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林伯渠

林伯渠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345 更新时间:2024/1/13 5:43:25

林伯渠(1886年3月20日-1960年5月29日),原名林祖涵,字邃园,号伯渠,湖南省常德安福(今临澧县)人。早年加入同盟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参加南昌起义、长征等重要革命活动,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新中国成立后,林伯渠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二届副委员长。林伯渠同志是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是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之一,与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并称“延安五老”。1960年林伯渠先生去世。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2013年4月2日林伯渠同志骨灰回归故里。

基本资料

中文名:林伯渠

别名:林祖涵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省临澧县

出生日期:1886年3月20日(丙戌年)

逝世日期:1960年(庚子年)5月29日

职业: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

毕业院校:莫斯科中山大学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中国共产党重要领导人之一

参加二次革命

延安五老之一

中国同盟会会员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代表作品:《林伯渠同志诗选》

生平经历

1886年出生于湖南安福(今临澧县)修梅镇凉水井村一个普通的乡村家庭。

1902年入湖南西路师范学堂。

1904年春,经选拔考试,被师范学校选送留学到日本东京弘文学校公费留学。

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加入中国革命者同盟会。

1905年11月,日本文部省颁布《取缔清韩留学生规则》,他在极为愤慨之下,毅然回国。

1906年春天回国后,在长沙振楚学堂教学并在西路公学任职约1年。

1907年被派往东三省联络绿林,从事起秘密的反清活动,黄花岗起义失败后,才回湘参加反袁独立活动,后被袁世凯通缉,于1913年5月逃亡日本,并加入到孙中山重新组织的中华革命党,受命回国后,曾任湖南省署秘书兼总务科长、政务厅长等职。

1917年段祺瑞非法解散国会,林伯渠参加了护法之役,担任湖南护法军总司令部参议。

1920年,林伯渠出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议。

1921年1月,经李大钊、陈独秀介绍,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继续留在国民党内工作,在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整个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任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农民部长和国民政府军委会秘书长。在发动和领导农运工作时,他认真执行孙中山扶助农工的政策,吸收中央从事农运和对农民问题有深刻见解的同志参加,尽力争取国民党左派的支持与合作,把国共两党对农运的领导有机的统一起来,为推动当时农运的发展建立起卓著的功勋。

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后,出任第六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

1932年冬,林伯渠由海参崴学成回国。翌年三月,进入江西中央苏区,出任苏维埃中央政府国民经济部长,后任财政部长调任没委会主任及总供给部长。这期间,他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广泛开展节约储粮,保障了红军和苏区人民的供给。为解决苏区的财政困难,他一面成立没收征收局,向地富筹款借款;一面适当增发纸币,帮助各机关建立健全财政制度,开展节约运动,基本保证了革命战争的财政需要。

在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林伯渠先任中央政府财政部长,继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他领导边区军民,积极贯彻中央的十大政策,建立三三制政权,实行精兵简政,领导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进行经济文化建设,把边区建设成为模范抗日根据地。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了洛川会议,派他常驻西安,任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党代表。他利用自己社会联系广、资深望重的社会影响,广泛团结各阶层人士一致抗日,对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做出重大贡献。

1944年9月,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召开各党派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得到民主党派、民主人士和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运动由此朝着明确的政治目标发展,出现了新的高涨。

1945年4月,在党的七届一中全会上,他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1948年冬,12月12日,他告别延安,抵达中共中央驻地西柏坡。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并作新政协筹备工作报告,并当选为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为筹备新政协,建立新中国,他虽是63岁高龄,仍不辞劳苦,有时竟连续工作达20小时,为勉励自己,他在日记上写下了“为人民服务,为世界工作”十个大字并郑重盖上自己的印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在天安门城楼上主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他和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一起,领导全国人民进行各项伟大斗争,在有关政权建设和统一战线工作方面的贡献尤为显著。

“十一”以后,他同各方面进行广泛接触,商谈、讨论政府机关的机构设置和各部门的主要领导人的人事安排,从速组成政府各机关,推行各项政府工作。同时,他对各地方政权建设也费出很大心血,为加强正副主席、各个委员、政府各部门及地方政府的联系,传达贯彻各项指示决定,他批阅大量文件,筹备与组织各种会议,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团结爱国民主人士,扩大国际统一战线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

1954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他当选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翌年5~6月,他率先到湖南视察,先后下到益阳、常德、临澧等县许多单位,找基层干部交谈,了解到大量丰富而生动的第一手材料,取得发言权。他这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作风,及在调查中发现和提出的问题,有力地推动了湖南地方政府的工作。

1956年9月,在党的八届一中全会上,他继续当选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1957年到1959年的三年中,他先后去广东、杭州、上海、南京、内蒙、山西、辽宁、宁夏、湖北、广西、福建、江西、湖南等地视察。

在1959年召开的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这期间,他以古稀之年,不辞劳苦,辛勤工作,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1959年7月参加庐山会议时,在自己准备的发言提纲中,记有“我们的不足”是“既忽视客观规律又未能综合(平衡)”,其不足之处,一部分是发展中的困难,是不可免的;一部分是我们的错误造成的,如“刮共产风”、“似乎一切都要翻一番”,这是“脱离群众的”。7月13日写成《庐山即景》一诗,诗中写有“规律客观不可忽,自有群众作结论”之句。

1959年8月,林伯渠率代表团赴蒙古国访问。

1960年5月,他病情恶化,在大家的劝说下,才去北京医院治疗,29日病逝于医院,享年74岁。

生平事迹

林伯渠自小受到戊戌变法影响,思想开明,1902年考入湖南公立西路师范学堂,1903年考取公费生,赴日本留学,1904年入横滨弘文学院,1905年8月经黄兴、宋教仁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年底罢学回国。1906年,奉命前往长沙办理振楚学堂,1907年,又以新任吉林省巡抚朱家宝随员身份前往东北,预谋联络当地马匪反清,失败后仍留东北管理学政,直至1911年秋返回上海,随即前往湖南西部争取当地驻防官兵的支持。

1913年林伯渠在湖南参加二次革命,任岳州要塞司令部参谋,失败后逃往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受到孙中山的赏识。1916年护国战争爆发,林伯渠的堂兄林修梅出任湖南护国军参谋长,林伯渠任湖南总司令部参议。袁世凯退位后,林留任湖南政务厅长。1917年9月13日,林伯渠参与发动湖南南部衡阳、零陵驻军参加护法战争的行动,10月17日,林被委任为劳军使,赴前线激励士气。11月20日,护法军攻占长沙,林伯渠出任湖南财政厅长。1918年3月,长沙复为北洋政府攻占,林伯渠等被迫撤回广州。1919年底,南北议和,谭延闿出任湖南都督,林修梅等湘军将领被迫离开湖南,护法战争在湖南结束。此时,林伯渠参与了协助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的工作。

1921年1月,林伯渠经李大钊和陈独秀介绍,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上海党小组,成为中共创始人之一。此后林伯渠奉命南下广州,任孙中山军政府参议,10月15日,林修梅病逝于广州。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炮轰总统府,林伯渠再度流亡上海。1923年1月2日,林伯渠被任命为中国国民党总务部副部长,积极推进国共合作,大力吸收共产党人士加入国民党。1924年1月,林伯渠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农民部长,后前往汉口负责当地的国民党支部活动,6月失败返广州。同年底,林伯渠随孙中山北上,次年孙中山病逝于北京,林伯渠又随同扶柩至北京西山碧云寺。1925年5月,林伯渠回到广州,参加国民党一届三中全会。7月1日,林伯渠出任国民政府监察委员。8月,廖仲恺遇刺后,林伯渠出任代理中执委常委,兼理秘书处,进入国民党领导核心。

1926年,在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林伯渠再次当选为中央执委,并担任财务审查委员会主席,兼农民部长。他在任内聘请毛泽东为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3月20日,中山舰事件后,林伯渠被迫辞去农民部长一职,转而全力投入国民革命军第六军的政治工作,7月20日,参加北伐。9月20日,蒋介石邀请林前往北伐军总部工作,林伯渠遂随军先后至南昌、九江。1927年2月,林伯渠返回汉口,其后出任国民党政治委员会委员、军委秘书长。3月26日,林伯渠前往南京,密谋发动政变,逮捕蒋介石,不料被南京卫戍司令程潜拒绝。

不久,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南京和武汉宣布分共,林伯渠被迫退出国民党,前往庐山。1927年8月1日,林伯渠参加了南昌起义。1927年部队,前往香港,后经上海、神户、符拉迪沃斯托克前往莫斯科,入莫斯科中山大学进修。1933年,林伯渠回国,前往中央苏区,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民经济部部长兼任财政人民委员部部长。1934年10月10日,林伯渠参加长征,任总没收委员会主任,负责为中国工农红军筹集军饷,后又担任红军总供给部部长。

1935年,红一方面军长征胜利结束,林伯渠转而担任当地政府财政部长。

1937年2月24日,林伯渠奉命负责陕甘宁边区政府工作。7月27日,林伯渠作为中共代表团一员前往西安,与国民政府谈判。国共第二次合作后,9月6日,林伯渠正式出任陕甘宁边区主席。1938年4月12日,林伯渠又被蒋介石任命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同年10月,被补选为中共中央委员。1940年10月,林伯渠返回延安,专注于边区政府工作。1942年2月,林伯渠又担任了陕甘宁边区学习指导委员会主任一职,负责在政府系统中开展整风运动,他反对康生发起的抢救运动,争取到了毛泽东“一个不杀,大部不抓”的批示,促使这次抢救运动没有大规模发展。

1944年2月17日,林伯渠奉命前往重庆,与国民政府重开谈判。11月,谈判无疾而终,林伯渠遂返回延安。1945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林伯渠被选为中央委员,其后又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1948年12月26日,林伯渠调往西柏坡中共中央工作,卸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一职。1949年3月26日,林伯渠作为中共谈判团一员,在北平与张治中率领的国民政府代表团进行结束内战的谈判,未果。8月,林伯渠又代李维汉负责全国政协的筹备工作,9月30日,林伯渠当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次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

“为人民服务,为世界工作”是林伯渠的座右铭;“为人民服务的老勤务员”是百姓对他的赞誉;“只见公仆不见官”是他参与领导培育的延安作风;“你的生日,将是中国人民最欢喜的一天”是中共中央给他的寿诞贺词,尽显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林伯渠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自1937年9月起,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达13年之久。他经常说,陕甘宁边区政府工作人员从乡干部到边区政府主席,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一切工作都要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他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典范,带动形成了延安时期“实行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的良好风尚。

据陕西省档案馆馆藏陕甘宁边区政府档案记载,1944年至1945年间,陕甘宁边区政府召开了多种形式的检查会、座谈会,专门讨论机关作风问题。1945年6月13日,在边区政府各厅、处、院、局负责人参加的边区专员联席会议上,林伯渠提出:“新民主主义政权作风就是,我们各级政权的负责人员,都是广大人民的勤务员,不是高居在上的官僚。”“政权工作的本体就是这样:边府的各厅、处、院负责同志,他们以什么为对象?就是以边区150万人民为对象。”在6月19日的会议上,他再次重申:“一个政权的工作者就是人民的勤务员”,“边区政府是人民自己的政府”,“人民是政府力量的源泉”。他要求政府工作人员必须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阶级觉悟”,要从最大多数群众的最高利益来决定工作的政策和策略,要时刻了解群众情绪,关心群众的事情,甚至是最琐碎的事情。

1942年1月5日林伯渠到富县考察。在10多天时间里,他召开了县议员和绅士参加的县政座谈会,帮助政府改进工作,走访群众,处理有关婚姻、土地纠纷等民事案件40余起,件件做了妥善安排。著名的爱国将领续范亭曾赋诗赞誉:

林老奇逸人中龙,风流潇洒有大度。

胜任愉快政多宽,不事吹求公令布。

童颜鹤发非导引,公余且作长征赋。

漫天风雪巡洛富,怀古不忘杜工部。

人人争识林老头,亲切有如家人父。

灯前细谈几件事,米面油盐棉花布。

1942年1月28日,林伯渠和李鼎铭曾就国民党军抓捕佳县居民张鸣儒事件,专门致函时任八路军后方留守处主任肖劲光,详细地讲述了事件经过,要求转告国民党第二十二军军长高双成迅速释放张鸣儒等6人。公函全文如下:

后方留守处肖主任:

顷据绥德分区专属呈称,有佩带二十二军符号武装队伍五人,于一月十三日突然来至佳县古本乡联保所属一保石圈峰村,将正在该村学校计算村公账目之居民张鸣儒、张鸣盛、张保儿、张买地、张候娃、张富有等六人,捆绑拉去。据该队伍等声称,是缉捕逃兵。但张鸣儒等六人,都是老百姓,并非逃兵。而且即使真正意在缉捕逃兵,也应该持具公文,通知当地行政机关,如此任意逮捕,蹂躏人权,扰乱秩序,殊非善邻之道等情。据此,请速电榆林高军长双成饬令部属速将张鸣儒等六人释放并制止今后再有此事发生为盼。

主席林伯渠

副主席李鼎铭

延安时期,林伯渠多次手拄拐杖跋山涉水,深入基层走家串户,每到一地都要详细了解当地群众生活、生产、支前、土改等情况,帮助解决问题。为发展边区生产、改善人民生活,1940年他亲率农业技术人员勘察南泥湾,认定这里是开荒生产的好地方;1942年8月,延安、安塞、延川、绥德等县发生特大水灾,他亲自赶往灾区视察灾情,慰问群众;1945年为了抗旱保秋,他带领边区军民开展增产节约运动;为解决边区难民移民的就业吃饭问题,他指示开办难民工厂;1947年胡宗南进攻延安,他坚决留下来同陕北人民共渡难关,转战陕北一年多时间,为保卫党中央、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作出了贡献。

1945年是林伯渠虚龄60寿辰,3月28日出版的《解放日报》发表了经毛泽东亲自修改的中共中央委员会为林伯渠的寿辰祝词。祝词称赞说:“你是我国革命老战士,自辛亥以来,在历史进程中,你总站在革命的最前线。”“中国人民的解放快要胜利了,你的生日,将是中国人民最欢喜的一天。”

当天下午,中共中央办公厅在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为林伯渠祝寿。毛泽东、朱德及党中央、西北局、边区政府的负责人都亲临祝贺。林伯渠在致辞中,以战斗的激情回顾了自己60年的征程,并说:“在这条战线上,我只是一员战士,一个老兵。如果说有什么足以自慰的,那就是无论什么时候,自己总是跟着进步的方向走,毫不顾惜地把那些注定了要衰亡的东西抛在后面,同时在危难的关头,总是和广大人民站在一起,从他们中间吸取战斗的力量。这并不是个人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地方,是群众教育了我,是党培养了我,是革命实践引导了我,才使我走上了今天这条道路。”“今天大家在这里替我祝寿,我在这里给一切革命者祝寿,祝同志们在斗争中锻炼得更健康,为千百万人民增添福寿和康宁。”

1954年,林伯渠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56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及八届一中全会上再次当选为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1960年5月29日,林伯渠同志在北京病逝,享年74岁。

重要贡献

林伯渠同志始终重视经济建设,在长期的经济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被称为红色理财家,财经思想和观点对毛泽东财经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陕甘宁边区兼任中央财政经济部部长、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主席期间,他坚决贯彻毛泽东同志关于自力更生、发展生产、保证供给的指示,坚决实行财经工作为革命战争和革命军队服务兼顾改善民生的方针,注重对财政经济的统一管理,并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财经干部。林伯渠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组织者之一,也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积极倡导者。

在长期的统战工作中,他以诚恳务实的作风坚持党的既联合又斗争的方针,同广大的爱国民主人士建立了广泛的联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关头。林伯渠受命于危难之际,多次和国民党谈判,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促成二次国共合作,在稳定和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队伍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解放战争时期,他积极联络奔走,使很多仁人志士投入到共产党的怀抱,被许多民主人士视为和蔼可亲的长者和可信赖的朋友。

林伯渠长期从事政府工作。1948年底,他奉调中央后,为新中国的筹建劳心竭力。新中国成立初期,他任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并主持规模宏大的开国大典,在国家的政权建设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1954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上当选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后,他把定期下基层视察工作,了解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作为一种责任。1955年,他回到湖南视察,先后下到益阳、常德、临澧等地和县许多单位开展深入调研,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有力地推动了湖南省地方政府的工作。

魂归故里

经中央批准,中国革命“五老”之一林伯渠同志的骨灰由北京迁回家乡常德临澧修梅镇。今天,骨灰安放仪式在林伯渠铜像广场隆重举行。

7时左右,林伯渠同志的骨灰在其亲属护送下,从林伯渠故居缓缓迁出,安放于林伯渠铜像广场后的墓地。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许又声,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南省主委龚建明,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卢雍政等出席仪式并敬献花篮。

林伯渠同志是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中国共产党重要领导人和中共“五老”(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之一。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林伯渠同志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作出了卓越贡献,建立了不朽功勋。许又声代表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省军区和7100万湖南人民,向林伯渠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向林伯渠同志的亲属表示亲切慰问。许又声说,林伯渠同志是三湘儿女的优秀代表,是湖南人民永远的骄傲。当前,全省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全国两会精神,要把对林伯渠同志的缅怀之情化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际行动,为建设更加美丽富饶的湖南而努力奋斗。

人社部原副部长、林伯渠长子林用三在仪式上动情地说,父亲对家乡人民始终怀着骨肉相连的深厚感情和难以割舍的赤子情怀,家乡人民对父亲也始终怀有发自内心的敬仰、血浓于水的亲情。父亲骨灰回归故里安息,这既是他的遗愿,也是家乡人民的期盼。

中央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林伯渠同志生前好友及当地干部、群众代表参加安放仪式。

人物评价

林伯渠是中国共产党德高望重的领导人之一,也是严以律己、廉洁奉公的楷模。他曾在自己的日记中醒目地写到:一、遵守党章党纪。二、戒骄傲自满。三、必须有系统地进行监督。四、加强马列思想教育。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林伯渠总是跟着进步的方向走,在危难的关头,总是和广大人民站在一起。林伯渠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质得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由衷的敬仰和爱戴。

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致悼词说:“他经历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三个历史阶段。在每个革命的历史阶段,他都是彻底的革命派,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45年3月28日,毛泽东、朱德及党中央、西北局、边区政府负责人亲临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在这里向一位“自辛亥以来……总是站在革命的最前线”的“革命老战士”的六十寿辰表达了最真诚的祝贺。这位老战士,就是正逢虚龄六十,时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的林伯渠。

标签: 林伯渠

更多文章

  • 敖嘉年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敖嘉年

    敖嘉年(PierreNgoKaNin),1976年9月26日生于中国香港,中国香港影视演员、主持人,香港广播电视有限公司艺员。1999年,敖嘉年拍摄第一套剧集《封神榜》,饰演“木咤”一角。2009年凭借《巾帼枭雄》恶少“蒋必文”获得万千星辉颁奖典礼飞跃进步男艺人奖。2010年,在叶伟信执导甄子丹主演

  • 郑振铎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郑振铎

    郑振铎(1898年12月19日—1958年10月17日),出生于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中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诗人、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著名的收藏家,训诂家。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并开始发表作品。1932年,他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出版。1949年

  • 李胜勋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胜勋

    李胜勋(LeeSeungHoon),1992年1月11日出生于韩国釜山,韩国歌手、Winner组合成员。2014年8月14日,李胜勋作为Winner成员正式出道,发行首张正规专辑《2014S/S》;9月10日,正式进军日本,发行日本出道专辑《2014S/S-JapanCollection-》,回归乐

  • 赵昚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赵昚

    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字元永,宋太祖七世孙、宋高宗养子。南宋第二位皇帝、宋朝第十一位皇帝(1162年7月20日—1189年2月18日在位)。绍兴二年(1132年),被高宗选中育于宫中,绍兴三十年(1160年),被立为皇子,受封开

  • 杨庆煌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杨庆煌

    杨庆煌,1960年出生,台湾彰化人,是一名台湾男演员、歌手。他是女歌手杨小萍的弟弟,有过三段婚姻。1991年他演唱的孟飞版《雪山飞狐》主题曲《雪中情》成为经典影视金曲而被两岸三地广为传唱。中文名:杨庆煌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台湾省彰化县出生日期:1960年8月10日(狮子座)职业:演员歌手主持

  • 梅婷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梅婷

    梅婷,1975年4月30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96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中国内地女演员。1994年,梅婷首次出演电视剧《血色童心》。2001年,主演反映家庭暴力的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2003年,凭借家庭伦理剧《让爱重来》获得第21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喜爱的女演员奖。2014年,主演家

  • 伊丽莎白·泰勒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伊丽莎白·泰勒

    伊丽莎白·泰勒(ElizabethTaylor,1932年2月27日—2011年3月23日),出生于英国伦敦,美国影视演员。1942年,九岁的伊丽莎白出演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喜剧片《每分钟出生一个孩子》。1943年,泰勒与米高梅签约。1944年,12岁的她主演了《玉女神驹》。1949年,伊丽莎白·泰勒

  • 涂凌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涂凌

    涂凌,10月25日出生于浙江武义,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中国内地女演员。1996年参演年代剧《上海探戈》,开始电视剧拍摄。2004年主演剧情片《激情燃烧的岁月3》,担任女一号。2005年参演剧情电影《天堂的眼睛》;2008年参演民国战争剧《人间正道是沧桑》。2010年主演年代剧《金婚风雨情》;2

  • 甘霖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甘霖

    甘霖,女,汉族,1963年10月出生,湖南湘阴人,1994年1月参加中国致公党,1988年7月参加工作,华中农业大学园艺系博士研究生学历,农学博士。现任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副局长。国籍:中国民族:汉族籍贯:湖南湘阴出生日期:1963年10月毕业院校:华中农业大学职务: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副局长党派:

  • 山野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山野

    山野,原名李昊瀚,音乐制作人、歌手、演员。2005年发行第一张个人专辑《柏拉图的康定情歌》。2006年参加《梦想中国》进入四强。2005年发行第一张个人专辑《柏拉图的康定情歌》。2009年1月4日参加重庆雪碧颁奖典。2012年1月出席安徽卫视春晚创作并演唱《马路上的风景》。中文名:李昊瀚别名:山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