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孙立成

孙立成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883 更新时间:2023/12/20 14:34:36

孙立成(LichengSun),1962年8月生于黑龙江省东宁县,物理化学家,人工光合作用领域专家,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欧洲化学会会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瑞典国家杰出教授,瑞典皇家工学院讲席教授、“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孙立成分别于1984年、1987年和1990年获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2-1993年在德国马普辐射化学研究所作博士后;1993-1995年在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作洪堡学者;1995-1999年在瑞典皇家工学院作助理教授;1999-2004年在斯德哥尔摩大学作副教授,2004年受聘瑞典皇家工学院分子器件讲席教授。2017年当选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孙立成教授长期从事太阳能燃料与太阳能电池科学前沿领域应用基础研究。

基本资料

名:孙立成

国籍:瑞典

出生地:黑龙江省东宁县

出生日期:1962年8月

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学历:博士/博士研究生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7年当选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

2018年当选欧洲化学会会士

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62年8月,孙立成生于黑龙江省东宁县。

1977年9月至1980年7月,就读于黑龙江省东宁县一中(高中)。

1980年9月至1984年7月,就读于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专业,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4年9月至1987年6月,就读于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专业,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87年9月至1990年7月,就读于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专业,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1990年7月至1992年5月,在北京原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作助理研究员。

1992年5月至1993年5月,在德国马普辐射化学研究所作博士后。

1993年5月至1995年3月,在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有机化学系作洪堡学者博士后。

1995年3月至1997年3月,在瑞典皇家工学院作博士后。

1997年3月至1999年9月,在瑞典皇家工学院作助理教授。

1999年9月至2004年10月,在斯德哥尔摩大学有机化学系任副教授。

2001年9月,受聘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兼职教授,并担任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2013年,作为四位杰出科学家之一受到瑞典国接见。

2017年,当选瑞典皇家工程院第1775号院士;同年,获得瑞典国家“杰出教授基金”资助。

2018年,当选欧洲化学会会士。

2019年11月22日,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20年,任西湖大学理学院化学讲席教授、西湖大学人工光合作用与太阳能燃料中心主任。

主要成就

孙立成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孙立成在太阳能燃料与太阳能电池前沿科学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研制出当前效率最高的水氧化分子催化剂,其催化效率可与天然光合作用水氧化中心相差无几,通过实验证明了水氧化过程中O-O键形成新机理即通过自由基耦合方式进行;提出了光解水制氢功能器件设计新策略,开发出多个首例分子催化光解水功能器件;率先提出基于推拉电子体系的染料分子设计方法,被国际同行采纳;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空穴传输材料,性能优异,成本低廉,具有产业化前景。

研究方

    光解水制氢催化剂及器件光体系II模拟及催化水氧化;氢化酶活性中心模拟及催化制氢;光电化学驱动太阳能制氢分子器件的组装。

    光驱动及电驱动CO2还原制燃料过渡态金属催化CO2还原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光/电驱动CO2还原体系器件的构建及与水氧化耦合。

    第三代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有机高分子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新型储能器件锂离子电池;电容器;光-热转换材料。

学术论著

据2021年12月大连理工大学教师个人主页及西湖大学官网显示,孙立成在《Science》《NatureChem.》《Chem.Rev.》《EnergyEnviron.Sci.》《PNAS》《Angew.Chem.Int.Ed.》《J.Am.Chem.Soc.》《Adv.Mater.》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及评述600篇,论文引用次数47000余次,h-index为101。

书名

作者

出版单位

出版时间

TowardstheVisibleLight-DrivenWaterSplittingDevice:RutheniumWaterOxidationCatalystswithCarboxylate-ContainingLigands

DuanL.,Tong,L.,孙立成

WileyBlackwell

-

Dye-SensitizedPhotoelectrochemicalCells

HagfeldtA.,Cappel,U.B.,Boschloo,G.,孙立成,Kloo,L.,Pettersson,H.,Gibson,E.A.

ElsevierLtd

-

Editorial

DomenK.,孙立成

RoyalSocietyofChemistry,MiltonRoad,Cambridge,CB4OWF,UnitedKingdom

2013-07-01

Mesoporousdye-sensitizedsolarcells

HagfeldtA.,Cappel,U.B.,Boschloo,G.,孙立成,Kloo,L.,Pettersson,H.,Gibson,E.A.

ElsevierLtd

-

著作成果

发明专利

据2021年12月大连理工大学教师个人主页显示,孙立成参与发明的专利共19项。

学术会议

据2021年12月西湖大学官网显示,孙立成作为会议主席/共同主席成功举办了11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多次被邀请撰写述评,包括特邀和主题报告在内的国际会议邀请报告120余次。他与灿院士共同发起并成功主办了五届“SolarFuelsandSolarCells”高端国际学术会议。

主持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项目研究期限

项目状态

人工光合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20/12/14-

进行

分子模拟酶高效人工光合成体系的组装

国家“973”项目

2014/01/01-2018/08/31

完成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有机光敏染料的开发

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

2010/06/01-2012/06/01

完成

模拟氢化酶和光系统II放氧酶太阳能转换制氢的研究

国家“973”项目

2008/08/21-2013/08/31

完成

基于磷脂膜的光催化分解水体系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13/01/01-2016/07/31

完成

含有新型氧化还原对电解质的高效太阳能电池设计与制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12/09/25-2016/12/31

完成

光驱动分解水制氢分子器件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11/09/25-2016/12/31

完成

科研奖励

时间

成果名称

奖励

授予机构

2009年12月1日

氢化酶活性中心化学模拟与光驱动催化制氢

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辽宁省政府

孙立成人才培养

孙立成建立了分子催化水氧化等关键科学领域中欧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渠道,为中国培养、输送了一批优秀科研人才。

据2021年12月大连理工大学教师个人主页显示,孙立成培养出博士生61人,其中51人已毕业、10人在读,硕士生73人,其中58人已毕业、15人在读。

孙立成荣誉表彰

年份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2015年

辽宁省国际科技合作奖

辽宁省科学技术厅

2016年

沃尔玛克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

2017年

瑞典国家杰出教授

瑞典国家研究理事会

2017年

大连市星海友谊奖

-

2017年

2017年“高被引科学家”

-

2017年

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

瑞典皇家工程院

2018年

欧洲化学会会士

欧洲化学会

2019年1月8日

2018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2019年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

2019年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中国科学院

2019年

2019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

-

智能能源技术奖

国际先进材料协会

-

阿尔纽斯奖

瑞典化学会

社会任职

时间

职务

2004年9月

瑞典皇家工学院分子器件讲席教授

-

德国Wiley期刊ChemSusChem编委会主席

-

荷兰Elsevier期刊JournalofEnergyChemistry副主编

-

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第六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

中国化学会高级会员

-

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

大连理工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分子器件联合研究中心主任

-

西湖大学人工光合作用与太阳能燃料中心主任

-

瑞典人工光合作用中心开拓者

-

《能源化学(英文版)》JournalofEnergyChemistry期刊副主编

人物评价

在他(孙立成)的积极策划下,中国与欧、美、日、韩等多国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科研合作,推动了中国在分子催化水氧化等领域的国际化进程。他为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向国家科技部、基金委建议在人工光合作用领域布局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他与国内同行共同努力,推动中国人工光合作用研究走向世界前沿。(《辽宁日报》评)

孙立成一贯爱国爱党、学风正派、治学严谨,敢啃硬骨头,为推动中国基础研究和国际合作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评)

30年科研生涯,孙立成把一项研究从板凳坐到热“风口”,见证了人工光合作用从基础理论研究走向潜力无穷的实际应用。30年后转身,他依然选择学术,不忘初心,仰望星空。(西湖大学评)

孙立成搭建了一条国际科技合作的纽带和桥梁,推动了中国人工光合作用研究在国内普遍开展,为中国站在该领域的世界前沿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评)

标签: 孙立成

更多文章

  • 苏布拉·苏雷什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苏布拉·苏雷什

    苏布拉·苏雷什(SubraSuresh),1956年5月生于印度孟买,美国国籍,材料科学家,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德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校长。苏布拉·苏雷什于1977年获得印度理工学

  • 海维尔·里斯·托马斯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海维尔·里斯·托马斯

    海维尔·里斯·托马斯(HywelRhysThomas),1951年出生于英国威尔士,土木工程学家,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卡迪夫大学教授、环境岩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海维尔·里斯·托马斯于1972年获得斯旺西大学土木工程学士学位;1973年获得伦敦

  • 郎尼·汤姆森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郎尼·汤姆森

    郎尼·汤姆森(LonnieThompson),1948年7月1日出生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亨廷顿,地质学家,冰川古气候学家,冰川环境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伯德极地研究中心教授。郎尼·汤姆森于1970年获得美国马歇尔大学地质学学士学位;19

  • 詹姆斯·迪杰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詹姆斯·迪杰

    詹姆斯·迪杰(JamesMTiedje),1942年出生于美国衣阿华州牛顿市,微生物生态学家,基因组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授。詹姆斯·迪杰于1964年获得爱荷华州立大学农学学士学位;1966年获得康奈尔大学土壤化学硕士学位;1968年获得康奈尔大学微生物学

  • 丁肇中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丁肇中

    丁肇中(SamuelC.C.Ting),男,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城,祖籍是中国山东省日照市,实验物理学家。1959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学学士和数学学士学位,1962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65年发现反氘核;1967年测量电子半径,发现电子是没有体积的,半径小于

  • 托萨蒂·埃瑞奥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托萨蒂·埃瑞奥

    托萨蒂·埃瑞奥(ErioTosatti),1943年11月9日出生于意大利诺南托拉(Nonantola),凝聚态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意大利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意大利国际高等研究院(SISSA)凝聚态物理研究部主任。托萨蒂·埃瑞奥于1967年获得意大利摩德纳大学高能物理硕

  • 徐立之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徐立之

    徐立之(Lap-CheeTsui),1950年12月21日出生于中国上海,高等教育及基因学家,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香港科学院创院院长,香港大学第十四任校长,浙江大学求是高等研究院院长,多伦多大学荣休

  • 王中林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王中林

    王中林,1961年出生于陕西省蒲城县,国际顶尖纳米科学家、物理学家、材料学家、能源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9),欧洲科学院院士(2003),加拿大工程院国际院士(2019),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2022),佐治亚理工学院终身董事教授、Hightower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

  • 王小凡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小凡

    王小凡,美国国籍,1955年出生于中国乌鲁木齐,癌症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杜克大学终身讲席教授。1982年王小凡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化学专业,同年考入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1986年获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学位,之后在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1992年被聘为杜克大学药理学和肿瘤生物学系助理

  • 迈克·沃特曼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迈克·沃特曼

    迈克·沃特曼(MichaelS.Waterman),1942年6月出生于美国,计算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发明家学院院士,美国南加州大学名誉教授。迈克·沃特曼于1969年获得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