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周国平

周国平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265 更新时间:2024/1/16 12:40:24

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哲学研究者,是中国研究哲学家尼采的著名学者之一。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著有:《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偶尔远行》《宝贝,宝贝》,随感集《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碎句与短章》,诗集《忧伤的情欲》,以及《人生哲思录》《周国平人文讲演录》等,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基本资料

中文名:周国平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上海市

出生日期:1945年7月25日

职业:学者、作家、哲学家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代表作品:《人与永恒》《周国平人生哲思录》《善良丰富高贵》《守望的距离》

人物经历

1945年出生在上海市市区。

1950年在上海市紫金小学读书。

1956年在上海市成都中学读初中。

1959年在上海市上海中学读高中。

1962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本科。

196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军队农场劳动一年半,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任资源县委宣传部理论干事和县委党校教员。

197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读硕士研究生课程。

1981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至今,开始时受聘为助理研究员。

1984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在职读博士研究生课程,毕业后获哲学博士学位。

1988年受聘为副研究员。

1994年受聘为研究员。

2009年受聘为西南政法大学兼职教授。

主要作品

1986著《苏联当代哲学》(合著)人民出版社《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人民出版社《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三联书店《尼采诗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著《诗人哲学家》(主编和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译:《偶像的黄昏》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著《人与永恒》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著《尼采与形而上学》湖南教育出版社译:《谢林传》(合译)商务印书馆1991著《忧伤的情欲》四川文艺出版社1992著《人与永恒》(增补本)上海人民出版社《只有一个人生》四川大学出版社《断肠人在天涯——元代散曲新赏》四川人民出版社《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台湾林郁工作室《只有一个人生》台湾林郁工作室1993译《理性边缘的哲学——尼采论哲学之源》香港商务印书馆1994著《今天我活着》安徽文艺出版社译:《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著《迷者的悟》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著《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广东教育出版社《爱与孤独》天津人民出版社《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传统比较研究》(联合编著)三联书店《守望的距离——周国平散文集》东方出版社《周国平文集》(1—5卷)陕西人民出版社《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上海人民出版社《徘徊在人生的空地上》湖南文艺出版社《对世界的认识》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译:《偶像的黄昏》光明日报出版社《悲剧的诞生》华龄出版社1997年《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周国平卷》四川人民出版社《周国平散文》(上,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精神的故乡》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精神的故乡》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9年《周国平哲理美文》广东人民出版社《周国平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各自的朝圣路——周国平散文二集》东方出版社《人生圆桌》(主编和合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周国平小语》广东人民出版社《人生哲思语编》,现更名为《人生哲思录》上海辞书出版社《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插图珍藏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人与永恒》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人生圆桌》(主编和合著)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译:《悲剧的诞生》台湾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安静的位置——周国平散文生命感悟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爱与孤独——周国平散文情感体验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朝圣的心路——周国平散文灵魂守望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经典的理由——周国平散文读书趣味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另一种存在——周国平散文写作情怀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无用之学——周国平散文哲学家园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街头的自语——周国平散文人间随笔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自由风格》(与崔健合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享受生命》浙江文艺出版社《周国平文集》第6卷陕西人民出版社译:《悲剧的诞生》(插图珍藏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南极无新闻——乔治岛手记》海南出版社《安静》北岳文艺出版社《灵魂只能独行》海南出版社《爱情不风流》海南出版社《智性时光》海南出版社《风中的纸屑》海南出版社《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台湾上游出版社译:《疯狂的意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守望的距离》(修订本)北岳文艺出版社《妞妞》(日译本)日本PHP出版社2004年《各自的朝圣路》北岳文艺出版社《周国平自选集》海南出版社《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长江文艺出版社《我的心灵自传》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译:《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修订本)北岳文艺出版社2005年《周国平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灯灯亮了——我的女儿妞妞》台湾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周国平哲理美文》吉林文史出版社《人生哲思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人与永恒》珍藏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闲情的分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最合宜的位置》作家出版社《周国平论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永恒之女性》中国华侨出版社《善良丰富高贵》万卷出版公司2010年《宝贝,宝贝》凤凰出版集团《生命的品质》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周国平语录:人生50个关键词》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人生哲思录》修订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3月《把心安顿好》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5月《爱的五重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人间学术》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花非花——周国平对话王小慧》作家出版社2011年1月2012年来何往》新星出版社2012年4月《文化品格》作家出版社2012年6月《我思故我在——周国平谈智慧和信仰》求真出版社2012年1月《生当优秀》求真出版社2012年1月《我爱故我在——周国平谈情感和体验》求真出版社2012年1月2013年《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人民文学文学出版社2012年7月2015年《人生不较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觉醒的力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周国平教育箴言

何为教育?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古今中外的优秀头脑对此进行了许多思考,发表了许多言论。我发现,关于教育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专门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学的细节,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现在我把我最欣赏的教育理念列举出来,共七点,不妨称之为教育的七条箴言。它们的确具有箴言的特征:直指事物的本质,既简明如神谕,又朴素如识。可叹的是,人们迷失在事物的假象之中,宁愿相信各种艰深复杂的谬误,却忘掉了简单的常识。然而,依然朴实的心灵一定会感到,这些箴言多么切中今日教育的弊病,我们的教育多么需要回到常识,回到教育之为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

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

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大学应是大师云集之地,让青年在大师的熏陶下生长

教师应该把学生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

作品语录

1、一个不曾用自己的脚在路上踩下脚印的人,不会找到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2、在这个没有上帝的世界上,谁敢说自己已经通一切歧路和绝境,因而不再困惑,也不再需要寻找了?我将永远困惑,也永远寻找。困惑是我的诚实,寻找是我的勇敢。

3、肖伯纳: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周国平: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创造;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4、我们最熟悉的事物,往往是我们最不了解的。

5、可以没有爱情,但如果没有对爱情的憧憬,哪里还有青春?可以没有理解,但如果没有对理解的期待,哪里还有创造?可以没有所等的一切,但如果没有等待,哪里还有人生?

6、人生唯一有把握不会落空的等待是那必然到来的死亡。但是,人们都似乎忘了这一点而等着别的什么,甚至死到临头仍执迷不悟。我对这种情形感到悲哀又感到满意。

7、在神话时代,神替人解释一切,安排一切。神话衰落,哲学兴起,人要自己来解释和安排一切了,他几乎在踌躇满志的同时发现了自己力不从心。面对动物或动物般生活着的芸芸众生,觉醒的智慧感觉到一种神性的快乐。面对宇宙,它却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不得不承受由神性不足造成的痛苦。人失去了神,自己却并不能成为一个神,或者用爱默生的话说,只是一个破败中的神。

8、西来者人一再强调,智慧不是知识,不是博学。再博学的人,他所拥有的也只是对于有限和暂时事物的知识,而智慧确是要把握无限和永恒。由于人本身的局限,这个目标永远不可能真正达到。

9、尽管人的智慧有其局限,爱智慧却并不因此就属于徒劳。智慧的果实似乎是否定性的:理论上——“我知道我一无所知”;实践上——“我需要我一无所需”。然而,达到了这个境界,在谦虚和淡泊的哲人胸中,智慧的痛苦和快乐业已消融为了一种和谐的宁静了。

10、浩渺宇宙间,任何一个生灵的降生都是偶然的,离去却是必然的;一个生灵与另一个生灵的相遇总是千载一瞬,分别却是万劫不复。说到底,谁和谁不同是这空空世界里的天涯沦落人?

11、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你已经习惯了和你所爱的人的相处,仿佛日子会这样无限的延续下去。忽然有一天,你心头一惊,想起时光在飞快流逝。正无可挽回的把你、你所爱的人以及你们共同拥有的一切带走。于是,你心中升起一种柔情,想要保护你的爱人免遭时光的劫掠。你还深刻感到,平凡生活中这些最简单的幸福也是多么宝贵,有着稍纵即逝的惊人的美……

12、就像使沙漠显得美丽的,是它在什么地方藏着的一口水井,由于心中藏着永不枯竭的爱的源泉,最荒凉的沙漠也化作了美丽的风景。

13、以创始人的口吻宣说陈词滥调,以发明家的身份公布道听途说。

14、如果男人和女人之间不再信任和关心彼此的灵魂,肉体徒然亲近,灵魂终是陌生,他们就真正成了大地上无家可归的孤魂了。如果亚当和夏娃互相不再有真情甚至不再指望真情,他们才是真正被逐出了伊甸园。

15、许多东西,今当我们没有它们也能对付时,我们才发现它们原来是多么不必要的东西。我们过去一直使用着它们,这并不是因为我们需要它们,而是因为我们拥有它们。

16、在一个精神遭到空前贬值的时代,倘若一个人仍然坚持做“精神贵族”,以精神的富有而坦然于物质的清贫,我相信他就必定不是为了虚荣,而是真正出于精神上的高贵和诚实。

17、名人是写下了名著或立下了别的卓越功绩因而青史留名的人,判断的权力在历史;明星则是在公众面前频频露面因而为公众所熟悉的人,判断的权力在公众。

18、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亚里士多德

19、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重要的能力。反过来说,不善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

20、一个人要获得幸福,就必须既不太聪明,也不太傻。这种介于聪明和傻之间的状态叫做生活的智慧。

21、痛苦是性格的催化剂,它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仁者更仁,暴者更暴,智者更智,愚者更愚。

22、苦难可以激发生机,也可以扼杀生机;可以磨练意志,也可以摧垮意志;可以迪智慧,也可以蒙蔽智慧;可以高扬人格,也可以贬抑人格,——这全看受苦者的素质如何。

23、佛的智慧把爱当作痛苦的根源加以弃绝,扼杀生命的意志;人的智慧应把痛苦当作爱的必然结果加以接受,化为生命的财富。

24、幽默是一种轻松的深刻。面对严肃的肤浅,深刻露出了玩世不恭的微笑。

25、沉默的原因有所不同:因为不让说而不说,那是顺从或者愤懑;因为不敢说而不说,那是畏怯或者怨恨;因为不便说而不说,那是礼貌或者虚伪;因为不该说而不说,那是审慎或者世故;因为不必说而不说,那是默契或者隔膜;因为不屑说而不说,那是骄傲或者超脱。

26、月亏了能再盈,花谢了能再开。可是,人别了,能否再见却未可知。开谢盈亏,花月依旧,几度离合,人却老了。人生之所以最苦别离,就因为别离最使人感受到人生无常。

27、忘掉你曾经拥有的一切,忘掉你所遭受的损失,就当你是赤裸裸的刚来到这个世界,你对自己说:“让我从头开始吧!”你不是坐在废墟上哭泣,而是拍拍屁股,朝前走去,来到一块空地,动手重建。你甚至不是重建那失去的东西,因为那样你还惦记着你的损失,你仍然把你的心留在了废墟上。你要带着你的心一起朝前走,你虽破产却仍是一个创业者,你虽失恋却仍是一个初恋者,真正把你此刻孑然一身所站立的地方当作了你人生的起点。

28、偶尔真诚一下,进入了真诚角色的人,最容易被自己的真诚感动。

29、成熟了,却不世故,依然一颗童心;成功了,却不虚荣,依然一颗平常心。

30、我对任何出众的才华无法不持欣赏的态度,哪怕它是在我的敌人身上。

31、谎言重复十遍未必成为真理,真理重复十遍就肯定成为废话。

32、谁老了,世界,还是我?

33、白昼不会消失,因为它藏在夜的心里。

34、一个成熟的人是不会去刻意寻求外在的奖赏,因为故意做作的奖赏对人有时是一种愚弄。

35、目光如水,但比水更清彻透明;目光如海,但比海更宽广无极。仿佛他眼内的世界,要比眼外的世界深邃得多,幽远得多。

36、真正的悟者能够从看破红尘获得一种眼光和智慧,使他身在红尘却不被红尘所惑,入世仍保持着超脱的心境。

37、对于一个洋溢着生命热情的人来说,幸福就在于最大限度地穷尽人间各种可能性,其中包括困境和逆境。“目极世间之色,耳极世间之声,身极世间之鲜,口极世间之谭”依照自己的真性情痛快地活。“圣人者,常人而肯安心者也”

38、谁的经历不是平凡而又平凡?内心经历的不同才在人与人之间铺设了巨大的鸿沟。

39、在人生画面上,梦幻也是真实的一笔。

40、一切最高的奖励和惩罚都不是外加的,而是行为者本身给行为者造成的精神后果。

高尚是对高尚者的最高奖励,卑劣是对卑劣者的最大惩罚。

41、天性健康者容易彼此理解;天生病态者之间往往互相隔膜。

42、利益常借信仰之名交战。

43、在自由竞争状态,自然选择淘汰了劣者,在专制状态,人工选择淘汰了优者,惟有平庸者永远幸免,有最耐久的生命力。

44、大智慧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大骄傲者往往谦逊平和,有巨大成就感的人,必定也有包容万物,宽待众生的胸怀,小智者咄咄逼人,小善者斤斤计较,小骄傲才露出不可一世的傲慢脸相。

45、幽默是受伤的心灵发出的健康机智宽容的微笑,有超脱才有幽默。

最深刻的幽默是一颗受了致命伤的心灵发出的微笑。

46、自嘲就是居高临下地看待自己的弱点。

自嘲混合了优越感和无奈感。

自嘲使自嘲者居于自己之上。

聪明者嘲笑自己的失误。

47、在较量中,情绪激动的一方必居于劣势。

种种强烈的情绪,愤怒或痛苦的姿态,如果没有观众在场,其中有多少能坚持下去?

48、一个人只要不讨厌自己,是不该怕无聊的。不读别的书,正好仔细读自己的灵魂这本书。

49、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就无严肃可言。

平庸就是最大的不严肃。

最高的严肃往往貌似玩世不恭,在嬉笑中做成别人严肃认真地做的事,这是最高的智慧。

50、给人最大快乐的是人,给人最大痛苦的也是人。

51、智慧无国籍.全人类共同创造了各民族历史上的优秀文化遗产。

52、优秀灵魂的自爱其实源于对人类精神的泛爱。

53、每一个问题至少有两个相反的答案。

54、"邦无道"时,能逃就逃,逃不了则少说话为好,会装傻则更妙。

55、怀疑来自过分认真。

56、毁谤的根源是懒惰和嫉妒.因为懒惰自己不能优秀;因为嫉妒而怕别人优秀。

57、未完成是人生的常态,也是一种积极的心态。

58、一切伟大的作品在本质上是永远未完成的。

59、最动人心魄的爱情似乎都没有圆满的结局,爱情也是因未完成而成其完美的。

“像一个有死者那样去看待事物,把每一天都作为最后一天度过”——奥斯留

60、疾病会使人变得更人性一些,更轻功利,也更重人情。对爱和友谊的体味更细腻。

61、有尊严地正视死亡是人生最后的一项光荣。

62、每个人对于别人来说都是一个秘密。“不需要注视别人的脸和探视别人的心灵”相爱的人也只是“在黑暗中并肩行走”。各自努力追求心中的光明,并互相感受到这种努力,互相鼓励。

63、一个把自己的价值完全寄托于他人的理解上面的人往往并无价值。

64、表白是理解的死亡证书。

65、一切交往都有不可逾越的最后界限(包括爱情、亲情、友情等)。

66、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这个距离意味着对于对方作为独立人格的尊重。包括尊重对方独处的权利。

67、对于一个高尚的心来说,莫大的屈辱是嫉妒别人。这种情绪他暴露了一个他不愿承认的事实——他自卑了。

68、嫉贤妒能的实质是嫉名妒利。超脱者因其恬淡于名利而远离了嫉妒——既不妒人,也不招妒。万一被妒也不在乎。如果在乎,说明还是太牵挂名利。

69、适世是出世者的入世法。怀着大化的超脱心境享受人生。(凡间仙、世间佛)

70、两种人最自信:无所不知者和一无所知者。

71、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包括弱点。

72、没有一个人性的弱点是我所不能原谅的,但有的是出于同情,有的是出于鄙夷。

73、凡是被信任和宽容毁坏的,猜疑和苛求也决计挽救不了,那就让该毁掉的毁掉吧。

74、健康的全部价值是使我们愉快地享受人生。其最主要的享受方式就是做我们真正喜欢做的事。

75、唯一的大事是把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做好,顺应自己的天性。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

76、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人与人之间最深刻的区分不在职业而在心灵。

77、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万有皆逝,惟有精神永存。

78、信仰是对人生根本目标的确信。

79、一个不能融入现代潮流的人是一个落伍者,一个无所坚守的人是一个随波逐流者。

80、比成功更宝贵的是追求本身。能被失败阻止的追求是软弱的,它暴露了力量的有限;能被成功阻止的追求是浅薄的,它显示了深度的有限。

标签: 周国平

更多文章

  • 李清照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

  • 桐华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桐华

    桐华,本名任海燕,1980年10月18日出生于陕西汉中,中国女作家、影视策划人,毕业于北京大学。2005年,创作第一部清穿宫廷小说《步步惊心》。2006年,创作第二部长篇爱情小说《大漠谣》,并改编成古装剧《风中奇缘》。2008年,出版第三部长篇古装小说《云中歌》。2009年,出版首部都市爱情小说《被

  • 安意如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安意如

    安意如,原名张莉,1984年6月20日出生于安徽绩溪,现代作家。2002年毕业于安徽某中专院校。2005年9月,出版传记文学《看张爱玲画语》。2006年8月,出版文学随笔《人生若只如初见》和《当时只道是寻常》。2006年10月,出版文学随笔《思无邪——诗三百》。2009年8月出版新书《美人何处》。2

  • 江南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江南

    杨治,笔名江南。中国作家、小说家、内地幻想文学家,《九州志》主编,媒体公司总经理。1977年7月13日生于安徽舒城,就读北京大学,留学于美国名校WashingtonUniversityinStLouis,师从质谱科学代表人物MichaelL.Gross,凭借回忆北大生活的小说《此间的少年》踏入文坛。

  • 余秋雨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余秋雨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中国著名当代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作家、散文家。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1980年陆续出版了《戏剧理论史稿》《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戏剧审美心理学》。1985年成为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教授。1986年被授予上海十大学术精英。198

  • 王小波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小波

    王小波(1952-1997),中国当代学者、作家。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等。1952年5月13日,王小波出生于北京。他先后当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1980年王小波与李银河结婚,同年发表处女作《地久天长》。1984年赴美匹兹堡大学

  • 林清玄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林清玄

    林清玄(1953年2月26日—2019年1月23日),1953年出生,中国台湾省高雄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笔名有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侠安、晴轩、远亭等。著名散文《查塔卡的杜鹃》。文章《和时间赛跑》、《桃花心木》选入人教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本。1953年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旗山

  • 亦舒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亦舒

    亦舒,原名倪亦舒,1946年9月25日出生于上海,已移居加拿大,职业作家、小说家,其哥哥倪匡亦是作家。亦舒祖籍浙江镇海,五岁时到香港定居,她中学时开始写作生涯,1963年出版个人首部小说集,毕业后曾任职《明报》记者、电影杂志编辑、酒店主管、公关主任、政府新闻官、电视台编剧。除小说外,她还撰写散文和人

  • 汪国真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汪国真

    汪国真(1956-2015),男,1956年6月22日生于北京,当代诗人、书画家。1982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1984年发表第一首比较有影响的诗《我微笑着走向生活》。1985年起将业余时间集中于诗歌创作,期间一首打油诗《学校一天》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1990年开始,汪国真担任《辽宁青年》、《

  • 独木舟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独木舟

    独木舟本名葛婉仪87年生巨蟹座青春文艺类畅销作家。自由撰稿人。2005年起在国内期刊上陆续发表文字,题材包括小说,散文,游记,绘本脚本等等,短篇小说多见于《花火》杂志。至今出版长篇小说《深海里的星星》《深海里的星星II》《月亮说它忘记了》短篇小说合集《你是我的独家记忆》游记随笔图文集《我亦飘零久》。