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米奇·麦康奈尔

米奇·麦康奈尔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403 更新时间:2023/12/15 0:25:01

米奇·麦康奈尔,男,1942年2月20日出生于拉巴马州,成长在肯塔基州南部。参议院多数党(共党)领袖。1964年,毕业于路易维尔大学。1967年,获得肯塔基大学法学院法学学位。1967年,参加美国陆军预备役的训练,因被诊断患有视神经炎而提前退出。与前妻育有三个女儿。1993年,与前美国劳工部部长的华裔女性赵小兰结婚。当地时间2022年11月16日,米奇·麦康奈尔以37票赢得党内无记名投票选举,连任参议院共和党领袖。

基本资料

名:米奇·麦康奈尔

外文名:AddisonMitchellMitchMcConnellJr.

民族:英格兰裔

出生日期:1942年2月20日

毕业院校:路易维尔大学

职业:美国国会参议员

出生地:美国阿拉巴马州Tuscumbia

性别:男

宗教:浸礼会

配偶:赵小兰

党派:共和党

选区:肯塔基州第AL选区

个人经历

早年经历

1942年,米奇·麦康奈尔出生于阿拉巴马州谢菲尔德。他小时候曾患小儿麻痹症,后治愈。在他8岁时,全家迁往佐治亚州,后又迁往肯塔基州路易维尔。

麦康奈尔1964年在路易维尔大学获政治学学士学位,1967年,他从肯塔基大学法学院毕业。他本科期间是路易维尔大学艺术和科学学院的学生会主席,读法学院时是肯塔基大学学生律师协会主席,并加入美国陆军预备役。法学院毕业后,他曾短暂服役,但因病而提前退役。

政治生涯

1967年,他就在肯塔基州参议员库珀的办公室当实习生,后又担任参议员库克的助手。1977年,他当选为肯塔基州杰斐逊县执行法官,4年后连任。这些经历都为他从政积累了资本。

1984年,42岁的麦康奈尔竞选肯塔基州联邦参议员,对手是已任两届参议员的民主党人赫德尔森。最终,麦康奈尔以0.4%的微弱优势战胜对手。在当年挑战民主党对手的共和党候选人中,他是唯一获胜者。在一个电视竞选广告中,一大群侦探在寻找赫德尔森,寓意是人们很难在参议院中找到赫德尔森,意在批评他无所作为。随后,镜头落在“转米奇”的竞选口号上。

1990年,麦康奈尔以4.4%的优势获连任。

1996年,他以12.6%的优势战胜民主党对手贝沙尔。那一次,麦康奈尔幽默的宣传手段再次奏效。在电视竞选广告片中,麦康奈尔拿贝沙尔(Beshear)的名字开涮,警告选民别被“剪了羊(GetBeSheared)”,画面上还出现了山羊被剪毛的场景,寓意是对手当选会加重选民的税负。

2002年,麦康奈尔以26.4%的优势战胜民主党对手,是该州历史上共和党人在参议员选战中赢得的最大优势。他在第110届国会参议院中担任少数党(共和党)领袖,并担任农业、食品与林业委员会,拨款委员会,规则与管理委员会以及情报委员会的成员。

2008年,他仅以6%的微弱优势战胜对手兰斯福德。

2014年,他在共和党党内初选中以60.2%的选票胜出,是1938年以来该州联邦参议员寻求连任时最微弱的初选胜利。同年11月4日,在美国中期选举中,米奇·麦康奈尔击败了民主党挑战者艾莉森·格兰姆斯(又译“格里梅斯”),连任肯塔基州参议员,并将继续出任共和党参议员领袖,成为共和党夺回参议院多数席位后在参议院的代表。

2015年1月6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米奇·麦康奈尔宣誓就职参议院多数党领袖。

2016年11月,米奇·麦康奈尔连任国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

当地时间2022年11月16日,美国国会参议院共和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MitchMcConnell)以37票赢得党内无记名投票选举,连任参议院共和党领袖。

政治主

经济方面

麦康奈尔支持减税和削减联邦开支,主张加大美国国内石油的开采和使用,同时坚决支持北约东扩至东欧。同时要求削减联邦开支;主张增强石油的开采和使用;主张进行自由贸易。

外交方面

在对中国关系上,麦康奈尔一直对发展对华贸易以及对华军售方面持赞成态度。在2000年的一次参议院表决中,麦康奈尔曾对同中国建立永久正贸易关系投了赞成票,而对另一项要求美国在中国出口武器后即实行贸易制裁的法案投下了反对票。

在伊核问题上,以麦康奈尔为代表的美国国会共和党议员多数主张对伊朗实施更多制裁,而部分民主党议员也指责奥巴马对伊朗让步太多,对以色列支持不够。

安全方面

麦康奈尔支持《爱国者法案》及扩展其中的窃听条款和布什政府发动的伊拉克战争等。

文化方面

麦康奈尔反对堕胎、同性恋结婚和死刑;认为联邦给地方过多教育补助是不合理的;反对软钱的捐献,枪支管制以及非法移民享受社会保障及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

环保方面

米奇·麦康奈尔就曾公开反对中美减排协议,他认为这可能拉高美国中产阶级依赖的廉价、清洁能源的价格,并冲击美国就业。

个人生活

2023年3月9日,据彭博等美国媒体消息,美国参议院少数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的发言人在一份简短声明中表示,麦康奈尔“在一家酒店的私人晚餐期间被绊倒”,已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2023年3月10日,彭博消息,美国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发言人DavidPopp发布声明称,在周三摔倒后,麦康奈尔现将住院几天观察并治疗脑震荡。

人物家庭

麦康奈尔的第一任夫人是谢里尔·雷蒙,两人育有3个女儿,但最终分手。

1993年,他与赵小兰成婚。赵小兰是美国首位进入内阁的华裔和内阁首位亚裔女性,还是小布什政府中唯一一个干满8年的部长。而赵小兰在与麦康奈尔结婚之后,于1996年辞去了当时担任的联合基金会会长职务,全力辅佐丈夫竞选参议员。赵小兰不仅在共和党内有一定的影响力,而且家底殷实。《纽约时报》称,麦康奈尔和赵小兰从赵的父亲赵锡成那里得到了数百万美元的赠予。赵氏大家族向麦康奈尔的政治竞选捐款在100万美元以上。三十年来的政治献金使赵氏家族成为肯塔基州共和党的头号捐献者,而那里正是麦康奈尔的权力之源。

人物评价

麦康奈尔是肯塔基州历史上任职最长的联邦参议员,也是参议院中第七位资历最深的参议员和第四位资历最深的共和党参议员。在党内,他的地位也在提高。从肯塔基到华盛顿,从一头黑发到一头白发,麦康奈尔在选民眼中的形象也在改变。早年,他被很多人认为是共和党温和中间派,但近年来不少人认为他已变得保守,在提高最低工资等不少议题上,他均从支持转为反对。(环球人物评)

人物事件

当地时间2022年6月5日报道,一位犯罪嫌疑人在一次有预谋的行动中枪杀了一名威斯康星州退休法官。经查,他的“刺杀名单”上还有美国参议院少数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MitchMcConnell)。

标签: 米奇·麦康奈尔

更多文章

  • 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

    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俄语:ДмитрийИвановичМенделеев,1834年2月7日—1907年2月2日),俄国科学家,发现并归纳元素周期律,依照原子量,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并据以预见了一些尚未发现的元素。门捷列夫的名著《化学原理》被国际化学界公认为标准著作,前后重版

  • 约翰·道尔顿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约翰·道尔顿

    约翰·道尔顿(JohnDalton,1766年9月6日—1844年7月27日),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原子理论的提出者。他所提供的关键的学说,使化学领域自那时以来有了巨大的进展。道尔顿患有色盲症,这种病的症状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他开始研究这个课题,最终发表了第一篇有关色盲的论文。后人为了纪念他,又把色

  • 安托万-洛朗·拉瓦锡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安托万-洛朗·拉瓦锡

    安托万-洛朗·拉瓦锡(Antoine-LaurentdeLavoisier,1743年8月26日~1794年5月8日),法国著名化学家,被后世尊称为"现代化学之父"。拉瓦锡在化学上的杰出成就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将化学从定性转向定量的转变。拉瓦锡因提出氧化学说而闻名。他认识并命名了氧气(1778年)和氢气

  • 汉弗里·戴维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弗里·戴维

    汉弗里·戴维(1778年12月17日-1829年5月29日)是英国化学家。1778年12月17日生于康沃尔郡彭赞斯,1829年5月29日卒于瑞士日内瓦。1802年开创了农业化学。1807年用电解法离析出金属钾和钠;1808年分离出金属钙、锶、钡和镁。1813年他在法国研究碘,指出碘是与氯类似的元素,

  • 罗伯特·波义耳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罗伯特·波义耳

    罗伯特·波义耳(RobertBoyle,1627年1月25日—1691年12月30日),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化学科学的开山祖师,近代化学的奠基人,化学史家都把1661年作为近代化学的元年,因为这一年有一本对化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著作出版问世,这本书就是波义耳所著的《怀疑派化学家》(TheSkept

  • 约瑟夫·路易·盖-吕萨克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约瑟夫·路易·盖-吕萨克

    约瑟夫·路易·盖-吕萨克(JosephLouisGay-Lussac),法国化学家。1778年12月6日生于圣莱奥纳尔,1850年5月9日卒于巴黎。1797年入巴黎综合工科学校学习。1800年毕业,法国化学家C.-L.贝托莱请他到他的私人实验室当助手。1802年他任巴黎综合工科学校的辅导教师,后任化

  • 永斯·雅各布·贝采利乌斯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永斯·雅各布·贝采利乌斯

    永斯·雅各布·贝采利乌斯(瑞典语:JönsJakobBerzelius,1779年8月20日-1848年8月7日),又译柏济力阿斯、贝齐里乌斯或白则里,瑞典化学家、伯爵,现代化学命名体系的建立者。中文名:永斯·雅各布·贝采利乌斯国籍:瑞典出生日期:1779年8月20日逝世日期:1848年8月7日毕业

  • 格劳伯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格劳伯

    格劳伯(Glauber,JohannRudolf)德国化学家。1604年生于下弗朗科尼亚州的卡尔施塔特;1670年3月10日卒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中文名:格劳伯外文名:Glauber,JohannRudolf国籍:德国出生日期:1604年姓名:格劳伯Glauber,JohannRudolf国家或者地

  • 卡尔·威尔海姆·舍勒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卡尔·威尔海姆·舍勒

    卡尔·威尔海姆·舍勒(CarlWilhelmScheele,1742年12月19日——1786年5月21日),瑞典化学家,氧气的发现人之一,同时对氯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多种气体都有深入的研究。例如氧、钼、钨、锰和氯。他也发现了一种与巴氏消毒法很相似的消毒方法。他对多种有机酸进行了研究

  • 尤斯蒂斯·冯·李比希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尤斯蒂斯·冯·李比希

    尤斯图斯·冯·李比希,男爵(JustusvonLiebig,1803年5月12日出生于德国达姆施塔特,1873年4月18日逝世于德国慕尼黑)是一位德国化学家,他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农业和生物化学,他创立了有机化学。因此被称为“有机化学之父”。作为大学教授,他发明了现代面向实验室的教学方法,因为这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