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迈克尔·史密斯

迈克尔·史密斯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898 更新时间:2023/12/6 16:15:21

迈克尔·史密斯(MichaelSmith,1932年4月26日英国布莱克浦—2000年10月4日加拿大温哥华)是加拿大化学家,1993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基本资料

名:迈克尔·史密斯

外文名:MichaelSmith

出生地:英国布莱克浦

出生日期:1932年4月26日

逝世日期:2000年10月4日

职业:化学家

主要成就:1993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简介

迈克尔·史密斯MichaelSmith

1932年生于英国。在曼彻斯特大学获博士学位。曾在加拿大的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从事研究工作。后任该大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部的生物工程学研究所教授。1993年因开发了对DNA特定位置进行定点诱变法而获诺贝尔化学奖。

主要成就

迈克尔·史密斯(MichaelSmith1932年4月26日英国布莱克浦—2000年10月4日加拿大温哥华),加拿大生物化学家。1932年出生于英国,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1956年移居加拿大。现任加拿大温哥哥华大不列颠哥哥伦比亚大学生物技术实验室主任。1978年发明了寡聚核苷酸定点诱变技术,因此而获得了1993年诺贝尔化学奖。这一方法被用来在体外对已知的DNA片断内的核苷酸进行转换、增删的突变。这就改变了以往的对跗物质DNA进行诱变时的盲目性随机性,可以根据实验者的设计而有目的地得到突变体。该技术能够改变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是生物工程中最重要的技术。

主要研究

这种方法首先是拚接正的基因,使之改变为病毒DNA的单链形式,然后基因的另外小片断可以在实验室里合成,除了变异的基因外,人工合成的基因片断和正常基因的相对应部分分列成行,犹如拉链的两条边,全部在病毒上。第二个DNA链的其部分完全可以制作,形成双螺旋,带有这种杂种的DNA病毒感染了细菌,再生的蛋白质就是变异性的,不过可以病选和测试,用这项技术可以改变有机体的基因,特别是谷物基因,改善它们的农艺特点。利用史密斯的技术可以改变洗涤剂中酶的氨基酸残基(橘红色),提高酶的稳定性。

应用寡糖核苷酸进行DNA的定点诱变时,首先要把含有待突变的DNA片断克隆到M13噬菌体载体中。M13噬菌体的正链可以感染具有性纤的细菌,并在菌体内进行复制后,以出芽的形式形成新的带有正链DNA的噬菌体。而存留在菌体内的则是双链状态的复制型M13,受M13噬菌体感染的细菌生长速度减慢,在细菌培养皿上会形成较透明的噬菌斑。

将目的DNA插入到复制型M13的多克隆位点上,去转染细菌,提取单链DNA作为突变的模板。根据需要市内电话合成带有突变核苷酸序列的寡聚核苷酸引物,使之与带有目的DNA的单链M13模板杂交,然后加入DNA聚合酶和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使杂交上的突变引物延伸,并用DNA连接酶使新合成的DNA成环,再去转染细菌。可用DNA序列分析方法从得到的噬菌体中筛选出带有突变DNA相应的区段,从而得到完整的DNA突变体。

利用寡聚核苷酸定点诱变技术,可以人为地通过基因的改变来修饰、改造某一已知的蛋白质,从而可以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目前,利用寡聚核定点诱变来进行酶及其它一些蛋白质的稳定性、专一性和活性的研究,已经有很多实例。例如,对胰蛋白酶的功能的基团的研究、高效溶栓蛋白类药物的研制、白细胞介素-2结构与功能的分析等等。可见,它为酶的工业化以及临床应用开辟了新途径。因此,作为分子生物学中的一个热门领域的蛋白质工程,其研究方法和途径都离不开寡聚核苷酸定点诱变方法。

标签: 迈克尔·史密斯

更多文章

  • 凯利·穆利斯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凯利·穆利斯

    凯利·穆利斯(KaryBanksMullis,1944年12月-2019年8月7日),美国著名化学家,因发明高效复制DNA片段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而获得1993年诺贝尔化学奖。凯利·穆利斯1944年出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1966年本科毕业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1973年获加州大学伯克

  • 恩斯特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恩斯特

    恩斯特,瑞士科学家,他发明了傅立叶变换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而获1991年诺贝尔化学奖。经过他的精心改进,使核磁共振技术成为化学的基本和必要的工具,他还将研究成果应用扩大到其他学科。中文名:恩斯特外文名:R.Ernst职业:科学家主要成就:诺贝尔化学奖恩斯特,瑞士科学家,他发明了傅立叶变换

  • 艾里亚斯·詹姆斯·科里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艾里亚斯·詹姆斯·科里

    艾里亚斯·詹姆斯·科里,英文名EliasJamesCorey,生于1928年7月,是美国著名有机化学家,有机合成化学领域的一代宗师,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199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得奖原因是“开发了计算机辅助有机合成的理论和方法”。中文名:艾里亚斯·詹姆斯·科里外文名:EliasJamesCor

  • 托马斯·罗伯特·切赫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托马斯·罗伯特·切赫

    托马斯·罗伯特·切赫,1947年12月8日出生于美国芝加哥,毕业于格林奈尔学院,美国生物化学家、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生物化学教授。主要研究转录中的细胞核,端粒的结构和功能,线性染色体的自然结束。托马斯·罗伯特·切赫获得了198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时年42岁。在此之前,切赫因核酸性酶的发现而获得了声

  • 西德尼·奥尔特曼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西德尼·奥尔特曼

    西德尼·奥尔特曼(SidneyAltman,1939年5月7日-2022年4月5日),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生于加拿大。科罗拉多大学毕业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取得博士学位。1980年起任耶鲁大学教授。2022年4月5日,西德尼·奥尔特曼去世,享年82岁。中文名:西德尼·奥尔特曼外文名:Sidn

  • 罗伯特·胡贝尔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罗伯特·胡贝尔

    罗伯特·胡贝尔(RobertHuber,1937年2月20日慕尼黑),德国化学家,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中文名:罗伯特·胡贝尔国籍:德国出生日期:1937年2月20日毕业院校:慕尼黑工业大学化学专业职业:化学家主要成就:荣获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出生地:慕尼黑职务:德国马普学会生物化学研究所生化

  • 约翰·戴森霍费尔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约翰·戴森霍费尔

    约翰·戴森霍费尔(JohannDeisenhofer,1943年9月30日—),德国科学家,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中文名:约翰·戴森霍费尔外文名:JohannDeisenhofer国籍:德国出生日期:1943年9月30日职业:德国科学家性别:男戴森霍费尔1943年出生于拜恩,于奥格斯堡的文理中

  • 查尔斯·佩德森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查尔斯·佩德森

    查尔斯·约翰·佩德森(CharlesJohnPedersen、Yoshio,1904年10月3日~1989年10月26日),出生,美国人,化学家,1922年毕业于戴顿大学,198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1989年逝世。中文名:查尔斯·约翰·佩德森外文名:CharlesJohnPedersen国籍:美国出

  • 唐纳德·克拉姆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纳德·克拉姆

    唐纳德·詹姆斯·克拉姆,美国有机化学家,获得198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中文名::唐纳德·克拉姆英文名::DonaldJamesCram籍贯::美国出生地::美国佛蒙特州彻斯特性别::男国籍::美国出生年月::1919年4月22日去世年月::2001年6月17日职业::学者化学家唐纳德·詹姆斯·克拉姆

  • 波拉尼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波拉尼

    JohnCharlesPolanyi(1929年1月23日-),出生于柏林的犹太裔加拿大物理化学家,1986年因对化学动力学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是化学家和哲学家迈克尔·波拉尼之子,经济学家卡尔·波拉尼的侄子。中文名:约翰·查尔斯·波拉尼外文名:JohnCharlesPolanyi国籍: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