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艾思本

艾思本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996 更新时间:2023/12/29 2:56:41

艾思本(RichardLawrenceEdwards),1953年3月生于美国波士顿,地球化学家。他从事同位素地球化学与过去气候变化研究。2013年至2015年是地球科学领域第二高引作者,也是地球化学领域的最高被引作者。1976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学士,1988年获加州理工学院博士。2004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11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艾思本不遗力推动中国地球科学的发展。他不仅为中国研究者提供关键的铀-钍测年技术实验条件,而且为大多数论提供重要科学思想,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石笋和气候变化研究的国际地位。(概述图来源)

基本资料

中文名:艾思本

外文名:RichardLawrenceEdwards

别名:Larry

国籍:美国

出生地:马萨诸塞州波士顿

出生日期:1953年3月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加州理工学院

主要成就:建立和发展高精度热电离质谱(TIMS)铀-钍测试技术

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人物经历

1953年3月,艾思本出生在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他从小有着中文名,在密歇根州的安娜堡和三姐妹一起长大。

1976年,他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的“地球与行星科学”和“艺术与建筑”学士学位。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作为一个博物学家为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工作。

1986年,艾思本从密歇根大学获得了地质科学硕士学位。1988年,他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得地球化学博士学位。完成研究生学业后,他在明尼苏达大学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系担任了助理教授。

1992年,在明尼苏达大学任教期间,艾思本招收了一名中国学生,随后他和中国科研工作者一起合作,开始接触中国科研并逐渐融入其中。

1999年,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中国科学家永进拿着研究数据,到艾思本所在的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求助。艾思本与中国科研团队共同确定了高分辨率洞穴石笋的新纪录,成功延长了现代气象观测记录。随后的近20年中,他为中国25个大学和研究所约100个研究者提供关键的铀-钍测年技术和实验条件,无偿测样12000余个,共同发表超过70篇的国际学术论文。

2004年,艾思本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11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当选中科院外籍院士。

主要成就

艾思本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艾思本从事同位素地球化学与过去气候变化研究。他建立和发展高精度热电离质谱(TIMS)铀-钍测试技术,为等离子质谱(ICP-MS)测年技术发展做出突破性贡献;他开辟了铀-钍和铀-镤相结合的途径,成为铀-镤测年的开拓者;极大地促进了放射性碳-14测年校正曲线的建立和完善,拓展的C校正曲线已成为当代14C测年的基础;Edwards和他的合作者对珊瑚化石应用铀-钍测年方法,建立了末次冰期旋回高分辨海平面变化曲线,为准确认识全球冰期-间冰期旋回气候和海平面变化做出决定性贡献;Edwards等最早提出、证明和展示珊瑚Sr-Ca温度计的应用,使Sr-Ca温度计成为海洋科学的重要研究方

艾思本应用他建立的质谱铀-钍测年技术,为洞穴沉积发展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第四大支柱做出了杰出贡献。高分辨率的洞穴石笋记录成功地延长了现代气象观测记录,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不可或缺的贡献。开放的国际顶尖的Edwards实验室,通过国际合作揭示了全球大部分地区过去百年到万年尺度气候的变化。在洞穴记录研究中,他与主要来自于中国的合作者一起,校准冰心记录的年代;建立了石笋dO反映的图标式的亚洲乃至全球的季风气候变化序列,为重建气候突变事件时空演化模式做出重要贡献;提出了确凿的人类活动引起气候变化的证据。

他与中国同行合作,高精度地测定了60万年以来中国石笋氧同位素序列年代,建立了独立的且优于冰芯的古气候变化年代基准,进而利用中国石笋氧同位素序列重建了60万年以来亚洲季风变化历史。该项工作有助于理解气候突变以及冰期结束时冰盖快速融化的动力学机制。

学术论著

    R.L.Edwards,G.J.Wasserburg.TheageandemplacementofobductedoceaniccrustintheUralsfromSmNdandRbSrsystematics.Earth&PlanetaryScienceLetters,1985,72(4),389-404.

    J.H.Chen,R.L.Edwards,G.J.Wasserburg.238U,234Uand232Thinseawater.Earth&PlanetaryScienceLetters,1986,80(80),241-251.

    R.L.Edwards,J.H.Chen,G.J.Wasserburg.238U234U230Th232Thsystematicsandtheprecisemeasurementoftimeoverthepast500,000years.Earth&PlanetaryScienceLetters,1987,81(2-3),175-192.

    R.L.Edwards,J.H.Chen,T.L.Ku,G.J.W.Precisetimingofthelastinterglacialperiodfrommassspectrometricdeterminationofthorium-230incorals.Science,1987,236(236),1547-53.

    R.L.Edwards,F.W.Taylor,G.J.Wasserburg.Datingearthquakeswithhigh-precisionthorium-230agesofveryyoungcorals.Earth&PlanetaryScienceLetters,1988,90(4),371-381.

    R.L.Edwards.Highprecisionthorium-230agesofcoralsandthetimingofsealevelfluctuationsinthelateQuaternary.EdwardsR.Lawrence,1988,369

    F.W.Taylor,R.L.Edwards,G.J.Wasserburg,C.Frohlich.SeismicrecurrenceintervalsandtimingofaseismicsubductioninferredfromemergedcoralsandreefsoftheCentralVanuatu(NewHebrides)FrontalArc.JournalofGeophysicalResearchAtmospheres,1990,95(B1),393-408.

    J.F.Adkins,R.L.Edwards.Deep-SeaCoralEvidenceforRapidChangeinVentilationoftheDeepNorthAtlantic15,400YearsAgo.Science,1998,280(5364),725-8.

    Y.Wang,H.Cheng,R.L.Edwards,Y.He,X.Kong.TheHoloceneAsianmonsoon:linkstosolarchangesandNorthAtlanticclimate.Science,2005,308(5723),854-7.

    R.L.Edwards.AdryepisodeduringtheYoungerDryasandcentennial-scaleweakmonsooneventsduringtheearlyHolocene:Ahigh-resolutionstalagmiterecordfromsoutheastoftheLoessPlateau,Chin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2009,35(35),L04707.

获奖记录

科研

获奖时间届次奖项名称获奖作品获奖结果
2011美国国家科学院theArthurL.DayPrizeandLectureship获奖
2009JohnSimonGuggenheimFellowship/古根海姆奖获奖
2008(作为第一位获奖者)(作为第一位获奖者)欧洲地球化学学会科技创新奖(theN.J.ShackletonMedal)获奖
1999地球化学学会theC.C.PattersonMedal在环境地球化学中的突出研究获奖

社会任职

1988年,他担任了明尼苏达大学地质与地球物理系的助理教授。2015年,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校董教授。

个人生活

艾思本的母亲是出生于厦门的中国人,后赴美国耶鲁大学留学,并在那里遇见了他父亲,随后定居美国。他们给4个孩子分别取名“思华”“思美”“思本”“思德”。

1980年,在中美正式建交的第二年,艾思本第一次来到中国。艾思本对中国有着天然的接近感,为延续这一情感,他也给自己的一双女儿取名为“爱华”“爱美”。

参考资料来源

人物评价

艾思本为人谦和,他热爱中国,不遗余力推动中国地球科学的发展。在国际上特别推荐中国科学家,强调指出中国记录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重要性,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石笋和气候变化研究的国际地位,为中国上述领域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进入国际前沿和中国地球科学走向世界做出巨大贡献。

标签: 艾思本

更多文章

  • 樊文飞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樊文飞

    樊文飞,数据库专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院士(苏格兰科学院)、ACMFellow、英国爱丁堡大学信息学院首席教授。樊文飞于1981年进入北京大学学习,先后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99年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学位;2001年至2009年担任美国贝

  • 伯纳德·L·费林加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伯纳德·L·费林加

    伯纳德·L·费林加(BernardLucasFeringa),1951年5月18日出生于荷兰Barger-Compascuum,有机化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外籍院士,荷兰皇家艺术和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荷兰格罗宁根大学教授。伯纳

  • 傅睿思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傅睿思

    傅睿思(ElseMarieFriis),1947年6月出生于丹麦霍尔斯特布罗(Holstebro),古植物学家,丹麦皇家科学和文学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挪威皇家科学与文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瑞典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教授。傅睿思于

  • 福田敏男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福田敏男

    福田敏男(ToshioFukuda),1948年12月出生于日本东京,机器人学专家,日本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福田敏男于1971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73年获得东京大学工程学硕士学位;1977年获得东京大学工程学博士学位;1981年任教于日本东京理科大

  • 高华健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高华健

    高华健,1963年12月生于中国四川成都,固体力学家,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德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布朗大学终身教授。1982年高华健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1988年获哈佛大学工程科学博士学位;2000年任斯坦福大学教授;2001年起担任联

  • 安德烈·海姆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安德烈·海姆

    安德烈·海姆(AndreK.Geim),1958年10月21日出生于俄罗斯索契,拥有荷兰和英国双重国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英国曼彻斯特大学Regius教授、英国皇家学会研究教授。安德烈·海姆于1987年获得俄罗斯科学院固体物

  • 米夏埃尔·格雷策尔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米夏埃尔·格雷策尔

    米夏埃尔·格雷策尔(MichaelGrätzel),1944年出生于德国多夫歇姆尼茨,瑞士国籍,物理化学家,欧洲科学院院士,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发明家学院院士,西班牙皇家工程院院士,瑞士工程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瑞士洛桑理工学院教授、界面与光子学实验室主任。米夏埃尔·格雷策尔于19

  • 马丁·格勒切尔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马丁·格勒切尔

    马丁·格勒切尔(MartinGroetschel),1948年9月10日出生于德国施韦尔姆,数学家,柏林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利奥波第那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柏林科学院院长。马丁·格勒切尔于1971年毕业于波鸿鲁尔大学

  • 戴维·格罗斯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戴维·格罗斯

    戴维·格罗斯(DavidGross),1941年2月19日出生于美国华盛顿,物理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美国哲学学会院士,国际哲学学院院士,印度国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加利福尼亚大学

  • 罗伯特·格拉布斯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罗伯特·格拉布斯

    罗伯特·格拉布斯(RobertHowardGrubbs,1942年2月27日—2021年12月19日),男,美国国籍,有机化学和高分子科学领域专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生前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终身冠名杰出教授,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荣誉院长。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