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岩(1919.10~2012.07),男,安徽省寿县三区三义乡杨家村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农垦部原副部长,中共青海省委原书记,文化部原副部长,中共山东省委原副书记,离休干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杨岩
国籍:中国
出生地:安徽省寿县
出生日期:1919年10月2日
逝世日期:2012年7月26日
职业:中国农科院原党组书记
毕业院校:华中无为地委党训班
信仰:共产主义
个人履历
杨岩,1919年10月出生于安徽寿县。193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寿县三义乡党支部书记、区委委员。
1938年5月,受组织委派参加抗日人民自卫军教导队;同年8月参加桐城群众动员工作团,先后担任党支部书记、副团长、代理团长等职。
1939年底至1940年2月,参加华中无为地委党训班学习,任党训班临时支部书记。
1940年3月,参加新四军,任新四军四支队教导队政治指导员。
1941年6月任新四军二师卫生部政治指导员;
1942年9月任皖东津浦路西区党委组织部组织干事;
1942年12月任定合县委区委书记;
1944年2月至1945年8月,任华中四地委机要秘书、滁县委组织部部长;
1945年9月任华中四军分区独立团政治委员;
1945年12月至1946年10月,任华中四地委定凤怀县委组织部部长、地委组织部干部科科长。
1946年12月,杨岩同志调山东工作,先后任惠民县独立团政委、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和渤海四地委委员;
1949年1月,任垦利地委组织部部长;
1950年1月任惠民地委副书记;
1952年6月任惠民地委代理书记,同年10月任惠民地委书记。
1954年7月至1966年7月,杨岩同志历任山东省委委员、省委副秘书长、秘书长、省委副书记、省委书记处候补书记、省委常委等职。
1966年8月,杨岩同志调任文化部副部长。
1967年1月,杨岩同志受到冲击与迫害,被关进“牛棚”,下放“干校”劳动。
1972年7月,杨岩同志到青海省委工作,历任省委副书记、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并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79年5月任农垦部副部长。
1982年6月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
1987年12月28日离职休养。
人物生平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农垦部副部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杨岩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于2012年8月1日上午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杨岩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7月26日9时5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对杨岩同志的逝世表示哀悼并向其家属致以慰问。李克强、王岐山、回良玉、刘延东、李源潮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杨岩同志的逝世表示哀悼,向其家属致以慰问,并送花圈。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原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也向杨岩同志的逝世表示哀悼并向其家属致以慰问。
杨岩同志1919年10月2日出生于安徽省寿县三区三义乡杨家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少年时期在家务农和读书。青年时期,开始接触共产主义思想,并经常为党的地下组织传递情报。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杨岩同志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并于193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革命战争年代,杨岩同志面对日伪、土顽的疯狂屠杀,始终在桐城南沿江一带坚持斗争。在参与民运工作期间,先后组织动员数百青年参加江北游击纵队,并积极协助桐城地委在沿江一带建立党组织。到根据地工作后,他积极参加地方政权的组建和军、地党组织建设以及党的组织、干部工作。
调到山东工作后,杨岩同志在渤海区党委和四地委领导下,积极开展建立、巩固党的政权组织,发展生产、减租减息、反奸清算、土地改革,发展民兵、动员参军、民运支前、反特剿匪、治黄(河)抢险等工作,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全面进攻,作出积极贡献。
新中国建立后,杨岩同志先后担任惠民地委副书记、地委书记,他与地委和行署领导带领全区人民,全力投入恢复生产、土地改革,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和医治战争创伤,抗洪抢险、生产自救以及整顿党的基层组织和民主整风等工作,工作成效显著。特别在抗美援朝期间,全区掀起参军、捐献和爱国增产热潮,近万名青年和民兵参加志愿军。
在山东省委工作期间,他分管农业和农村工作,坚持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在省委工作的前6年中,走遍了全省14个地市和近百个县、区。
"文化大革命”初期,杨岩同志任文化部副部长,为保全故宫博物院、老北京图书馆和无数国宝免受冲击破坏,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他被扣上“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帽子,关进“牛棚”和下放干校期间,他仍坚持革命信念,严格要求自己,带头参加劳动和指导生产。
在青海省委工作期间,他高度重视农(牧)业的发展,特别是高度关注科研事业和科研人才,为落实人才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期间,他在高度尊重和发挥专家作用的同时,在干部使用和班子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农业科研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离休后,他继续努力学习,关心党和国家的命运与前途,关心现代化建设大业,关心农科院改革和事业发展,充分表现出一个革命老战士、老共产党员对理想的追求与信念的执着。
杨岩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一生。他把自己的毕生贡献给了党的革命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