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秀新,男,博士,1961年11月生于湖南宜章县,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邓秀新于1981年从湖南农学院本科毕业后考取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1987年,从华中农业大学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园艺系主任、副校长、校长等职;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担任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湖北省委第八届常委,民盟第八届、九届中央委员,民盟第十届、十一届中央常委,民盟第十二届、第十三届中央副主席,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邓秀新主要从事柑橘遗传改良和品种选育研究。邓秀新将细胞工程、分子标记技术与常规育种有机结合,提高了柑橘育种效率,创造了40多个四倍体和10多个三倍体柑橘材料;培育出早红等多个柑橘新品种,并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2021年10月,当选中国园艺学会第十四届理事会理事长。
基本资料
中文名:邓秀新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
出生日期:1961年11月11日
毕业院校:华中农业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中国柑橘品种》
主要成就: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人物经历
1961年11月,邓秀新出生于湖南宜章县白沙圩公社邝里洞大队(今属白沙圩乡)。
1972年,邓秀新参加小升初考试顺利进入白沙圩人民公社五七中学。
1978年02月至1981年12月,邓秀新就读于湖南农学院(现湖南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学专业,获得学士学位。
1982年02月至1984年12月,邓秀新就读于华中农学院(现华中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
1985年02月至1987年12月,邓秀新就读于华中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
1987年12月,邓秀新在华中农业大学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1990年晋升)、教授(1992年晋升)、博士生导师(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遴选)。
1988年8月,邓秀新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89年07月至1990年07月,邓秀新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柑橘研究及教育中心做访问学者。
1991年,邓秀新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3年01月至1993年07月,邓秀新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柑橘研究及教育中心,高级访问学者。
1993年05月至1995年05月,邓秀新任华中农业大学园艺系主任。
1993年07月,邓秀新任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1995年1月,邓秀新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获得国家教委“跨世纪人才基金”资助。之后还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农业部“神农计划”。
1995年05月至2002年03月,邓秀新任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
1996年,邓秀新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1996年10月至1996年11月,邓秀新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植物病理系合作研究工作。
2007年05月,邓秀新在延安干部学院学习。
2007年06月至2018年10月,邓秀新任华中农业大学校长。
2007年12月,邓秀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9年03月至2009年07月,邓秀新是中央党校中青一班26期三支部学员。
2011年05月,邓秀新在延安干部学院院士专家理论研讨班学习。
2012年04月,邓秀新任湖北省科协第八届委员会副主席。
2012年12月,邓秀新被中共宜章县委、县政府聘请为经济顾问和柑橘生产技术顾问。
2016年06月,邓秀新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2017年02月,邓秀新任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2018年06月—,邓秀新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10月21日,邓秀新不再担任华中农业大学校长。
2020年9月9日,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
2021年5月,当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2021年10月,邓秀新当选中国园艺学会第十四届理事会理事长。
2022年7月,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第八届主席团成员。
2023年3月,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任免信息
2022年7月8日,国务院任命邓秀新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2022年12月23日,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闭幕,邓秀新当选副主席。
主要成就
邓秀新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邓秀新将细胞工程、分子标记技术与常规育种有机结合,提高了柑橘育种效率,创造了40多个四倍体和10多个三倍体柑橘材料;培育出早红等多个柑橘新品种,并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截至2017年4月,邓秀新在中国率先建立了柑橘细胞工程育种体系,并开创了细胞工程用于生产实践的新途径;对中国柑橘资源进行了系统的分子评价,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柑橘离体材料库;发掘基因资源,构建起柑橘基因组学研究平台,带领团队完成了中国首个果树类型——甜橙双单倍体的全基因组测序;组织行业专家建立中国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牵头编制了中国以及部分主产区县的柑橘产业发展规划,对中国柑橘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核心作用。
主要贡献
一、建立起细胞融合、培养及再生技术体系
邓秀新在中国率先建立起柑橘原生质体培养技术,建立起柑橘原生质体融合再生和杂种的分子鉴定技术;完善了化学和电诱导融合技术方法,建立起非对称融合的实验技术;成功地将现代的分子标记技术(RAPD、AFLP、SSR、SCAR、MSAP等)应用于融合再生植株的遗传分析中,这些研究在技术上构成了中国果树乃至整个木本植物最为完善的细胞融合技术体系。邓秀新已建立起包含世界主要种类和品种70余个基因型的胚性愈伤组织库,获得柑橘属与金柑、九里香、黄皮等属间及属内种间体细胞杂种30余个以及一批胞质杂种,丰富了中国柑橘育种材料,同时为改良中国品种提供了宝贵的亲本。
二、柑橘细胞工程技术及育种实践
邓秀新将获得的体细胞杂种与中国一些地方品种杂交,经过胚胎抢救获得了体细胞杂种与沙田柚、本地早橘等8个组合的200余株三倍体后代,有望选育出无籽的三倍体无核柚子类型。在体细胞杂种的有性杂交过程中,发现杂交后的果实胚败育,从而提出“应用体细胞杂种的花粉授予二倍体柚子,当年实现种子败育,生产瘪籽柚,从而提高柚子品质”的新思路,不仅为种子多的柚子品种提高品质找到了一条途径,同时,为植物体细胞杂种的应用开拓了一个新领域。此外,建立起柑橘、苹果等果树成年态及幼年态的材料离体保存(低温和超低温)技术体系,在柑橘成年态的离体培养再生方面取得突破,在保存过程中发现逆境处理可以提高保存材料的再生能力。
三、分子标记与种质资源评价
邓秀新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中国主要的柑橘种类和品种进行评价,建立起251份资源的RAPD指纹图谱、29份种类的AFLP和SSR指纹图谱,为中国柑橘资源保存、引进和育种提供了参考,受到国际种质资源研究所(IPGRI)高度重视。
四、品种选育与服务产业
邓秀新利用国际合作和国家“948”项目的支持,经过10年试验,已筛选出适合中国长江流域栽培的“红肉脐橙”、“HB柚”等品种,引进、示范、推广了一批柑橘新品种和配套技术,建立了无病毒良种繁育基地,现正在湖北、湖南、江西等7个省(市)种植推广,示范推广面积达45万亩。邓秀新扎根农村,足迹遍布三峡库区、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等中国的主要柑橘产区,为柑橘主产区提供脐橙、柑橘、柚子等良种达60余个,无病毒种苗或接芽60余万株(个),培训干部3年余万人,农民10万余人。其推广的品种已在湖北、江西、湖南等地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学术论著
学术论文:
截至2017年2月,邓秀新在中国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已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1.LuS,ZhangY,ZhengXJ,ZhuKJ,XuQ,DengXX*.IsolationandFunctionalCharacterizationofaLycopeneβ-cyclaseGenePromoterfromCitrus.FrontPlantSci,2016,7:1367.
2.ChaoyangLiu,JianmeiLong,KaijieZhu,LinlinLiu,WeiYang,HongyanZhang,LiLi,QiangXu,XiuxinDeng*.CharacterizationofaCitrusR2R3-MYBTranscriptionFactorThatRegulatestheFlavonolandHydroxycinnamicAcidBiosynthesis.SciRep,2016,6:25352.
3.LuS,ZhangY,ZhengXJ,ZhuKJ,XuQ,DengXX*.Molecularcharacterization,criticalaminoacididentification,andpromoteranalysisofalycopeneβ-cyclasegenefromcitrus.TreeGenetGenomes,2016,12(6):106.
4.ZengYL,DuJ,WangL,PanZY,XuQ,XiaoSY,DengXX*.Acomprehensiveanalysisofchromoplastdifferentiationrevealscomplexproteinchangesassociatedwithplastoglobulebiogenesisandremodellingofproteinsystemsinorangeflesh.PlantPhysiol,2015,168:1648-1665.
5.JidiXu,HaidanXu,YuanlongLiu,XiaWang,QiangXu,XiuxinDeng*.Genome-wideidentificationofsweetorange(Citrussinensis)histonemodificationgenefamiliesandtheirexpressionanalysisduringthefruitdevelopmentandfruit-bluemoldinfectionprocess.FrontPlantSci,2015,6:607.
6.HongboCao†,JiangboWang†,XintianDong,YanHan,QiaoliMa,YuduanDing,FeiZhao,JianchengZhang,HaijiangChen,QiangXu,JuanXu,XiuxinDeng*.Carotenoidaccumulationaffectsredoxstatus,starchmetabolism,andflavonoid/anthocyaninaccumulationincitrus.BMCPlantBiol,2015,15:27.
7.FeiGuo,HuiwenYu,QiangXu,XiuxinDeng*.Transcriptomicanalysisofdifferentiallyexpressedgenesinanorange-pericarpmutantandwildtypeinpummelo(Citrusgrandis).BMCPlantBiol,2015,15:44.
8.FeiGuo,HuiwenYu,ZhengTang,XiaolinJiang,LunWang,XiaWang,QiangXu,XiuxinDeng*.ConstructionofaSNP-basedhigh-densitygeneticmapforpummelousingRADsequencing.TreeGenetGenomes,2015,11:2.
9.ManoshKumarBISWAS,PengCHEN,MohamedHamdyAMAR,XiuxinDENG*.NovelpolymorphicEST-basedmicrosatellitemarkerisolationandcharacterizationfromPoncirustrifoliata(Rutaceae).FrontAgrSciEng,2015,2(1):60–65.
10.YangXM,LiH,LiangM,XuQ,ChaiLJ,DengXX*.Geneticpersityandphylogeneticrelationshipsofcitron(CitrusmedicaL.).TreeGenetGenomes,2015,11:129.TreeGenetGenomes,2015,11:129.
11.YunliuZeng,ZhiyongPan,LunWang,YuduanDing,QiangXu,ShunyuanXiao,XiuxinDeng*.Phosphoproteomicanalysisofchromoplastsfromsweetorangeduringfruitripening.PhysiolPlantarum,2014,150(2):252-270.
12.Shi-pingZhu,JunWang,Jun-liYe,An-DanZhu,Wen-wuGuo,Xiu-xinDeng*.Isol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LEAFYCOTYLEDON1-LIKEgenerelatedtoembryogeniccompetenceinCitrussinensis.PlantCellTissOrganCult,2014,119:1-13.
13.ManoshKumarBiswas,QiangXu,ChristophMayer,XiuxinDeng*.GenomeWideCharacterizationofShortTandemRepeatMarkersinSweetOrange(Citrussinensis).Plosone,2014,9(8):e104182.
14.QianmingZheng,ZhengTang,QiangXu,XiuxinDeng*.Isolation,phylogeneticrelationshipandexpressionprofilingofsugartransportergenesinsweetorange(Citrussinensis).PlantCellTissOrganCult,2014,119:609-624.
15.WenfangZeng,MingHuang,XiaopeiWang,CharlesAmpomah-Dwamena,QiangXu,XiuxinDeng*.IdentificationandFunctionalCharacterizationofthePromoterofaPhytoeneSynthasefromSweetOrange(CitrussinensisOsbeck).PlantMolBiolRep,2013,31:64-74.
16.QiangXu,Ling-LingChen,XiaoanRuan,DijunChen,AndanZhu,ChunliChen,DenisBertrand,Wen-BiaoJiao,Bao-HaiHao,MatthewPLyon,JiongjiongChen,SongGao,FengXing,HongLan,Ji-WeiChang,XianhongGe,YangLei,QunHu,YinMiao,LunWang,ShixinXiao,ManoshKumarBiswas,WenfangZeng,FeiGuo,HongboCao,XiaomingYang,Xi-WenXu,Yun-JiangCheng,JuanXu,Ji-HongLiu,OscarJunhongLuo,ZhonghuiTang,Wen-WuGuo,HanhuiKuang,Hong-YuZhang,MikealLRoose,NiranjanNagarajan,Xiu-XinDeng*&YijunRuan.Thedraftgenomeofsweetorange(Citrussinensis).NatureGenet,2013,45:59–66.
17.WenfangZeng,ZongzhouXie,XiaomingYang,JunliYe,QiangXu.XiuxinDeng*.MicrosatellitepolymorphismislikelyinvolvedinphytoenesynthaseactivityinCitrus.PlantCellTissOrganCult,2013,113(3):449-458.
18.CaoHB,ZhangJC,XuJD,YeJL,YunZ,XuQ,XuJandDengXX*.Comprehendingcrystallineβ-caroteneaccumulationbycomparingengineeredcellmodelsandnaturalcarotenoid-richsystemofcitrus.JExpBot,2012,63(12):4403-4417.
19.KeqinYu,QiangXu,XinleiDa,FeiGuo,YuduanDing,XiuxinDeng*.Transcriptomechangesduringfruitdevelopmentandripeningofsweetorange(Citrussinensis).BMCGenomics,2012,13:10.
20.PanZY,ZengYL,AnJY,YeJL,XuQ,DengXX*.Anintegrativeanalysisoftranscriptomeandproteomeprovidesnewinsightsintocarotenoidbiosynthesisandregulationinsweetorangefruits.JProteomics,2012,75:2670-2684.
学术专著:
1,邓秀新,徐娟.ProceedingsoftheInternationalSocietyofCitriculture.Beijing:ChinaAgriculturePress,2010.
2,邓秀新.中国柑橘品种.北京:农业出版社,2008.
3,邓秀新,胡春根.园艺植物生物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授权专利:
1,2012年12月,一种提纯柑橘果肉有色体的方法,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第一完成人)
2,2008年5月,“早红”,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第一完成人)
3,2004年4月,一种生产瘪籽柚果实的方法,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第一完成人)
承担项目
截至2017年2月,邓秀新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农业部科技攻关、农业部‘948’、农业部行业专项、国家移民局以及国家973计划等重大项目20余项。
承担项目情况如下: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7年4月,邓秀新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多项。
时间 |
---|
1989年8月 |
1991年9月 |
2001年10月 |
2006年度 |
2012年12月 |
2013年1月 |
邓秀新人才培养
截至2019年3月,邓秀新先后指导博士研究生50余名,硕士研究生40余名。邓秀新指导的研究生3人荣获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1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7人获“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部分信息如下:
邓秀新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邓秀新是新中国首位果树学博士,引领中国柑橘基础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的领军者。(新华网评)
邓秀新率领科研团队在中国南方的红色土地上种下一片片“摇钱树”,建起一座座“绿色银行”,推动革命老区人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邓秀新成为中国柑橘产业科学技术体系中成就最大、贡献最突出、最具权威和知名度的首席科学家,被业内誉为“柑橘院士”。(中共宜章县委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