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阿兰·孔耐

阿兰·孔耐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264 更新时间:2024/1/19 7:53:41

兰·孔耐于1947年4月1日出生于法国的德拉吉尼昂,于1983年获得菲尔兹奖,他从事算子代数研究,引进了新的不变量,将Ⅲ型代数分为子类,进一步把这些代数旧结为Ⅱ型代数及其自同构,然后按外自同构进行系统归类,从根本上解决了J.冯诺依曼留下的代数分类问题。

基本资料

名:阿兰·孔耐

外文名:Connes,Alan

:法国

获奖年度:1983年

基本资料

姓名:阿兰·孔耐

英文名:Connes,Alan

出生日期(获奖时年龄):1947年4月1日(35岁)。

籍贯:法国。

获奖年度:1983年

地点:华沙

获奖前后的工作地点:巴黎高等科学研究所。

主要成就:从事算子代数研究,引进了新的不变量,将Ⅲ型代数分为子类,进一步把这些代数旧结为Ⅱ型代数及其自同构,然后按外自同构进行系统归类,从根本上解决了J.冯诺依曼留下的代数分类问题。

个人经历

阿兰·孔耐于1947年4月1日出生于法国的德拉吉尼昂,1966-1970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其后在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做研究,1973年获得国家博士学位,在博士论文中解决了III型因子的分类问题,引起广泛的注意。1976-1980年他在巴黎第六大学任教,1979年以后在高等科学研究中心任教授,1984年起兼任法兰西学院教授。

一般认为,法国数学家阿兰·孔耐是分析专家,因为他在1982年获奖的主要依据是对冯·依诺曼代数的研究,而冯·依诺曼代数来源于1929年冯·依诺曼对希尔伯特空间的算子理论的研究,这通被认为是泛函分析的领域,但冯·依诺曼一开始就从诺特的抽象代数找到灵感,而且把他的研究对象称为算子环。冯·依诺曼马瑞在1936-1943年合写的4篇论文奠定了这个理论的基础。但30多年过去了,这个孤立的理论进展甚微,一直到孔耐得工作完全改变这个领域的面貌。

取得的成就

孔耐在1970年代系统地把冯·依诺曼代数的结构理论推完整,使算子代数产生革命性的变化,但只是一个学科的进展。孔耐的伟大之处,在于把算子代数同各个主流学科联系起来,特别是微数集合、叶形理论、拓扑学、K理论等,并且听译成非交换几理论。

这个理论不仅对量子理论给全新的理解,而且同数论这种似乎全不相干的理论建立联系。这种几乎包容一切的理论并非只是一套形式理论,儿时解决大问题的工具。孔耐在20世纪末的论文的确使人叹为观止,他把非交换集合与黎曼的E函数、各种L函数联系在一起,在类域论到塞尔伯格迹公式,从阿德尔到代数几何到量子统计,样样都有。这就是新世纪的数学,孔耐在2001年独得瑞典科学院克拉福德奖,也许是新世纪大数学家的象征。

相关资料

获奖的大会:数学家第十九次大会

时间:1983年

地址:波兰华沙

参加人数:2300多人

主席:C.奥对奇(Olecn,)。W.奥里茨(Orlicz,波兰数学家)担任名誉主席。

在大会上作报告的数学家有:肖荫堂,R.托姆,…等人。

这次菲尔兹的得主是:A.孔耐,T.色斯顿,丘成桐。由H.阿拉基(Araki),C.T.C.沃尔(Wall),L.尼伦伯格(wirenberg),分别对3位获奖者的主要成就作了评介,但由于C.沃尔和L.尼伦伯格没有到会,他们的评介由他人代读。

大会介绍

在这次大会上还首次颁发了条望林纳奖,该奖是芬兰为纪念她的著名数学R,H.奈望林纳而设的,以表彰他对整个科学以及芬兰的计算机科学所作的贡献。R.塔简(Tarjan,美国数学家)因其在信息科学的数学方面的杰出成就,成为该奖的第一个得主。

国际数学联合会秘书O.莱托在闭幕式上说:"作为个人,我们每个人当然都会选择自己的政治观点,但当大家汇集一起组织数学的国性合作时,就应完全避开政治。我们这门美好的科学应成为联结众人的桥梁,使我们真正结成一个数学大家庭。

标签: 阿兰·孔耐

更多文章

  • 威廉·瑟斯顿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威廉·瑟斯顿

    威廉·瑟斯顿(ThurstonWilliam,1946年10月30日-2012年8月21日)1946年10月30日出生于美国,1982年获菲尔兹奖,获奖前后的工作地点是普林斯顿大学。他讨论了三维流形上的叶状结构,并对一般流形上叶状结构的存在、性质及其分类得出了普遍的结果;基本完成了三维闭流形的拓扑分

  • 查里斯·费弗曼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查里斯·费弗曼

    查里斯·费弗曼(CharlesFefferman),美国数学家。12岁学完微积分,17岁毕业于马里兰大学,20岁拿到普林斯顿博士学位,22岁在芝加哥大学晋升正教授,29岁时(1978年)获得菲尔兹奖。现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中文名::查里斯•费弗曼英文名::CharlesFefferman性别:

  • 皮埃尔·德利涅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皮埃尔·德利涅

    皮埃尔·勒内·德利涅子爵(法语:VicomtePierreRenéDeligne,1944年10月3日-),生于布鲁塞尔,比利时数学家。他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20世纪70年代关于韦伊猜想的工作。中文名:皮埃尔·德利涅外文名:VicomtePierreRenéDeligne出生日期:1944年10月3日

  • 丹尼尔·奎伦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丹尼尔·奎伦

    丹尼尔·格雷··奎伦(DanielGrayQuillen,1940.6.27-),数学教授。从1984年到2006年,他是牛津大学马德林学院纯粹数学温弗利特教授。他以高阶代数K-理论的“总设计师”(primearchitect)而闻名,因此他获得了1975年科尔奖与1978年菲尔兹奖。中文名:丹尼尔

  • 格·阿·玛古利斯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格·阿·玛古利斯

    格·阿·玛古利斯(Маргулис,Г.А.),前苏联数学家。1978年获得菲尔兹奖。中文名:格•阿•玛古利斯外文名:Маргулис,Г.А.籍贯:前苏联性别:男国籍:前苏联出生年月:1946年职业:数学家姓名格·阿·玛古利斯Маргулис,Г.А.获得奖项:菲尔兹奖得奖年份(地点)1978赫尔

  • 大卫·布赖恩特·曼福德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大卫·布赖恩特·曼福德

    大卫·布赖恩特曼福德,于1937年出生于英国,工作地点是哈佛大学,1974年获得菲尔兹奖,关于代数几何学参模理论,他创造性地应用了不变式理论,导致许多新结果,并由此产生了几何不变式论;证明了代数曲面与代数曲线和高维代数簇有一个不同之处,对代数曲面的分类作出了贡献。中文名:大卫·布赖恩特·曼福德外文名

  • 邦别里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邦别里

  • 尼斯阿兰·贝克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尼斯阿兰·贝克

    1970年他走上了尼斯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主席台,成为一名菲尔兹奖的获得者。他就是英国的阿兰·贝克。中文名:尼斯阿兰·贝克国籍:英国毕业院校:伦敦大学学院(UCL),剑桥大学职业:数学家在当代,也有一位年轻人,人们说他“在数论中引起了自高斯以来最深刻的变化”。的薄薄的只有128页的著作被认为能与高斯的相

  • 广中平祐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广中平祐

    广中平祐(広中平佑,HironakaHeisuke,1931年4月9日-),日本数学家,京都大学名誉教授,日本算术奥林匹克委员会会长,出生于日本山口县。日本学士院会员。是仅有的四位获得过菲尔兹奖的东方人之一。中文名:广中平祐外文名:HironakaHeisuke国籍:日本出生日期:1931年4月9日

  • 谢尔盖·彼得罗维奇·诺维科夫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谢尔盖·彼得罗维奇·诺维科夫

    谢尔盖·彼得罗维奇·诺维科夫(Серге́йПетро́вичНо́виков,1938年3月20日-),俄国数学家,专长代数拓扑和孤波理论。他获得1970年菲尔兹奖和2005年沃尔夫数学奖。中文名:谢尔盖·彼得罗维奇·诺维科夫外文名:Серге́йПетро́вичНо́виков出生日期: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