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史景班

史景班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747 更新时间:2023/12/8 6:50:23

史景班(1918-2001年4月16日),山西省汾阳市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抗日战争时期,任决死第三纵队独立营营长,第七团参谋长,太行军区第三军分区人民武装部副部长,分区司令部作战股股长,军分区参谋长。第四军分区参谋长。

基本资料

名:史景班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18年

逝世日期:2001年4月16日

出生地:山西省汾阳市

性别:男

人物生平

原昆明军区副政治委员。

史景班同志是山西汾阳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入伍。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山西晋城人民武装自卫总队总队长,营长,团参谋长,军分区人民武装部副部长、司令部作战股股长、参谋长等职,参加了反“九路围攻”、百团大战、林南战役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旅参谋长、副旅长、副师长、军副参谋长等职,先后参加了上党战役、平汉战役、出击陇海路战役、挺进大别山、渡江战役和进军大西南。

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四川省万县专区专员,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昆明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等职,为部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贡献。1961年由大校军衔晋升为少将军衔。他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01年4月16日,史景班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享年83岁。

人物事迹

投笔从戎

1935年下半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处在国防最前线的北平(北京)学生,痛切感到“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同年12月9日,北平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

一二·九学生运动爆发时,正在河汾中学读书的史景班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也积极投入抗日救亡的浪潮。

1936年,从河汾中学毕业后,史景班怀着习武报国之心考入山西陆军军官教导团。1937年,又参加了共产党领导下的进步团体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和民族革命青年团。

1937年12月,史景班赴晋东南地区晋城县担任人民武装自卫总队总队长,发展抗日武装力量。1938年6月,由于晋民游击队迅速壮大,根据上级党委和省决死纵队的指示,将“晋民游击队”改为“决死三纵队晋城独立第三营”,史景班担任营长。

1939年12月,阎锡山置民族危亡于不顾,公然发动震惊全国的“十二月事变”。12月19日凌晨,晋城县保安团200人在国民党四十七军的配合下,与县政府内部反动分子相策应,袭击了晋城抗日县政府、公安局、牺盟会、决死三营。

事变中,百余名抗日干部被抓捕,史景班也在其中。在押往县城途中,史景班机智逃脱。

夜袭祁县

1941年秋,日本侵略军对太行山区的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大“扫荡”,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苦的时期。

9月的一天下午,八路军太行军区三分区得到情报:驻扎在祁县县城及附近的日伪军正太行军区二分区进行“扫荡”,祁县县城里只有少量敌人把守。祁县是日军的一个重要据点,那里还有敌人的一个重要仓库,里面囤积了许多军用物资。

时任八路军太行军区三分区参谋长史景班和三分区副司令员刘昌义分析:日伪军向二分区进行“扫荡”,祁县县城的守军一定不多,这正是出其不意地攻打祁县的大好时机。攻打祁县,不仅可以“围魏救赵”来为二分区解危,而且还可以消灭部分日伪军,缴获仓库里的军需物资,以便部队渡过当前物资匮缺的难关。

主意拿定之后,刘昌义和史景班立即率领三分区14团和两个加强营向祁县进发,从东、南、西三面包围了守城日伪军,打援部队也按部署在附近待命阻击增援之敌。

凌晨3时,战斗打响了,部队向城内的敌人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守城的日军和伪军被打得溃不成军。战斗用了一个多小时就结束了,正当战士们打扫战场,清运日军仓库物资时,指挥部接到前线侦察员报告:“有一股敌人正往这里扑来”。分区首长迅速做出战斗部署,要求打援部队坚决阻击。200多日军气势汹汹地赶来增援,刚进入射程之内就遭到了分区独立营顽强阻击,增援敌人在八路军的火力压制下无法前进。

天蒙蒙亮,奇袭祁县的战斗胜利结束,刘昌义副司令和史景班参谋长迅速率领部队转移进山。这一仗打得很漂亮,不仅消灭了大批日伪军,更重要的是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和粮食布匹,为部队和根据地度过困难时期起到了很大作用。

抬运伤员

1947年1月8日,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第三纵队八旅,在山东省鱼台县杨庄,打了一个艰苦的歼灭战。敌军防御坚固、战斗异常激烈,我军歼敌1500余名,但自身的伤亡也很严重。

战斗刚停,一望无际的原野上,忽然飘起了鹅大雪。恰在这时,八旅参谋长史景班接到纵队通报:增援山东金乡的国民党军队,正向杨庄逼近,离杨庄只有一二十公里了。上级要求八旅立即转移,而且伤员要全部转移下来,一个都不能少!

运送伤员成为当务之急,然而,此刻纵队担架队已往后方运伤员,民工队也已经转移。情况危急,八旅的150名伤员到底该怎么办?旅首长迅速做出决定:由首长带头抬担架运伤员。

干部们的模范行动就是无声的动员,旅直和各团机关的干部战士立即响应。不一会儿,大家抬着门板、木床、竹椅和用木棍编捆的担架,迅速集合在旅救护站。旅首长当了担架员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部队,给伤员很大鼓舞,不少重伤员感动地哭了。

这支特殊的担架队出发了。史景班和另外三位八旅首长合抬一副担架,迈开大步,走在整个担架队的前面,史景班还把自己的干粮让给了重伤员。就这样,冒着漫天大雪,百余名伤员被顺利抬送到后方。

挺进大别山

1947年8月,为执行毛主席挺进大别山的伟大战略部署,史景班所在部队经过14昼夜的急行军,千里跃进,进入河南、湖北、安徽三省边界的大别山区。

8月底,史景班所在旅作为先头部队,经两天急行军抵达皖西第一道门户全家寨,经过激烈战斗,击毙敌团长,全歼守敌,生俘敌人千余人。

同年冬,史景班担任中原野战军三纵队八旅副旅长。部队在回师皖西途中,出其不意地进至霍山至六安之间的张家店一带,将敌一个师部及一个旅团包围。根据纵队首长的部署,史景班所在部队在雨雪交加中迅速投入战斗,在总攻中俘敌二千余人,活捉敌六十二旅副旅长唐家楫。

渡江战役

1949年的渡江战役中,史景班时任二野十一军三十二师(原三纵八旅)副师长兼参谋长,参与指挥部队强渡长江。

当该师先头渡江部队九十四团的船只行至中流之际,遭遇敌人一艘军舰拦截,舰上枪炮不断向渡江部队的船只射击。正在岸边指挥的史景班见状,命令九十四团一边向敌舰还击,一面加速强渡。他同时组织岸上密集的火力向敌舰射击,自己又率增援船队向敌舰挺进,迫使敌舰南逃。渡江战斗经过两个小时激战,九十四团像尖刀般首先插向长江南岸。

4月23日,史景班所在师分路追歼逃敌,昼夜兼程,连续作战,行程一千五百余里,途经两省十三县,历时二十二天。在追歼战斗中,俘敌一万三千余人,缴获汽车一百二十多辆,军用物资无数。

抗美援朝

1949年6月初,史景班任二野十一军副参谋长,转战大西南。1949年10月,在进军西南途中,史景班接到上级通知,不再随部队前进,准备接管川东万县专区。当时二野政委邓小平同志亲自找史景班谈话,要他脱下军装转入地方建设工作,史景班愉快地服从了命令,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万县专区首任专员。

万县专区下辖八县一市,是川东地区门户,当时匪情严重,是亟待恢复安定的地区之一。史景班出任万县专员时才31岁,他感到担子重,责任大。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从征粮、剿匪开始,到开展减租减息,清匪反霸、建立和巩固各级地方政权、维护治安、恢复生产、发展地方经济,直到土改前的准备等一系列工作中,史景班领导全区积极完成了上级交给的预期任务,为万县地方政权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史景班积极主动请战。1951年3月,史景班再次穿起戎装,受命担任十一军三十三师政委,进行抗美援朝前的严格整训。次年冬,部队入朝,进驻谷山地区。在与美军的交战中,很快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克敌制胜的战术。此后,史景班所在师转向元山港海防前线。1951年,史景班所部参加了中朝军队发起的夏季反击战,收复大片失地,歼敌十二万余人。这一重大胜利,有力促进了停战协定的签署。

1954年,史景班奉命回国,获得朝鲜政府授予的二级国旗勋章。

女儿眼中的父亲

战争年代,史景班和战友们、和老区的乡亲们结下了血肉情谊和鱼水关系。这些珍贵的情谊,绵延传递,至今仍温暖着他的孩子。

“文革”中,史景班处境艰难,几个女儿也受到牵连。然而昔日的战友们却冒着极大风险,千方百计地寻找姐妹几个,尽力保护她们。

2008年夏天发生的一件事,更让孩子们记忆深刻。“当时南京有一对老夫妻,旅游到了山西平顺县虹霓村,他们遇到了一个叫泰山的年轻人。年轻人得知老夫妇是从南京来的,非常激动,委托他们寻找老八路的后代。”

这位年轻人的寻找源于60多年前的一段往事。1944年,史景班在太行军区四分区任参谋长期间,大女儿出生了。那时战事频发,部队随时要转移,史景班夫妇只得把女儿交给当地村民李树松抚养。后来部队南下,史景班夫妇才将孩子接回自己身边,但史景班夫妇一直设法与李树松他们保持着联系。“文革”中,这种联系中断了。然而,老区的人民一直记挂着史景班夫妇,记挂着史家大女儿。李树松去世前叮嘱儿子李根榜要寻找史家大女儿,李根榜去世前,又叮嘱儿子李泰山,要寻找史家大女儿。

终于,机缘巧合,通过这对南京夫妇和媒体牵线,李泰山完成了爷爷和父亲的心愿。

说起往事,说起父亲,女儿们感叹:“通过这些细节,通过亲身的经历,我们不停地感受到父亲的温度。他离开我们已经十一年了,但我们总觉得他似乎就在身边。”

标签: 史景班

更多文章

  • 冯丕成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冯丕成

    冯丕成(1908年-1983年),四川省巴中市人。一九三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九军第七十五团班长,红三十一军第九十三师二七四团政治处地方工作股股长。一九六一年晋升为少将军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文名:冯丕成国籍:中国籍贯:四川省

  • 冯维精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冯维精

    冯维精(1919年—2003年5月28日),陕西省吴堡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三部原副部长。中文名:冯维精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19年逝世日期:2003年5月28日职业:将军出生地:陕西省吴堡县性别:男军衔:少将家乡:陕西吴堡冯维精(1919年—2003年5月28日),陕西省吴堡县人,中国人民

  • 边疆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边疆

    边疆(1917年一1994年7月7日),河北省顺平县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机械工业部部长、原农牧渔业部顾问。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解放军陆军第64军190师政治委员、党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海军政治

  • 吕炳安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吕炳安

    吕炳安(1917~1967),河北深泽人。中共党员,1933年参加革命。1937年入伍,历任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主任、广西军区组织部长、武汉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授少将军衔。中文名:吕炳安国籍:中国籍贯:河北省深泽县出生日期:1917年逝世日期:1967年政治面貌:中共党员性别:男吕炳安(1917--1

  • 朱家胜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家胜

    朱家胜(1914年—2007年8月3日),江西省莲花县人。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江西莲花县乡苏维埃政府委员、主席,区苏维埃少先队主任委员,游击队政治委员,警卫营政治委员,红八军第二十四师七十一团宣传干事、连指导员,红六军

  • 任思忠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任思忠

    任思忠(1918-2004年8月13日),曾用名任思宗。四川达县双河口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广州军区副政委、政治部主任、政委、济南军区副政委、政委、顾问等职。中共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2004年8月13日,任思忠同志,因病医

  • 刘镇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镇

    刘镇(1914年-2001年5月26日),男,汉族,江西省莲花县人。红军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兰州军区空军原顾问。中文名:刘镇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14年逝世日期:2001年5月26日性别:男政治面貌:中共党员刘镇(1914年-2001年5月26日),男,汉族,江西省莲花县人。红

  • 刘大煜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大煜

    刘大煜(1906年-1982年),1928年参加赣县赤卫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赣县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部长、县独立团管理科科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连指导员。参加了长征。后任八军一二○师旅供给处副政委、晋绥军区旅总务科科长、抗大七分校卫生部政委、吕梁军区团政委、第一野战军军后勤部政委。建国后

  • 刘静海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静海

    刘静海(1916—2002),又名肖镜海。山西省寿阳县人。一九三七年参加八路军。一九三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胶东军区第五支队六十四团副营长。第五旅十五团营长,第十四团参谋长,第十五团代团长兼代政治委员,胶东军区南海军分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胶东军区警备第五旅参谋处长、参谋长

  • 江峰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江峰

    江峰,193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8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62年4月8日,江峰同志,因患急病,不幸一时在长沙逝世,享年四十八岁。(概述图来源:)中文名:江峰国籍:中国逝世日期:1962年4月8日性别:男历任抗日军政大学政治教育干事、主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