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破祐(TasukuFuwa,1915年8月2日—2013年11月23日),出生于日本熊本,日本冶金学家,日本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不破祐1941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工业部金属工学科。1942年进入东北帝国大学研究生院并任助教,1945年任讲师,1946年晋升为副教授,1958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科学博士学位,1962年晋升为日本东北大学教授,继而担任钢铁冶金学讲座教授。1979—1994年受聘为新日本制铁公司任参事、顾问。1979年当选日本工程院院士和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996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外籍院士。2013年11月23日在东京逝世,享年98岁。不破祐研究基于高精准高温检测,开展了对熔融铁液中合金元素的活度、熔融合金铁液中氮和氢的溶解度、铁液中合金脱氧平衡、熔融铁液中合金元素的气体动力学、氧化铁还原反应膨胀现象,以及钢中气体成分的化学分析等的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不破祐
外文名:TasukuFuwa
国籍:日本
出生地:日本熊本
出生日期:1915年8月2日
逝世日期:2013年11月23日
毕业院校:日本东北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74年当选美国采矿、冶金和石油工程师学会会士
1979年当选日本工程院院士
1979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1996年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人物生平
1915年8月2日,不破祐出生于日本熊本。
1937年至1941年,就读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并于1941年12月在东北帝国大学工业部金属工学科获得学士学位。
1942年,进入东北帝国大学研究生院并任助教。
1945年,任讲师。
1946年,晋升为副教授。
1955年至1958年,就读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JohnChipman的指导下学习至1957年,并于1958年获得科学博士学位。
1959年至1962年,就读于日本东北大学材料加工学系,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1962年,晋升为日本东北大学教授,继而担任钢铁冶金学讲座教授。
1974年,当选美国采矿、冶金和石油工程师学会会士。
1979年,当选日本工程院院士和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也是第一位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的日本人。
1979年至1994年,受聘为新日本制铁公司任参事、顾问。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外籍院士,也是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中第一位日本籍院士。
2013年11月23日,在东京逝世,享年98岁。
主要成就
不破祐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不破祐先后开发了钢铁中气体分析法,熔融铁液中合金成分活度测定法,熔融合金铁液中氢、氮的溶解度测定法,测定了铁液中许多重要合金元素的热化学参数,用高温热量计测定铁合金的混合热,研究了氢通过熔渣进入钢液r的过程及炼钢反应的脱碳、硫、氧、氮的速度论等一系列研究工作,这些成为改进炼钢工艺和开发新工艺的重要依据。他探明了铁矿球团还原机制及还原时发生异常膨胀的原因及防止方法。20世纪80年代他对氧化铁或渣氧化铁还原反应的论述对开发新炼铁过程有重要意义。
会议建设
1974年,面向工业和大学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不破祐领导建立并发起了川田纪念的场钢铁制造研讨会,该研讨会每年举办一次。该会议为日本钢铁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企业指导
在新日铁,不破祐参加了公司内部所有的炼钢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座谈会,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他参观了钢铁厂,并就其操作的技术方面提出了建议。其中一项具体的技术贡献是,他和高村阵一共同领导的一个氧化物冶金项目,推动了炼钢技术的重大进步。
不破祐人才培养
不破祐曾深入中国冶金院校、研究院所进行讲学、交流,并帮助中国青年学子赴日留学、进修。
不破祐还为新日铁许多年轻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的出国留学提供建议和安排,并给相关大学写了推荐信。
不破祐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不破祐出生于熊本县一个日本名门望族、外交世家,辛亥革命前其祖父曾帮助过孙中山先生。他在六个孩子中排行第五。他的家族是来自上流社会的细川家族。他去了熊本的第五高等学校,在那里开始了医学学习,德语是他的第一外语。虽然他的父亲在他十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但通过细川家的支持,这六个孩子都能得以上大学。
中国友谊
20世纪70年代末不破祐初次与中国钢铁界人士接触时,即表达了他对日本军国主义过去发动侵华战争的深刻反省认识,以及他本人将为两国冶金同行间的真诚合作而尽力的决心,并预言中国将成为钢铁冶金世界第一大国。作为老一辈的冶金学家,他与中国冶金学家魏寿昆院士、邵象华院士等有着深厚的友谊和密切的交往,当魏寿昆院士因病在北京住院时,不破祐亲自到医院病房探视。
人物评价
不破祐先生是位学识深渊、言谈儒雅的谦谦君子,治学严谨,他发表的论文总量不多,但质量很高。(徐匡迪评)
不破祐教授在国际冶金界有着很大的影响,他在取得巨大成就与荣誉的同时,始终保持谦和和诚恳的为人处世之道,世界各国都有许多挚友,并积极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不破祐先生一直怀有崇高理想,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言吐儒雅又平易近人,是一位深得大家尊敬的长者。先生为钢铁科技事业和推动中日钢铁冶金界合作、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工程院前院长徐匡迪,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学部前主任殷瑞钰综合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