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安费扬古

安费扬古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521 更新时间:2024/1/15 8:01:05

觉尔察·费扬古(1559—1622年),瑚济寨(今辽宁省新宾县)人,隶属于满洲镶蓝旗。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清朝开国元勋,完布禄的儿子。随父归顺努尔哈赤,四处征战,屡立战功,赐号“硕翁科罗巴图鲁”。天命元年(1616),努尔哈赤称汗后,位列“理政五大臣”,取得萨尔浒之战,灭亡叶赫部,攻取辽沈地区,战功卓著。后金天命七年,去世,时年六十四岁。顺治十六年,追谥敏壮,立碑纪功。康熙五十二年,追赐三等轻车都尉世职。

基本资料

本名:觉尔察·费扬古

所处时代:明朝末年

民族族群:满族

出生地:瑚济寨

出生日期:1559年

逝世日期:1622年

主要成就: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

字号:硕翁科罗巴图鲁

旗籍:满洲镶蓝旗

谥号:敏壮

觉尔察·人物生平

费扬古,少随父归太祖努尔哈赤。明万历十一年(1583),率兵取萨尔浒城。十二年,从太祖征兆嘉、玛尔墩两域。十五年(1587),从征哲陈部,取洞城、杭嘉、章嘉等寨。

二十一年(1593),从太祖征哈达部,以功赐号硕翁科罗巴图鲁。二十七年(1599),从灭哈达部。三十九年(1611),从征东海窝集部,破其二路。四十一年,从灭乌拉部。

后金天命元年(1616),与额亦都等同为理政五大臣。与扈尔汉征萨哈连部,取河南北三十六寨。三年,从破抚顺,大败明总兵张承荫援军。

后金天命四年,破明经略杨镐四路进攻,取得萨尔浒之战的胜利,寻灭叶赫部。六年(1621),攻取辽沈、辽阳,战功卓著。七年七月卒。康熙五十二年(1713),追赐三等轻车都尉世职。

觉尔察·军事思想

费扬古戎马生涯40余年,创建一支能征善战的八旗兵,培养一批统军有方的将领。常躬亲率军征战,指授方略,强调以智取胜,创造了以弱胜强、以少克众的著名战例。费扬古在统一女真各部及与明朝的战争中,提出了一系列军事主张,其军事思想对后来兵家有较大影响。

天意决定战争胜负

指出“天下之国互相征伐,合天心者胜而存,逆天意者败而亡”(《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二)。并宣称他所进行的战争合乎“天心”、“天意”,必能取胜。

注重军队建设

根据满族当时的社会情况,按照军事、生产、行政合一的原则,创建满洲八旗兵制,要求将士出则征战,入则务农。选拔和任用将领,不重身世、背景,只看是否忠心,有无智谋;不求全责备,强调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治军严格,主张无论训练或作战,都要奖功罚罪,"有罪者即至亲不贳,必以法治;有功者即仇敌不遗,必加升赏"(同前)。要求军令颁布后必须严格执行,从令者馈酒,违令者斩头。重视军事训练,常令士兵"跳涧"、"越坑",熟谙弓马技艺,以提高军事素质,培养勇敢精神。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用兵方略

他把敌强己弱形势下的用兵方略形象地比作伐大木,指出:“欲伐大木,岂能骤折,必以斧斤伐之,渐至微细,然后能折。相等之国,欲一举取之,岂能尽灭乎!”面对女真各部分裂、争战不已和明朝、蒙古、朝鲜三面包围的现实,对外或拉拢、结盟,或称臣、纳贡,对内采用"恩威并行"(同前)的方针,先后统一了女真各部,在自身力量强大之后,才正式对明宣战,体现了其先弱后强、逐步发展的主张。他崇尚智取谋伐,强调“平时以正为上,军中以智巧谋略、不劳己不钝兵为上”(同前),要求无论是野战还是攻城,都应机动灵活,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战法,力求用最小代价获取最大胜利。他指挥的萨尔浒之战,体现了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术原则。

觉尔察·军事成就

费扬古从小随父从军,不离努尔哈赤左右。起兵之初,努尔哈赤追讨杀父仇人尼堪外兰,费扬古跟从他捣毁仇人的老家图伦城,又计划攻甲板城。当时,萨尔浒城的酋长因尼堪外兰有明朝照着,势力大,留须尼堪,泄露了努尔哈赤的攻城日期,尼堪外兰得以逃脱。努尔哈赤怒不可遏,派安费扬古率兵修理萨尔浒,费扬古到地方把萨尔浒城给一窝端了。

努尔哈赤英武,身边又聚集一批龙虎将,别说外人,他家里人都嫉妒了。努尔哈赤有个堂兄,叫康嘉(努尔哈赤的祖父有兄弟六人,堂叔伯若干,不知道此人哪位叔叔大爷的儿子),勾结哈达部落劫瑚济寨,请兆佳城主做向导。(兆佳城,指现今的赵家营子,居兴京西近百里,猴石省级森林公园附近。)打猎的费扬古闻讯,带着十二个人追上哈达兵,将其击溃。为报一箭之仇,翌年正月,一个大雪纷飞的深夜,努尔哈赤和安费扬古摸进兆佳城,活捉了城主,并成功策反他的部下。

费扬古作战善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有一次他和努尔哈赤攻马尔墩寨。这个寨子依天险而建,防守严密,逢攻击,箭镞和石头飞滚而下,连攻三天没拿下来。第四天,费扬古仔细观察地形,终于找到一条山间小径,悄悄带人攀崖而上,拔掉马尔墩——马尔墩,系赫图阿拉西行几十里,扎喀关下的村庄。现在村名依然延用。

出师顺利的努尔哈赤一发不可收,拿下马尔墩,又盯上陈哲城、王甲城、章甲城、尼玛喇城等等大小不一的山寨。这些山寨抵不住他的凌厉攻势,纷纷被降。而这些战役中,都有安费扬古参与

努尔哈赤称汗的一六一六年,后金挥师黑龙江,费扬古和扈尔汉讨伐东海的哈连部。部队伐木做舟,水路并进,接连收服沿途的城寨。集结到黑龙江南岸,这时候黑龙江出现奇异的自然变化——按正常时令,黑龙江九月才结冰,但是费扬古驻师的地方,黑龙江居然一夜结冰。宽约六十步的银亮冰层像一架浮桥,一直铺到对岸。费扬古喜出望外:“此天佑我国也!”。说罢,身先士卒,跃马过江。士兵见状,紧随主帅,陆续到达江对岸。大军刚一过去,冰层哗啦塌陷,被汹涌的江水冲走。

过了江的费扬古,一口气降服使犬部、诺洛部、石拉忻部。这一片领土,康熙时候喂了北极熊,实在惋惜。费扬古收服的三大部落,与俄罗斯接壤,甚至已经纵深至俄罗斯。敢于双脚站在欧洲土地上的人,在他之前,还有一位封建帝王——大唐天子李世民,他的领土北部,囊括贝加尔湖和叶尼塞河上游。唐之前,中国的皇帝们忙着搞内战,在统一和鼎立的局势中你抢我夺,没功夫把眼光放到外面去。李世民的唐进入全盛时代,雄厚的经济基础保障了国家机器的高速运转,挥刀割掉了北极熊的一块肥肉。再有蒙古皇帝成吉思汗,他的铁骑踏破南宋后,横扫俄罗斯西伯利亚、乌兹别克斯坦地区。成吉思汗死后,皇亲拔都占领了莫斯科。

努尔哈赤与军师柘祜天带领一千人马随后,陆续往萨哈连进发。扈尔汉与费扬古带领二千人马,晓行夜宿,冒着酷暑,不几日工夫,便来到了兀尔简河上游的深山密林中。

二百艘独木舟早已造齐,每只船上坐八名士兵,二百艘船坐有一千六百名士兵。另外,还有六百名铁骑在陆上行走。为了抓紧时间,扈尔汉与费扬古商量后,当日出发,两员大将坐在木船上,沿着乌拉河顺流而下。两岸草木葱茏,野花盛开,水鸟不时地在河面上飞来飞去,他们也无心欣赏这优美的景色。从出发那天算起,到了第十八天头上,建州的兵马--水陆两支队伍,在一个名叫斡里的河滩汇合了。扈尔汉与费扬古带领士兵弃船上岸,与六百名骑兵会合一起,稍作休整,又出发了。他们又走了两昼夜,在八月十九日的傍晚,终于赶到了目的地--萨哈连部的治所萨哈连城。

其实萨哈连城是一座木寨,全用又粗又长的树干围筑而成。城内的房屋多是泥墙草顶的小屋,部长府与将领们住的房子,都是木头建造的木屋。二将侦察过后,费扬古悄悄对扈尔汉小声嘀咕了一会儿,便各自分头准备去了。再说萨哈连部长乌齐巴济得知布利奇假借他的命令,私自调兵杀害建州七十名商人的事情之后,大发雷霆,把布利奇喊来大骂一顿。乌齐巴济又与虎尔哈部长贲侯洛夫会了面,他们断定努尔哈赤绝不会善罢甘休,决定暂时让布利奇与索斯洛夫守萨哈连城,一旦守不住,就撤兵到佛多罗充衮寨子里去。

且说在八月十九日的夜里,天交二鼓之时,费扬古领兵马一千人,悄悄来到萨哈连部城寨前,用引火物把栅木燃着,转瞬之间,火光冲天,守门的士兵吓得不知所措费扬古乘势发起攻击,与萨哈连的士兵拼杀在一块儿。布利奇手执一柄大刀,跃马上前,与费扬古迎个照面。

费扬古举目细看,这布利奇长得极像其父布占泰,遂自报家门,质问布利奇滥杀建州商人一事。那布里奇举起大刀向费扬古砍来,二人便一来一往,杀到一块了。再说扈尔汉也领一千兵马,绕到萨哈连城寨后面,一见无人守卫,心里十分高兴,立即命士兵点火。火借风势,风助火威,不到一刻工夫,大火冲天而起,从栅城一直往里烧去。扈尔汉领着兵马杀进城去,正巧碰上索斯洛夫领着兵马前来救火,二人也不搭话,便战到一处了。平日索斯洛夫很少练武习兵,又遇上扈尔汉这勇冠三军的大将,战了七、八个回合,就渐感力不能支。

扈尔汉越战越勇,看那对手刀法混乱,正想抽刀逃跑之际,便一刀连着一刀,加紧砍杀起来,使他想逃不能,再战无力,惟有刀下受死一条路了。索斯洛夫边战边退,他的战马尾巴一下燃着了,那马惊得连尥蹶子,一连几下,把索斯洛夫掀下马来,未等扈尔汉上前,便被建州的士兵砍死了。扈尔汉把大刀向前一指,向士兵们喊道:“冲啊!”建州铁骑如一阵狂风,席地而起,冲杀前去,很快与费扬古的人马汇合在一起,继续追杀着城寨里的逃兵与部民。

原来,那布利奇仗着年轻气盛,与费扬古战了有四十多个回合,被费扬古一枪刺于马下,未等他爬起来,就被建州士兵上前刺死。见两位主将已死,萨哈连部的军卒仓皇四散,有的向河北岸的村寨逃去,有的向河南岸的村寨逃去。这时,费扬古抓住了一个逃兵,问明情况之后,便让扈尔汉领兵去河北岸,乘胜袭取十六个村寨。

觉尔察·史料记载

费扬古,觉尔察氏,世居瑚济寨。父完布禄,事太祖,有章甲、尼麻喇人诱之叛,不从,又劫其孙以要之,终无贰志。费扬古少事太祖。八旗制定,隶满洲镶蓝旗。

岁癸未,太祖兵初起,仇尼堪外兰,克图伦城,攻甲版。萨尔浒城长诺米讷、柰喀达阴助尼堪外兰,漏师期,尼堪外兰得遁去。太祖憾诺米讷、柰喀达,执而杀之,使费扬古率兵取其城。康嘉者,太祖再从兄弟也,惎太祖英武,与从谋以哈达兵至,俾兆佳城长李岱为导,劫瑚济寨。既,引去,费扬古方猎,闻有兵,与巴逊以十二人追及,击破之。岁甲申正月,从太祖攻兆佳城,获李岱。其党李古里扎泰走附汪泰,费扬古以太祖命往谕,并汪泰降之。六月,从太祖攻马儿墩寨,寨负险,守者甚备,矢石杂下,攻三日不克。费扬古夜率兵自间道攀崖而上,拔其寨。岁丁亥六月,太祖伐哲陈部,八月,克洞城,岁戊子九月,克王甲城,费扬古皆从战有功。寻攻克章甲、尼麻喇、赫彻穆诸城,又取香潭寨;其长李墩拜湖遁走,追及于硕郭之阳,俘以献。岁癸巳六月,太祖略哈达富尔佳齐寨。师还,太祖躬勒兵以殿,哈达贝勒孟格布禄率骑追至,一骑出太祖前,太祖方引弓射,复有三骑突至,太祖马几坠,三骑挥刀来犯,费扬古截击,尽斩之;太祖亦射孟格布禄中马踣,敌骑败走。太祖嘉其勇,赐号硕翁科罗巴图鲁。九月,太祖既破九部师,闰十一月,命与额亦都、噶盖等攻讷殷路佛多和山寨,斩其长搜稳塞克什。岁己亥九月,从太祖灭哈达。

岁辛亥七月,命与台吉阿巴泰等伐渥集部乌尔古宸、木伦二路,取其地,俘其人以归。岁癸丑正月,从太祖灭乌喇,师薄城,费扬古执纛先登。寻置五大臣,费扬古与焉。天命元年七月,命与扈尔汉帅师伐东海萨哈连部,至兀尔简河,刳木为舟,水陆并进,取河南北三十六寨。八月丁巳,师至黑龙江之阳,江水常以九月始冰,是日当驻师处独冰,宽将竞从之,师毕渡,冰旋解?六十步,若浮梁。费扬古曰:“此天佑我国也!”策骑先涉,遂取江北十一寨,降使犬、诺洛、石拉忻三路。三年四月,太祖取抚顺,明总兵张承廕等赴援,分为三营,费扬古击其左营,大破之,遂乘胜取三岔儿诸堡。四年,破明经略杨镐,灭叶赫。六年,取沈阳、辽阳。安费扬古皆在行间。

七年七年七月,卒,年六十四。顺治十六年,追谥敏壮,立碑纪其功。太宗尝谕臣曰:“昔达海、库尔?劝朕用汉衣冠,朕谓非用武所宜。我等宽袍大袖,有如费扬古、劳萨其人者,挺身突入,能御之乎?”当日猛士如云,而二人尤杰出云。

子达子达尔岱、阿尔岱、硕尔辉。达尔岱以甲喇额真事太宗。伐明,攻大凌河,守臧家堡,取锦州、宁远,征朝鲜,皆有功。顺治二年,授拖沙喇哈番。七年,追念安费扬古功,进一等阿达哈哈番。康熙五十二年,圣祖念安费扬古开国勋,别授三等阿达哈哈番,令其孙明岱分袭。阿尔岱子都尔德及硕尔辉孙逊塔,皆有功,受爵世祖朝,别有传。

标签: 安费扬古

更多文章

  • 项鸿祚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项鸿祚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

  • 耿仲明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耿仲明

    耿仲明(?—1649年),字云台,时人又呼为“耿二”,清初三藩之一,生于辽东盖州卫,崇祯初为登州参将,毛文龙旧部。袁崇焕督师蓟辽,杀毛文龙,耿仲明被调隶山东巡抚孙元化麾下。崇祯五年(1632年)为孔有德内应,攻陷登州,自称总兵官。天聪七年(1633年)春,和孔有德一起渡海降后金。崇德元年(1636年

  • 毛奇龄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毛奇龄

    毛奇龄(1623年-1716年),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浙江绍兴府萧山县(今杭州市萧山区)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清初经学家、文学家。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

  • 尹嘉铨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尹嘉铨

    尹嘉铨(1711~1782),直隶博野(今属河北)人。尹会一之子。清乾隆元年(1736),由举人授刑部主事,后升为郎中,官至大理寺正卿,稽察觉罗学主管。他奏请乾隆皇帝令旗籍子第读朱熹《小学》,深得乾隆赞同。后尹嘉铨将《小学》加疏,增加《考证》《释文》《或问》各一卷及《后编》二卷合为《小学大全》,得到

  • 赵申乔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申乔

    赵申乔(1644—1720年),字松伍,又字慎旃,号白云旧人,江南武进(今江苏常州)人。清朝大臣。康熙九年,中进士。二十年,授商丘知县,颇有惠政。二十七年,授刑部主事。四十年,由直隶总督李光地推荐,超擢为浙江布政使,迁浙江巡抚。四十九年,拜左都御史。兴起《南山集》案,迁户部尚书。康熙五十九年,以病乞

  • 赵凤诏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赵凤诏

    赵凤诏(?~1718),江苏常州人。户部尚书赵申乔次子。康熙二十六年(1687)丁卯科举人,次年戊辰科进士及第。官至太原知府。康熙五十四(1715)年十月,被查贪赃有30余万两,康熙下令将其革职拿问,被康熙斥为“天下第一贪官”,康熙五十七年(1718)二月二十三日,被斩首。中文名:赵凤诏所处时代:清

  • 查慎行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查慎行

    查慎行(1650年6月5日-1727年10月14日),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晚年居于初白庵,故又称查初白。杭州府海宁花溪(今袁花镇)人,清代诗人、文学家。查慎行年少聪颖,声名早著。早年受教于黄宗羲,得陆嘉淑赏识、朱彝尊提携。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中举,康熙四十二

  • 赵尔丰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赵尔丰

    赵尔丰(1845年-1911年),字季和,祖籍辽宁辽阳市,清朝大臣,盛京将军赵尔巽之弟。历任静乐、永济等县知县,并得到山西巡抚锡良赏识,锡良调任四川总督之后,随之赴四川任职。1905年,西藏巴塘叛乱,赵尔丰在平叛过程中得名“赵屠夫”。1906年,任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在川边藏区进行“改土归流”,历经

  • 沈德潜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沈德潜

    沈德潜(1673年12月24日—1769年10月6日),字碻(què)士,号归愚,江苏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大臣、诗人、著名学者。[1-2]乾隆元年(1736年),荐举博学鸿词科,乾隆四年(1739年)以六十七岁高龄得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乾隆帝喜其诗才,称其“江南老名士”。历任侍读、内阁

  • 毕沅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毕沅

    毕沅(1730年9月29日—1797年8月24日),字纕蘅,小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江南镇洋县(今江苏省太仓市)人。清代著名学者。幼年丧父,师从沈德潜,喜欢金石地理之学。考中举人,授内阁中书,迁军机章京。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状元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历任侍读学士、太子左庶子,实授甘肃巩秦阶道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