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张尧学

张尧学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741 更新时间:2024/1/19 14:11:02

学,男,汉族,1956年1月生,湖南德澧县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982年本科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曾任中南大学校长、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务院信息化咨询委员会委员,计算机学会普适计算专委会委员,解放军总装备部军用计算机及软件技术专业组专家,《InternationalJournalofWirelessandMobileComputing》《JournalofAutonomicandTrustedComputing》《ChineseJournalofElectronics》等国内外学术期刊的编委。曾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学位管理与研究生司司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985工程办公室主任、211工程建设办公室主任等学术行政职务。1982年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二系。1989年获日本东北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15年02月11日,入选“2014中国互联网年度人物”活动获奖名单。获2004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1年和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IEEEAINA2007国际会议最佳论奖。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主要早期研究人员之一,主持和参与了中国第一台网络接入路由器的研制、提出和研制成功了扩展冯诺依曼结构的透明网络终端。著有《又见木兰》、《水随天去》等管理类散文集。

基本资料

中文名:张尧学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湖南澧县

出生日期:1956年01月

毕业院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信仰:共产主义

人物经历

1976年10月至1978年10月,在湖南澧县家台水电站工作,测绘员;1978年10月至1982年07月,在陕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原陕西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2年07月至1983年02月,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国研究生预备班学习;

1982年本科毕业于陕西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陕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983年02月至1983年09月,在大连外国语学院日语培训班学习;

1983年09月至1990年03月,在日本东北大学硕士生、博士生并获硕士、博士学位;

198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获日本东北大学博士学位;

1990年03月至1995年07月,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任教师、副教授、教授,教研组副主任;1994年6月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系主任;1995年2月评定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1995年07月至1995年10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作访问教授;

1995年10月至1997年11月,电子部计算机司副司长兼全国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办公室副主任(挂职);

1997年11月至1999年06月,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9年06月至2000年06月,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副司长(主持工作);

2000年06月至2001年05月,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

2001年05月至2009年06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其中,2001年11月至2006年5月兼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校长;2004年3月至2005年1月参加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2007年5月至2008年9月任北京奥组委挂职总体策划部副部长;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9年06月至2011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

2011年10月21日,经中共教育部党组研究并与中共湖南省委商得一致,决定张尧学同志任中共中南大学委员会委员、常委。

2011年11月1日至2017年6月1日,任中南大学校长。

中国共产党湖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2016年12月7日下午,湖南省科协第十届全省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举行,张尧学当选湖南省科协第十届全省委员会主席。

2017年6月1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在中南大学宣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任免决定,张尧学不再担任中南大学校长职务。

(张尧学个人照图册中部分照片的来源:)

主要成就

张尧学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95年主持研制成功国内首台网络路由器,并推动了这一事关国家安全和信息产业核心产品的产业化。率先在国际上开展主动服务和透明计算领域的研究,提出了在时空上扩展冯诺依曼结构、把信息存储、运算和管理分开的透明计算理论与方法,并研究成功了基于该理论的内核分布式操作系统和无操作系统的透明计算终端,广泛用于中国军事、商务、教育和管理等领域,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被国外同行认为是“先于云计算,并包含了云计算”的原创性学术成果,并正服务手机、云手机等移动互联网、家庭网等领域扩展。

在网络基础理论方面提出了被美国同行称为“Zhang’smethod”的交互式协议综合法,推动了网络基础理论的发展和进步。以第一获奖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获IEEEAINA07最佳论文奖,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美国IET教育基金会教育领先奖,以及亚洲开放大学联合会功勋服务奖等奖项。撰写中英文专著和教材8部,其中《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已销售100余万册,成为国内计算机领域的主要教材之一。

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科研、国际合作及重大产业化项目。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励5项。

主要的研究方向是透明计算和主动服务。透明计算主要是研究如何解决用户通过网络上的同一终端平台使用不同操作系统和相关应用,以及在不同终端平台上使用同一操作系统和相关应用。主动服务是按照用户需求,通过计算机对现有服务进行演化,从而提供尽可能满足用户需求的网络服务的一种计算方法。

科研成果奖励

年份

奖项

2015年

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07年

IEEEAINA2007最佳论文奖(第一获奖人)

亚洲开放大学协会(AAOU)年度杰出成就奖

2006年

中国专利优秀奖(第一获奖人)

清华大学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效益奖一等奖(第一获奖人)

2005年

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获奖人)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4年

美国IET教育基金会教育领先奖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第一获奖人)

2002年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01年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获奖人)

2000年

中国高校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国家经贸委技术创新管理奖

1998年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获奖人)

1997年

电子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奖

1996年

全国电子十大科技成果奖

1995年

国家教委跨世纪人才基金

1994年

霍英东基金

清华大学基础研究奖

学术论著

论著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习题解答与实验》,《UNIX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教程》,《走进网络世界》,《中西文操作系统》。

散文

《侘寂天涯》,《水随天去》,《又见木兰》,《另一个清华:一位清华教授的留学散记》

发明专利

共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9项,美国发明专利3项。已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14项。

论文

共发表论文180多篇。

(关于专利和论文具体情况,可以阅读参考资料详细介绍:,张尧学部分作品图册的图片来源:))

张尧学荣誉表彰

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外界评价

根据红网资料显示,相关网友评价:

乡夫:这是中南大学的特大利好消息,中南的工科强而计算机通信这些专业有待加强,老张(尧学)不仅带来中央部委的人脉,也带来了前沿专业拓展的机遇。

Terabithia:MIT(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访问教授,可以了。而且还是计算机教授,期待两件事情,学校网络建设起来,还有未来的毕业证别掉价。

(张尧学参加活动图册的照片资料来源:)

争议事件

2015年1月9日,清华大学教授、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院士率队完成的“网络计算的模式及基础理论研究”项目荣获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将张尧学及其研究团队带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其获奖项目“网络计算的模式及基础理论研究”被通俗称为“透明计算”。据报道,这项研究主要在三个方面取得突破:研制了超级操作系统(MetaOS)、实现了计算与存储分离、实现了软硬件分离。

围绕这一理论和技术的讨论持续至今。计算与存储分离很早就能实现了,网吧就是这么干的;这个概念不就是甲骨文等公司20年前提出的NC(网络计算机)吗?“透明计算”的概念乍听起来与云计算似乎无异,它到底有哪些独特之处呢?冯·诺依曼结构被颠覆了吗?Intel的透明计算和张尧学的透明计算是一回事吗?一个长期担任行政职务的人怎么会有时间做科研?张尧学近日接受科技日报独家专访,在获奖后首次详细介绍“透明计算”以及研究过程。

个性寄语

“如果早上不起床、晚上不睡觉,挂科就会从此开始。如果手机不离手、吃饭叫外卖,留级就会等着你!请你们远离微信、远离手机、远离韩剧,刻苦学习,在刻苦精神上,把大一当高四。”

38年前,我很熟悉的一个农村青年,第一次远足3000里,从湖南农村到古城西安上大学。在满满的惶恐与不安的时候,学校还来了个摸底考试,他数学得了25分,英语得了0分,全校最低!但是,凭着理想、坚持、努力、刻苦和霸蛮,最后他还是顺利毕了业,而且还成为了你们今天的校长。

“要学会交互式学习和主动学习,不要做书呆子,大学的知识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要学会思考,多问为什么,不要盲从;要学会生活自理和吃苦,不要懒惰和奢靡。”

标签: 张尧学

更多文章

  • 赵沁平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沁平

    赵沁平,男,汉族,1948年4月9日出生,山西介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科技委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仿真学会理事长、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计算机软件与虚拟现实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副

  • 郑纬民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郑纬民

    郑纬民,1946年出生于浙江宁波,超算领域专家,海致科技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高性能计算研究所所长。1970年郑纬民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毕业并留校任教;1982年获得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硕士学位;1985年至1986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

  • 贲德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贲德

    贲德,男,满族,1938年4月4日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雷达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14所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科技委副主任。1963年,贲德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无线电工程系雷达专业;1963年—1965年,在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十四研究所工作;1965年—1969年

  • 蔡鹤皋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蔡鹤皋

    蔡鹤皋,男,汉族,1934年6月5日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祖籍北京,机器人及机电一体化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青岛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控制及自动化系教授。1958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58年—1979年,担任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讲师;1979年-1982年,在美国加州大学

  • 蔡吉人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蔡吉人

    蔡吉人,男,汉族,1935年7月15日出生于苏州,江苏省苏州市人,信息处理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北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员。1956年,蔡吉人毕业于复旦大学;1956年至1988年,在中央办公厅一局先后担任科员、组长、处长、处级调研员;1988年至2012年,担任北京电子技术研

  • 陈鲸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陈鲸

    陈鲸,男,汉族,1940年11月17日生,安徽怀宁人,通信与信息系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电子电信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3年7月,陈鲸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获学士学位;1997年,为美国雪城大学访问学者,西南电子电信技术研究所教授;2003年,任西南电子电信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

  • 陈良惠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陈良惠

    陈良惠,1939年10月28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半导体光电子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纳米光电子实验室主任。陈良惠于1963年从复旦大学物理系毕业,同年到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工作;1990年至199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副所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

  • 范滇元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范滇元

    范滇元,男,汉族,1939年2月18日出生于云南昆明,江苏常熟人,激光与光电子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九三学社社员,上海光机所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深圳大学二维材料光电科技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1962年,范滇元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66年在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上海光机

  • 方家熊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方家熊

    方家熊,1939年10月22日出生于安徽省黄山市,光传感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总师、学位委员会副主任。方家熊于1962年从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196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硕士学位;1967年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助

  • 封锡盛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封锡盛

    封锡盛,1941年12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市,水下机器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总工程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封锡盛于1965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第四机械工业部第十研究院第十四研究所工作;1973年调至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工作;1986年至2000年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