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汪懋华

汪懋华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558 更新时间:2023/12/30 18:35:39

懋华,1932年11月11日出生,广东省兴宁县人,毕业于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农机系。1962年6月莫斯科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学院研究生毕业。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汪懋华长期从事农业现代化研究。1978年,在汪懋华努力下,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成立了自动化研究室,这是中国农业高等院校第一个自动化实验室。1988年,他带领研究生在中国率先研制成功微电脑孵化机控制器,随后又发展成为二级分布式孵化厅控制系统。20世纪90年代中期,汪懋华根据国际农业工程的发展趋势,带领自己团队将学科发展方定位在“精细农业”智能信息技术与系统集成研究这个全新领域。他在中国率先传播了这一技术思想,科学地介绍了发达国家迅速发展中的相关工程科技与系统集成技术的研究进展,促进直接参与组织了在中国精细农业示范应用的早期实践。2006年,因对国际农业工程科技事业和职业活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汪懋华获国际农业工程协会会士荣誉称号。2013年11月3日,获“中国农业机械发展终身荣誉奖”。

基本资料

名:汪懋华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广东省兴宁县(今兴宁市)

出生日期:1932年11月

毕业院校: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汪懋华,1932年11月11日出生于广东省兴宁县。1951年在兴宁一中高中毕业。

1956年毕业于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农机系,后经选派考取留苏预备研究生。

1958年10月,他赴莫斯科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学院,攻读农业电气化专业研究生学位。在前苏联著名的电力拖动与自动化学者纳扎洛夫院士指导下,完成研究生学位课程。

1962年6月汪懋华获得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后回国到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现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部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工作。

1984年至1990年任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副校长。现受聘为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院长、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和国内18所大学与研究院所名誉教授、客座教授或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等。先后兼任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科研处长、研究生部主任。

1985-2003先后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经、农业机械化”、“农业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和召集人,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兼农业工程学科组组长,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等。,参与了中国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授博士、硕士学位及学科专业目录调整的研究。提出与国际科技发展相接轨的完整的农业工程学科体系改革方案。

1986-2003年期间先后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经、农业和机械化”和“农业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兼召集人;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及两学会名誉理事长;北京市人民政府二、三届专业顾问团顾问;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第一、二届农牧渔学科组成员;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兼农业工程学科组长;在英国、荷兰、泰国、意大利、美国等国际专业机构任职。

1987年7月受聘为教授。1991年1月受国家教委选派到曼谷亚洲理工学院任教授,讲学和指导研究生工作两年。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先后担任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工程专家组成员、国际农业工程协会农村电气化与能源分会副理事长、意大利波洛尼亚国际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俱乐部特约成员和英国农业工程师学会高级会士、亚洲农业工程协会终生会员、美国农业工程师学会会员等,并先后受聘为英国CAB《农业工程文摘》、荷兰Elsevier出版社《计算机与电子学农业应用》、英国《食品控制》、韩国《农业生物系统工程》、曼谷《亚洲农业工程协会学报》等学术刊物国际咨询编委。

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7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农业工程学科的开拓者

1953年1月,汪懋华和同学37人在中央林业部安排下,来到华南农垦局下属的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参加拖拉机垦荒,汪懋华第一次真正接触了现代大型拖拉机和农业机械的实践。

1985年2月,汪懋华受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业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兼“农业经济、农业工程”学科组召集人,随即参与了中国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及学科专业目录调整的研究。他多次主持了研讨会,在工作中紧密依靠老一代专家学者,团结中、青年学术骨干,根据国内外农业工程科学技术和教育发展的最新趋势,提出了一个适于中国国情发展需求,与国际科技发展相接轨的完整的农业工程学科体系改革方案。

1997年中国农业工程高等教育作为国家学科结构体系中的工科门类下属一级学科,涵盖着包括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4个二级学科,是国民经济发展影响重大的综合性学科。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科开创者

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电子科技的突破性发展,汪懋华敏感意识到信息技术带动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到来。1978年,在汪懋华努力下,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成立了自动化研究室,这是中国农业高等院校第一个自动化实验室。

“精细农业”研究的先驱

20世纪90年代中期,汪懋华根据国际农业工程的发展趋势,带领自己团队将学科发展方向定位在“精细农业”智能信息技术与系统集成研究这个全新领域。他在中国率先传播了这一技术思想,科学地介绍了发达国家迅速发展中的相关工程科技与系统集成技术的研究进展,促进和直接参与组织了在中国精细农业示范应用的早期实践。带头开展了有关研究开发工作。2000年,“现代精细农业系统集成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中国农业大学成立,汪懋华任学术委员会主任。2000年,汪懋华直接参与了北京小山精细农业示范园区的规划和建设。

学术思想

现代“精细农业”理念的实质:是一种基于信息和知识优化农作实践管理的集成系统,是农业生产管理中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革命。他认为“精耕细作”是中华民族传统农业的精华。中国传统农业提倡“精耕细作”,比如勤劳的农民种植一小块土地,经很早起来到自己农田巡查获取信息,看到一小块土地比较高灌不上水,就会把它平整,那一块土地杂草集中,就会把它锄掉。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精明的农户基于视角信息和丰富的农作管理经验进行变量农作的早期实践。

学术著作

近十多年来,先后在中国及其他国家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关农业与农业工程发展研究、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专业研究论文约150篇,主编或副主编专著约15册。

《汪懋华文集》精选了汪懋华院士1983-2012年间在学术期刊、会议论文集、学术报告会、报刊等发表的论文74篇,分为4个部分:农业工程科技教育发展研究、信息科技与农业信息化发展研究、精细农业发展与科技研究、电子信息科技农业应用研究。论文展示了汪懋华院士对中国农业工程教育体系建设与改革的探索和思考,多角度反映了汪懋华院士在农业电子与信息化技术、精细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集成等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论文中所体现的科学理论与方法体系对于科学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承担项目&成果获奖

1988年,汪懋华带领研究生在中国国内率先研制成功微电脑孵化机控制器,随后又发展成为二级分布式孵化厅控制系统。该课题于1993年和1995年两次获北京科技进步三等奖。采用这项科研成果生产的新型孵化机,在1993年获国家星火科技进步奖,1995年获国家新产品奖。

荣誉表彰

2006年,由于汪懋华对国际农业工程科技事业和职业活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德国波恩国际农业工程协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授予汪懋华国际农业工程协会会士的荣誉称号。

1995年,汪懋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3年11月3日,由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主办,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承办的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暨2013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汪懋华教授荣获“中国农业机械发展终身荣誉奖”。

社会任职

1962年6月,汪懋华获苏联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后回到母校任教,先后任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校科研处、研究生处处长。1984年至1990年曾任原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副校长。1987年后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和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四、五届副理事长和六届以后名誉理事长,中国农学会和原子能农学会常务理事。

人物评价

汪懋华是国际知名的中国农业工程专家和中国农业工程学科专业建设学术带头人。(中国工程院评)

汪懋华院士是中国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科的主要创建人之一,专长于智能化电子信息高新技术农业应用研究。(人民网评)

汪懋华是当代中国高等院校农业工程学科建设与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对中国农业工程学科的体系建立建设,发展和推进教学改革,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中国科技成果杂志评)

标签: 汪懋华

更多文章

  • 王明庥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明庥

    王明庥,男,汉族,1932年3月12日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湖北枝江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林木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林业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国家林业局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950年,王明庥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0年至1954年,获得华中农学院林学系学士学位;1957年至1961年

  • 吴明珠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吴明珠

    吴明珠,女,1930年1月3日出生于湖北武汉,瓜类育种专家,新疆甜瓜品质改良的创始人和奠基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研究员。1953年吴明珠从西南农学院园艺系毕业后进入重庆西南农林局工作;1954年至1955年在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西南处工作;1955年自愿要求到新疆

  • 夏咸柱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夏咸柱

    夏咸柱,1939年1月10日出生于江苏建湖,动物病毒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专家组成员,技术一级,文职特一级,全军应急专家,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夏咸柱于1965年从南京农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军马卫生研究所工作,同年参军入伍;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

  • 向仲怀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向仲怀

    向仲怀,1937年7月3日出生于重庆武隆,蚕学遗传育种专家,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1958年向仲怀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82年公派到日本信州大学留学;1984年回国后继续在西南农学院工作,先后担任助教、讲师、教授

  • 徐洵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徐洵

    徐洵,女,1934年10月11日出生于福建建瓯,海洋生物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7年徐洵从中国医科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79年至1991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系工作,担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党员;1989年至199

  • 颜龙安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颜龙安

    颜龙安,1937年9月16日出生于江西萍乡,作物遗传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名誉院长。颜龙安于1962年从江西农学院毕业,进入江西省萍乡市农业局工作;1970年至1977年担任江西省萍乡市农科所技术员;197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至1983年担任江西省萍乡市农科所高

  • 赵法箴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法箴

    赵法箴,1935年5月13日出生于山东莱州,海水养殖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首席科学家、名誉所长。赵法箴于1958年从山东大学水产系毕业后分配至黄海水产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67年至1988年担任中新对虾养殖有限公司(

  • 陈坚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陈坚

    陈坚,1962年5月出生于江苏无锡,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副主任。曾任江南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1984年陈坚毕业于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后进入无锡轻工业学院学习,先后获得发酵工程硕士学位(1986年)、博士学位(199

  • 陈克复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陈克复

    陈克复,1942年10月15日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制浆造纸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植物资源化学与化工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首席科学家兼主任。1961年陈克复进入复旦大学力学专业学习;1966年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1968年进入天津轻工学院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

  • 陈卫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陈卫

    陈卫,1966年5月27日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食品微生物科学与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88年7月,陈卫获无锡轻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专业学士学位;1995年4月,获无锡轻工大学食品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4月,获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