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彭译,男,1988年1月26日出生,祖籍辽宁。著名节目主持人,新闻评论员,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最年轻的副主任编辑;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犯罪心理学博士学位在读(师从李量教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FM107.8中波747千赫主任播音员;湖南卫视《天天向上》《我们约会吧》栏目策划;《南方周末》特约评论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国家二级珠宝玉器鉴定师;张纪中版《西游记》“我耀西游”全国演员海选主持人兼策划;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广东电视台访谈节目主持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大连艺术学院播音主持专业教师。
基本资料
中文名:姜彭译
外文名:BigBear
别名:大熊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辽宁
出生日期:1988年1月26日
职业:主持人,新闻评论员,媒体策划人
毕业院校:中央戏剧学院,北京大学在读
经纪公司:中国电影集团
代表作品:《越长大越孤单》《点亮智慧人生》《明天,你好》词曲原作者
主要成就:08年CCTV小品大赛“最佳编剧”
08年北京奥运会音乐主创
09年音乐无国界歌手大赛冠军
10年张学友全球巡演特别顾问
理查德克莱德曼中国巡演首席钢伴
才艺特长:声乐,器乐,书法,表演,曲艺
最爱看的书:《动机与人格》《中国式管理》
最爱看的电影:海上钢琴师,三傻大闹宝莱坞
座右铭:学艺先学德,作艺先做人
人生目标:建立999所希望小学
个人经历
姜彭译因为身高2米,高高壮壮,同事和同学们都亲切的称呼他“大熊”。大熊1岁时候父母离开辽宁去南方工作,所以大熊从小在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身边长大。2000年到2004年曾在国家男子柔道队服役。
在国家队服役之初,因当时的大熊只有11岁,在年龄方面远远小于其他队友,再加上当时的大熊刚离开家,没有任何社会经验,故经常被年纪大的队友欺负。
据美国《环球时报》2009年12月对姜彭译做了一篇题目为《BigBearoncampus》的专访内容中提到,当时11岁的姜彭译在国家队因为钱被大队员抢走了,因为没钱吃饭而去工地做过苦工,睡过工地的水泥管子;在火车站做过票贩和号贩等工作。也正是因为当时的艰苦条件和卑微的社会地位的激励,在年幼的姜彭译心中早早的埋下了“坚持”和“奋斗”的种子。
2005年退役以后,姜彭译回到家乡辽阳市辽化高中念书,同年姜彭译谈了人生的第一次恋爱。姜彭译的初恋女友是播音主持专业的艺术特长生,梦想07年高中毕业之时能考上中央戏剧学院。
姜彭译第一次恋爱刚谈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初恋女友向姜彭译提出分手,原因是嫌弃姜彭译是一个体育生,在初恋女友的眼里体育生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所以自2006年与初恋女友分手之后,姜彭译选择“弃武从艺”,通过半年的艺术专业学习,终于2007年如愿考上中央戏剧学院。同年,初恋女友艺考落榜。
在一次同学聚会上,姜彭译的初恋女友得知姜彭译考上中央戏剧学院的消息很是感慨,并想与姜彭译和好,继续保持男女朋友的关系,意外遭到姜彭译的婉言拒绝。在中央电视台《向幸福出发》栏目,主持人李咏专访姜彭译的时候谈到这件事情,李咏问姜彭译为何婉转拒绝,姜彭译回答:“虽说我很难看,不是帅哥,但是我个男人。”
2007年9月,姜彭译到中央戏剧学院报到,并当上了主持班男班长。开始了漫长的大学生活。此时姜彭译觉得大学的学生生活太安逸,担心太过安逸,只学习理论而没有专业实践,毕业以后没有工作。于是姜彭译开始到处搜寻与专业有关的兼职信息。
同年,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招聘实习生,要求新闻学专业和本科毕业生,这两项要求姜彭译都不符合,但是梦想的力量催促着姜彭译选择去尝试着报名。预料之中,在报名的时候因为条件不够,故拒绝报名。但是姜彭译没有因为拒绝报名而选择放弃,而是“蹲守”在中央电视台东门,等新闻中心负责人下班的时候“自荐”。据姜彭译回忆说,在中央台东门一共堵了负责人7次,被白眼了6次,最后一次姜彭译如愿获得了参加面试的资格。
姜彭译顺利通过面试,于2007年11月进入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评论部实习。因为姜彭译的出色业绩和工作的努力,通过四年时间,2011年5月姜彭译在光荣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之时,评上了“副主任编辑”的职称。
在姜彭译大学四年时间里,不但每天要到中央电视台工作,还要完成中央戏剧学院的大学学习,并且兼职了很多其他的工作并且积攒了很多人脉。姜彭译长得不帅,但是他的经历和故事确实在业内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被白岩松誉为中国未来传媒业最大的“潜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