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威拉得·利比

威拉得·利比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356 更新时间:2023/12/4 17:54:43

威拉得·弗兰克·利比(WillardFrankLibby,1908年12月17日-1980年9月8日),著名美国化学家、196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本科及博士),参与曼哈顿计划。利比一生致力于放射性碳定年法(Radiocarbondating)的发展,1940年代发明了碳—14年代测定法,该方法被广泛使用于考古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以及其他学科,1960年因此获诺贝尔化学奖(时任芝加哥大学教授)。利比曾先后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学以及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

基本资料

名:威拉得·法兰克·利比

外文名:WillardFrankLibby

国籍:美国

出生日期:1908年12月17日

逝世日期:1980年9月8日

毕业院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本科,博士)

职业:化学家

主要成就:1960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出生地:美国科罗拉多

代表作品:放射性碳定年法

生平

利比生于科罗拉多州的大河谷,他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erkeley)分别取得了科学学士学位(1931年)及化学博士学位(1933年),成为该校的讲师,及后又成为助理教授、副教授。利比于1930年代建造了一些盖格计数器去量度自然人造的弱辐射。于1941年,他加入了美国化学会伯克利分会。

利比获得古根汉基金奖(GuggenheimFellowship)后,于1941年他用了绝大部分的时间在普林斯顿大学。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和诺贝尔奖得主、伯克利校友哈罗德·克莱顿·尤里便投身于曼哈顿计划,制造原子弹,负责研究利用气体扩散法来分离与浓缩用于广岛原子弹的铀同位素铀-235。二战结束后,1945年,他成为芝加哥大学的教授;1954年,他被委任为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的一员。1959年,他成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化学系教授,直至1976年退休为止。

贡献

他在科学研究领域探索的范围极广,对放射学、核物理、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学都有较深厚的基础知识,化学、地学方面的知识也很广博。

利比为人类创造出了第一具独特的计时工具——考古学时钟;1960年,他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利比推论,新诞生的碳14会很快氧化,变为二氧化碳参加与大气的循环。植物吸收了二氧化碳,碳14就会寄存于植物体内;当植物死亡后,寄存在植物体内的碳14将会按着放射性衰变规律而随着时间延长而减少,这样,它便记录下了从死亡到测量时所经历的时间。1951年,他发表了《放射性碳年代测定》的论文,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广泛地应用于科研领域,帮助考古学家确定遗址的年代,帮助地质学家确定地层的年代、构造运动的速率、冰川的历史、古海洋平面、古海岸线的变迁、火山的年代及沉积物的沉积速度;帮助地理学研究自然环境的演变史、古代气候的变化、土壤的发育史,帮助研究从月球上取回的土样。由于他发明了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法,可追溯距今三至五万年前人类及自然界所发生事件的年代,因此他的发明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标签: 威拉得·利比

更多文章

  • 雅罗斯拉夫·海罗夫斯基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雅罗斯拉夫·海罗夫斯基

    雅罗斯拉夫·海罗夫斯基(捷克语:JaroslavHeyrovský1890年12月20日-1967年3月27日),捷克化学家,布拉格大学教授。中文名:雅罗斯拉夫·海罗夫斯基外文名:JaroslavHeyrovský国籍:捷克出生日期:1890年12月20日逝世日期:1967

  • 亚历山大·罗伯兹·托德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亚历山大·罗伯兹·托德

    亚历山大·罗伯兹·托德AlexanderRobertusTodd,BaronTodd(1907年10月2日-1997年1月10日),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化学家、男爵。他被称为近代核酸化学的前驱,主要成就是对核苷、核苷酸的研究,弄清了核苷酸的结构和组成,首先合成了人体内几种重要核苷酸单体,也为核酸的双螺

  • 尼古拉·谢苗诺夫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尼古拉·谢苗诺夫

    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谢苗诺夫,苏联医生、化学家;1896年4月15日出生于俄罗斯萨拉托夫;谢苗诺夫的重大贡献是发展了链反应理论,并于1956年与西里尔·欣谢尔伍德一起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86年9月25日逝世。中文名: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谢苗诺夫外文名:Никола́йНикола́евичСе

  • 西里尔·欣谢尔伍德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西里尔·欣谢尔伍德

    西里尔·欣谢尔伍德是英国化学家。1897年6月19日生于伦敦,1967年10月9日卒于同地。曾入牛津大学巴利奥尔学院学习,1914年因战事中断学习。1916~1918年在皇家兵工厂炸药车间工作。1919年回原校复学。1920年毕业后留校工作。1921年起到牛津大学三一学院工作。1937年后任牛津大学

  • 文森特·迪维尼奥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森特·迪维尼奥

    文森特·迪维尼奥(VincentduVigneaud,1901年5月18日-1978年12月11日),美国生物化学家,1955年获诺贝尔化学奖。中文名:文森特·迪维尼奥外文名:VincentduVigneaud出生日期:1901年5月18日逝世日期:1978年12月11日主要成就:1955年获诺贝尔

  • 赫尔曼·施陶丁格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赫尔曼·施陶丁格

    赫尔曼·施陶丁格(1881~1965),德国著名化学家、化学教育家。1881年3月23日生于德国沃尔姆斯。1898年在达姆施塔特技术大学学习。青年时他对植物很有兴趣。他父亲让他先学化学,为学植物学打基础。于是施陶丁格先后在慕尼黑大学和哈勒大学学习与化学有关的课程。他读书十分刻苦,1903年他撰写了《

  • 理查德·劳伦斯·米林顿·辛格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理查德·劳伦斯·米林顿·辛格

    理查德·劳伦斯·米林顿·辛格RichardLaurenceMillingtonSynge(1914年10月28日-1994年8月18日),英国生物化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四十年代初,他发现了分离物质的新方法,这就是轰动生物化学界的分溶层析法。现代的分溶层析法已成为工业上大量制取抗菌素的主要手段。2

  • 阿彻·约翰·波特·马丁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阿彻·约翰·波特·马丁

    男,ArcherJohnPorterMartin(1910年3月1日-2002年7月28日),英国化学家,1952年获诺贝尔化学奖。中文名:阿彻·约翰·波特·马丁外文名:ArcherJohnPorterMartin出生日期:1910年3月1日逝世日期:2002年7月28日毕业院校:剑桥大学职业:化学

  • 格伦·西奥多·西博格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格伦·西奥多·西博格

    中文名:格伦·西奥多·西博格外文名:GlennTheodoreSeaborg国籍:美国出生日期:1912年4月19日逝世日期:1999年2月25日毕业院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职业:核物理学家主要成就:诺贝尔化学奖(1951年)发现10种超铀元素出生地:密歇根州的伊斯佩明

  • 埃德温·麦克米伦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埃德温·麦克米伦

    埃德温·马蒂森·麦克米伦(EdwinMattisonMcMillan,1907年9月18日-1991年9月7日),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雷东多比奇,著名化学家,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教授,因领导发现多种化学元素于1951年同伯克利同事西博格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中文名:埃德温·马蒂森·麦克米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