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江鹏坚

江鹏坚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009 更新时间:2024/1/3 13:50:15

江鹏坚,民主进步党首任党主席。24岁始独立执行律师业务。历任律师公会理事、务理事、中国比较法学会秘书长及常务理事、亚洲法学会人权委员会联络人、中国比较法学会基金会董事、台北士林国际扶轮社社长等职。1979年出任“美丽岛事件”受刑人林义雄和青矗的辩护律师。1983年当选增额“立法委员”。1984年任台湾人权促进会首任会长,并在“立法委员”任内同其它党外人士共同筹组民进党,为民进党创党党员。1986年11月当选民进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常务委员和首任主席。1987年11月改任民进党顾问。1988年任美国国际政策开发中心高级研究员,并当选民进党中评委。1989年任“国家运动本部”筹备处成员。1991年10月当选民进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1995年12月竞选第三届“立法委员”落选。

基本资料

名:江鹏坚

别名:人权律师

国籍:中国

出生地:台北市大稻埕

出生日期:1940年4月25日

逝世日期:2000年12月15日

职业:律师

毕业院校:台湾大学法律系

代表作品:《人权万岁》、《人权手册》、《不信公义唤不回》

人物资料

著有《人权万岁》、《人权手册》、《不信公义唤不回》。

人物生平:

在民进党的党证上,001号是江鹏坚。这不是因为他在党内资历深,而是因为他是民进党突破“党禁”成立的创党党主席。

从一个靴匠之子、到反对党首任党魁、到“监察委员”,江鹏坚以其人品操守在民进党内获得各派系的一致称赞,在山头林立、人人自我膨胀的民进党内为他赢得“客气而绅士的雄狮”称号。

江鹏坚的父亲是福建省惠安县东园镇一个名叫下垵村的渔村人,由于家境贫寒买不起渔船、渔具,再加上身体衰弱,只得挑着竹篮四处给人补鞋,但仍不能维持五个儿子的扶养。抗战胜利后,江父带着全家渡海来到台湾。1940年4月25日,江鹏坚出生在台北市大稻埕。

秉性木讷的父亲,不谙经商,经常被人倒账欺侮;母亲为了赚补家用,每天在油灯下一针一线缝补,由于家中食指繁浩,所以江鹏坚这个“买不起雨衣的鞋匠之子”自小就过着困厄生活,也种下了改变生活、改变命运的坚定信念。

他不断地自我惕励,努力学习,不敢稍存松懈,考入著名的台北建国中学,后被台大法律系录取,靠做流动摊贩、工人和家教勤工俭学,1962年以优异成绩从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随后服完兵役,又考入台湾大学法律研究所,1965年获硕士学位并顺利通过律师高等考试,开始了执业律师生涯。

因为出身贫苦,江鹏坚有着强烈公平、正义感,矢志以人权运动为职志。他出任平民法律服务部门负责人、吕秀莲主持的“保护你”专线电话服务顾问、台北平民法律中心志愿律师;他著有《人权手册》,并于1984年创立台湾人权促进会,任首任会长,获得了“人权律师”称号,在律师界颇有名气,1982至1985年、1993至1996年分别当选台湾律师公会常务理事,还曾任“中国比较法学会”秘书长。

1979年底“美丽岛事件”爆发,江鹏坚挺身为当事人林义雄及作家杨青矗担任辩护律师。在开庭诘辩的最后一天,他痛斥国民党,并以感人的辩护泪洒法庭、泣不成声,从而获得“铁肩侠骨”的名声。

1980年2月28日,林义雄的母亲和两个女儿被暗杀身亡,以及后来的陈文成命案,迫使江鹏坚再也无法坐视,乃毅然投身党外反对运动。1980年底他为周清玉竞选增额“国代”助选,1981年底又助选谢长廷竞选台北市议员,同时出任他们的法律顾问。

1983年底,江鹏坚受“党外后援会”推荐,在台北市参选增额“立法委员”;在当时台北市已有黄天福、康宁祥,党外票源有限的情况下,江鹏坚打出“一届立委,终身党外”的口号,以“不信公义唤不回,誓为人权马前卒”、“靴匠儿子的告白”等感性诉求打动民众,从而成为唯一的党外当选者,自此踏上了政治之路。

虽然是最后一名当选者,但在“立法院”,江鹏坚却勇于表现。鉴于制衡对象是行政部门,他采取“迫战求和”进攻策略,即通过议事过程的表现给施政者以压力,将抗争讯息或党外的意见散播出去,藉由舆论来达到制衡目的。于是,他频频当时戒严体制的合法性提出质疑,关切人权保障和政治犯,不遗力地鼓吹政治本土化和年轻化。

1986年9月,江鹏坚放弃竞选连任增额“立委”,除了信守三年“一届立委”的承诺,还有以本身的进退来提醒恋栈的公职人员一个思考的机会。江鹏坚认为,党外正是为迎接政党政治来临而储备人才的时候,应该把参选和公职当成训练政治人物的基地,一个人当九年“立委”,不如三个人各当一任。

1986年9月28日,130多位党外人士不顾国民党的严厉警告,宣布成立民主进步党,江鹏坚不仅是18位“党务工作委员会”委员之一,更在11月的首次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而后又被中执委推选为第一任党主席。

毫无派系基础的江鹏坚之所以能击败党外大老费希平夺得党魁一职,一是因为他在建党工作中与邱义仁负责党务组织工作、规划党员代表产生事宜,从而获得“党外编联会”、“党外联谊会”两系统的支持,以一票之差打败“党外公政会”背景的费希平而出线;二是江鹏坚在从政养成的清望、坚守竞选承诺的人品,成为各方派系均能接受人选。

出任党主席对于江鹏坚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由于民进党是在党禁尚未开放前成立,属于不合法政党;而且民进党在党纲草案中明确主张“台湾的前途,应由台湾全体住民决定”,这两则因违反当时的法令,随时面临着被取缔的命运。此外,民进党草创初期不免百业待举,而且党内派系林立、人事紊乱复杂,在考验着江鹏坚的领导和协调能力。

针对各界对民进党“自决”=“台独”的质疑,江鹏坚通过各种方式予以辩解、“消毒”。他说,民进党的“自决”主张,是一项程序而不是结果,是对人民选择意愿的高度尊重,“自决”和“独立”没有等号的关系;表示不是海峡两岸谈论统一或独立的时机,双方的政经差距太悬殊,还缺乏对谈的基础。

针对党内运动路线上的矛盾。民进党从党外时期即存在着截然对立的两条路线之争,以“党外编辑作家联谊会”为代表的一派力主群众运动,认为在当时政治环境下,反对党只能走上街头、发动民众抗争予当局压力;而以“党外公政会”为代表的一派则主张议会路线,通过选举进入体制内来进行改革,双方路线之争延续到民进党成立之后。在这样情况下,江鹏坚则在双方之间尽力调合。他认为,民进党虽然有必要走群众路线,但所谓群众路线并不一定是狂飚型的街头政治,可以在群众运动中加入亲和力,并对整个运动做相当的规划。

针对党内派系斗争,他充分发挥自身沉稳内敛的个性和圆融的处世原则,与各派系保持等距离,使党的机器得以正常运作。江鹏坚明确表示,民进党是反对势力的联盟,彼此尊重、说服、包容非常重要,党内应该尽量淡化派系斗争,否则对党的传统和发展均无益。

江鹏坚率领民进党打的一场选战是当年底的增额“立委”、增额“国代”改选。时值民进党成立不过2个月,又发生许信良化名偷渡闯关桃园机场的警民严重冲突,江鹏坚亲临冲突现场,背顶着警方的高压水龙头向民众发表演说,对外发表声明,表明民进党反对暴力的立场,最大限度地化解了一系列暴力冲突事件对民进党的负面影响,使得民进党在两项选举中取得亮丽的成绩:在增额“立委”选举中,民进党获得12席,比1983年的6席增加了一倍,且多位民进党籍候选人是以最高票当选;在增额“国代”选举中,民进党也获得了11席,比1983年的5席增加一倍。初战告捷,奠定了民进党的政治基础。

江鹏坚曾表示“政治不是我的兴趣,而是使命”,因此,虽然卸任党主席,但政治之路已无法回头。1989年11月民进党第三次“全国”党员代表大会上,江鹏坚在新潮流系的支持下出马与党外大老、“美丽岛系”龙头黄信介竞逐党主席。1992年8月,他参选党内不分区“立委”,由于没有派系声援,也缺乏基层的经营,结果未能挤入安全名单之内,虽然外界大叹遗憾,江鹏坚却视之为“这不是个人政治生命的休止符,而是另一个转折点”;随即,他接受许信良的邀请出任民进党秘书长,针对外界对他以创党主席之尊出任幕僚长的不理解,他却认为“这是错误的观念,民主政治应建立在平凡人的政治,不是谁必然只合适那一种战斗位置的想法”。

江鹏坚一直有意问鼎台北市长,他自认从小生长在台北,辞去秘书长一职也有不满时任党主席的许信良与陈水扁的权力交换(许选台湾省长、陈选台北市长)的因素。因此,虽然有党内两大政治明星陈水扁、谢长廷的夹杀,1994年6月,江鹏坚仍在登记日最后一天参选党内提名,希望通过自己的参与“对内刺激民进党反省,让外面鞭策民进党”,虽然后来被迫退选,但其悲壮的形象留给人深刻印象。1995年1月,江鹏坚递补被开除党籍的侯海熊出任不分区“立委”,年底他再披战袍参选第三届“立委”,仍以高票落选。

选举一再挫败难免令人沮丧,但早年家贫造就的坚忍性格、长年练习日本柔道、剑道铸就的沈稳内敛,江鹏坚依然不放弃对政治使命的追寻,并终迎来政治第二春。1996年9月,江鹏坚和民进党员叶耀鹏获提名,参加第二届“监察委员”补选并当选;1999年2月,又顺利连任第三届“监察委员”。出任“监委”后,江鹏坚为了表明监察机关的中立色彩,立即注销党籍、停止一切政党活动。为了充分发挥“监委”纠举不法、疏导民怨、提供建言的功能,江鹏坚甫一就任,就立即着手调查当年林义雄母亲和女儿被杀血案,后来又接受雷震女儿的陈请,调查当年雷震组党案件,专事棘手案子,企图扭转外界对予“监察院”“只打苍蝇、不打老虎”的印象。

标签: 江鹏坚

更多文章

  • 张雪中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雪中

    张雪中(1899—1995),江西乐平人,中国国民党陆军中将,汤恩伯嫡系将领。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参加东征和北伐。抗战期间,先后参加南口战役、台儿庄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枣宜会战、豫南会战、豫中会战诸役。1949年赴台湾,1995年病逝。中文名:张雪中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西乐

  • 林挺生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林挺生

    林挺生(1919年11月15日—2006年5月10日),男,台北市人,大同公司创办人林尚志之子,前大同公司董事长,前大同大学、大同高中校长(全称为教授校长董事长)、前台北市议会议长、“总统府资政”。中文名:林挺生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19年11月15日逝世日期:2006年5月10日性别:男祖籍:福

  • 屈万里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屈万里

    屈万里(1907~1979年)字翼鹏。山东省鱼台县王鲁乡东华村人。1979年2月16日病逝于台湾。中文名:屈万里国籍:中國民族:漢族出生地:鱼台县王鲁乡东华村出生日期:1907年逝世日期:1979年毕业院校:郁文学院代表作品:《汉魏石经残字校录》屈万里(1907~1979年)字翼鹏。山东省鱼台县王鲁

  • 吴康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吴康

    吴康,男,(1914年~1991年)中国陶瓷美术大师,著名陶瓷艺术家,曾长期就职于景德镇艺术瓷厂艺术研究所。中文名:吴康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14年逝世日期:1991年职业:陶瓷艺术家主要成就:采用西洋油画与摄影艺术相结合,用明暗适宜的笔调来塑造肖像。代表作品:毛泽东等伟人瓷画像字季铭,安徽泾县人

  • 穆欣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穆欣

    穆欣(1920.07.11~2010.09.03),男,河南省扶沟县下坡村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副局长、人民画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原光明日报社总编辑、党组书记,中共中央高级党校新闻教研室原主任,离休干部。中文名:穆欣别名:原名杜蓬莱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

  • 周诒端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周诒端

    周诒端(1812~1870),女,字筠心,湘潭县人。博通经史,长于吟咏,尤善古近体诗,有《饰性斋遗稿》,存诗139首。清道光十二年(1831),与左宗棠结为伉俪,内助左成就伟业,成为其贤内助、好知己。左大器晚成,她一直无怨无悔,鼎力相助,夫妻感情甚笃。中文名:周诒端别名:筠心国籍:中国(清)民族:汉

  • 杨滨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杨滨

    国家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巡视员杨滨女,原名杨亭云,又名杨廷云。阳信县钦明区前杨庄(今雷家乡前杨家村)人。杨滨生前曾任全国妇联第三届执行委员、北京市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国家教育部为其撰写的悼词中称誉她为“终生从事教育事业的优秀教育家”。与其同名的还有性格管理成功学开创者杨滨。中文名:杨滨外文名

  • 沈延毅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沈延毅

    沈延毅(1903—1992),字公卓、攻昨,号述菊、天行健斋主,出生于辽宁省盖平县(现盖州市)城东古台村,曾任辽宁省博物馆研究员、沈阳市文史馆馆长、任辽宁省政协常委、沈阳市政协常委、辽宁省书法协会会长、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中华诗词学会顾问等职。沈延毅书法魏晋唐,以魏体行书闻

  • 吴茀之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吴茀之

    吴茀之(1900-1977),中国花鸟画大师,现代浙派中国画首领人物。初名士绥,改名溪(溪),以字行,号溪子,别署广明畸士,又号逸道人。浙江省浦江县前吴乡前吴村人。吴茀之的写生观及其对花鸟画的理念,是以革新与个人品格为根基的,体现出关照自然、高逸灵秀的人文情怀。吴先生擅长写意花鸟,间作山水、人物,亦

  • 陈玉生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陈玉生

    陈玉生(1899-1994),江苏泰兴人,1936年参加上海各界救国会,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东进支队司令员、苏北指挥部第三纵队副司令员、苏中保安司令员。建国后,历任华东海军后勤司令部司令员兼政委,华东海军司令部副参谋长。1994年在南京逝世,享年95岁。中文名:陈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