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斯·吕贝里·芬森(丹麦语:NielsRybergFinsen,1860年12月15日-1904年9月24日)是一位来自丹麦法罗的医师与科学家。他曾在1903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是丹麦的第一座诺贝尔奖。获奖原因是:“认同他在治疗疾病方面的贡献,尤其是以光线放射治疗寻常狼疮(lupusvulgaris),开启了新的医学方法。”
基本资料
中文名:尼尔斯·吕贝里·芬森
外文名:NielsRybergFinsen
国籍:丹麦
籍贯:法罗
出生日期:1860年12月15日
逝世日期:1904年9月24日
毕业院校:哥本哈根大学
主要成就:1903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人物生平
1876年,芬森到冰岛首府雷克雅未克读书。这里的同学都很喜欢他,他的心情舒畅了,学业也大有长进。冰岛由于纬度高,冬无白昼,夏无黑夜,夏天,人们喜气洋洋,兴致勃勃;冬夜,人们无精打采,心灰意懒。“光线影响着活的有机体”这个问题吸引了芬生。1882年,芬森高中毕业,不幸染上了可怕的胞虫囊病。他向一个渔岛姑娘求爱,又遭到拒绝,使他决心离开渔岛,考进了哥本哈根大学医学院。他负病苦学,1890年从医学院毕业,在母校外科专门学校任助教。他在自己的座右铭中写道:“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信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只有这样,你的生命才能焕发青春。”从此,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集中在医学研究上。
1892年,芬森与一位主教的女儿结婚。这位年轻贤惠的妻子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给芬森增添了力量。为了集中精力从事科学研究,他辞去了助教职务。1893年,芬森关于红光治疗天花的论文发表了,无数病人从中得到幸福,但芬森贫病交加,困顿不堪。下肢浮肿和腹水迫使他放下研究,到冰岛渔村去休养。他在那里看到很多渔民染有难治的狼疮,芬森决心为他们解除病痛。1895年11月,芬森在第一位狼疮病人身上使用他的治疗方法获得成功,当得救的病人跪下来拥抱和亲吻芬生时,发现芬生的下肢肿得和大象腿一样,不禁失声痛哭。芬森说:“别难过,我们都在和疾病和死亡搏斗!”
个人履历
芬森,1860年出生在丹麦发罗岛首府托尔斯豪恩。他少年时代就是在这里受的教育。由于他生的文弱,经常受比他大的同学欺侮,心灵受到压抑,学业平平,校长评论他“是个可爱的孩子,但天资低,颇为无能。”
成就荣誉
【芬生】1903年10月17日,世界各大报上刊登了诺贝尔基金会的授奖公告,在获奖人名单中有个名叫“奈尔斯·赖伯格·芬生”的,引起了世界各地很多人对这次授奖庆典的关怀。芬生是创立光疗法治好狼疮、天花的人,一些用他的方法治好的病人,争先恐后地蜂拥至斯德哥尔摩,渴望能见到这个举世闻名的神医。12月10日授奖庆典开始,很多人伫立在音乐厅的走道旁,翘首引颈,希望见到芬生。当莫诺教授讲述芬生的研究成果及其现实意义时,那些曾经受过疾病折磨的人们,更是有百感交集,心潮如涌。他们举目四顾:芬生,您在哪里?忽然,扩音器里传来莫诺教授的声音:“不幸的是芬生教授长期以来忍受着疾病的折磨,今天不能前来受奖……”人们的心往下一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