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薛宝琨

薛宝琨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073 更新时间:2023/12/18 6:03:56

薛宝琨,1935年11月出生,天津市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系,南开大学教授,著名曲艺理论家。上世纪60年代薛宝琨调入中国广播说唱团任创作员,先后与侯宝林共事达20年,在中国曲艺理论研究领域声名显赫。著有专著《侯宝林评传》《中国的曲艺》《中国人的软幽默》《怎样欣赏戏曲艺术》《中国说唱艺术史论》等。2016年2月28日上午8时10分,薛宝琨在天津市黄河医院逝世,享年81岁。

基本资料

中文名:薛宝琨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天津

出生日期:1935年

职业:南开大学教授,著名曲艺理论家

主要成就:中国幽默艺术论

中国说唱艺术史论

薛宝琨说唱艺术论集

代表作品:相声溯源。薛宝琨说唱艺术论集

学术讲座:《中国的相声》

人物经历

薛宝琨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是著名曲艺理论家。

自上个世纪60年代薛宝琨调入中国广播说唱团任创作员起,先后与侯宝林共事达20余年,并在共同的事业与追求中建立了荣辱与共、肝胆相照的忘年之交。

1972年,薛宝琨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任教,历任南开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东方艺术系教授、艺术理论教研室主任,天津市曲协主席团委员,后担任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曲艺家协会顾问。代表作有:《曲艺概论》《相声溯源》(上述两篇与侯等人合作)《侯宝林和他的相声艺术》《中国的相声》《中国的曲艺》《笑的艺术》《中国幽默艺术论》《薛宝琨说唱艺术论集》《中国说唱艺术史论》(与鲍震培合作)等。

人物事迹

然而薛宝琨却命运蹇舛多艰。1948年,他报考商业职校,因为这类学校毕业后可以安排工作。到1950年,15岁的他,作为知识书店的实习生站了一年柜台,转年复学,到1954年在天津医药公司采购供应站当会计。1956年响应周总理“科学进军”的号召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他读过许多苏俄作品,一心想在这最高学府圆他的作家梦。反右斗争后,又钻研外语,想搞翻译工作。而1961年毕业分配却改变了他的命运。他分到了中央广播事业局文艺部当编辑,广播说唱团创作员。写歌词、相声、鼓词。为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充当“喉舌”。在那里他接触了曲艺,结识了侯宝林等曲艺名家,并与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从1961年至1972年12年中,在他们的熏陶、浸染、刺激、提携下,学到了不少东西,无疑对他日后的曲艺理论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右派”

薛宝琨56年入党,尽管他57年没有右派定论,然而由于他的正直,替别人抱打不平,说了几句好话(一位17岁贫农出身的小同学说了家乡吃不饱的实话被打成右派)便以庇护右派和走白专道路为名被取消了预备期。耿直的薛宝琨一门心思认定,与其违心地整人,不如安心地被整。1963年刘少奇提出“八字方针”,加之他没有政治问题,还是被分到中央广播事业局工作。1979年北大为他恢复了党籍。

1966年文化大革命,广播事业局被砸烂,薛宝琨在劫难逃,被下放到北大荒那个过去流放犯人的“坐虎潭”接受改造。因气候恶劣后迁至河南淮阳,共三年八个月。在此期间他挨过整。他心灰意,万念俱灰,想在那安家落户,种地为生。1973年林彪倒台,政策有了变化。薛宝琨不想再回电台那是非之地,于是,他回到了天津老家——南开大学中文系(后到东方艺术系)任教至今。

振作发愤

坚冰已然打破,航道已经贯通。打倒“四人帮”后,中国知识界振奋不已。薛宝琨与北大的同学在一起交谈,取得共识,决心在这“政通人和”之时,振作发愤,再图大业。真正坐下来研究些东西,著书立说。

尽管薛教授对我笑谈他的人生哲学是养家糊口,生儿育女,追求一种平凡、平淡、平实的生活与心境,由此他提出三小主义(小城市、小单位、小差使)而在文革中遭到批判,然而他作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深的关切,对自己钟爱的事业的孜孜以求却时有流露。“逝者如斯”,失去的大好时光不能再来,而珍惜今日的光阴却是现实而必须的。于是他摩拳擦掌,重振旗鼓,文思如“万斛泉源随地涌出”,“来不可遏,去不可止”。洋洋洒洒,十几年一共写下了三百万字的十五本大作。

人生有时叫人捉摸不透。当一个人遭遇不幸,受尽折磨与苦难,决心远离那段生活时,若干年后,恰恰是那不堪回首的往事生涯反而施惠于他。由此我想,谁说苦难不是一笔财富呢?薛宝琨不愿再回到让他伤心的广播说唱团,可是那里又有他的事业与汗水,有他相濡以沫,志同道合的挚友,让他魂牵梦索,不能割舍。所有这些就都变作了文字流淌于他的字里行间……

值得指出的是,薛宝琨一开始就自觉地将相声当作中国俗文化这一视角去进行研究的。过去人们认为,相声没有历史可谈。为相声作史完全是附庸风雅的空谈。薛宝琨说,任东西都有历史。相声覆盖了中国的俗文化。在通俗艺术样式中,老百姓做人的道理往往通过说书唱戏,谈古论今加以表现,寓教于乐。

于是薛宝琨从1979年参加钟敬文先生主编的《民国文学概论》一书的撰写开始便一直深入地研究下去。后来连续写出了《曲艺概论》、《相声溯源》、《相声艺术论》三本书。82年又应黑龙江出版社之邀,与侯宝林联袂北上,仅用两周时间写下了《侯宝林与他的相声艺术》。因此,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林培瑞先生赞誉他是侯宝林研究的权威。

82年又写了《骆玉笙与她的京韵大鼓》一书。85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他《笑的艺术》。该书将所有的俗文化都收了进去,并建立了一定的体系。同年中宣部组织编写的《祖国丛书》(人民出版社)中由薛宝琨撰写的《中国的相声》一书获奖,嗣后他又写了《中国的曲艺》。

薛宝琨著书立说,比较注意将历史逻辑与美学背景结合起来,注意古代与现代的区分与联系。

1989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中国幽默艺术论》。《中国人的软幽默》在华北五省市文艺论著中获一等奖;《笑的艺术》获鲁迅文艺奖;《中国的相声》获全国曲艺理论科研成果优秀奖。《中国人的软幽默》在台湾出版并一版再版。

92年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主编的丛书中由薛宝琨撰写的《中国文化通志·艺文典·典艺志》(35万字)将在今年出版,并应中国曲协《中国丛书》之邀撰写《当代中国曲艺·相声部分》。

除此之外,薛宝琨还为报纸开设专栏,撰写短小精粹的随笔、短论文章300余篇。总之,薛宝琨在曲艺理论园地勤奋耕耘十几年,著述颇丰。他的专著资料翔实,理论深厚,分析精当,个性鲜明,而且文笔优美畅达。鉴于他学术上的成就,96年英国《剑桥名人录》收入了薛宝琨的条目。

天津乃至中国的曲艺理论研究,薛宝琨的名字是首当其冲的。他对曲艺的研究,涉猎之广,探究之深,今人咋舌。从曲艺的常识到鉴赏,从创作研究,表演研究到作家、艺术家论,作品评论以及改革探索,曲艺史论,几乎无所不包。而且发古探微,论述精到,颇多上乘之作。说薛教授是曲艺理论研究的带头人并不夸大。他的曲艺理论研究以唯物辩证法为指针,对曲艺美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摸索。通过现象与本质,明快与含蓄,细腻与深刻,烘托与点破,朴拙与纤巧,疏略与绵密,悬念与默契的对立统—来把握相声包袱;通过侧面与全面,共性与个性,性格与环境的对立统一来把握“内部讽刺”的人物形象;通过庄与谐,正与反,虚与实的对立统一来把握讽刺艺术;通过火与温,雅与俗的对立统—把握相声演员的表演风格。这样不但事半而功倍,而且一针见血。

薛宝琨在研究中,从不单纯玩弄理论。他有十余年曲艺创作实践,因此他能结合作家、演员的艺术实践进行深入探讨。比如他评论骆玉笙的演唱风格。立论便是骆玉笙艺术实践的升华。他说:“骆玉笙音色的最大魅力在于她的颤音。颤音是她区别于其他京韵名家的外部特征,也渗透进她依情唱曲,一曲多变,字正腔圆的各个方面。”

他十分关注曲艺的现状与走向,提醒人们注意提高曲艺的文学水平,题材形象的丰富,并指出“讽刺的生命在于真实”,疾呼“提高相声的幽默品位。”所有这些无疑对曲艺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主要贡献

薛宝琨的曲艺理论研究还十分注意宏观研究与微观探讨相互的结合。《中国的相声》与《中国的曲艺》就是相互结合的结晶。

中国幽默艺术论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幽默艺术论》这部论文集中,反映了中国幽默艺术史的基本面貌并对唐说话,伎艺,说书艺术的“使砌”.民间说部的“书筋”、“情歌”、“歌谣”、“笑话”乃至“笔记小品”、“文人幽默”、《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幽默艺术都有专题涉猎、研究。

中国人的软幽默

颇有影响的《中国人的软幽默》一书,薛宝琨对中国人的幽默性格、人生态度、人际关系做了生动剖析。他说:“中国式的幽默,就表达方式说,可称之为软幽默,却又软中有硬。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婉而多讽”,“幽默是中国智者眼中的微笑。”

标签: 薛宝琨

更多文章

  • 罗尔纯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罗尔纯

    罗尔纯,1930年4月10日(阴历3月12日),罗尔纯生于湖南省湘乡县。别名罗存。1951年毕业于苏州美专西画系。1959年一64年任北京艺术学院7美术系讲师,1964年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教授。历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创作干部。2015年10月29日,85岁的著名油画家、原中央美院教授罗尔

  • 孙大石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孙大石

    孙大石(1919年11月8日—2016年11月30日),又名孙瑛,山东高唐人;早年从军,抗日战争结束后在武汉结识丰子恺,受其影响,1949年后旅居台湾、美国等地,1982年携夫人回归祖国大陆,定居北京,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后任文化部侨联主席、中国画研究院专业画家,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家

  • 吕振万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吕振万

    吕振万(1924.2.19—2015.4.5),又名吕辛,泉州市南安水头镇人。1946年毕业于中国朝阳学院(系中国人民大学前身)经济系。曾任香港安全货仓有限公司(上市公司)主席兼常务董事、香港建南财务有限公司主席兼常务董事、香港蟠龙实业有限公司主席、香港闽信集团有限公司(上市公司)董事。2015年4

  • 简·拉塞尔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简·拉塞尔

    简·拉塞尔,美国女演员,1921年6月21日生于美国美国明尼苏达州,2011年2月28日逝世,享年89岁。1941年以影片《不法之徒》步入演艺界,主要作品有《小寡妇》、《脂粉双枪侠》、《绅士喜爱金发女郎》等。中文名:简·拉塞尔外文名:JaneRussell别名:ErnestineJaneGerald

  • 张英辉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张英辉

    张英辉,1913年出生于兴国县长冈乡。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0年10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 唐石霞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石霞

    唐怡莹,字石霞,他他拉氏,女画家。1904年生,为满洲镶红旗扎库木世族,曾祖裕泰公曾任湖广、甘陜总督达二十余年;祖父长唦曾任户部右侍郎;伯父志锐,出身翰林,为清末名臣,殉身伊犁将军任上;光绪帝的瑾妃和珍妃为其姑母;父亲志锜笔贴人事八品官,为维新派在宫内的密线,于戊戌政变后逃往上海。中文名:唐怡莹别名

  • 李昭道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昭道

    李昭道,生卒年未详。字希俊,唐代画家。唐朝宗室,彭国公李思训之子,长平王李叔良曾孙。甘肃天水人。曾为太原府仓曹、直集贤院,官至太子中舍人。擅长青绿山水,世称小李将军。兼善鸟兽、楼台、人物,并创海景。画风巧赡精致,虽“豆人寸马”,也画得须眉毕现。由于画面繁复,线条纤细,论者亦有“笔力不及思训”之评。曾

  • 马和之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马和之

    马和之,中国南宋画家。生卒年不详,活跃于高宗时期(公元12世纪)。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高宗绍兴(1131-1162)中登第,一说官至工部或兵部侍郎。画院待诏,为南宋宫廷画院中官品最高的画师,居御前画院十人之首(周密:“御前画院仅十人,和之居其首焉”)。擅画佛像、界画、山水,尤擅人物,人物师法吴道

  • 罗纳德·考尔曼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罗纳德·考尔曼

    罗纳德·考尔曼RonaldColman(1891—1958),男,生于1891年1月29日,英格兰人,逝世于1958年5月19日(美国加州),生于英格兰萨里郡的里士满。1916年进入戏剧界,先后在舞台居《使人误解的夫人》中出演角色。1920年来到美国,并在由乔治.杜赫斯特执导的几部短片中初登银幕,在

  • 伊秋水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伊秋水

    演员。原名伊景荣,广东番禺人,曾参加"琳琅幻境"和"大罗天"剧团,以演丑角戏成名。1936年开始从事电影工作,处女作《新青年》,主演的名片有《流亡之歌》、《人海泪痕》、《差利遇摄青鬼》、《笑声降地球》等。因在片中多次扮演差利(即卓别林)的银幕形象而十分神似,故有"东方差利"之称。1955年他演出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