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邓青云

邓青云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033 更新时间:2024/1/4 20:36:31

邓青云(ChingW.Tang),1947年7月出生于香港元朗,美籍华裔材料物理学家化学家,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沃尔夫化学奖首位华人得主,香港科技大学赛马会高等研究院东亚银行教授、先进显示与光电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邓青云1970年毕业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获得化学理学士学位;1975年取得康奈尔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学位,其后进入柯达研究实验室担任研究科学家;2003年成为柯达研究实验室特聘研究员;2006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并担任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化学工程学系DorisJohnsCherry教授;2011年获得沃尔夫化学奖;2013年担任香港科技大学赛马会高等研究院东亚银行教授;2015年当选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2018年入选美国国家发明家名人堂;2019年获得京都奖(先进科技)。邓青云的研究领域是关于有机半导体为基础的电子设备,他发明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被誉为“OLED之父”。

基本资料

名:邓青云

外文名:ChingW.Tang

国籍:美国

出生日期:1947年7月

毕业院校:康奈尔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6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2011年获得沃尔夫化学奖

2015年当选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

2018年入选美国国家发明家名人堂

出生地:香港元朗

代表作品:《有机场致发光二极管》

人物经历

1947年,邓青云出生于香港元朗十八乡瓦头村。

1959年,毕业于元朗商会小学。

1965年,毕业于元朗公立中学,后入读英皇书院。

1967年,离开香港赴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修读学士课程。

1970年,毕业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以一级荣誉取得化学理学士学位,随后在康奈尔大学AndreasC.Albrecht教授指导下继续深造研究。

1975年,取得康奈尔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学位,同年加入柯达公司研究实验室,担任研究科学家(ResearchScientist)。

1981年,晋升为高级研究科学家(SeniorResearchScientist)。

1990年,晋升为助理研究员(ResearchAssociate)。

1998年,晋升为高级助理研究员(SeniorResearchAssociate)。

2003年,晋升为特聘研究员(DistinguishedResearchFellow)。

2006年至2017年,担任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化学工程学系DorisJohnsCherry教授,后任该校荣休教授。

2013年,被任命为香港科技大学赛马会高等研究院东亚银行教授,同时担任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工程学系、化学系及物理学系讲座教授。

主要成就

邓青云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邓青云以有机光电子学的研究而闻名,其研究领域是关于有机半导体为基础的电子设备,当中以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发明最具代表性。

邓青云在美国柯达研究实验室担任研究员时,于1986至1989年期间发表多篇论文,驱动了有机光电子学的演进,当中包括了发现双层有机电子发光器件,亦称为有机异质接面,借当中电荷的相应变化从而制造出高效能的光电子器件。

继研究出有机太阳能电池后,邓青云于1987年在《应用物理快报》(Appl.Phys.Lett.)上发表论文《有机场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ElectroluminescentDiodes),首次报道了基于具有双层夹心式结构的高亮度、低驱动电压、高效率的有机发光二极管。他的研究促成OLED技术诞生,而他于1989年开发了调校OLED色彩的技术,亦带动了全彩色OLED显示屏的制造与发展。

学术论著

截至2011年3月,邓青云已发表90多篇论文,论文他引超过15,000次。

截至2018年5月,邓青云1987年在《应用物理快报》发表的开创性论文被引用15,869次,他在1986年—1997年期间发表的另外五篇最重要论文总计被引用15,064次。

代表性论文

Angel,F.A.;Gao,R.;Wallace,J.U.;Tang,C.W.,"Silver-inducedActivationof8-hydroxyquinolinatoLithiumasElectronInjectionMaterialinSingle-StackandTandemOLEDDevices,"OrganicElectronics,2018,59,220-223.

Angel,F.A.;Wallace,J.U.;Tang,C.W.,"EffectofLithiumandSilverDiffusioninSingle-StackandTandemOLEDDevices,"OrganicElectronics,2017,42,102-106.

Dong,S.C.;Xu,L.S.;Tang,C.W.,"ChemicalDegradationMechanismofTAPCasHoleTransportLayerinBluePhosphorescentOLED,"OrganicElectronics,2017,42,379-386.

Li,J.H.;Xu,L.S.;Tang,C.W.;Shestopalov,A.A.,"High-Resolution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sPatternedviaContactPrinting,"ACSAppliedMaterials&Interfaces,2016,8,26-16809-16815.

Xu,L.S.;Tang,C.W.;Rothberg,L.J.,"HighEfficiencyPhosphorescentWhite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swithanUltra-ThinRedandGreenCo-DopedLayerandDualBlueEmittingLayers,"OrganicElectronics,2016,32,54-59.

Angel,F.A.;Tng,C.W.,"UnderstandingtheEffectsofTripletSensitizersinOrganicPhotovoltaicDevices,"OrganicElectronics,2016,30,247-252.

Glowacki,E.D.;Marshall,K.L.;Tang,C.W.;Sariciftci,N.S.,"DopingofOrganicSemiconductorsInducedbyLithiumFluoride/AluminumElectrodesStudiedbyElectronSpinResonanceandInfraredReflection-AbsorptionSpectroscopy,"AppliedPhysicsLetter,2011,99,4-043305.

Zhang,M.;Wang,H.;Tang,C.W.,"EffectoftheHighestOccupiedMolecularOrbitalEnergyLevelOffsetonOrganicHeterojunctionPhotovoltaicCells,"AppliedPhysicsLetter,2010,97,14-143503.

Lin,H.;Xia,W.;Wu,H.N.;Tang,C.W.,"CdS/CdTeSolarCellswithMoOxasBackContactBuffers,"AppliedPhysicsLetters,2010,97,12-123504.

Zeng,L.;Tang,C.W.;Chen,S.H.,"EffectsofActiveLayerThicknessandThermalAnnealingonPolythiophene:FullereneBulkHeterojunctionPhotovoltaicDevices,"AppliedPhysicsLetters,2010,97,5-053305.

Rajeswaran,M.;Blanton,T.N.;Tang,C.W.;Lenhart,W.C.;Switalski,S.C.;Giesen,D.J.;Antalek,B.J.;Pawlik,T.D.;Kondakov,D.Y.;Zumbulyadis,N.;Young,R.H.,"Structural,Thermal,andSpectralCharacterizationoftheDifferentCrystallineFormsofAlq(3),Tris(quinolin-8-olato)aluminum(III),anElectroluminescentMaterialinOLEDTechnology,"Polyhedron,2009,28,4-835-843.

Culligan,S.W.;Chen,A.C.A.;Wallace,J.U.;Klubek,K.P.;Tang,C.W.;Chen,S.H.,"EffectofHoleMobilitythroughEmissiveLayeronTemporalStabilityofBlue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s,"Adv.Funct.Mater.,2006,16,1481-1487.

VanSlyke,SA;Chen,CH;Tang,CW,Organicelectroluminescentdeviceswithimprovedstability,AppliedPhysicsLetters(1996),69(15),2160-62.DOI:10.1063/1.117151

Tang,CW;VanSlyke,SA;Chen,CH,Electroluminescenceofdopedorganicthinfilms,JournalofAppliedPhysics(1989),65(9),3610-16.DOI:10.1063/1.343409

Tang,CW;VanSlyke,SA,Organicelectroluminescentdiodes,AppliedPhysicsLetters(1987),51(12),913-15.DOI:10.1063/1.98799

Tang,CW,Two-layerorganicphotovoltaiccell,AppliedPhysicsLetters(1986),48(2),183-5.DOI:10.1063/1.96937

发明专利

截至2011年3月,邓青云在有机发光、太阳电池、静电照相等方面拥有95项美国专利。

邓青云人才培养

讲座报告

2017年9月27日,邓青云做客“清华论坛”,在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做了题为“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现”(TheDiscoveryofOLED)的报告。

2019年4月18日,邓青云做客第219期“南科大讲堂”,为南方科技大学师生带来了以“OLED技术发展史”为题的讲座。

2019年4月22日,邓青云做客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大师来啦”讲坛,为师生作了题为“TheDevelopmentofOLED(display)Technology”的报告。

邓青云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单位

1998年

美国物理学会院士

美国物理学会

2000年

EastmanInnovationAward

伊斯曼柯达公司

2001年

NortheastRegionalIndustrialInnovationAward

美国化学会

2001年

CarotheresAward

美国化学会

2001年

JanRajchmanPrize

美国国际信息显示学会

2002年

美国国际信息显示学会院士

美国国际信息显示学会

2002年

年度发明家奖

罗切斯特知识产权法律学会

2003Ian

美国化学会创新团队奖

美国化学会

2005年

洪堡研究奖

德国洪堡基金会

2006年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美国国家工程院

2007年

DanielE.NobleAward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

2010年

上海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上海大学

2011年

罗彻斯特大学终身成就奖

罗彻斯特大学

2011年

沃尔夫化学奖

沃尔夫基金会

2013年

德国爱德华·莱茵科技奖

德国爱德华·莱茵基金会

2013年

入选美国消费电子协会名人堂

美国消费电子协会

2014年

NickHolonyak,Jr.Award

美国光学学会

2015年

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

香港科学院

2016年

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

香港工程科学院

2017年

Jun-ichiNishizawaMedal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

2018年

香港大学名誉科学博士学位

香港大学

2018年

C&CPrize

TheNECC&C基金会

2018年

入选美国国家发明家名人堂

美国国家发明家名人堂

2019年

京都奖(先进科技)

稻盛财团

2019年

苏州市荣誉市民

苏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务委员会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02年

华南理工大学荣誉教授

2007年

上海大学荣誉教授

2011年

苏州大学荣誉教授

香港科学院董事会成员

个人生活

邓青云已婚,育有一儿一女。他的太太是纽约罗彻斯特理工学院的教授。邓青云个子不高,但是网球打得非常好。他爱好阅读。

人物评价

邓青云在有机发光二极管高效化和实用化方面作出了先驱性贡献。(2019年京都奖评语)

邓青云的好奇心、热情、毅力和仁慈,当然还有他的发明创造,不但引领了道路,更为未来许多年里全新和令人激动的发现照亮了道路。(香港大学评)

邓青云教授里程碑式的发现推动了以有机发光二极管为代表的有机光电产业的发展。(清华大学评)

标签: 邓青云

更多文章

  • 翁启惠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翁启惠

    翁启惠(Chi-HueyWong),1948年8月3日生于台湾嘉义,美籍华裔化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化学系ScrippsFamily讲座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基因体中心特聘研究员。翁启惠1970年毕业于台湾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

  • 曾江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曾江

    曾江(KennethTsang,1934年9月2日-2022年4月27日),原名曾贯一,中国香港影视男演员。籍贯广东中山,1934年在上海出生,1949年随家人移居香港。1955年出演电影《同龄鸟》男主角初涉影视圈,后赴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修建筑学。1964年出演《大马戏团》男主角正式出道,1972年

  • 陈亮声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陈亮声

    陈亮声(1933年一2022年2月28日),出生于中国上海市,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瑞士籍华人指挥家、作曲家、斯琴高娃的丈夫。陈亮声先后拜日内瓦音乐学院的萨姆尔·博·波威教授和意大利利锡耶纳的佛朗哥·旨拉拉教授为师,学习指挥。2022年2月28日晚,陈亮声去世,享年89岁。中文名:陈亮

  • 赖声川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赖声川

    赖声川(StanLai),1954年10月25日出生于美国华盛顿,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人。中国台湾省剧作家、导演,表演工作坊、上剧场创始人,毕业于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曾任台北艺术大学戏剧学院院长、美国斯坦佛大学客座教授及驻校艺术家。1984年,创作的首部舞台剧《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上演;同年11月,创

  • 加来道雄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加来道雄

    加来道雄(假名:かくみちお),和族,科学家,1947年1月24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科学畅销书作者,美国著名高等学府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erkeley)物理学博士、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的理论物理学教授,超弦理论的专家。加来道雄的著作都广受赞誉,《构想未来》《超越爱因斯坦和超空间》《

  • 钱泽南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钱泽南

    钱泽南(英文名:RobertTjian),美国著名生物化学家,为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HowardHughesMedicalInstitute)现任主席,1949年生于香港,祖籍浙江绍兴。中文名:钱泽南外文名:RobertTjian国籍:美国出生地:香港出生日期:1949年职业:生物

  • 贾森·基德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贾森·基德

    贾森·基德(JasonKidd),全名贾森·弗雷德里克·基德(JasonFrederickKidd),1973年3月23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SanFrancisco,California),前美国职业篮球员、教练员,司职控球后卫,绰号“发动机(TheEngine)”,现任达拉斯独行侠队主

  • 米西·富兰克林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米西·富兰克林

    米西·富兰克林(MissyFranklin),1995年5月10日出生于加利福利亚的帕萨迪纳,美国女子游泳运动员,擅长短距离仰泳、自由泳,外号“女飞鱼”。2011年上海游泳世锦赛一战成名,年仅16岁的她勇夺3金1银1铜,并打破世界纪录,成为了后快速泳衣时代第一个打破女子世界纪录的人,获得当届最佳女运

  • 冯清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冯清

    冯清,女,汉族,1987年10月9日出生于山东省。曾获世界小姐中国区总决赛泳装单项赛亚军。王宝强女友。现任深圳千寻魅影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中文名:冯清外文名:crystal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87年10月9日主要成就:第60届世界小姐中国区第2名出生地:山东身高:178cm现

  • 钟开莱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钟开莱

    钟开莱(1917年-2009年),世界知名的概率学家、华裔数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数学系前系主任。1917年生于上海,浙江杭州人。1936年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之后留校任数学系助教。钟开莱师从华罗庚,也是中国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研究的开拓者之一的许宝騄的学生。1944年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