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杨绍卿

杨绍卿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446 更新时间:2023/12/24 13:53:08

绍卿,1941年2月15日出生于辽宁省康平县,外弹道学与灵巧(智能)弹药武器系统工程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三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兵器工业首席专家,国家灵巧弹药工程型号总设计师。杨绍卿于1967年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分配至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6室工作;1981年至1984年在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研修控制工程;1984年至1992年担任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三研究所研究室主任;1992年至2001年担任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三研究所副总工程师;2001年担任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三研究所副总工程师;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杨绍卿长期从事外弹道学与灵巧(智能)弹药武器系统的理论和工程技术工作。

基本资料

名:杨绍卿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

出生日期:1941年2月15日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火箭弹散布和稳定性理论》、《火箭外弹道偏差与修正理论》、《末敏弹系统理论》、《灵巧弹药工程》

主要成就: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41年2月15日,杨绍卿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

1961年—1967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理论物理专业,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67年—1969年,毕业后分配至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6室,从事外弹道方面的研究。

1970年—1981年,担任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三研究所专业组长。

1981年—1984年,在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TexasA&MUniversity)研修控制工程。

1984年—1992年,担任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三研究所研究室主任。

1992年—2001年,担任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三研究所副总工程师。

2001年,担任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三研究所副总工程师。

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2017年,与中天引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约,成立杨绍卿院士工作站。

主要成就

杨绍卿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杨绍卿主持研制成功解放军第一个火箭末敏弹装备和炮射末敏弹装备。杨绍卿取得的科研成果如下:

一、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火箭弹外弹道理论,提出了“高初速、低加速”、“风偏速差”、“推偏转速反比”等理论,建立了动稳定性理论、散布理论及外弹道偏差修正理论体系,出版了中国第一部散布和稳定性理论专著《火箭弹散布和稳定性理论》和第一部外弹道修正理论专著《火箭外弹道偏差与修正理论》。

二、经20年努力,开拓了中国具有重大国防意义的末敏弹这一智能弹药领域,实现了末敏弹技术升级与系列化发展,使中国跻身于美、德、俄等能自主研发末敏弹这一智能弹药的先进国家行列。

1.“八五”、“九五”期间,作为总研究师,主持完成国防重大关键技术“末敏弹系统技术”和“末敏弹系统先期技术演示验证”预研工作,突破了末敏弹关键技术,实现了工程化集成,开辟了末敏弹技术领域。

2.至2008年,作为总设计师,主持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第一个末敏弹武器系统“远程多管火箭炮末敏弹武器系统”,其对目标的命中率领先国际水平达23~37个百分点。

3.从2009年起,同时担任二个国家重点装备“×加榴炮末敏弹系统”和“×炮射末敏弹系统”以及外贸“大口径火炮末敏弹系统”总设计师。与火箭末敏弹相比,由于炮射末敏弹的高过载(15000g)、大转速(20000转/分)、小体积,系统技术难度大大增加。两年多来,带领科研团队,发挥个人专长解决了总体方案优化、系统小型化集成、薄壁弹体结构强度、抛射过程多体碰撞、减速减旋、稳态扫描、光电子部件抗过载、目标特征选择与目标背景知识库建立等关键技术,创造并成功实现了红外/毫米波/激光雷达多模探测,建立了多模多特征目标探测识别模型,发展了智能化目标探测识别算法,大幅提升了末敏弹的探测识别、战场环境适应和抗干扰能力,实现了末敏弹的技术升级与拓展。

4.出版了该领域第一部理论专著与工程技术专著《末敏弹系统理论》《灵巧弹药工程》。

三、提出了末敏弹系统仿真试验、探测识别攻击性能试验、稳态扫描系统性能试验的基本方法与试验测试平台系统技术方案,并据此建成了比较完备的研发试验测试系统。

四、负责编制了末敏弹的第一个国家军用标准《末敏弹通用规范》;主持完成第一部《末敏弹制造与验收规范》;起草了“九五”至“十二五”中国末敏弹发展规划。

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3月梁何利基金网站显示,杨绍卿先后出版专著6部,发表论文28篇。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1979

《火箭弹散布和稳定性理论》

杨绍卿著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1980

《火箭弹散布计算》

杨绍卿著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2

《弹药工程》

杨绍卿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03

《末敏弹系统理论》

杨绍卿著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09

《灵巧弹药工程》

杨绍卿著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1

《火箭外弹道偏差与修正理论》

杨绍卿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21年3月何梁何利基金网站显示,杨绍卿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第一完成人);国防发明专利8项(另有受理专利7项)。

杨绍卿人才培养

教育思想

杨绍卿崇实务本,他嘱咐年轻人要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从小事做起。

团队建设

杨绍卿认为国防技术研究很少是可以通过个人劳动取得成果的,一个项目可能几十人,大的几百人甚至更多,那么在这个团队里面,你可能是技术领导者或参研人员,每个人的劳动都是互相发的,只不过有的起的作用大些,有点作用小一些,一个人的成长万万离不开团队。

杨绍卿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2001年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06年

俄罗斯莫欣科技奖

2010年

科学中国人2009年度人物

《科学中国人》杂志

2010年

第二届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人才

中组部等五部委

2011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12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机械、电力技术奖)

何梁何利基金

2020年7月

2019年度陕西省最高科学技术奖

陕西省人民政府

全国国防系统劳动模范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全国创新先进工作者

光华科技奖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13年

南京理工大学双聘院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枪炮弹箭专家组顾问

国务院中央军委军工产品定型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人物评价

杨绍卿是中国野战火箭散布、稳定性和偏差修正理论体系及末敏弹系统理论和工程设计方法体系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中国末敏弹技术与装备领域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评)

杨绍卿取得了卓著的学术成就,对国防科技工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具有刻苦勤奋、永不止步的学习精神,勤于思索、攻坚克难的创新精神,知人善任、民主团结的协作精神,无限忠诚、潜心国防事业的奉献精神。(南京理工大学校长晓锋评)

杨绍卿是中国灵巧弹药技术领域的领军专家,中国野战火箭散布、稳定性和偏差修正理论体系及末敏弹系统理论和工程设计方法体系的主要创建者之一,被誉为“中国末敏弹之父”。作为总设计师,杨绍卿勤奋博学、严谨务实、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也为大家所公认。他为人正直、谦和,治学严谨、求实,坚持亲临一线、大胆实践、理论创新,为中国培养出一批末敏弹系统技术的科研骨干。(《陕西科技报》评)

杨绍卿在实现中国末敏弹武器装备从无到有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中国末敏弹技术理论和火箭弹散布与稳定性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上,在推进中国规弹药灵巧化发展上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中国灵巧弹药技术领域的领军专家。(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评)

标签: 杨绍卿

更多文章

  • 杨士莪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杨士莪

    杨士莪,男,汉族,1931年8月9日出生于天津市,河南省南阳市人,水声工程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研究所所长。1950年,杨士莪在清华大学肄业;1950年—1952年在大连第一海军学校任教;1952年—1972年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

  • 于本水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于本水

    于本水,男,汉族,1934年5月1日出生,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科技委高级顾问、中国空军院士顾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校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1954年—1955年,在北京俄语学

  • 臧克茂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臧克茂

    臧克茂,男,汉族,1932年1月28日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坦克电气自动化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装甲兵工程学院教授。1955年,臧克茂从浙江大学电机系毕业;1955年—1970年,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工作;1956年,臧克茂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1979年,在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工

  • 曾广商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曾广商

    曾广商,男,汉族,1935年7月6日出生于广东省,湖南长沙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飞行控制技术专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科技委顾问,第十八研究所首席专家。1959年,曾广商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59年—1990年,在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先后担任伺服机构研究室副主任、主任;

  • 张福泽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张福泽

    张福泽,1936年3月8日出生于辽宁鞍山,飞机寿命与可靠性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首席专家。张福泽于1962年从北京航空学院飞机设计专业本科毕业后分配到北京航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后担任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以访问学者的身份结束在美国威斯康星

  • 张贵田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贵田

    张贵田,男,汉族,1931年12月20日出生,河北省藁城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液体火箭发动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顾问。1953年—1955年,张贵田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液体火箭发动机专

  • 张立同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立同

    张立同,女,中共党员,1938年4月14日生于重庆市,祖籍辽宁海城,航空航天材料专家。超高温结构复合材料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陶瓷基复合材料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1956年,考入北京航空学院热加工系,1958年,随专业调至西北工业大学学习,1960年,留校任教至今,教授,博导。1

  • 张彦仲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彦仲

    张彦仲,1940年3月4日出生于陕西三原,航空系统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彦仲于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从西北大学毕业后进入三机部三O四研究所工作;1984年获得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博士学位;1986年至1988年担任航空工业部总工程师;1988年至1

  • 赵煦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赵煦

    赵煦,1938年9月1日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市,飞行力学与控制专家,专业技术少将军衔,中国工程院院士,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第二试验站总工程师。赵煦于1964年从北京航空学院毕业后主动要求分配到基地;1965年从基地锅炉房调进了“长空一号”靶机研制课题小组;197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至1973年担

  • 钟掘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钟掘

    钟掘,1936年9月1日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河北献县人,机械工程专家,“极端制造”、“和谐制造”学术思想的提出者,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5年钟掘考入北京钢铁学院机械系;1960年大学本科毕业后分配到中南矿冶学院任教,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机械系系主任;1995年当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