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汪大渊

汪大渊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472 更新时间:2024/1/10 23:57:26

汪大渊(1311年—?),字焕章。南昌人(今南昌市青云谱区施村汪家垄)。元朝民间航海家。至顺元年(1330年),汪大渊首次从泉州搭乘商船出海远航,历经海南岛、占城、马六甲、爪哇、苏门答腊、缅甸、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横渡地中海到摩洛哥,再回到埃及,出红海到索马里、莫桑比克,横渡印度洋回到斯里兰卡、苏门答腊、爪哇,经澳洲到加里曼丹、菲律宾返回泉州,前后历时5年。至元三年(1337年),汪大渊再次从泉州出航,历经南洋群岛、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地中海、非洲的莫桑比克海峡及澳大利亚各地,至元五年(1339年)返回泉州。

基本资料

本名:汪大渊

别名:东方的马可·波罗

字:焕章

所处时代:元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江西南昌

出生日期:1311年

主要作品:《岛夷志略》

主要成就:创作《岛夷志略》

民系:江右民系

人物生平

幼时

汪大渊生于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从小聪明好学,深得父母钟爱,望其长大成才,故取《论语》中“焕章”。

青年

他先游历了当时中国南方最大的商港、也是当时世界最大商港之一的泉州。看到各种肤色和操各种语言的人们,摩肩接踵;看到琳琅满目的中西奇货,堆积如山;港湾里停泊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各样的大小船只;特别是那些中外商人、水手所讲的外国风情,是那样的生动、有趣。这些都深深地打动了汪大渊的好奇心,后来促成了他两度远洋航行的壮举。

至顺元年(1330年),年仅二十岁的汪大渊搭泉州远洋商船,从泉州港出海。一行人直抵作为中转站的海南。然后穿过西沙群岛,先后经过交趾和占城,到达当代的柬埔寨海岸。在吴哥朝尚存的阶段,汪大渊目睹了风格奢华而诡异的佛教寺庙。君王的宫殿前都放着金象、白象、金孔雀、玉石猿猴等宝物,令人感觉眼花缭乱。

出于维持贸易需要,许多南洋君主都对主要的货源提供者给予特殊关照。作为唐人的汪大渊就发现,这里的情况和占婆类似,即使自己杀人也不用偿命。但土人杀死自己或同伴,则需要一命偿一命。所以有很多人为躲避蒙元灭宋战争,提前离开了故乡,在这里当地入乡随俗。本地女性也保留了南洋地区的原始习俗,需要在成年后去附近寺庙破处。男子也会向外来宾客兜售妻子,并以行情看涨为荣。

随后,汪大渊离开这片男性乐土,访问了民风彪悍的暹罗。再从泰国湾搭乘小船,来到了当代的新加坡岛,以及更靠南方的加里曼丹。这些民船都会配备家丁武装,在遇到袭击时进行抵抗。通过弓弩和原始火器,将经常出没的马来海盗射退。

在加里曼丹的渤泥和莱,一行华人依旧得到当地部族的热情款待。也是在加里曼丹岛上的勾栏山,汪大渊和同伴找到了之前的元朝远征军残部。他们可能来自于南宋故地、中原或者塞北。如今却在热带气候和疾病的折磨下,被周遭土人包围。除了勉为其难地谋生,再也没有机会看到江南和者塞北的故土。

在随后的苏门答腊之行中,汪大渊访问了盛极一时的三佛齐王国。

在旅程中,汪大渊也看到一些当时人还不太重视的资源。比如在小巽他的松巴哇岛,海边的泥土中会冒出黑色粘稠液体。可以被加工为墨水,也能做取暖燃料,乃至用于猛火油柜的制造。当代的我们知道,这种黑色液体就是石油。印尼也依旧是东南亚最丰富且重要的原油产区。

当然,有的地方貌似温柔乡,其实对外来者非常危险。比如水质较差的东帝汶地区,不仅疟疾丛生,而且是结石病多发的地带。当地的土人酋长经常驾船载着妇女寻欢作乐,但却很容易造成传染病流行。外来商户极其容易受到感染,并在回程途中成批毙命。

离开南洋腹地后,汪大渊的小船利用印度洋冬季风,穿过了风高浪急的马六甲海峡。在这个过程中,巨大风浪让罗盘都一度失灵。虽然一行人经过了考验,但海面上的龙骨和破木片都在暗示,有人已经因天气而不幸遇难。

经历了九死一生的考验,广袤的印度洋的世界开始呈现于汪大渊眼前。在亚非拉三大洲的多边贸易中,他们将见到很多来自意大利和阿拉伯的商队。这些人往往将欧洲的珠宝、武器和工艺品卖到北非,再将东非奴隶、北非和西亚的骏马贩卖到印度。最后将次大陆的宝石等贵重矿物,带回家乡出售。

在印度东南的科罗曼德海岸,汪大渊看到当地男女会戴头巾或者纱丽。一些出身刹帝利种姓的女性也善用梭镖习武,还会取蛇毒帮助战斗。本地的农业条件和经济模式也丰俭由人,取决于土地肥沃程度和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他们甚至在纳加帕塔姆的海岸上,看到修建于1267年的的大型砖塔。那是南宋使节访问时留下的纪念碑。在汪大渊的年代,还被航海者作为标识使用。

印度西南海岸的卡利卡特,以盛产胡椒粉而闻名。这里同样土地肥沃,且人民尚气用事,喜欢携带弓箭等武器出行。但马拉巴尔海岸的其他区域就物产不够丰富,许多海中岛屿有虫蛇横生,让人类难以接近。但特定小岛却盛产昂贵的红宝石,在海外市场上价值不菲。

为了寻找更多的交易机会,汪大渊之后就向波斯湾方向前进。随后还暂时登陆,去往阿拉伯人的巴士拉港。当地居民多如鱼鳞,外貌修长俊美,喜欢穿戴驼缝制的白色服饰,抵御昼夜的巨大气候温差。在市政规划上,这些地方往往整洁华美,大量的公共水池和喷泉也都美轮美奂。人们以米麦和羊肉为食,在谋生手段上锱铢必较,喜欢争夺利益。这让汪大渊有充足的的机会进行讨价还价,交易来自三大洲的丰富物资。

接着,汪大渊沿着芳草萋萋的底格里斯河逆流而上,来到了波斯西部的马腊格。他们意外地发现,这里由一个姓陈的汉人充当领主。他曾经是元朝的地方官吏,后来出海自立一方。在他的治理下,马腊格地区兵强马壮,还经常派出骑兵扫荡周边的小国与部族。但是作为放弃体制、独自外出发展的野生势力,他的功绩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和记录,所以只有通过民间的记载才留名后世。

此后,汪大渊向南回到波斯湾,并游历了穆斯林心目中的圣地麦加。这里虽然土地贫瘠,但有朝圣者带来的经济刺激。所以依旧能积累巨量财富,并通过水陆两头与三大洲保持密切联系。

在这段旅程的末端,汪大渊再从陆路抵达马穆鲁克统治下的埃及。发现那里在尼罗河水利设施的调节下,保持土地产出较多,使人们生活普遍富足。权贵们身披重甲,骑马放鹰,并以头巾包裹脑袋。出行时有猛兽和黑人奴仆跟随,而且还使用镶嵌金银和名贵珠宝的武器。他们就是让蒙古人屡屡吃瘪的马穆鲁克骑士。

从埃及的红海沿岸南下,汪大渊走曼德海峡和索马里的哈丰角,来到东非的坦桑尼亚海岸。他目睹了当地的黑奴贸易繁荣,围观阿拉伯商人像对待牲口那样,将健壮的土著随意拍卖。除了卖往北非、印度和南洋群岛,还有蒙元大船会用他们充当护卫。瓷器则是具有保值功能的交易硬通货。

越过索马里海角东航,汪大渊折向东北来到斯里兰卡的科伦坡,还有附近的马尔代夫等地,在当地的菩提树下惬意地休息,看着当地的僧众虔诚地礼拜佛陀,带着斗笠的渔夫们在清澈的海水中捕获巨大的海鱼,并有可能拜访了法显和尚修行过的精舍。一路上积累的各种奇珍,让汪大渊可以采购到当地的红珊瑚、猫眼、白豆蔻、木兰皮等特色土产。

返程中,汪大渊等人按原路穿回中南半岛。乘坐的船只经过南沙群岛,需要小心翼翼地避免碰触暗礁。在福建外海,目睹了台湾岛的日出奇观,看到了台湾海峡的潮汐变化。当然还有土著农民们的辛勤耕织场景。最后,汪大渊等人成功返回泉州。此时已经是元统二年(1334年),整个旅途前后耗费了5年时间。

至元三年(1337年),汪大渊第二次从泉州出航,游历南洋群岛,印度洋西面的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地中海、莫桑比克海峡及澳大利亚各地,两年后才返回泉州。

主要影响

学届普遍认为,汪大渊所著《岛夷志略》是上承宋代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赵汝适的《诸蕃志》,下接明朝马欢的《瀛涯胜览》、费信的《星搓胜览》等的重要历史地理著作,而其重要性又大大超过这些著作。

现存《岛夷志略》约2万字,共100条,除最后一条“异闻类聚”系抄撮前人之书而成外,其余99条每条大抵记述一个国家或地区,有些条还附带提到邻近的若干地方。《岛夷志略》包涵了十分宝贵的历史资料,书中记载的地理范围包括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的广大地区,记载的国名、地名多达220余个,有些国名、地名是初次见,有些甚至是仅见于该书。

一、汪大渊见证了元朝泉州港的极盛,可与马可·波罗的记述相互印证

元朝的泉州海外贸易逐渐走向巅峰,成为中国主要的对外贸易商港,泉州与海外通商贸易的国家与地区众多,是“梯航万国”、舶商云集的东南巨镇,海外贸易超过广州,成为世界大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并称于世。汪大渊记载元代从泉州港出口的货物包括丝织品类、陶瓷类、金属器类、食品类、杂货类。其中以丝织品和瓷器为最多,金属品次之。

进口货物则以乳香等香料为最多,棉花、棉纱、棉布、驼毛等衣料品次之,再次是珍珠宝货和食品等。

汪大渊两次由刺桐港放洋远游,所记述泉州港的航线即是元代中国的海外航线,所述与泉州通商贸易的国家与地区之多,记载经泉州出口商品种类之丰富等等,这一切,都见证了元朝泉州港的繁荣极盛。同时印证了在汪大渊出生前20年,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游历泉州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所称“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的确难以想象”的话。汪大渊还记载外国人到泉州纹身的情况,这也可与《马可·波罗行记》的记述相互印证。

二、汪大渊明确指出台湾、澎湖与泉州晋江县的隶属关系

汪大渊在《岛夷志略》中记载了台湾、澎湖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当时台湾属澎湖,澎湖隶属泉州晋江县,盐课、税收归晋江县。

三、汪大渊记载了元朝华侨在海外的情况,资料弥足珍贵

汪大渊在书中多处记载了华侨在海外的情况,例如:泉州吴宅商人居住于古里地闷;元朝出征爪哇部队时“有病卒百余人”,仍留在勾栏山;在沙里八丹平原上有“土塔”,“赤石围绕,有土砖瓮塔,高数丈。汉字书云:咸淳三年八月毕工。传闻中国之人其年贩彼,为书于石以刻之,至今不磨灭焉”,说明宋咸淳三年(1267年)有中国人在此地建中国式砖塔;真腊,有唐人;浡泥,“尤敬爱唐人,若醉则扶之以归歇处”;而龙牙门,“男女兼中国人居之”;甚至马鲁涧的酋长,“元临漳人,陈其姓也。幼能读书,长练兵事。国初,领兵镇甘州,遂入此国,讨境不复返”;等等,这些记载,对于研究早期华侨出国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汪大渊关于海外地理地形、山川、物产和风俗民情等的记载

地理方面,如淡邈;尖山;班卒;假里马打;昆仑;东西竺;下里;罗婆斯;万里石塘等等。

沿途各地的物产,也是汪大渊记述的一个重要内容。像八都马:“地产象牙,重者百余斤,轻者七八十斤”;苏禄:“地产中等降真条、黄蜡、玳瑁、珍珠,较之沙里八丹、第三港等处所产,此苏禄之珠色青白而圆,其价甚昂。中国人首饰用之,其色不退,号为绝品”;下里:“地产胡椒,冠于各番,不可胜计”;甘埋里:“其地造舟为马船,大于商舶,不使钉灰,用椰索板成片”;麻那里;“地产骆驼,高九尺,土人以之负重,有仙鹤,高六尺许,以榖为食,闻人拍掌,则耸翼而舞,其容仪可观,亦异物也”;等等。这些记载,不但是研究海外各地区十四世纪地理、历史的重要资料,同时也见证了十四世纪中外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的历史脉络。

汪大渊在《岛夷志略》中还记载了不少海外各国、各地区的历史胜迹和奇事异闻。他还对海外各国、各地区的民生、民情、风俗有大量记载。

轶事典故

汪大渊出生地尚存一首排工们的号子《南昌城南掌故多》:南昌城南掌故多,将军渡口波连波嘿;象湖源上风光好哟嗬,施家尧去划龙舟来嘿;王老丞相来迎接哟嗬,相府千金坐花楼罗嘿。汪家垄住航海客哟嗬,飘洋过海到夷洲罗嘿!

历史评价

元代张翥:汪君焕章当冠年,尝两附舶东西洋,所过辄采录其山川、风土、物产之诡异,居室、饮食、衣服之好尚,与夫贸易赍用之所宜,非亲见不书,则信乎其可征也。

元代吴鉴:其目所及,皆为书以记之。以君传者其言必来信,故附《清源续志》(即《泉州路清源志》)之后。

《四库全书总目》:诸史(指二十四史)外国列传秉笔之人,皆未尝身历其地,即赵汝适《诸蕃志》之类,亦多得于市舶之口传。大渊此书(指《岛夷志略》),则皆亲历而手记之,究非空谈无征者比。

1979年版《辞海》“汪大渊”词条:就清中叶以前有姓名可知的中国航海家而论,其游踪的广远,汪氏当居前列。

后世纪念

南沙群岛中的大渊滩,即以汪大渊之名命名。

2012年,南昌市地名办在青云谱区施尧行政村区域内,以汪大渊的字号命名了一条“焕章路”,以示家乡人民对他的永远纪念之情。

标签: 汪大渊

更多文章

  • 鉴真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鉴真

    鉴真(688-763),唐代高僧,日本律宗初祖,亦称“过海大师”“唐大和尚”。中文名:鉴真别名:过海大师、唐大和尚籍贯:广陵江阳(今江苏扬州)出生日期:688年逝世日期:763年6月6日主要成就:东渡日本,传播大唐文化出生地:江苏扬州信仰:佛教据《宋高僧传》等记载,俗姓淳于。广陵江阳(今江苏扬州)人

  • 玄奘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玄奘

    玄奘(602-664),唐代高僧,我国汉传佛教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中国汉传佛教唯识宗创始人。中文名:玄奘别名:唐僧、唐三藏、陈祎出生地:洛阳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出生日期:602年逝世日期:664年信仰:佛教所处朝代:隋末唐初玄奘本姓陈,名祎、洛阳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13岁出家,21岁受具

  • 司马迁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二十八岁任太史令,继承

  • 杜环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杜环

    杜环,中国唐代旅行家,又称杜还。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详。唐天宝十载(751),随高仙芝在怛逻斯城(又名呾逻私城,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与大食(阿拉伯帝国)军作战被俘,其后曾游历西亚、北非,成为第一个到过非洲并有著作的中国人。宝应初年(762)乘商船回国,写了《经行记》一书,惜已失传,惟杜佑的

  • 朱标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标

    朱标(1355年10月10日—1392年5月17日),明太祖朱元璋嫡长子,母孝慈高皇后马氏,明惠宗朱允炆之父。朱标于龙凤元年(1355年,元至正十五年)九月出生在太平商人陈迪家中。朱元璋称吴王时便将其立为世子,随宋濂学习经传。自幼受到悉心教导,明太祖对他寄予厚望,多方培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

  • 朱祐极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祐极

    朱祐极(1469年6月7日—1472年3月5日),男,汉族,明宪宗第二子,母贤妃柏氏。1472年3月5日去世,年仅3岁。本名:朱祐极别名:悼恭太子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人出生日期:1469年6月7日逝世日期:1472年3月5日主要成就:成化七年(1471年)十一月甲寅受封皇太子朱祐极(1469年

  • 朱载基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朱载基

    朱载基(1533年9月7日—1533年10月27日),明朝宗室,明世宗朱厚熜长子,母阎贵妃,嘉靖十二年八月十九日生,同年十月十日夭折,追封为哀冲太子,葬于西山。本名:朱载基别名:朱载填所处时代:明民族族群:汉出生地:北京紫禁城出生日期:1533年9月7日逝世日期:1533年10月27日谥号:哀冲太子

  • 朱载壡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朱载壡

    朱载壡(1536年10月20日—1549年4月14日),明朝宗室,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次子,母为王贵妃。嘉靖十五年(1536年)十月六日出生,嘉靖十八年(1539年)二月,立为太子,并指派夏言教导太子。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三月十五日行冠礼,十六日加冠,十七日突患疾,未几,病卒,年十四岁,谥“庄

  • 朱翊釴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翊釴

    朱翊釴(1555年-1559年),男,汉族,明穆宗朱载坖嫡长子、母孝懿庄皇后李氏。1559年去世,年仅4岁,追封为“宪怀太子”。本名:朱翊釴别名:宪怀太子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日期:1555年逝世日期:1559年性别:男父亲:明穆宗朱载垕母亲:孝懿庄皇后李氏朱翊釴(1555年-1559年)

  • 朱慈燃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朱慈燃

    朱慈燃(1623年11月4日-1623年11月4日),北直隶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市)人,明熹宗朱由校长子、母孝哀悊皇后张氏。朱慈燃在天启三年十月己巳(1623年11月4日)出生,生下时已是死胎,追封为怀冲太子。本名:朱慈燃别名:怀冲太子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北直隶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