦氏挑选为皇位继承人,于建宁元年(168年)正月即位。刘宏在位的大部分时期,施

  • 曹芳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曹芳

    曹芳(232年-274年),字兰卿,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魏国第三位皇帝(239年1月22日-254年10月17日在位),疑为魏武帝曹操曾孙,任城威王曹彰之孙,任城王曹楷之子。太和六年(232年),生于任城王府。青龙三年(235年),选为魏明帝曹叡养子,册封齐王。景初三年(239年)

  • 司马衍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司马衍

    司马衍(321年12月-342年7月26日),字世根,东晋第三位皇帝。晋明帝司马绍长子,晋康帝司马岳同母兄,母为明穆皇后庾文君。太宁三年(325年)司马衍即位,因年幼由其母皇太后庾文君临朝听政。庾太后死后由王导与庾亮辅政。在位期间,由于苏峻与祖约的叛乱,宫城迁移至石头城;直到咸和四年(329年)陶侃

  • 司马聃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司马聃

    晋穆帝司马聃(343年-361年7月10日),字彭子,生于建康县(今江苏省南京市),东晋第五位皇帝(344年11月18日-361年7月10日)。晋康帝司马岳与康献皇后褚蒜子的长子。建元二年(344年),立为太子,同年康帝驾崩,年仅两岁的司马聃即位,由其母皇太后褚蒜子摄政,朝事则先后由何充、蔡谟、会稽

  • 司马曜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司马曜

    晋孝武帝司马曜(362年—396年11月6日),字昌明,东晋第九任皇帝(372年—396年在位)。晋简文帝司马昱第六子,母为李陵容。司马曜四岁时被封为会稽王,咸安二年(372年)晋简文帝驾崩前夕被立为皇太子并继承皇位,时年十一岁。最初由大司马桓温辅政,宁康元年(373年)桓温去世,又由从嫂崇德太后褚

  • 刘准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准

    刘准(467年8月8日——479年6月23日),字仲谋,小字智观,刘宋王朝末代皇帝,宋明帝刘彧第三子(一说为桂阳王刘休范之子)。泰始五年(467年)七月癸丑生;泰始七年(471年)封为安成王,又拜为抚军将军;宋后废帝刘昱即位后任扬州刺史;元徽二年(474年)晋车骑将军、都督扬南豫二州军事;元徽四年(

  • 元诩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元诩

    元诩(510年4月8日~528年3月31日),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魏第九位皇帝(515年~528年在位),宣武帝元恪第二个儿子,母为宣武灵皇后胡氏。元诩幼年继位,随着权臣元乂、母后胡氏相继擅权乱政,大失人心,引发六镇起义,国势日衰。武泰元年(528年),不满胡太后专权,密诏岳父尔朱荣进京勤王。密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