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邱维达

邱维达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018 更新时间:2023/12/30 23:12:30

邱维达(1904年4月16日——1998年3月29日),原名邱青白,字力行,号杏荪。湖南省平江县献钟新江人。民国15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留校任区队长,后任第二方面军教导团连长。17年赴山东,在耀武部任连长、营长、团长,到江西、陕北等地“围剿”红军。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参加淞沪会战、上高会战,因战功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57师副师长、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集团军参谋长、国民革命军第四方面军参谋长。北伐获胜利、云麾、宝鼎三勋章。抗战获宝鼎、胜利和罗斯福三勋章。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被击毙后,在王耀武举荐下接任重建的整编第七十四师师长,该师后恢复原名称74军,邱为军长。淮海战役中,在陈官庄地区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俘虏。1950年初分配到华东军政大学任教。后任江苏省政府参事室参事,江苏省政协委员、常委。

基本资料

中文名:邱维达

别名:邱青白,邱力行,邱杏荪

出生日期:1904年4月16日

逝世日期:1998年3月29日

毕业院校:黄埔军校

职业:整编74师师长,74军军长

出生地:湖南

代表作品:《沧桑集》

人物生平

邱维达,1904年出生平江献冲,五岁入私塾,十一岁进县城教会办的培元小学。

1919年在“五四运动”影响下积极投身爱国运动被英国教会开除学籍,引发社会公愤,县中立即通知无条件欢迎转学,于是得以进入县立中学就读。

1924年中学毕业后立志投身革命,辗转长沙、武汉、上海,奔至广州投考了黄埔军校。

1926年10月军校毕业后派任军校第六期入伍生队第1团(团长郭大荣)少尉区队附。

1927年1月调升军校武汉分校(教育长邓演达)学生大队中尉区队长。7月调升武汉国民政府第2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教导团(团长叶剑英)第3营第10连上尉连长。12月11日参加广州起义,旋因所部溃败而离职。

1928年1月出任新编第5师(师长张春浦)第14团(团长蒋伏生)上尉连长。4月离部改任第22师(师长胡宗南)第4团(团长李铁军)少校团附。6月调任第4团第2营(营长王耀武)第6连少校连长。7月所部编入第1师,改任第1师(师长刘峙)第3旅(旅长张弼丞)第5团(团长张乔龄)第3营(营长王耀武)少校营附。

1930年11月调升独立第14旅(旅长刘夷)第1团(团长王耀武)第2营少校营长。

1931年4月所部改称独立第32旅(旅长刘夷)第694团(团长王耀武)第2营,仍任少校营长。

1934年1月调升补充第1旅(旅长王耀武)第3团(团长李天霞)中校团附。

1936年3月25日叙任陆军步兵少校。6月补1旅扩编为新编第11师(师长王耀武),升任参谋处上校主任。8月新11师改称第51师,仍任参谋处上校主任。11月调任第153旅(兼旅长李天霞)第306团上校团长。12月12日晋任陆军步兵中校。

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军点燃上海战火,五十一师奉命参加上海保卫战。邱维达率306团担任嘉定前线罗店——施相公庙的防务,在艰难困苦中坚持战斗三个月,于11月下旬经浴血奋战冲出重围,旋即又于12月初投入南京保卫战。

1938年5月入武昌珞珈山中央训练团短训班,受训结束即赴河南开封就任王耀武师的151旅(旅长周志道)副旅长,因京沪作战有功荣获军委会授予的云麾勋章。

1938年6月武汉保卫战开始,邱维达部在开封附近阻击南下日寇,与日精锐之土肥原第十四师团作战,随后74军调赣,在鄱阳湖西阻击日军。九月下旬在德安西万家岭与日106松浦师团血战半月,与友军一起将该师团击溃,获德安大捷。

1939年3月升任第153旅(旅辖两团)少将旅长,与日寇在江西高安作战。战后部队整编,因作战有功升任51师少将步兵指挥官。夏季报考陆军大学,被录取入陆大特六期学习,期限为三年。入学前升为57师(师长施中诚)少将副师长。

1943年冬邱维达由重庆陆大回到部队。此时王耀武已升任24集团军总司令,下辖73、74、100三个军,邱被任命为集团军总部参谋长。

1944年邱维达参与组织衡阳会战。

1945年3月升任第4方面军(司令官王耀武)中将参谋长。7月24日获颁四等宝鼎勋章。9月20日调任第51师(师辖三团)中将师长。10月10日获颁忠勤勋章。同月31日获颁四等云麾勋章。

1945年,邱维达在组织雪峰山大战中,显示了高超的指挥才能。4月,日本侵略军为破坏芷江空军基地纠集6个师团1个旅团的兵力,分三路直扑雪峰山。当我军在雪峰山与敌军鏖战时,他在溆浦前线观察到敌疲伤重时,敏锐果断提出,“用机动之第18军从左翼出击,将洞口公路封锁,截断敌军退路,将进入雪峰山之敌全部包围歼灭之”的作战方案,电请王耀武、何应钦(陆军总司令)并获批准后,即按此方案执行,获大捷。歼灭日军二万八千三百二十人,生俘二百一十三人。

1946年4月改任整编第74师(师长张灵甫)中将副师长。5月5日获颁胜利勋章。

1947年,王耀武得到整编第七十四师全师覆灭的消息后,决定第一步要求迅速重新成立整编第七十四师,并保举邱维达任师长。5月17日升任整编第74师(辖整编第51旅、整编第58旅)中将师长。

1948年1月1日晋颁三等云麾勋章。9月19日整74师改称第74军(辖第51师、第58师),任中将军长。同月22日晋任陆军少将。

1949年1月1日晋颁三等宝鼎勋章。同月10日在河南永城战败被人民解放军俘虏后入华东军区解放军官团学习。

1950年3月派任人民解放军华东军政大学教员研究班教员。11月改任南京军事学院(院长刘伯承)合同战术教授会教员。

1958年10月转业后任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

1983年4月当选政协江苏省(主席钱钟韩)委员。

1998年3月29日在江苏南京病逝。著有《沧桑集》。

标签: 邱维达

更多文章

  • 甘少苏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甘少苏

    甘少苏,女,广州人,童年时代因为家境贫困,念书只念到小学三年级,之后就开始做各种零工,如车衣、做珠篮等等,赚钱补贴家用。12岁那年,有一次甘少苏在邻居一对唱粤剧的夫妇带领下,到佛山去看戏。看戏的第五天,戏班缺了个做“兵仔”的角色,班主就让甘少苏顶了这份差。就这样,甘少苏开始了她前半生的舞台生涯。最初

  • 廖翠凤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廖翠凤

    廖翠凤是鼓浪屿的首富廖家的二小姐,林语堂与她的兄弟很有交情,应邀去廖家吃饭。席间林语堂觉得有一双眼睛在偷看他(后来廖翠凤说是看他吃几碗饭),接着又发现他远行换下来的脏衣服被廖翠凤拿去洗了。后来廖翠凤上了圣玛丽亚书院,她听说林语堂在圣约翰大学读大二时连续三次上台领奖,大出风头,对林语堂更有了钦佩之情。

  • 白薇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白薇

    白薇,别名:薇草、知微老、老瓜瓢根、山烟根子、百荡草、白马薇、白前、老君须,拉丁文名:CynanchumatratumBunge.萝藦科、鹅绒藤属直立多年生草本,根须状,有香气。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圆形,两面均被有白色绒毛,特别以叶背及脉上为密;伞形状聚伞花序,无总花梗,生在茎的

  • 杨骚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杨骚

    杨骚(1900年-1957年),福建漳州人,著名诗人、作家,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员,中国诗歌会发起人之一。杨骚出版有抒情诗集《受难者的短曲》、《春的感伤》等;剧本集《迷雏》、《他的天使》;诗剧集《记忆之都》;评论、随笔集《急就篇》。译作有《铁流》、《十月》等。中文名:杨骚籍贯:福建省芗城区出生日期:1

  • 杨钦典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杨钦典

    杨钦典(1918—2007),男,汉族,1918年出生于河南省郾城县(今属漯河市源汇区)大刘镇周庄村的一个贫农家庭。1940年4月考入胡宗南办的西安军校七分校教导团;1942被分到胡宗南部的一个骑兵部队,成为一名骑兵,期间被蒋介石挑选为警卫团的警卫;不久,杨钦典又从西安调防到四川,被分配到交警总队特

  • 陈恭澍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陈恭澍

    陈恭澍(1907年—?),河北宁河人,绰号辣手书生。黄埔军校第五期警政科毕业。1932年加入力行社特务处,任组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军统局天津站站长、华北区区长、上海特二区区长等职,先后策划刺杀张敬尧、石友三、王克敏、张啸林、傅筱庵、汪精卫等汉奸,一度令汉奸日寇闻风丧胆,号称军统第一杀手。1941

  • 徐贵林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徐贵林

    徐贵林(1919年—1950年5月18日),男,本名徐天德,河南省安阳市人,原渣滓洞看守所长,国民党特务。1949年11月14日,亲自参与杀害江竹筠等30人,11月27日,指挥了渣滓洞的大屠杀,180多人殉难。1950年5月18日被执行死刑。中文名:徐贵林别名:徐天德出生日期:1919年逝世日期:1

  • 罗厚福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罗厚福

    罗厚福(1909—1975),1955年授衔大校,被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唯一一位以大校军衔获得三枚一级勋章的功臣。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中文名:罗厚福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生地:湖北黄安(今湖北红安)出生日期:1909年逝世日期:1975年主要成就:1961年晋升

  • 王石坚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石坚

    王石坚,山东文登人。曾在中共西安情报系统所属的北平秘密电台工作。1933年5月18日第一次被捕,这次被捕后表现非常英勇,在苏州军人监狱,他积极参与了监狱秘密党组织的活动,在狱中编发《囚声》等秘密刊物,再次被叛徒告发,1935年6月,王石坚连同其他7名在押的党员一同移送南京受审。抗战爆发后,周恩来代表

  • 杨惠敏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杨惠敏

    杨惠敏(1915年3月6日—1992年3月9日),女,江苏省镇江市人,女童军、抗战时名人、教师,因为八百壮士献国旗而闻名,著有自传《八百壮士与我》。1992年3月9日,杨惠敏病逝于中国台湾台北市石牌荣民总医院,享寿78岁。本名:杨惠敏所处时代:中国近现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江苏省镇江市出生日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