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之常(前546—?),字子恒,春秋末年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身怀贤德,兼通六艺,聪颖过人,孔子弟子,是圣门高弟,列为孔子“七十二贤”之一。
基本资料
本名:施之常
别名:施子
字:子恒
出生地:鲁国
主要成就: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国籍:鲁国
民族:汉族
人物介绍
施之常(前546—?),字子恒,春秋末年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身怀贤德,兼通六艺,聪颖过人,孔子弟子,是圣门高弟,列为孔子“七十二贤”之一。
简介
施之常,字子恒,又称“施子”,是鲁惠公第八世孙。春秋末年鲁国(今山东)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家族
父亲:端时,人称“大施氏”,所以人们称施之常为“小施氏”。
儿子:示右,为鲁大夫。
后代:相传,为施耐庵。
历代追赠
唐开元八年(720),施之常画像从祀孔子庙堂。
唐开元二十七(739)年,追封为“乘氏伯”,封邑临,从祀圣庙。
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加封为“临濮侯”。
明嘉靖九年(1530)改称先贤施子。
民国八年(1919)列西庑先贤第三十一位。
鲁定公十年八月给
赞曰:开国乘氏有德斯彰参稽百行赞理三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