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吕公良

吕公良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133 更新时间:2024/1/10 11:53:08

吕公良,1903年出生于开化华埠,毕业于黄埔军校,历任排长、连长、参谋长、中将师长。1936年北上抗日,参加台儿庄等一系列举世闻名的战役,立下赫赫战功。1944年在保卫河南许昌时,时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5军新编29师师长兼许昌警备司令的他与全体官兵誓死守卫,终因寡不敌众,不幸壮烈殉国,终年四十二岁,后被追认为上将。1986年,民政部为吕公良将军颁布“革命烈士”称号。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基本资料

名:吕公良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开化华埠

出生日期:1903年

逝世日期:1944年

职业: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新编二十九师师长

毕业院校:黄埔军校

信仰:三民主义

主要成就:许昌会战

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5军新编29师师长兼许昌警备司令

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人物生平

吕公良,男,汉族,1903年出生于浙江开化工商业家庭。幼年在本地就学,1920年考取衢州省立第八师范学校,1923年该校并入衢州省立第八中学,他继续求学于八中,1925年毕业,他性格开朗,酷爱古典文学,善作诗文。

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

1928年毕业,分配在国民党陆军第十三军八十九师,开始戎马生涯。历经1937年的晋中太谷战役,1938年的鲁南大会战、台儿庄战役,1939年的鄂北会战,1944年的豫中会战等重大战斗,屡建功勋。

吕公良连续得到提升,历任国民革命军陆军八十九师参谋长,第八十五军参谋长、第十三军参谋长、第三十一集团军总部高参、华中抗日总队第五纵队司令、安徽界首警备司令、河南因江警备司令、第十五军新编二十九师师长等职,中将军衔。

1944年,日寇集结51万兵力,发起中原大战,企图打通平汉线,直指华南,重庆国民党当局施加压力,以期迫降。

3月他奉命率二十九师镇守许昌。月底,日寇七万余人向许昌扑来。

1944年4月2日,日军突然袭击中牟,驻防的二十七师奋起抵抗后失守,他当即率师与刘昌义军长驰赴中牟,趁敌立足未稳之机,夺回中牟。

4月17日,日军再度进犯中牟,汤恩伯所属各军,按兵不援,军长刘昌义无奈,下令撤退,中牟得而复失。日军占领这个前哨据点,后续部队纷纷渡过黄河,进而左右出击,一面围攻郑州、洛阳、一面强攻郭庄,直逼许昌。

1944年4月24日,汤恩伯命令:死守许昌,牵制日寇,配合突围友军实施作战计划。当天,吕公良召集誓师大会,作了兵力部署。其时,日军华北方面军总司令冈村宁茨亲临郑州督战,敌三十七师团、六十二师团、骑兵四旅团,坦克三师团分三路南下包围许昌,混成旅团穿插于西南。许昌城处在重重围困、孤立无援之境地。

1944年4月28日夜,敌军发起攻击,以坦克为先导,上空有十来架飞机向我阵地轮番轰炸,吕公良亲临第一线指挥,进行殊死抵抗,到29日,城南防线被突破,30日,全师3000多名将士陆续牺牲。为避免更惨重的伤亡,他决定撤离许昌城。

1944年5月1日凌晨开始突围,吕公良率部且战且走,抵达城郊的于庄、苏沟村之间,突然遭到敌伏兵阻击。他身骑高马,奔前顾后指挥,目标显眼,敌数门炮集中向他射击,他身中数弹而为国捐躯。

1986年,经浙江人民政府批准,授予革命烈士称号。

许昌会战,是1944年日军发动的打通大陆交通线1号作战(中国称为豫湘桂战役)的一部分。豫湘桂战役,由于对日军情报工作的不足,部分精锐无法撤回国内作战,以及国民党军上层普遍存在的“等胜利”思想,中国军队损失惨重,特别是河南的汤恩伯部,在和日军作战中表现相当不佳。然而,疾风知劲草,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许昌守城之战,就是河南战役中一抹悲壮的亮色。在这次激战中,中国陆军新编第二十九师以全师覆没的代价,死守许昌,顽强抵抗,给与日军沉重打击。激战从1944年4月28日开始,直打到1944年5月1日,许昌失守,战斗中师长吕公良中将等多名将领壮烈殉国。

守许昌城的部队,只有吕公良所部新编二十九师所属三个步兵团(85,86,87三个团)和一个补充团。实际上,86团在许昌战斗前于1944年4月18日奉命在郑州投入黄河河防之战,被日军37师团击溃,基本失去了战斗力。因此,吕师长部下其实只有85,87两团还算完整,补充团由于是壮丁组成,尚未训练完毕,基本没有战斗力,而即便算上补充团,新编二十九师守城部队也不过三千余人,只相当于一个旅的兵力。攻打许昌的日军部队有多少呢?按照《河南会战》的纪录,参战部队为日军第十二军主力,包括第三十七师团,第六十二师团,第七混成旅团,辅以坦克第三师团一部,第二十七师团一部,合计八万余人。日军出动这样多的部队攻击许昌,原因是日军认为许昌是三国时代以来著名的“军都”,中国军队会重兵驻守。那么,中国军队呢?指挥官汤恩伯并没有死守许昌的决心,整个河南战役汤第一和蒋鼎文积极内斗,互不支援,第二保存实力不愿硬拼(我说这话是有根据的,不同意的朋友请等两天,我发些在日本找到的东西给大家看看),真正许昌危急的时候,没有得到一兵一卒的支援。有的说法是汤在附近只有一个二十九军,而且正在作战。其实仔细看看当时地图,就会发现八十七军也就在许昌旁边,只是汤恩伯舍不得投入进去。

蒋介石在战术问题上经常提出一些无理的要求,比如杜聿明解决龙云的时候,蒋按照历史经验,要求他必须占领碧鸡,金马两个要点,杜看了只有苦笑,这两个点一个就在杜的营中,一个离龙云所在的昆明几十里,清除龙云的战斗根本涉及不到那里。所以,死守许昌的要求,老蒋提的也许不符合实际情况。八万对三千,装备上更存在极大的差异,但新编二十九师打得堪称英勇顽强。

日军三十七师团师团副官福岛六郎在回忆文章中写道,日军在1944年4月28日开始对许昌发动攻势,开始进攻的目标是北门,但是,遭遇非常顽强的抵抗。福岛前往前线,一路只见两侧到处是被日军重炮摧毁的中国军队工事,战死的中国士兵的尸体有的半沉在路沟的水中,显然是负伤后无力爬上来而死在沟中。路面上日军部队充斥拥挤,汽车,马车挤成一团,原来是前方发现中国军队在路面布雷。混乱中,有骡马跑下路面,踏响地雷。这时,远处的中国军队炮兵开始对日军开炮,虽然炮的数量显然很少,但是打得很准,福岛眼看着他前方二十米处一辆辎重车被击中,拉车的骡马被炸成两段,押送的士兵则仰天摔到了道路对面,当即阵亡。日军纷纷撤下公路。

此后,日军意识到中国军队在许昌北面布防严密,于是利用人数优势,迂回攻击东,南,西各门。

30日,城廓战开始,许昌守军兵力太少,不敷分配,激烈的战斗持续到1944年5月1日凌晨,南,西门都被突破,巷战中新编二十九师官兵大半伤亡,吕公良师长被迫下令弃城突围。

应该说,许昌守军的顽强表现,和吕公良将军的镇定指挥与坚定有很大关系。张访朋先生曾展示了一封师长吕公良四月二十日写给妻子的亲笔信,字极漂亮。信上说:“今天敌人围攻郑州,恐怕敌人攻了郑州之后,一定要南下新郑、许昌的,但是我已充分准备,打仗是军人的本分,希望他来一拼。恐怕此信到手时,我已在与敌人拼命了……当军人不打仗还有用。”

由于新编二十九师的残部突围的动作迅猛坚决,日军的包围圈被撕开了一个口子,吕师长率部突出许昌。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正有一支凶猛的敌人,在前方等待着他。这支凶猛的敌人,就是日本陆军第二十七师团的支那驻屯军步兵第三联队。第二十七师团,当时属于日军第十二军指挥,但是,它和十二军其他部队不同,这是一支地地道道的关东军!它原来驻扎在辽宁锦西,因日军进行1号作战兵力不足,3月将其调入关内,4月2日编入第十二军,许昌战役后又脱离十二军编制。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作为第十二军军长的内山应太郎没有收到第二十七师团关于吕公良将军战死的报告。由于第二十七师团不是自己熟悉的部队,内山担心它担任攻城任务容易和其他部队产生配合问题。所以,只保留了一部分第二十七师团部队作为攻城预备队,而命令冈野(时代理中队长)所属的驻屯军步兵第三联队直驱许昌东北方,强占许庄-郭庄之间,掘壕固守,一方面阻断中国军队援军,一方面断许昌守军退路。二十八日许昌会战打响,驻屯军步兵第三联队立即以每天40公里的速度直插许庄,30日占领计划中的许庄-郭庄一线,埋伏下来。

事实上,吕公良将军指挥的突围部队,正是选择向许昌东北方向突围。这是因为日军对许昌的攻击是迂回进攻,东,南,西三面都有重兵,只有北面还有突围的可能。张访朋先生当时担任连长,他的部队就是从北面突围成功的。突围而出的中国军队由于激烈的战斗而队形大乱,正撞在日军的伏击圈中,混战随即开始,由于猝不及防,中国军队损失很大,纷纷被分割包围吃掉。第三联队联队部的直属部队也发现一队中国军官兵向自己的阵地撤退而来,联队长小野修大佐当即下令直辖部队投入攻击,冈野的部队,也在直辖部队之中。黑夜中,中国军队无望而顽强的抵抗着。

日军发动冲锋,冈野和一个小队的士兵一直冲到了中国军队的纵深。这时,联队本部的牧野勇一军曹率先发现前方不远的灌木丛中,有中国兵在活动,仔细看来,发现是三个骑在马上的军官和几个步兵,好像正在商谈什么事情。

这几个人,正是吕公良师长和他残存的几个幕僚。因为感觉到这几个中国人似乎是高级指挥官,冈野不想打草惊蛇,对手下一个叫做淳边定六郎的下士轻声道:“噢咿,把捷克机枪拿来,打!”捷克机枪,就是当时中国军队普遍使用的捷克造轻机枪ZB26式,因为这种枪性能远远胜过日军11年式轻机枪,日军缴获这种枪后,常留下使用。冈野说的捷克机枪,就是较早作战中缴获中国军队的,而淳边是队里最优秀的机枪射手。

淳边从士兵手里接过捷克式机枪,对着这群中国官兵就是一个扫射。由于距离太近,中国官兵几乎都被撂倒。几个未死步兵用步枪抵抗,都被日军击杀。三匹马倒下了两匹,另一匹上的一个军官试图拨马撤退,淳边对准他猛烈开火,那个军官终于从马上落了下来。那匹马后来发现脖子处负了伤,被日军缴获。这时,那几个中国士兵的抵抗已经中止,淳边带头,几个鬼子冲向那个落马的军官,用中国话高喊:“投降,投降!”那个负伤的军官忽然坐起身来,喊道:“不投降!”用手枪连开两枪,都打中冲在最前面的淳边,胸部一发,腹部一发,淳边立即毙命(后冈野负责火化淳边,说明他死于“胸腹贯通伤,这次战斗冈野手下阵亡一人,就是淳边,还有数人负伤)。与此同时,后面的日军开枪,正中这个军官的头部,这个军官当即倒地。过了半晌,日军才敢凑上来看,这一小队中国兵全部阵亡,无一幸存,但是在那个倒地的军官身边,发现了吕公良将军的印章,公文等,经过核对,认为这个身中四发轻机枪弹又被步枪击中致命的军官,正是新编第二十九师中将师长吕公良。以中将师长之身,打到最后一人,重伤之余,还能翻身而起,击毙杀害自己的凶手,高呼“不投降”而以身殉国,吕将军,虎魂也!虎到绝路。

得知吕公良将军战死的消息,日军联队长小野修并没有感到很高兴,因为作为一名高级军官,他对于当时日本的战况是比较了解的。估计是想到今后自己的命运感到有同情之感,小野修下令,在许昌南门外小村附近,为吕公良将军安葬,并让联队的联络官深谷高三郎大尉题写了墓碑,碑文曰:“勇将新编第二十九师师长吕公良之墓。”这座墓标建立以后,不久,新编二十九师残存被俘的中国官兵从它旁边路过,其中一个团长看清了以后,冲上来抱住墓碑号啕大哭。这个团长,估计是86团团长姚俊义,因为新编第二十九师所属团长级别的军官,85团团长杨尚武,87团团长培芹,补充团团长刘耀军都在战斗中阵亡。团级指挥官只有他一个人下落不明。随着他的哭,其他被俘官兵也大放悲声。日军亦无法禁止。

标签: 吕公良

更多文章

  • 尕布龙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尕布龙

    尕布龙(1926.11--2011.10),男,蒙古族,青海海晏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共青海省委原常委、青海省革委会原副主任、青海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青海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第五届、第七届人大代表。中文

  • 张文津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文津

    张文津(1904(甲辰年)-1946),湖北钟祥人。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鄂中坚持游击战争。抗日战争初期,从延安抗大学习后返回湖北,任应城抗日游击队参谋长,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第1团团长。1940年入延安马列学院学习。后任新四军第5师第15旅参谋长,第5师参谋处副处长,第5师第1、第2军分区

  • 时慧宝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时慧宝

    时慧宝(1881—1943),字炳文,号智侬。光绪七年生于北京,工老生,为孙(菊仙)派老生传人,嗓音高亢清澈,声洪酣畅,令听者颇觉痛快,但其唱调高腔直少韵味。只重唱不重做不拘泥规范随心所欲,时人称其为“名士派”。曾与王凤卿、余叔岩并称“青年老生三杰”。中文名:时慧宝别名:炳文、智侬国籍:中国出生地:

  • 杨无咎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杨无咎

    杨无咎(1097~1171)字补之,杨一作扬,一说名补之,字无咎。自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紫阳居士。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市)人,寓居洪州南昌。绘画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今存《逃禅词》一卷,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生平事迹见《宋史翼》卷三六。中文名:杨无咎国籍:中国出生

  • 左爱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左爱

    左爱(1916—2008),江西省永新县芦溪乡社口村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一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入红军学校四分校学习。中文名:左爱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16逝世日期:2008职业:开国少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

  • 华彦均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彦均

    华彦均(1893-1950),人称“瞎子阿炳”,江苏无锡人,自幼随其父雷尊道士华清和学习各种乐器。华清和死后,他经常同民间吹鼓手交往,并参加他们的吹奏活动。后因道产变卖殆尽,沦为街头流浪艺人,依靠演奏为生。在二胡、琵琶的创作、演奏上有相当大的造诣;琵琶技艺尤为高超;解放初期被发现于无锡街头,经录音留

  • 宋超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超

    宋超(1922--2012),男,江苏省盐城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共镇江地委原副书记,江苏省公安厅原副厅长,正厅级离休干部(享受副省级医疗待遇)。中文名:宋超国籍:中国出生地:江苏省盐城县出生日期:1922年逝世日期:2012年9月职业:中共镇江地委原副书记毕业院校:新四军军部保卫训练班信仰:共产

  • 陈慎吾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陈慎吾

    陈慎吾(1899~1972)福建闽侯人。幼承庭训,精于儒学,旁道岐黄。后因宗戚罹患,为庸医所误,遂立志甘医以济世活人。中文名:陈慎吾国籍:中国出生地:福建闽侯出生日期:1899逝世日期:1972职业:医生1930年拜河南名医朱壶山为师。1936年于临诊之余,致力于中医教育。1938年经朱壶山推荐,受

  • 李梦华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梦华

    李梦华,中国体育领导人。河北平山人。少年时代参加革命,长期从事青年运动工作。带领中国体育突破零记录。中文名:李梦华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22年逝世日期:2010年14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县城著名中学——平山县简易师范。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家乡沦陷,受进步思想的影响,于1937年11月参加

  • 邵滨孙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邵滨孙

    邵滨孙,原名念兹,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唱腔自成一派。先后主演过《叛逆女性》、《骆驼祥子》和《大雷雨》等西装旗袍戏,又在《罗汉钱》、《白毛女》等沪剧现代戏中扮演重要角色,塑造了一系列身份、性格和感情迥异的艺术形象。曾荣获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奖状、华东戏曲会演演员一等奖,为沪剧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