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黄璐琦

黄璐琦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304 更新时间:2024/1/18 3:53:18

黄璐琦,1968年3月12日出生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研究生院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直属机关党委书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务委员。1989年7月,黄璐琦在江西中医药学院获学士学位。1992年7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5年7月,在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博士学位。1997年11月起,先后担任过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所长、代所长、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2012年12月,出任中药资源中心主任。2015年8月起,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常委、常务副院长,并继续兼任中药资源中心主任。2018年12月起,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黄璐琦主要从事中药资源分子生药学的研究工作。

基本资料

名:黄璐琦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

出生日期:1968年3月12日

毕业院校:北京医科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85年9月—1989年7月,黄璐琦在江西中医药学院攻读学士学位。

1989年9月—1992年7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

1992年7月—1995年7月,在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攻读博士学位。7月—1995年7月,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95年7月—1997年11月,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生药室副主任。

1997年11月—2000年7月,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所长。

2000年7月—2002年11月,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代所长。

2002年11月—2012年10月,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

2012年12月起,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主任。

2008年10月—2015年8月,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其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

2015年8月—2018年12月,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

2018年12月起,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

2019年12月起,兼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副书记。

2021年8月,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

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主要成就

黄璐琦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黄璐琦作为中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专家指导组组长,牵头编制了《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组织实施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提出并发展了“分子生药学”和道地药材形成的理论;建立了珍稀濒危常用中药资源五种保护模式和中药材鉴别新方法,使分子鉴别方法首次收载于国家药典。

学术论著

截至2020年7月,黄璐琦在中国国内外一级刊物发表论文500篇,主编著作17部。

1.黄璐琦,等.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方案设计与实施[J].中国中药杂志,2013(05):625-628.

2.黄璐琦,等.中药资源发展的趋势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2011(01):1-4.

3.黄璐琦,等.合成生物学在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中的应用[J].药学学报,2014(01):37-43.

4.黄璐琦,等.双分子标记法的构建及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中药杂志,2015(02):165-168.

5.黄璐琦,等.中药分子鉴定发展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2014(19):3663-3667.

6.黄璐琦,等.系统生物学方法在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中药杂志,2010(01):8-12.

7.黄璐琦,等.道地药材形成的分子机制及其遗传基础[J].中国中药杂志,2008(20):2303-2308.

8.黄璐琦,等.环境胁迫下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及道地药材的形成[J].中国中药杂志,2007(04):277-280.

9.黄璐琦,等.中药材道地性研究的现代生物学基础及模式假说[J].中国中药杂志,2004(06):5-7+121.

科研获奖

截至2020年7月,黄璐琦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项(第一完成人3项,第二完成人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1项。

时间

项目

奖项

2014年

中药材生产立地条件与土壤微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1年

道地药材形成机理研究及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8年

珍稀濒危常用中药资源五种保护模式的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3年

栝楼属植物的系统演化及其药材的分子鉴定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黄璐琦人才培养

黄璐琦对学生有几点要求,首先是孝敬父母,每年春节前,他都给每位学生买只烤鸭带回家,作为送给家长的礼物;其次,他要求学生要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此外,他的实验室集结了几十位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学历、不同年龄段的成员。空闲的时候,他开办了“分子生药学”暑期班,招收有兴趣的人,给他们免费做关于“分子生药学”的培训。对于自己的研究,黄璐琦并不满足,他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和他一样,在中药学研究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黄璐琦还曾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的荣誉。截至2020年7月,他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80余名。

黄璐琦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

单位

2015年12月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

2019年8月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

2020年5月

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人社部、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

2020年9月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

2020年9月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中共中央

2021年3月

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

全国政协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中国科协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

中国药学发展奖

科技部

中国青年科技奖

中央组织部、人事部、中国科协

中国中医药十大杰出青年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中华儿女杂志社

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卫生部

中央国家机关十大杰出青年

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青联

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突出贡献奖)

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北京十大杰出青年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

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

中国工程院

社会任职

任期

职务

2021年5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副主席

2021年5月—

成渝双城经济圈道地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联盟顾问

2021年3月—

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2018年12月—

国家监察委员会第一届特约监察员

2018年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2017年11月—

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16年6月—2021年5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2010年11月—2015年11月

北京市青年联合会第十届委员会副主席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专家指导组组长

国家中药材产业扶贫技术指导中心主任

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技术指导专家组组长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药学会第二十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中国植物学会药用植物及植物药专业委员会主任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学、中药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

全国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家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

个人生活

黄璐琦的母亲金青是新安医学学派的传承人,是家乡当地有名的中医。那时候,他觉得医生很崇高,为母亲是一名中医感到自豪。他儿时的理想是当一名科学家。1985年高考填报志愿时,父亲希望他学建筑,因为家里已经有一个学医的姐姐了,他就在志愿表上填写了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可是反而被调剂到江西中医学院中药专业。大学时,他曾师从生药学专家楼之岑院士、诚静容先生和乐崇熙研究员。求学期间,黄璐琦专注于栝楼属植物的研究,常常为了实地考察只身一人进入深山老林。

人物评价

黄璐琦的心间一直挂着“继承与发展”这个理念,他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他努力尝试把各个领域的知识引入到中医中药。对分子生药学的研究,他一坚持就是近20年。(人民网评)

黄璐琦在学生们的印象中,经常是实验室里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有时还会忙碌到将近深夜时分。做他的学生,有压力更是动力。(《中国中医药报》评)

多年来,黄璐琦对照时珍的事迹践行着,在科研的路上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黄璐琦和他的团队深谙此道,以心践之,致力于中药资源研究和保护。(《中华儿女》评)

标签: 黄璐琦

更多文章

  • 姜保国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姜保国

    姜保国,1961年4月10日出生于辽宁省丹东市,骨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姜保国于1979年考入中国医科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88年考取北京医科大学博士,期间作为中国首批中日联合培养博士赴日本新潟大学留学;1992年获得骨科学博士学位后留校工作,先后担任

  • 蒋建东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蒋建东

    蒋建东,男,汉族,1958年11月8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农工民主党党员,药理学家,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教科卫体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病毒研究室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院院长。蒋建东于1981年从江苏新医学院毕业后担任南京市

  • 蒋建新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蒋建新

    蒋建新,1962年12月12日出生于湖南邵阳,创伤与野战外科学专家,少将军衔,技术三级,文职二级,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战创伤医学中心主任,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战伤救治前沿技术研究室主任。蒋建新于1980年考入第三军医大学临床医学系并入伍;1985年本科毕业

  • 李大鹏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大鹏

    李大鹏,男,汉族,1950年1月17日出生于浙江温州永嘉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药制药学家,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康莱特集团总工程师。1977年,李大鹏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药学系;1977年至1996年,担任浙江中医药大学药物研究室主任;1996年,担任浙江中医药

  • 李兰娟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兰娟

    李兰娟,女,汉族,中共党员,1947年9月13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夏履镇夏履桥村,感染病(传染病)学家、中国人工肝开拓者、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国家健康科

  • 李松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松

    李松,1963年7月生,辽宁省本溪市人,药物化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研究员。1981年,李松获吉林大学化学大学本科学位;1985年,获吉林大学化学硕士研究生学位;1989年,获吉林大学化学博士研究生学位;1992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助

  • 李校堃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李校堃

    李校堃,男,满族,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964年2月28日出生于陕西渭南,微生物与生物技术药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药学学科带头人,基因工程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李校堃于1992年从白求恩医科大学硕士毕业后进入暨南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工作;19

  • 李兆申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兆申

    李兆申,男,汉族,1956年10月13日出生于河北宁晋,消化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内科学教研室主任,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消化内镜质控中心主任,全军消化内科研究所所长,上海市胰腺疾病研究所所长。1980年,李兆申毕业于第二

  • 林东昕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林东昕

    林东昕,1955年10月24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肿瘤遗传学及分子流行病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病因及癌变研究室主任。林东昕于1980年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之后担任福建医科大学助教;1986年获得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医学硕士学位;1988年至199

  • 刘志红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志红

    刘志红,1958年12月26日出生于甘肃临洮,肾脏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少将。1982年刘志红从新疆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进入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工作;1986年考取第二军医大学硕士研究生;1989年硕士毕业后进入南京军区总医院肾脏病研究所工作;19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