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杨秀清

杨秀清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238 更新时间:2024/1/16 13:10:52

杨秀清(1823年-1856年),字嗣龙,广西桂平(今广西桂平市紫荆镇木山村东王冲内)人,客家人。太平天国重要领袖之一。出身贫民家庭,以耕山烧炭为业。加入拜上帝会,参与发动金田起义。咸丰元年,受封“东王”,称“九千岁”,位居天王洪秀全之下,权倾朝野。太平军攻破清军江南大营后,已经集教权、政权和军权于一身,成为太平天国实质上的首领。咸丰六年(1856年)9月,杨秀清在“天京事变”中被害,家人僚属几无幸免。

基本资料

本名:杨秀清

别名:杨嗣龙

所处时代:清末(太平天国)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广西桂平市紫荆山平隘新村

出生日期:1823年

逝世日期:1856年

主要成就:太平军起义的领导者之一

地位:东王(九千岁)

信仰:拜上帝教(一说无宗教信仰)

祖籍:广东嘉应州

人物生平

1823年,杨秀清出生在广西桂平市紫荆山平隘新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亲杨亚齐,母亲古氏。他5岁丧父,9岁丧母,由伯父杨庆善抚养成人。杨秀清成年后,由于没有田地耕种,他只能以种山烧炭为业,经常要翻山越岭去卖煤炭,承受着商人的剥削,换回一升半斗米,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这样的出身环境让杨秀清成为一个深谙世故、善于交游的人,未曾上过学、识字也不多的他,在家乡紫荆山一带颇有人缘。

1843年,广东花县的洪秀全和冯云山创立了拜上帝会,开始在广东、广西两省传播教义。1845年,冯云山在寻找一处秘密活动基地过程中,看中了紫荆山区,他以塾师的身份融入这里,开始宣传教义。1846年,在冯云山的影响下,杨秀清加入拜上帝会。

起初,杨秀清只是普通成员,还未站到反清斗争的前列。1847年2月底,冯云山在桂平因带领会众捣毁庙宇入狱,洪秀全返回广州营救。在这当口,拜上帝会突然受到地主势力的迫害,会中又陷於没有首脑主持的瘫痪状态,人心动摇。这时,杨秀清站了出来,通过利用当地迷信的降童巫术,他伪装成“神灵附体”的样子,代表天父传达圣旨,从而巩固了拜上帝会。冯云山出狱后,与洪秀全返回广西。虽然他们知道杨秀清伪装天父下凡是左道巫术,但看见在群众中起了这样大的作用,认为正可以利用。于是,杨秀清在拜上帝会内部,正式取得了代天父传旨的特殊地位,并一跃成为拜上帝会的领导者之一。

1850年年底,洪秀全和冯云山在花洲山人村部署起义工作,下达团营令,要求各地拜上帝会员变卖田产到金田集中,并将团营指挥部设在金田村,由杨秀清、萧朝贵石达开主持。当地地主势力获得情报后,联合清朝驻军对前往金田村集合的会众施加阻击,杨秀清多次借助“天父下凡”来组织队伍反击,为金田起义打开通路。12月,金田起义成功。

1851年2月,洪秀全在武宣东乡登基,自封天王,封杨秀清为军师,正式宣布建立太平天国。起义之初,农民的散漫和自私很影响战斗,杨秀清又多次借“天父下凡”予以说教并传达必胜信念,成功地将全军的意志和力量集结起来。1851年夏,由于清军开始围剿起义军,并不断增加兵力,杨秀清决定率军突围。9月,在突围途中,杨秀清指挥太平军在平南官村成功伏击了前来镇压的提督向荣部清军,致使后者退避平南县城。杨秀清借机指挥太平军北上,于25日攻克永安州城,成功突出重围。

1851年底,洪秀全在永安分封诸王,杨秀清领东王封号,并担任太平军统帅,正式掌管兵权。太平军攻克永安后,清朝又调动大军来围困,并收买太平军军帅周锡能,准备里应外合攻破永安州城。获知情报的杨秀清假托“天父下凡”,锁拿周锡能,揭发他投敌的事实。这次谋反案的情报获知及应对处理,不仅破坏了清军打算里应外合攻破永安的计划,也极大地鼓舞了太平军,坚定了他们必胜的信念。

1852年4月,杨秀清指挥太平军从永安胜利突围,北取桂林,途中在龙寮岭大峒山谷地成功伏击并歼灭了清军四个总兵共二千余兵力。后进攻桂林受阻,杨秀清转而率军北取全州,准备进入湖南。因途中遭遇埋伏,损失惨重,加之南王冯云山牺牲,杨秀清被迫改变北上路线,转而攻取道州、江华、永明等城镇。6月,太平军进入湖南。

1852年6月,为号召全国各地革命势力合力反抗清王朝,杨秀清与西王萧朝贵会衔发布了《奉天诛妖救世安民谕》、《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和《救一切天生天养谕》共三篇檄文,声讨清王朝。这三道檄文成功地引发了各地各族的起义。

1852年7月,杨秀清率太平军围攻长沙。2个月后,因长沙久攻不下,领导集团内部对下一步战略行动产生分歧。杨秀清分析形势,提出进军江南的战略方针,得到了包括天王洪秀全在内的大多数领导人赞同。这次战略方针的制订,将太平天国起义推向了全国范围。12月,杨秀清带领太平军从水陆两路进攻武昌、汉阳,次年1月攻占两地。1853年3月,杨秀清指挥太平军沿长江东下进抵南京,并于11日后将其攻占,至此,进军江南的计划完成。

进驻南京后,杨秀清首先整顿营规,立法安民。待洪秀全抵达后,他与洪秀全商定,正式宣布改南京为天京,并定都于此,正式建立起与清王朝相对峙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政权。1853年5月,杨秀清由天京分派两路精兵,分别北伐京师和西征湘赣。北伐军后因孤军深入,缺乏后援,于1855年在山东冯官屯全灭。而西征军前锋在1854年初曾抵达湘潭,遭遇曾国藩湘军后连遭重挫,从湘潭一路退守到湖口。关键时刻,杨秀清命翼王石达开前往增援,并于1854年底取得了湖口大捷,西征军借机重新攻占湖北、江西的广大地区。

1853年底,在太平军主力投入北伐和西征战场的时候,清军开始在天京外围囤积兵力,构建江北、江南两座大营,并对天京发动不间断的进攻。为改善天京处境,杨秀清决定从西征战场抽调部队,摧毁两座大营。1856年2月,燕王秦日纲破江北大营。连月征战下,这支部队十分疲劳,破江北大营后秦日纲本想率兵回天京休整,但杨秀清考虑到江南大营势孤,应一鼓作气将其攻下,于是严令秦日纲继续进攻江南大营,即使陈玉成、李秀成申述也没能动摇他的决心。1856年6月,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威胁天京长达3年的江南、江北两座大营终被摧毁。

1856年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后,杨秀清声望一时无两,集教权、政权、军权于一身的他实质上已经是太平天国的最高统治者。

自1853年建都天京后,杨秀清频繁使用代天父传旨的特权,其中大多是为了处理内部矛盾,排挤异己。1856年8月,在指挥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后,杨秀清以此大功为由,假借代天父传旨,要求洪秀全把他由“九千岁”加封为“万岁”。以此事为引,内官统领陈承瑢向洪秀全告密,说杨秀清要谋朝篡位。洪秀全得知后立刻派出密诏,让领兵在外的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等人返回天京诛杀杨秀清。

1856年9月2日,天京事变爆发,韦昌辉乘夜率三千兵众突袭东王府,杨秀清及其家属、部众几乎尽遭屠戮。

政治才干

杨秀清自1851年起任太平天国正军师,总理国事。在他的管理下,太平天国高度中央集权,全国大小政务全部集权到中央政府,洪仁玕立法制宣谕中说:“即末秩微员,升降必由天廷转奏,片文双字,刊刻必自京内颁行”。

杨秀清严格维持秩序和执行纪律,据《太平天国的政治与宗教》记载:“一切人等,无有例外,各有派定的岗位与职责,而全体动作各按轨道,循规蹈距,如同钟表的机件”。

杨秀清择才用人,赏罚有度,《贼情汇纂》中记载:“其法至严,凡有失利取败,违令私财,重则立斩,轻者责降,不敢徇情,略无姑息。有功亦破格升迁,赏不逾时,而骜不驯之徒,遂群焉俯首,甘心服役,至身临矢石而不惴,膏涂草野而无悔矣”。

军事才能

杨秀清1851年开始主持军务,同年颁布了《太平军条规》,包括“定营规条十要”和“行营规矩”各十条。

1855年,杨秀清组织人员总结经验教训,制订并颁发了《行军总要》,要求部队遵循。《行军总要》对水陆部队的行军扎营、警戒巡逻、指挥集合、点名查夜等,都作了具体规定和要求。

人物评价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在《李秀成自述》中对杨秀清评价说:“东王佐政事,事事严整,立法安民,民心佩服。”

清朝湘军采编所主持张德坚在《贼情集要》中评论杨秀清:“于行阵机宜,山川形势,颇能谙习。虽不读书,罔知兵法,然皆谲诈机警,逞其毒焰,竟能成燎原之势。”

太平天国军师洪仁玕评论说:“过去东王在世时,拓土开疆,犹有日辟百里之势,而今进寸退尺,战胜攻取,大逊于曩时!”

历史学家罗尔纲评价说:“杨秀清妄逞个人威风,要夺取皇帝宝座,乃天京事变的祸首。”

家族成员

杨秀清的父亲叫杨亚齐,母亲古氏,伯父叫杨庆善。有兄弟三人,分别是杨元清、杨润清、杨转清。子女、夫人姓名已不可考。

天京事变后,杨秀清家人尽遭屠戮。1860年,洪秀全感怀杨秀清,将第五子洪天佑过继,袭爵幼东王。

标签: 杨秀清

更多文章

  • 桂祥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桂祥

    桂祥(~1896):满正黄,光七、四,乌里雅蘇台参,九、二,库伦办,十一、十一,革,十六、十二,工右,十七、十一,调,廿一、三,山海关副,廿二、七,卒。本名:桂祥所处时代:清朝民族族群:满族逝世日期:1896年

  • 曹振镛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振镛

    曹振镛(1755年-1835年),字怿嘉,号俪笙、秀溪。安徽省徽州府歙县(今安徽省歙县)人。乾隆朝户部尚书曹文埴之子。乾隆四十六年(1781)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少詹事、体仁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首席军机大臣、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兼上书房总师傅,以平定喀什噶尔功绩晋封太子太师,旋晋太傅,

  • 田文镜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田文镜

    田文镜(1662年—1733年),字抑光,清朝康熙、雍正时大臣。原隶籍汉军正蓝旗,雍正五年(1727年)因功抬入汉军正黄旗。监生出身。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二十二岁的田文镜出仕县丞,升知县、知州,历二十余年。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官内阁侍读学士。雍正帝即位后,深受宠待。雍正元年(1723

  • 李长庚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长庚

    李长庚,男,是神话传说中的太白金星,神话小说《西游记》中提到此人"上复齐天大圣听,老人乃是李长庚。中文名:李长庚别名:太白金星性别:男登场作品:西游记

  • 索额图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索额图

    赫舍里·索额图(1636年-1703年),号愚庵,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索尼第三子(庶子),孝诚仁皇后叔父,清代康熙年间重臣,权臣。[2-4]康熙八年(1669年)至康熙四十年(1701年),索额图先后任国史院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等职,参与许多重大的政治决策和活动。康熙四十二年(1703

  • 岳乐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岳乐

    爱新觉罗·岳乐(1625年—1689年),清朝宗室、名将,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之孙,饶余敏郡王爱新觉罗·阿巴泰第四子,清朝顺治、康熙年间功勋卓著的名将,为清朝入关后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初封镇国公。顺治六年(1649年),封贝勒。顺治八年(1651年),袭爵,改号安郡王。顺治十四年(16

  • 岳钟琪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岳钟琪

    岳锺琪(1686年11月8日—1754年),字东美,号容斋,四川成都人,原籍凉州庄浪(今兰州永登)。岳飞二十一世孙,四川提督岳升龙之子,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名将。康熙五十年(1711年),授游击。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以准噶尔部入扰西藏,奉命率兵入川。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夺桥渡江,

  • 海兰察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海兰察

    多拉尔·海兰察(?—1793年),鄂温克族,满洲镶黄旗人,多拉尔氏,世居黑龙江布特哈阿伦河。清朝乾隆时期名将。乾隆二十年(1755年),海兰察第一次以索伦族马甲的身份从征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后累功升任为一等侍卫。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至次年,两次参加清缅战争,率轻骑为先锋,多有战绩。乾隆三十四年

  • 冯子材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冯子材

    冯子材(1818年7月29日-1903年9月18日),字南干,号萃亭,出生于广东廉州府钦州沙尾村(今属广西钦州沙尾村),晚清抗法将领、民族英雄。冯子材自幼父母双亡,流落江湖,后参加反清起义,失败后接受招安。咸丰年间从向荣、张国梁镇压太平军。曾历任广西、贵州提督。中法战争时,已年近七十,被起用为广西关

  • 乌雅·兆惠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乌雅·兆惠

    乌雅·兆惠(1708年-1764年),字和甫,清朝乾隆时将领,满洲正黄旗人。雍正帝的生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族孙,都统佛标之子。兆惠将军被誉为“中国反疆独第一人”。18世纪50年代,西北地区准噶尔人和回部贵族反复叛乱,驻防伊犁的兆惠将军率领清军在天山南北经历了无数次殊死鏖战,多次以两、三千兵马力战敌军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