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保罗·弗洛里

保罗·弗洛里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501 更新时间:2024/1/17 9:13:27

保罗·约翰·弗洛里PaulJohnFlory(1910年6月19日-1985年9月9日),美国化学家,在高分子、聚合物领域贡献巨大。197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1910年6月19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斯州斯特林市一个牧师家庭。起初在印第安那州曼彻斯特工学院学习,毕业后进入俄亥俄州立大学攻读研究生,着重研究氮氧化合物的光化学光谱学,1934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随后即应聘到威尔明顿杜邦公司实验所从事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及其他聚合物质研究工作。不久又调到辛辛那提大学作化学教师,1940-1943年在伊丽莎白及橡胶公司任基础研究室主任。同时进行化学基础理论研究。1948年成为康奈尔大学化学教授。1957年任梅隆化学研究所所长。1961年转到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担任化学教授。弗洛里对中国人民持友好态度,中美建交以来,他两度率领代表团来我国进行访问,并进行学术交流活动,为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做出了贡献。他曾获得国内外多所大学的荣誉学位。美国化工学会还曾授给他珀金奖章。

基本资料

名:保罗·弗洛里

外文名:PaulJohnFlory

国籍:美国

出生日期:1910年6月19日

逝世日期:1985年9月9日

职业:化学家

主要成就:197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出生地:美国伊利诺斯州斯特林市

性别:男

生平

早年生活

保罗·弗洛里1927年从伊利诺伊州的一所高中毕业后,于1931年获得曼彻斯特大学(印第安纳州)的学士学位,于1934年获得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博士学位。他第一份工作在杜邦,和华莱士·卡罗瑟斯进行合作。

高分子科学

弗洛里在高分子科学中最早的工作,是研究聚合物动力学。在缩聚反应中,弗洛里质疑了末端基团反应活性随链增长而降低的设想,通过论证反应活性与高分子尺寸无关,他成功证明了链数量随尺寸增加而成倍减少这一结论。在加聚反应中,他引入了链转移这个重要概念,改进了动力学方程,使高分子尺寸分布更易被理解。

1938年合作伙伴卡罗瑟斯自杀死后,弗洛里前往辛辛纳提大学的基础科学研究实验室工作。工作期间,他为多官能团化合物的聚合反应以及聚合物交联网络(凝胶)建立了数学理论。

1940年,弗洛里加入了标准石油在新泽西州林登的的实验室,为高分子混合物建立了统计理论。1943年他又加入了固特异的实验室,研究高分子基础理论。1948年,康奈尔大学当时的化学系主任彼得·德拜邀请弗洛里举办一年一度的贝克讲座。同年秋天,弗洛里受聘于康奈尔大学,他把他的讲座内容进行了加工和提炼,最终形成了他的代表作,《高分子化学原理》,1953年由康奈尔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著作很快成为高分子领域的必备参考书之一,直至今日还在被广泛使用。

弗洛里还把排除体积的概念(最早由维尔纳·库恩创造)引入高分子科学。排除体积理论指出,一个长链分子的一部分无法占据已被该分子另一部分占据的体积,由此,溶液中的高分子链末端之间的平均距离比不计排除体积的情况更远。排除体积概念的引入,是高分子物理理论的重要飞跃,这一概念在分析溶液中长链分子的行为时非有用,有效解释了当时若干与先前理论不符的实验结果。排除体积理论导致了θ条件(或称θ状态)的产生,θ条件是指能够消除排除体积效应的实验条件。在θ条件下,链恢复理想链的特征——因排除体积引起的长程作用被消除,使实验者可以更容易地测量短程特性,比如几特征、键旋转势、邻近基团的空间位阻效应等。弗洛里准确地指出,在θ条件下,排除体积的影响被消除,高分子熔融物的链尺寸与计算得出的理想溶液中的链尺寸相同。

弗洛里在高分子物理领域建立了众多的理论和数学模型,其中有一种方法用来估算高分子链在良溶剂中的尺寸,即Flory–Huggins溶液理论,还有Flory指数,用来描述高分子在溶液中的运动。

Flory-Huggins溶液理论

主条目:Flory-Huggins溶液理论

Flory-Huggins溶液理论是一种高分子溶液热力学的数学模型,应用了混合熵的一般表达式并考虑了高分子尺寸的差异性。最终结果,可以写成一个吉布斯自由能的方程。吉布斯自由能的通常表达式

Flory和Huggins推导出的结果为:

其中,指溶剂的物质的量,指溶剂的体积分数,和分别指高分子溶质的物质的量和体积分数,这一因子用来计算溶质与溶剂分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晚年

1961年,弗洛里在斯坦福大学获得教授职位,1966年成为Jackson-Wood教授,1975年退休。1974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退休后弗洛里仍然活跃了一段时间,为IBM担任了若干年的顾问。弗洛里与他的妻子EmilyCatherineTabor有三个孩子,Susan、Melinda和John。1985年,弗洛里因心脏病发作,在加利福尼亚州去世。

著作

Flory,Paul.(1953)PrinciplesofPolymerChemistry.CornellUniversityPress.ISBN0-8014-0134-8.

Flory,Paul.(1969)StatisticalMechanicsofChainMolecules.Interscience.ISBN0-470-26495-0.Reissued1989.ISBN1-56990-019-1.

Flory,Paul.(1985)SelectedWorksofPaulJ.Flory.StanfordUnivPress.ISBN0-8047-1277-8.

贡献

弗洛里在物理化学领域的研究不论在理论和实验方面都取得了极为可观的成就,特别在大分子的研究上卓有成效,从而对塑料等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科学研究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康奈尔大学工作以前的时期,他着重进行高聚物的研究。他通过实验发现聚合物增长链末端的活性只与它的局部结构有关,而与链的长度即分子的大小无关,进而用统计学方法推导出一种高聚物的分子量分布的简明数学表达式,被称为“弗洛里分布”。他还推导出表明高分子溶液混合熵的著名公式;第二阶段是在康奈尔大学和梅隆研究所工作期间,他把研究重点转移到对纤维蛋白质弹性理论的研究方面,也做出了显著成果;第三阶段是到斯坦福大学任教以后,他进一步深入研究高聚物长链分子的构象与性能的关系。他用图绘出大分子的结构,为现代塑料工业奠定了基础。他的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对高分子物理化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研制新的聚合物开辟了道路,而且这些研究成果,已被广泛应用于塑料、涂料、合成纤维及其纺织品、橡胶及动力轮胎、化学胶片等工业生产部门,从而促进了日用化学工业的发展。同时由于他对生物大分子特性的分析,从而对生物学的研究和发展也做出了相应的贡献。

标签: 保罗·弗洛里

更多文章

  • 威尔金森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威尔金森

    威尔金森(Wilkinson·Geoffrey,1921~1996)。英国化学家。1921年7月14日生于英格兰西约克郡托德莫登。中文名:威尔金森外文名:Wilkinson·Geoffrey出生日期:1921年7月14日逝世日期:1996年9月26日职业:化学家主要成就:获1973年诺贝尔化学奖出生

  • 恩斯特·奥托·菲舍尔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恩斯特·奥托·菲舍尔

    恩斯特·奥托·菲舍尔(1918年11月10日-2007年7月23日),德国化学家。中文名:恩斯特·奥托·菲舍尔外文名:ErnstOttoFischer国籍:德国性别:男恩斯特·奥托·菲舍尔(1918年11月10日-2007年7月23日),德国化学家。恩斯特·奥托·菲舍尔(1918年11月10日-20

  • 斯坦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斯坦

    斯坦(WilliamHowardStein,1911年6月25日~1980年8月23日),美国生物化学家,生于美国纽约。1938年在纽约哥伦比亚内科和外科医师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中文名:斯坦外文名:WilliamHowardStein国籍:美国出生日期:1911年6月25日逝世日期:1980年8月23

  • 斯坦福·摩尔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斯坦福·摩尔

    斯坦福·摩尔(StanfordMoore,1913年9月4日-1982年8月23日),美国生物化学家。中文名:斯坦福·摩尔外文名:StanfordMoore国籍:美国出生日期:1913年9月4日逝世日期:1982年8月23日职业:生物化学家主要成就:1972年获诺贝尔化学奖斯坦福·摩尔(Stanfo

  • 克里斯蒂安·伯默尔·安芬森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克里斯蒂安·伯默尔·安芬森

    克里斯蒂安·伯默尔·安芬森(1916年3月26日-1995年5月14日)美国生物化学家。中文名:克里斯蒂安·伯默尔·安芬森外文名:ChristianBoehmerAnfinsen荣誉:1972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出生地: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莫内森生在宾夕法尼亚州的莫内森,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学习,1943年获得

  • 格哈德·赫茨伯格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格哈德·赫茨伯格

    格哈德·赫茨伯格(GerhardHerzberg;1904年12月25日-1999年3月3日),光谱学奠基人,197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20世纪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中文名:格哈德·赫茨伯格外文名:GerhardHerzberg国籍:德国出生日期:1904年12月25日逝世日期:1999年3月

  • 路易斯·费德里科·勒卢瓦尔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路易斯·费德里科·勒卢瓦尔

    路易斯·费德里科·勒卢瓦尔(LuisFedericoLeloir,1906年9月6日-1987年12月2日)阿根廷籍法裔生物化学家。因研究了糖核苷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物合成中的作用(复杂的糖类分解为简单碳水化合物的过程)而获1970年诺贝尔化学奖。中文名:路易斯·费德里科·勒卢瓦尔外文名:LuisFed

  • 奥德·哈塞尔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奥德·哈塞尔

    奥德·哈塞尔(挪威语:OddHassel),1969年获诺贝尔化学奖。中文名:奥德·哈塞尔国籍:挪威出生日期:1897年5月17日逝世日期:1981年5月11日职业:物理化学家出生地:挪威首都奥斯陆奥德·哈塞尔(挪威语:OddHassel),1969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哈塞尔是挪威有机化学家,在德国柏

  • 拉斯·昂萨格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拉斯·昂萨格

    拉斯·昂萨格(LarsOnsager,1903年11月27日-1976年10月5日),挪威出生的美国化学家。他因发现非平衡态热力学的一般关系,提出了倒易关系而获得1968年诺贝尔化学奖。中文名:拉斯·昂萨格外文名:LarsOnsager出生日期:1903年11月27日逝世日期:1976年10月5日拉

  • 乔治·波特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乔治·波特

    乔治·波特爵士GeorgePorter(1920-2002),英国化学家,196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1920年12月6日出生于英国英格兰中西部斯诺福思城。就读于利兹大学化学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学习未结束即到军队中服役,先被送进阿伯丁大学附设的一个训练班进修物理及无线电技术,学习结束后回英国到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